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这个飞机的飞行员,头都是昂着的”公众号新闻2023-12-07 15:12扬基观察者网军事观察员当我们刚刚在网络上了解军事知识时,相比琳琅满目的外军武器照片,国产武器的图像资料不仅相对稀少,先进型号的更是少之又少,多数还是军迷们拍摄到之后发布到网上的。其中很多新型飞机的“爬墙照”,相当一部分就出自在军迷“黑话”中被称之为“YL”、“伊朗”的阎良——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航空工业试飞中心,下文简称试飞院)所在地。 当年的“爬墙照”之一 2019年4月14日,在试飞院创建60周年之际,一座以当年那些曾让人魂牵梦萦的传奇战机为主要展品的功勋飞机园,在试飞院内正式落成揭幕并对外开放。但由于功勋飞机园处于高度保密的试飞院内部,距离高度敏感的飞行试验区域可谓只有“一墙之隔”,使得参观者必须持有相应资质单位的介绍信才能入园,让很多航空迷只能望而兴叹。 功勋飞机园卫星图全貌 为了向全社会更好讲述航空工业故事、更好普及航空文化,试飞院近期联合相关媒体,开始组织面向广大爱好者群体的参观团活动。笔者第一时间与主管老师取得联系,并加入了11月下旬的首期参观团。在这个总数近50人的参观团中,不乏还在上小学、却对各种战机如数家珍的小军迷,一路上许多问题让陪同的父母都接不上茬。 进入试飞院前大家需要把苹果设备上交,统一保管 怀抱着朝圣的心情,首期参观团乘坐大巴车从西安一路开到阎良这座“中国飞机城”。大巴车进入试飞院大门后不久,我们就听到了战机的轰鸣声。大家在严守保密规定,没有违规拍照的同时,亲身感受各种型号的试验机或在头顶盘旋呼啸、或从身边倏然而过,这一道道有些奢侈的“前菜”,已然让人感觉不虚此行了。 即将正式开始参观!至于我们背后是啥,绝对不能拍,反正您来了就知道了 在来自试飞院的解说员小姐姐全程陪同下,从轰5弹射救生试验机开始,我们以逆时针路线一路零距离拍照,一路听小姐姐讲述了这些珍贵的试验飞机与试飞院的故事。感谢试飞院的安排,为大家在每一架飞机身边的“帧察”都留足了时间。不过直到回沪我才想起来,这番打卡还是没能见到功勋飞机园开幕时展示的直-10原型机,虽然我在珠海航展和北京军博都近距离见过现役版本的直-10,但确实没有见过与之区别明显的直-10原型机。 这架原型机似乎是在开展后不久就挪到他处了 所以园里就这么一架直升机了,这架米-8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试飞院之后也干了不少活儿 既然以“讲古”开始,那么当我们走到歼-7和歼-8面前时,解说员自然会说到被誉为“中国航空工业‘淮海战役’”的,1988年歼教-7、歼-7III和歼-8II“三机定型”。通过引进和自研的试飞测控手段应用,试飞院在这一轮密集试飞中“练兵”成功,为进入90年代之后“飞豹”、“猛龙”等型号的试飞定型打下了重要基础。 阳光下的01架歼-8II原型机 除了型号原型机之外,在功勋飞机园中,还有由轰炸机平台改装的两架试验研究飞机——080号轰-5弹射救生试验机与086号轰-6发动机飞行台,它们的机体都是从苏联进口的。前者机体口盖上随处可见俄语西里尔字母,而后者的来历则已经在近年来涌现的史料中公开:该机是在使用苏联部件组装,1959年首飞成功的图-16“04号样机”基础上,于1965年开始按照发动机飞行台的要求进行相应改进的,并于1970年首飞成功,1976年正式投入使用。 毕竟在这两架飞机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调到试飞院时,伊尔-28和图-16的国产化还远未成功 功勋飞机园里最大也最引人注目的展品,则是另一架“苏联飞机”——空警-2000预警机的762号原型机。展牌上的描述是,“该架机试飞过程中,我院攻克液冷系统、任务电源系统恢复等难题,并完成该型机雷达领先试飞、任务子系统研制改进试飞和空勤机组(含部队)培训等多项任务,为我国预警机的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从“圆环工程”到“争气机”,这架命运几度波折、最终见证并推动中国预警机走出独步天下道路的伊尔-76TD平台,确实值得人们多驻足一会儿。 