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男孩等于抽了一张“烂牌”?最新心理学研究:还真的是!
男孩难养,是个世界性问题。
前不久社交媒体上“两男恐惧”刷屏,人口学家调查了3万多名女性发现,2男0女是最不受欢迎的子女结构;有个笑话说,如果一家人有勇气生第二个孩子,那么多半第一个孩子是女孩。
之前跟一位曾在中东国际学校工作过几十年的校长聊时,他也告诉我们,中东的“富三代”女孩都很上进,希望用教育改变自己的人生,“富三代”男孩则糟糕到难以置信的地步,不学习,十几岁就开始招惹警察……
我们的专栏作者Gauchewood家里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虽然姐姐算是比较活泼的女孩,而弟弟则是比较文静的男孩,但他还是觉得:
有时候爸妈批评弟弟比起当年的姐姐表现不好,姐姐就得意地说,幸好有弟弟,不然你们不会意识到我其实这么棒吧!
而且随着儿子渐渐长大,爸爸也发现生活中居然有这么多针对男孩的障碍,像是很多男生都不适应应试教育的学校生活,或者无处不在的游戏上瘾诱惑……
最近,他看了美国心理学大师津巴多的《雄性衰落》、麻省理工和宾大毕业的心理学家莱昂纳德·萨克斯写的“美国近年来育儿头号畅销书”《浮萍男孩》等几本书,总结了男孩难养的一些“理论依据”:
男性比起女性,天生智力上就具有“高方差”,容易抽到“烂牌”。
男性的性格特质中,“宜人性”和“责任感”都比女性低,更不利于在现代社会的学习、工作上取得成功。
男性容易失去对现实世界的动力,代表就是——游戏上瘾。
那么,男孩到底该怎么养呢?他也总结出了两条解决方案:父亲多陪伴男孩,把他们的好战、竞争心引到“正道”,以及用体育运动给男孩增加“摩擦感”,让男孩回到现实世界。
*本文为约稿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男孩教育为什么这么难?
智力“高方差”,性格“宜人性低”,还容易失去动力……
我家女儿在初中时上的是一所比较宽松的国际化学校,当时她的感受是:班里男生的数学能力实在太差了!数学课的难题经常要靠她们女生解。
后来到了高中,她考上了一所竞争激烈的名校,却对我说,她发现男同学中有很多匪夷所思的高手,在某些学科知识上积累很深。
男性和女性的平均智力水平虽然总体没有差异,但分布是有差异的。“高方差”这个统计学术语,就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中各个数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异程度。
女生的智力水平分布是“低方差”的,居于中等水平的人很多,智力特别低或特别高的都比较少,而男生的智力水平分布则是“高方差”的,智商位于中段的男性比较少,特别好或者特别差的人都比女生多。
也就是说,那些超级天才里面,男生是会稍微多一点,但是在特别不聪明的人类里面,则绝大多数都是男生……夸张地说,男孩之间的区别,也许比男孩和女孩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区别还大呢。
而且,男女生在文理科方面确实存在差异。例如,著名的国际学生评估组织(PISA)开展的、涵盖75个国家的标准化测试发现,不同国家的女生在阅读上都具备相当大且极端一致的优势(平均分更高),男生在数学上则具有相对较小、一致性较低的优势。
所以,少数闪闪发光的男生可能确实在STEM学科上有优势,但由于阅读能力低的男生较多,他们的整体学业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而虽然考大学对智力水平也并不是很高,但是,你怎么也得有略高于平均水平的智力才能考上并完成学业吧。
这就意味着,大部分智力都在平均水平的女孩,只要有足够的家庭支持和条件,都能进入大学,但是“两极分化”的男生呢,就会有极少数人可以轻松地考入名牌大学,而很大比例的男生则达不到这个门槛。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发现,男孩比女孩更有可能留级,成绩更差,毕业考试合格率更低。
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60%的大学毕业生是女性。
在英格兰,每四个女生申请进入大学学习的时候,只有不到三个男生也这样做;
在苏格兰和威尔士,申请大学的女性比男性多出40%……
△数据来源于《天生我材》
所以,女孩的家长确实可以安心,至少女儿达到平均水平的概率是比较高的。而男孩的家长,就特别需要因材施教,因为他们有极小的概率能收获非常优秀的天才,但是也有比女生家长大得多的概率收获低于平均水平的孩子。
拿我女儿初中的十几个男孩来说,最后就有去职高的,也有去康奈尔的。
我还问过女儿:在你们高中,学习好的女生和男生有啥差别呢?她的观察是:
学习好的女生很“正常”,学习之外有很多生活小情趣;
学习好的男生就“太卷了”,一直疯狂学习。
年纪小的时候,男生女生可能都更喜欢玩儿,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但女生往往因为想让老师和爸妈高兴而去好好学习,而且尽责心高,能够细水长流多年努力。
而男生如果想要好好学习,不少是出于兴趣和高度的竞争心,学起来可能会觉得让旁人感到有点狂热,甚至有点“吓人”。
心理学上有个“大五人格”测试,也就是认为人的性格有5种基本特质:内向/外向,责任感,宜人性,神经质程度,开放性。男性和女性的“大五人格”是不同的,女性的“宜人性”(agreeableness)得分通常比男性高得多,“责任感”(conscientiousness)则比男性略高。
许多研究都一致地发现,女孩比男孩更倾向于去做老师指定的作业,不论是何学科。即使是最高成就的男孩也比同样成就的女孩更少做家庭作业。女孩会做家庭作业,是因为老师要求她做,而她认同这种要求。
甚至连我们的灵长类动物祖先都是如此!
