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等大学能不能撤销闸机自由出入,比对德法六国单边开放更有指标意义!
有没有开放的思维,敢不敢对外打开大门,我就看一个指标,什么时候国内各高校、博物馆大门口的闸机拆除了,游人不用预约可以自由出入了,我觉得走到这一步,对外开放才算是真有谱了。
清华、北大等大学能不能撤销闸机自由出入,比对德、法、意、荷、西、马等六国单边开放更有指标意义!
文/杭子牙
来源/杭子牙
中国对德、法、意、荷、西、马来西亚等六国单边开放,符合条件的六国居民可以免签入境,这是破解外国人入境数量陡降、美西方对华脱钩行为祭出的单边开放措施,是非常好的尝试,必须为外交部和国家出入境管理局等部门点赞。
不过,这只是对外开放吸引游客入境的其中一项措施,影响外国人入境的因素是系统性的,还需要更全面的系统考虑。
比如,外国人一到中国就没法使用境外社交媒体工具,无法即时分享旅游体验,这个因墙而起的数字壁垒怎么解决?
再比如,国内普遍实施的旅游景点预约制和高度发达的移动支付,特别是热门景点旺季预约根本一票难求,让咱们不少自己人都不知道该咋办,外国人更是一脸懵,这个怎么解决?
还有就是这几年中西方关系恶化,及一些法律修改引发误解所产生的安全担忧,这个东西经过西媒渲染被搞得虚虚实实,很多老外也摸不着真假不敢来,这个心理怎么消除?
还有就是大流行几年的严厉社会管制和当时特殊情况下采取的一些出入境政策产生的政策阴影,这个心理影响如何消除?
这些系统性问题比单方面放开入境复杂多了,而且不是外交部和出入境部门两家就能搞定的,怎么办?
各部门如果不能互相配合针对这些影响中外交流的系统性问题找出解决办法,据我个人的不完整了解,效果改善可能会非常有限。
再就是我们内部的开放问题。
我觉得这个更关键。
有没有开放的思维,敢不敢对外打开大门,我就看一个指标,什么时候国内各高校、博物馆大门口的闸机拆除了,游人不用预约可以自由出入了,我觉得走到这一步,对外开放才算是真有谱了。
咱们各城市的大学是公共资源,往往是各个城市的文化高地,他们是城市名片,应该打开门让市民分享,和外部世界沟通。事实上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绝大多数都是当地最有名的文化旅游景点,有很多连围墙都没有,但是咱们现在的大学,无论哪个,你自由出入一下试试?
今年暑假,很多中小学生、很多孩子们怀揣梦想到大城市想到一些著名的大学看看,激励一下自己,全国多少孩子的憧憬啊,你看因为进不去校门闹的那些事情!
有些预约票被超到几千块一张,有些还出现了黄牛票倒行为,包括北大清华这样最顶尖、在对外开放、对社会开放上应该做表率的高校,坦率说,让人失望啊,不像一个有开放性思维的高校的样子啊。
至少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之前,包括北大清华在内,我记得很多大学还是可以自由出入的,最多门卫看一下身份证,登记一下车牌,但是你看现在,哪个高校不是闸机森严,把自己封闭起来?
这里面的闸机和预约制有些是过去大流行几年增添加的,有些是大流行之前设置的。大流行过去一年了,这些阻碍开放的东西却留下来成为惯例,心理上离不开了。殊不知,开放的氛围就这样消失了。
因为这个问题,今年暑假期间,很多媒体和公众人物发出呼吁,包括顶流大V胡锡进,我也在本公众号和HK01连续写了好几篇评论,希望能高校、博物馆能取消闸机,不搞预约制自由出入,但是很遗憾,一点回响都没有,一点用都没有。
一些人经常说安全问题,管理秩序问题,我非常奇怪,八九十年代,包括大概一零年前,学校摄像头没几个,就几个门卫保安,也没出多少安全问题,现在高校各处及大街小巷摄像头密布,安保力量比原来不知道强了多少,怎么反而会不安全了,不敢开放了呢?就是不想放开找的借口嘛!
所以咱们中国的这个开放,我暑假的时候就撰文感慨过,真的好难啊!过去难,现在也仍然很难。
仅仅一个大学大门口取消闸机和预约开放问题,那么多人呼吁了那么多,社会反应那么大,都没有一点回响,没有一点进展。想想看,咱们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候,九几年的时候,搞改革开放,形成后来的开放局面,有多难?咱们现在想在各领域全面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有多难?
说到底,我认为这就是个系统性的官僚主义本位主义问题。中央这些年反复强调,要求整改,但是这个改起来真的好难。很多人在思想意识深处,根本就没有开放的思维和意愿,更不用说主观能动性了。
现在很多大学管理人员,不客气一点说,真的很官僚,一点担当没有,只要上面不下命令,他就不开放,推一步动一步,不推就不动,一点主观能动性都没有。
如果其它领域也是这种情况,怎么办?怎么对外开放?
所以,很多人为对六国单边开放欢呼,认为这是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我也这样认为。
但我更认为,北大清华以及全国各高校撤不撤销大门口的闸机、取不取消预约进门制,就这个最直观的指标样本,比对外的那些单边开放措施更重要,更有观察意义。
如果各大学连对内、对自己人都不开放,还谈何对外开放呢?
推荐阅读
十点公社
一个时代的记录
自由评论
只为苍生说人话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