可远观可把玩,体验感十足 作为功勋飞机园里机龄最新的一架飞机,也是整个参观路线的最后一站,523号歼-11B原型机停放的位置与其他飞机相隔较远,当人们走到它面前时,无不为“侧卫”庞大的机体和独特的气质所折服。即使其表面的涂装已经在露天停放中逐渐斑驳,但这份恰到好处的沧桑,又与这架曾经搏击蓝天极限、饱经风雨磨砺的战机相得益彰。 在后期的试飞生涯中,523号原型机根据科研试飞需要,又进行了多项改装工作 从机头侧面的编号523,到弹射座椅上的B01字样,这些从大到小的细节,无不说明它的身份是歼-11B的首架原型机。不过在飞机前的展牌上对这架“歼-11飞机的重大改进型飞机”的描述中,称“该机型2002年首飞”;而在公开出版物中,歼-11B的首飞时间则是20年前的今天——2003年12月6日(《一路前行:飞机设计专家李明》第252页)。 其他信息,如2007年设计定型,200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均与公开报道中的歼-11B吻合 作为面向行内专家、专业观众的官方展示场所,功勋飞机园内展牌上的文字,显然是经过仔细推敲后才雕刻在展牌上的。因此,这个“2002年首飞”背后一定颇有文章。其实在523号飞机试飞期间的照片中,我们就不难发现该机的翼尖挂架等特征仍是苏-27/歼-11的,与歼-11B不同;此次走近523号飞机观察,发现机上有大量部附件(特别是弹射座椅、起落架等成品)表面的铭文仍为俄语西里尔字母,与苏-27/歼-11一致;但又有相当部分的国产航电设备,一些零件号上更是有“J11B”字样。 可谓交相辉映 根据《一路前行:飞机设计专家李明》所述,歼-11B的研制总要求在2002年才被批准,但早在2000年8月,苏-27国产化技术方案评审会和技术协调会就在沈阳召开。这使得歼-11B研制的总体进度,反倒会落后于研制工作较顺利的国产化子系统的进度。在机体国产化程度取得实质提升之前,利用当时正在使用俄制材料和成品附件组装的歼-11机体,对歼-11B航电系统中的部分子系统先进行装机试飞,就成为一个缩短研制周期的可行选项。 笔者推测,在公开出版物等资料中,于2003年完成首飞的,应是除俄制AL-31F发动机之外,其余系统和机体材料均为国产化状态的另一架歼-11B原型机。这些原型机在完成定型试飞任务后,还参与了多项重大科研试验工作,为舰载机斜板滑跃起飞技术进行领先攻关试飞,就是一例。瞭望智库《航母的“灵魂”是怎样炼成的?》一文中提及:“通过反复论证和慎重研究,最后决定选用两架歼-11B飞机作为试验飞机开展攻关试飞,并对飞机进行了改装。” 524号歼-11B原型机在陆基斜板上滑跃起飞(图片来自网络) “当试飞员张景亭做完飞行前准备,登机进座舱后,面对的却是6米高的滑跃斜板,远看这个14°仰角的斜板是一道漂亮的弧线,可是对于试飞员来说,由于起飞距离短,看到的却是迎面而来的一面钢铁巨墙。巨大的心理冲击,让心理素质过硬的张景亭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这一刻心电图监测到他的心跳已达140次/分钟。但随着座舱盖的关闭,他迅即镇定下来,全神贯注集中在滑跃起飞的动作要领上,当接到指挥员和起飞助理的起飞指令后,他操纵飞机加力呼啸冲上斜板,飞机冲出斜板瞬间出现稍微一沉,旋即冲上蓝天……” “从飞机加力滑出直至离板腾空,仅仅不过6秒时间,但也正是这6秒,创造了奇迹并填补了我国斜板滑跃起飞飞行试验的空白。重要的是试飞员克服了面对6米高的滑跃斜板和出板瞬间下沉巨大的心理障碍,掌握了歼-11B飞机起飞线起动、松刹车、上板、出板、保持和操纵介入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为舰载机试飞、理论验证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后续舰载战斗机试飞员培训奠定了坚实基础。” 每架战机背后,都有故事 作为空军试飞团特级试飞员,张景亭飞过的型号多达几十种,除了歼-11B之外,在歼-10的试飞中,张景亭也承担了大强度、大过载试飞,以及高温环境试飞、大侧风试飞、最重构型品质试飞等高难科目;在歼-10设计定型之后,张景亭又与杨耀共同执行了L-15“猎鹰”高级教练机的首飞任务。