科学家发现,小母黑猩猩能比小公黑猩猩提前两年掌握“钓白蚁”的技能。小母黑猩猩会注意观察成年黑猩猩(通常是它的母亲)如何做,然后照着做一遍。它会折一根树枝,修到理想的长度,把叶子拔掉,小心地伸进白蚁窝。
然而小公黑猩猩会无视成年黑猩猩的教学,它们会跑去玩、跟别的黑猩猩打架、在树上荡秋千……
有的男孩家长会认为男孩“晚熟”,只要开窍了懂事了就好了,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不论男孩女孩,长到青春期,都会逐渐开始对未来有想法、有目标。
但是,如果是一直好好对待学业的女生,到了这个阶段,可能会发现自己有能力去实现未来的目标。
而长期以来都没有好好学习的男生,在现在的学业竞争强度下,哪怕“开窍了”,有了目标,能有足够的能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吗?实在值得怀疑。
最近最魔幻的一匹黑马,是堪称粗制滥造的直男恋爱模拟小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我个人觉得,如果家长看到儿子特别喜欢这类游戏,就要大大担心了。
男主顾易,被设计为让广大男性毫无代入门槛的纯血普男:创业失败欠债300万,屁滚尿流来到新城市,除了会画画之外没什么闪光点,不是打杂就是端盘子。
偏偏,六个花容月貌的女性,都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他,为他花钱,为他痴迷,为他争风吃醋。”
有些游戏用户觉得很划算:3、40块钱的游戏价格,在现实生活中陪女孩出去一趟,连停车费都不够,顶多是一两杯奶茶钱。但在虚拟世界里,却能购买六个女孩毫无逻辑的爱意。
这件事不由得让我想起福尔摩斯写过的故事《歪嘴男人》,书中有位体面的年轻绅士,发现在街头乞讨可以轻松地挣到大笔收入,就再也不想去上班了。
电子游戏,乃至整个计算机文化很大程度上都是男性大脑的产物。它们采用视觉为主的交流方式,其中包含大量的活动图像和在视觉空间中穿梭移动的物体,而且包含大量打斗、竞争的要素,对于男性作为“狩猎者”的大脑,可以说是正中红心,因此这种文化对于男孩来说特别难以抵挡诱惑。
正如心理学大师津巴多在《雄性衰落》中分析的:
我们访谈过的具有‘兴奋成瘾’症状的年轻男性……跟浪漫关系绝缘,因为恋爱关系需要循序渐进,非常难以捉摸,需要很多互动、分享、建立信任。他们的整个思路都必须从把女孩或女人当成可能被征服的‘狩猎目标’,转换成把对方当作一个有潜在价值和长期兴趣的‘活生生的人’。
所以,如果电子游戏和色情片就能让你心满意足,同时却又没有在真正的亲密关系中随之而来的‘累赘’和‘闹剧’,年轻男人可能就没什么兴趣去建立真的恋爱关系了。”
《浮萍男孩》也提到,美国曾经针对“男孩们怎么了?”发起社会大讨论,当时,“钱德勒”马修·麦康纳出演了一部影片《赖家王老五》,讲的就是一个年过三十的男性仍然和父母同住,没有兴趣建立亲密关系的故事。
当时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有三分之一的22-34岁年轻男性仍然和父母同住,在过去20年中增长了约100%。而年轻女性并没有发生这种变化。
而且,虽然许多年轻女性也住在家里,但她们通常有明确的计划,或者正在为大学学位努力,或者存钱打算创业。
3、4年后再来看,这些年轻女性很多都已经实现了目标,但男孩子们却不是这样。“女孩们有动力,男孩们没有方向”。
△《赖家王老五》剧照把男孩当女孩养行吗?
