每个孩子都需要「休学」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385 篇文章
题图:来自freepik
本文来自华章对话一出学社联合创始人任竹晞,由小颠菲整理。
然而,大部分正在经历着 997 高压的孩子们,即使身心崩溃的感觉出现了,不但不被允许有这样的选择,甚至只要稍微闪过「我想休息一下」的念头,都会为自己而羞耻,同时还要承受着师长和同伴们难以描述的眼光,家长们歇斯底里的绝望,以及有形无形的社会压力。
在国内,每当讨论与休学相关的话题,从家长到老师乃至社会,都总是显得特别沉重,都认为这是个棘手的「问题」,最多也就委婉一点地称之为「困境」。
▲ 图片来自Pixabay
01
累了休息是正常需要
但凡开过车的人都知道,不管我们的毅力有多坚韧,不管我们是不是老司机,只要是开长途车,就必须定时停下来歇一歇,疲劳驾驶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分分钟会殃及无辜,祸害的是好几个家庭。
「白天专心开车,晚上就该休息」的常识会被「你作业没做完怎么可以去睡觉」所取代;
「累了歇一歇再走更安全」的意识变成了「你都还没到目的地怎么可以偷懒」;
「车坏了就找修车师傅维修一下再走或是换别的交通工具继续上路」居然会被认为「你连车都坏了,你这辈子都到不了终点了,你还有什么用」
……
我必须去那个目的地吗?
我为什么要去那里?
我一定要开车去吗,骑自行车能到吗?
……
▲ 图片来自Pixabay
02
中场休息该做什么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走的路绕远了或是不好走,我们会打开导航重新规划路线,找别的路再继续。
甚至走着走着,我们还会考虑是不是换个目的地,如果遇到了特别的风景或是开车开到不想再开了,我们还会换个交通工具继续行程。
这时的我们会责怪自己「半途而废」吗?
但「被动停车」的孩子们却会被这样看待,甚至他们自己也是这样看待自己的,「死马当活马医」和「破罐子破摔」是休学家庭里的口头禅,也是这种状态在他们眼里的样子。
每个「被动停车」的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再上学」,最困惑的就是「你到底想要干嘛你都说不清楚」「你能不能想些实际一点的事情」……
只有极少数人会意识到,这个停下来的时段就是让孩子梳理自己模糊的思路,重新规划路线,明确自己适合使用怎样的交通工具上路,要开往哪个方向,甚至明白为什么要往那个方向去的破局方式。
▲ 图片来自Pixabay
所以「停车休息」时,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些「主动停车」时最常做的事情:
上上厕所
可以让自己和孩子都适当远离这些人或相关的负面信息,能找到更包容甚至能帮助孩子恢复的群体是最理想的。
看看喜欢的风景
活动一下身体
大部分「被动停车」的孩子乃至家长,都处于长期紧绷的状态,趁这个时候把身体调理好,比如把孩子的消化系统和睡眠质量都调好以后,他的身体感知不一样了,人的状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给车子加加油
每天花十分钟,哪怕只是五分钟都可以,认真地,不打岔地听孩子说话,或是给他买点好吃的,这些小事只要每天坚持做,一段时间之后,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能够越来越放松时,他慢慢就会尝试重新上路。
03
「休」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相信已经看到这里的你仍然会执着地追问:那到底要休到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正轨?
- END -
一诺&华章:那些比学习更重要的事
一诺:就这么 6000 天
华章:如何做充满幸福感的教育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