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电影圈大事,当属第60届金马奖。
这一届金马话题度不减。
终身成就奖授予一代女神林青霞。
还诞生了史上最年轻的影后——12岁的林品彤。
但鱼叔想说的,是这次的金马影帝吴慷仁。
又一个底层出身,被骂不会演戏,如今却用十六年逆袭影帝的奇迹。
有意思的是,就在同一天的另一个颁奖礼上。
张颂文拿下了年度实力演员奖杯。
两位看似没有交集的演员,却意外有太多相似之处。
甚至有人说,吴慷仁是台湾版的张颂文。
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追梦之路,又有互相映照的痕迹。端盘子、做挂历、装空调,转行之前导游正做得有模有样。大家也都知道,这些在其之后的作品里给了他相当大的养分。家境使然,他初中便开始打工,高中还未毕业就走上工地。
做过水电箱焊接工、餐厅服务生、超市店员、地摊小贩......
吴慷仁曾出演《俗女养成记》里陈嘉玲的叔叔阿清。阿清每次出场,头发梳得锃光,一副归来的城市人光鲜模样。但事实上,作为家里纵容溺爱的小儿子,阿清总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出演这样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吴慷仁设计角色半穿皮衣,走路姿势也特意吊儿郎当。被父亲拆穿时的窘迫与害怕,尽数表现在搓动的手指上。这样的小细节,后来延伸到今年的口碑台剧《有生之年》中。
四十岁这年,借家里一百万开的餐厅经营不善被迫转让。不小心掉落又顺势捡起的烟,家人间的互动和对话,全无念台词摆动作的造作感。也正因这种细节搭建起的活人感,让吴慷仁所饰演的角色更容易与观众建立共情。
就像家人无一发现高嘉岳的自杀念头,只有侄子无意间看到了他的遗书。嬉皮笑脸暗淡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感染到观看者的多层次悲哀情绪。这种暗藏人生况味的无言时刻,需要演员调动个人情感经验完成。而这,恰恰是演员能成就角色,也带领观众沉浸作品中的重要原因。从娄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的唐奕杰开始,到《隐秘的角落》和《狂飙》。在爆款《下一站,幸福》里饰演温柔守护女主的花拓也,收获了一批关注。四年之后,又凭《爱在旭日升起时》中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张廷旭一角拿下人生第一座男主角奖杯。《出境事务所》《麻醉风暴》《一把青》《我们与恶的距离》《俗女养成记》《她和她的她》《模仿犯》《华灯初上》《有生之年》......
如今更是凭电影《富都青年》首次入围金马奖,就夺下影帝奖杯。但其实,即便在领奖台上,他还在说「我是一个不太懂得表演的人」。一方面磨砺自我更重剧本质量,一方面有意识地将触角伸向更多作品题材。
对多样化角色的尝试,经常让观众惊呼戏路太广,堪称演艺界「变色龙」。前脚还是《与恶》中,在舆论前维护法律正义的人权律师王赦。可以是《一把青》中深情抵不过乱世,命运令人心哀的郭轸。
也可以是《她和她的她》里,性骚扰女同事的恐怖油腻男。能在《白蚁》中暴瘦三十四斤,破尺度全裸出演有异装癖的边缘人。
四年后,再度暴瘦二十二斤,「自毁形象」。紧接着,又在两个月内胖四十斤,演出《我没有谈的那场恋爱》。
今年的获奖作品《富都青年》里,他饰演一位聋哑人阿邦。
不仅提前去马来体验融入环境,将自己又一次晒得瘦黑。电影全程也没有一句台词,吴慷仁仅靠肢体与表情来表演没有身份的外来人处境。入行十几年,不过才完成从「原来我是个演员」到「我只是个演员」的意识转变。也无法避免犯错,出演过不那么优秀的作品,甚至是不适合的角色。好演员当然深知其意,被触及柔软的心底共鸣,当场落下泪来。
吴慷仁的经历,让鱼叔再一次感受到努力这个词的本质含义。
毕竟,如今的内娱,「努力」已经变成了一种人设。
既可以用来卖惨营销,又能被饭圈当作洗脑话术。
然而不管是鲜活的生活,还是努力的精进演技,似乎都只停留在虚假的口号中。
反观张颂文和吴慷仁。
好的演员,总是相似的。
他们努力,是带脑子的努力。
疯狂减重增肥又或毁形象,并不是最终目的。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成全角色。
也正因如此,他们更知道什么时候没演好,知道什么是好演技。
才会怀抱着「再来一次我能更好」的想法不断向内要求。
他们既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守住「在寒冷里坐得住的这颗心」。
有意识地,或者自觉地选择了一条与逐利主流相悖的艰难之路。
另一方面,他们也对行业有着理智判断。
明白即便娱乐圈看似花团锦簇,实则不过是闪光的泡沫。
堕落或是坚守,都是自我决策。
大环境市场繁荣确实更好。
但归根结底,这类好演员的生存根基依然依赖的是好作品。
就像吴慷仁能出头,自身努力之上还仰赖台湾地区多样性的文化环境。
而成就张颂文的,也是诸如娄烨这样的导演。
以及《隐秘的角落》《狂飙》这种水平的作品。
所以吴慷仁即便在得奖时,还在有意识地在呼吁能有更多选择。
这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了更多同样坚守却未能出头的「吴慷仁」和「张颂文」们。
可话又说回来,鱼叔相信内娱并不缺好演员。
但为何,想要看到张颂文2.0却只能望向对岸。
下一个朴素的奇迹,又会在何时到来呢?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助理编辑: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