上面这么一说,可能自然的推论是,女孩的性格比较适合现代社会。那么如果按照上面说的女孩的优点——责任心、宜人性更强,来培养自家的男孩,不就可以了吗?
老实说,至少在小学阶段,学习好的男孩好像真的都是“像女孩一样乖”的男孩。甚至可以说,在比较好的应试型中学里,男孩们就是一批经历了智力和性格的双重挑选,不仅聪明,而且性格上也认同老师、愿意配合老师的孩子。
但是,很多家里有男孩的家长都会发现,男孩和女孩的性格天生就是不同,再怎么培养,也没法把男孩变得像女孩一样。
毕竟,现代学校这种“从小在一个室内环境安静地学习”的制度只有几百多年的历史而已,而灵长类雄性的捣蛋倾向可已经有上千万年了!
美国学者大卫·丹比曾经写过一本关于著名的“哥伦比亚核心课程”的书《伟大的书》,里面提到他和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女权主义话题。一位女生说,女孩从小玩的是芭比娃娃,所以她们长大后倾向于做贤妻良母;而男孩玩的是玩具枪和汽车,所以他们长大后也就变成了好战者、橄榄球迷等。
大卫·丹比当时忍不住说出了许多为人父母者(包括好些当妈妈的女性主义者)知道的事情: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天生个性差异可能非常大。
他见过很多独立自主的职业女性母亲,并没有引导女儿玩洋娃娃或取悦大人,可孩子就是性格温和,第一次看到娃娃的时候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而他和太太绝对无意“引导两个儿子去打人、去喜欢战争游戏”,事实上,他们费了很大力气把儿子们向相反的方向引导,可他们4岁的时候就是“整天在家里跑来跑去,能拿到什么就拿什么来打人、戳人。”
而且,如果要求男生“乖”“听话”,可能会制造出更多的“妈宝”。
东亚女性当然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是个“妈宝”,但却同时有一种容易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妈宝”的倾向。这可能跟东亚对于“学业优秀”的高要求有关。
举个小例子:大家都知道,男生到了中学就会有胡子,那么要不要剃须呢?有些家长还挺纠结的。很多妈妈都会担心孩子的胡子越刮越多,而让孩子留着丑丑的小胡子。
可是十几岁的男生刮胡子有什么不好?这难道不是成为大人的标志吗?
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里曾经说,美国华裔青年即使二十几岁,也看起来像“非性别化”的少年,而那些拉丁裔少年,十几岁就感觉很像富有性张力的大人了。我读到时心想:话虽如此,华人可比拉丁裔更能读书呀。
其实,东亚妈妈们“不让孩子刮胡子”的直觉或许是对的,让孩子的成熟度放慢一些,确实适合应试教育下的学习。因为这样的学校需要非常服从,而且高度集中注意力在课内内容。
延伸开来说,人类儿童期之所以特别长,是一种“幼态持续”,因为儿童期学习能力比较强。而由于人类越来越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华人父母这种让孩子的性成熟期更迟的本能反应,也许真的会让孩子有更多的注意力去学习。而很多国家的孩子高中就开始谈恋爱,好像确实会影响学习。
但是,如果一直让孩子“幼态持续”,那么他什么时候开始长大成熟、学习恋爱婚姻呢?难道真的要像那个老笑话里说的,大学毕业前不准谈恋爱,大学一毕业就开始催婚?
还有一种更大的可能性是,因为学业竞争激烈,也因为男生的智力本来就是“高方差”的,所以即使保持了幼态,90%的乖男孩学业也不见得有多好。
你提高了男孩的依从性,他也不见得就能变成人才,也可能只是变得更顺从、更没主意。等成年后,如果他还是个“妈宝”,那就糟糕了。
男孩到底该怎么养?
面对家里调皮捣蛋的儿子,我其实也经常左右为难。
一方面觉得,儿子如果能象姐姐那样自动自发地学习,让人不操心就好了;
另一方面,感觉他这些无厘头的特质如果失去了,稳重成熟,好像又变得没意思。难道养个孩子仅仅是为了让他有一天在就业市场上获得欢迎吗?