而曾与张景亭在试飞一线并肩战斗的另一位老试飞员——歼-10首席试飞员小组成员、试飞团原副团长李存宝空军大校,此次在功勋飞机园与大家分享的故事中,重头戏就是歼-10和被李老爱称为“小10号”的L-15。 与讲解员合影的李存宝大校 李老不仅以亲历者的身份,从试飞员的视角讲述了歼-10的研发历史,还从当年的“歼-10能否做‘眼镜蛇’之争”说起,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为什么歼-10要到2018年亮相珠海的歼-10B/TVC矢量推力验证机,才能做“眼镜蛇机动”的原因。都说试飞队伍是一个智勇双全、豪气冲天的群体,年近七旬的李老也不例外,谈及“这个飞机飞到部队绝对受欢迎”,“飞这个飞机的飞行员脑袋都昂着的”时候,对歼-10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兵工科技》2007年增刊《歼十全集》中,对李存宝的采访内容。这次现场听了李老连比划带说的讲解,更加生动形象 在功勋飞机园中,就陈列着一架李老曾经飞过的1004号歼-10原型机。根据展板上的解说词,在歼-10试飞期间,这架原型机主要承担结构完整性和动力装置试飞任务。实际上,AL-31FN和涡扇-10这两款发动机,都是在1004号原型机上完成了与歼-10的首次配套试飞,而该机装配AL-31FN之后的首次试飞,就是由李老在20多年前驾机执行的。 唯一让人感到有些遗憾的是,1004号歼-10原型机当年那身迷彩涂装被遮盖了 不过李老并不愿过多提及自己的这些功绩,“这是国家的成就,不是我个人的”,而是更喜欢分享中国航空工业发展中他亲身感受的那些不易。谈到L-15从厂里自筹资金研制、不被看好的阶段,到如今交付阿联酋、自用型成为我军新一代高级教练机时,李老特地讲述了飞行员们对“猎鹰”飞行性能的赞赏,以及空军首长在珠海航展上体验L-15模拟器“不想下机”等趣事。 在这座承载着他们一代试飞人青春的功勋飞机园,李老回望历史的话匣子一旦打开,完全无需大家提问,饱含深情的回忆便滚滚而来,一说就是足足半个多小时。“歼-20以前的飞机我都飞过”,完全不需要“凡尔赛”的李老,在谈及他早年试飞机动性能、飞行品质与三代机差距明显的二代机时感慨,“歼-8已经是最好飞的二代机了”。 李老也参与过歼轰-7“飞豹”的试飞,回忆学习改装该机的过程时,李老感慨,“两个飞行员都要七八个架次才能单飞,歼-10和L-15都是两个架次就可以了” 一场听下来,我的感受是,老试飞员评判飞机的主要标准,的确和其他军事专家是不同的。例如在讲述从仿制生产的歼-11到歼-16进行的主要改进工作时,李老从苏-27飞机的操纵特点入手,寥寥数语就点出了关键。而在和团友的问答环节,李老还谈到了他不久前参观的新一代舰载战斗机,“可以说这是承载着大家希望的一架好飞机”;对于长江后浪推前浪、自主创新意识更强的新机研发团队,李老更是充满赞许。 已经退出试飞一线的李老,对“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喜闻乐见的。他不仅对新一代航空人、试飞人的工作予以高度肯定,还结合他在俄罗斯等国家交流学习时,现场目睹各国空军以飞行表演的方式传播航空文化的经验,与现场的小朋友们畅谈了他对中国航空文化未来应如何发展、更好地惠及下一代的想法。 现场都听得很认真,李老的谈兴也很浓,握在左手里的水瓶讲到最后也没打开喝两口,让大家都心疼了 大概也是因为第一期参观团里的小朋友比较多,在结束试飞院参观活动后,我们下午的活动就是以航空科普为主的模拟器体验了。不过在我们之后举行的第二期参观团,下午的活动却换成了由航空专家主讲的讲座(主题还是未来战略轰炸机),这让本以为是“早去早享受”的我们难免有些“羡慕嫉妒恨”。相信随着活动组织流程的磨合,后续活动一定会更加精彩。有意报名参观的朋友,可以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与董老师联系。 最后把讲解员小姐姐向参观团提的问题也在这里分享一下:这架运-8原型机螺旋桨前缘的银色部分,有什么作用?来源|底线思维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