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教育哪李卷了?
虽说我在北京生活的年头,要比杭州多上一倍,但是北京人并不认为我是北京人。
据说在他们眼里,只有三代北京人才是北京人——那花生就属于北京人,虽然他也不是老北京。
我有个老同事,满族镶黄旗的,住西城四合院,这才算老北京吧。只可惜20多年前四合院就拆迁了,才补了300多万。当时因为公司分了房,所以也没拿着拆迁款买房,现在的300多万,也就只能在西城区买间四合院——
的卫生间吧。
要说北京的教育氛围,东城区可能更接近老北京人的心态,比较悠然,普高率全北京数一数二,学校也不像海淀这么参差。
如果你来过北京,西城能看到很多部委机关,而海淀高校和高科技单位云集,所以西城靠ZB,海淀走DZ,是北京家长都知道的接头暗号。所以也有这样的说法:西城拼爹,海淀拼妈。
拼爹是种投胎技术活,是学不来的;海淀虽说也有很多先天智力含量,但是也得靠后天拼搏。
即使是西城区的妈妈,其实在挑选教育资源和培养孩子成才这方面,精细程度也与海淀妈妈有得一拼。
朝阳区?那是苦逼的海淀人去寻找生活的地方。有这样一个段子,话糙理不糙:在海淀当狗,在朝阳做人。
在公立教育方面,西城和海淀都有很多优秀的选择,而且学校里素质教育程度相当高。疫情过后,从研学的恢复就可以看出。
北京的孩子并不是天天坐在教室里读书的,他们经常会去博物馆、历史古迹、科技馆、植物园等“第二课堂”学习。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六朝古都也不缺乏这种资源。
至于出省甚至出国研学,像海淀六小强或者西城四大金刚这样的学校,也是每年有组织。国内目的地都会有一个长长的清单,比如去西安考古,去江西景德镇学做瓷器,去阿拉善考察沙漠和盐湖,去苏州研究造园和昆曲,去川陕自然保护区观察大熊猫,去青海茶卡观星,去上海参加商业金融项目等等。
至于去国外,有英国剑桥研学、意大利鉴赏文艺复兴艺术、澳洲生态考察,甚至去南北极科考都不算什么天方夜谭。
所以虽然说北京卷,但也不是都卷在学习上,空间还是开阔的,不仅仅是埋头苦读,也有诗和远方。
一般来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北京家长大多不大愿意花自己力气死磕。如果你看到在死磕的,那就是,花钱也没地方花,或者,花钱还不如自己上。
只是人在北京的问题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并不那么多,也不那么关键。
一些人总会觉得有钱人多爽多爽,其实和其他国家比起来,中国有钱人地位真的不高,有名又有钱的人更属于高危行业。
还有一个高危行业就是金融行业。年底参加一个“高端局”,见到好几个金融行业的精英,说起来不是有绿卡就是换了身份。晚宴邻座姑娘是加籍的,她说:身边同样搞金融的朋友,不是出去了,就是进去了——
亲们,这句话我居然秒懂了。
美国才是有钱可以横行的国度。包括教育,包括上名校,都可以用花钱(捐赠)的方法解决,虽然明面上不直接挂钩。
中国富豪也不少,但是没人能通过捐赠让孩子进清北。当然,这才能反映出我们制度的优越性,肯定更多是在保护老百姓,而不是保护有钱人。
所以,在北京如果仅仅是有钱,最多是吃喝玩乐上多享受一些。居住的性价比也很差,北京五环外10万一方的房子,还不如杭州绕城内3、4万一方的房子更像豪宅。
而且到了孩子上学,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家长也会比较惨——都得放弃虽和豪宅不沾边但是至少舒适的住宅,把家搬到城里老破小,少则高中三年,多则12年。
面积小挤一挤也就罢了,还得忍受蟑螂、蚊子、下水管堵塞、暴雨漏水等等问题。即便舍得花钱租房,也没啥离学校近的好房子啊。
以前我从浙江考到北京,学校里北京同学成绩一般干不过江浙山东,但是也基本都能到中上水平。学生会和团委的干部,北京孩子居多,能力强,见多识广,撑得起大场面。而且也没这么在意成绩和去向,毕竟比起外地孩子,家里多多少少有点人脉。
实话实说,如果横向对比欧美澳洲,我觉得北京很卷;但是如果和江苏浙江山东河北比起来,我觉得北京教育不算太卷,毕竟现在全中国都卷。
至少从每日作息,从学习过程和方式来说,北京算是相对人性化的。
所以和外地的孩子比起来,北京孩子看上去更为阳光,只要不到高三,大多还仰着一张没被生活胖揍过的脸。
感觉中国教育背负的太多,很多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也让教育背锅。就业压力其实不关教育的事,即使孩子不上大学都分流到职校也找不到工作——很可能还更找不到。
为啥这两年复读那么多?考研的那么多?考公的那么多?不就是找不到工作嘛,能找到好工作谁还读个没完——难道是痴迷学习不能自已吗?
反倒是校园给孩子提供了一个避风港,不用立马面对残酷的生存压力,还能理直气壮地过几年象牙塔生活。
卷的是环境而不是教育,教育内卷是环境内卷的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
如果环境不卷,社会不卷,工作不卷,教育自然不会卷。
本文来源:花生妈安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