所以我觉得,要让男孩子保持他的天性,同时又动力充足,需要做到两点,一个是父亲的深度参与,另外一个是则是老生常谈的体育运动。
👉父亲的深度参与
我儿子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来了个斯洛伐克的男老师,一下子,班里的男孩可开心了,因为这位男老师能理解他们喜欢打斗捣蛋的倾向,只是经常提醒他们,只要他们不太捣蛋,就会画个忍者送给他们。
于是我忽然想到一个非常政治不正确的观点:
父亲或哥哥的形象,可以给男孩做好榜样,并且把男孩的兴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
哪怕是很糟糕的父亲,也有他的独特用处。《马斯克传》出来后,大家都知道他有个非常糟糕的父亲,给他的个性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但这个父亲其实对他的成长也有很正面的影响:
10岁时,埃隆·马斯克做出了一个后来让他深感后悔的决定:他决定搬到父亲那里去住。与梅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埃罗尔总是昂首阔步,显得很有男子气概,他的事业起起伏伏,但在那一时期,他自我感觉很充实,他有一辆金色的敞篷劳斯莱斯险路,还有两套大百科全书,各种工程工具……
还是小男孩的埃隆·马斯克在父亲的办公室里发现了一本描述未来将出现的伟大发明的书,他说:‘从学校回来后,我会到父亲办公室的一个侧室里反复阅读这本书。’书中的一个想法是用离子推进器给火箭提供动力,它用的是粒子而不是气体燃料作为推力。‘那本书让我第一次开始思考人类登陆其他星球这件事。’”
当然了,正常的父亲应该比马斯克的糟糕老爸做得更好一些。比如前面提到的大卫·丹比,面对两个儿子的打闹倾向,就试图引导他们对历史感兴趣:
👉用体育运动增加男孩面对现实的“摩擦”
体育运动当然对男孩女孩都是好的,但我认为体育对男孩有一个特别的好处,就是可以不断提醒他们现实世界的“摩擦”。
什么叫“摩擦”呢?这是克劳塞维茨的军事术语,它指的是“区分实际战争和纸上战争的概念”。在战斗中,摩擦使“最简单的事情也变得困难”。
比如一战中,德军规划的“施里芬计划”纸面上看起来很完美,但参谋们没想到,在那个没有机械化的时代,右翼大迂回的德军步兵长途行进后,到达巴黎附近时已经疲惫不堪,战斗力大减,法军趁此反攻得手。
电子游戏中,如果你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操作事物,很容易就会赢,这等于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无摩檫”的空间。《浮萍男孩》的作者说:
你(在游戏中)向敌人扫射,感受胜利的兴奋与骄傲或是战败的懊恼。但战败的懊恼很快就会过去,因为你知道单击‘重新开始’按钮,一切又会重新开始……
当你的儿子花了2小时带领伙伴进攻恐怖分子总部,冒着枪林弹雨把敌人的发电厂炸掉的时候,你叫他去读西班牙语语法,难怪他会觉得学习非常无趣了。”
这样的孩子并不是没有动力,只是他的动力不在现实世界。
如何让男孩“回到”现实世界呢?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体育运动。那些现实世界中才存在的东西,比如对体力的要求,失败的可能,都是一种“摩檫”。
一位橄榄球教练格雷·苏利文曾经告诉《浮萍男孩》的作者,很多孩子以为自己在电子游戏《疯狂橄榄球》中打赢,就知道真正的美式足球赛是怎么回事了。但其实他们只有5分钟的体力,他们上场,跑上几分钟,然后就不行了。
顺便说下,传统应试教育下的学校其实也是一个“无摩檫”的环境,因为只要你刷足够多的题,就能考好。这本质上也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操作事物,很容易就会赢。”小镇做题家到了社会上处处碰壁,也是因为缺乏“现实的摩擦”吧。
在真实世界里,和真实的体育运动一样,事情没有这么容易被控制,都需要克服不可预见也不可避免的“摩擦”。如果男孩从小习惯这种“摩擦”,就能具有在现实世界中自主前进的动力。
如果不想面对这些摩擦,沉迷虚拟世界、“躺平”,都是很自然的抉择。
本期福利
留言区分享你对本文的看法,我们会精选点赞最多的3个留言赠送一本《浮萍男孩》,下周五开奖~
12月11周一晚19:30
专访美国世外中方校长
适合中国学生的美国教育是什么样的?
12月12周二晚19:30
未来目标“牛剑藤”的孩子
应该参加什么营地?
12月13周三晚19:30
最新英国私校数据公开!
圈内大咖解读新趋势
12月14周四晚19:30
密涅瓦亚太区招生主任和
在读学长作客真棒直播间
12月15周五晚19:30
牛娃家长都在卷的“哥大核心课程”
如何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社科背景实力?
12月16周六晚19:30
「真棒·美本盛典」来了!
👈滑动看最新活动预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