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瞭望丨宁吉喆:形成支持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合力

瞭望丨宁吉喆:形成支持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合力

其他

 具体工作中,十分关键的是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以形成支持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合力

 三次产业恢复性增长,呈现出服务业领头、工业建筑业跟进、农业筑基的恢复发展格局,支持了整个GDP的增长

 不发展就是最大的不安全,仅有发展不防风险,“灰犀牛”“黑天鹅”这些风险也会打断发展的进程,干扰发展的推进,所以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主要发达国家,一开始对产业政策还是有不同看法的,现在他们也拿起产业政策的工具。我们更要做好中国的产业政策,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024年第1期《瞭望》特别报道栏目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2024年经济工作,刊发4篇文章。本条微信推送第一篇,其他3篇


形成支持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合力

文丨宁吉喆 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2023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顶住了外部压力,克服了内部困难,赢得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良好开局,实现了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的经济持续恢复发展。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做好2024年的经济工作,既要对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清醒认识,作出针对性的政策安排,更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增强信心和底气。同时要深化对“五个必须”经济工作规律的认识,深化对发展总体要求的认识,深化对发展要点和任务的认识,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具体工作中,十分关键的是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以形成支持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合力。

四川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2023 年 6 月 22 日摄)薛晨摄 / 本刊

深化对发展成绩及问题的认识

提振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底气

2023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总体回升向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重要步伐。经济恢复向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一是经济增长呈现回升向好趋势。GDP同比增长速度一季度4.5%,二季度6.3%,三季度4.9%,现在看来四季度将持续上升,全年预计增长5%以上,年初提出的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能够实现。

二是四大宏观指标国际比较占优。经济增长率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份的预测,中国2023年经济同比增长率5%,美国是2.1%,欧元区0.7%,日本2%。我国1~11月份CPI涨幅平均为0.3%,全年预计大体也是这个水平,而美国2023年消费者价格涨幅预计为4.1%,欧元区5.6%,日本3.2%。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1~11月份平均为5.2%,优于欧元区6.5%左右的失业率水平。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到11月底为31718亿美元,全球第一,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这些国际通行的指标中,我国大都处于优势地位。

三是“三驾马车”尤其是内需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3.2%,这主要是疫后聚集性、接触性、流动性的消费一直呈上升乃至是反弹态势,汽车作为大宗消费恢复较快增长。资本形成总额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29.8%,消费加投资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13%,弥补了国际贸易下滑带来的外需疲弱的影响。尽管如此,我国出口占全球出口的比重超过14%,并没有下降,进出口的实物量也没有下降,只是价格下降了。近两个月进出口持平,11月份出口恢复增长。

四是三次产业恢复性增长。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即农业同比增长4%,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同比增长4.4%,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同比增长6%,呈现出服务业领头、工业建筑业跟进、农业筑基的恢复发展格局,支持了整个GDP的增长。

与此同时,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主要表现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产业高端化转型、数字化转型、绿色化转型加快,有力支持了当前经济增长。

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但这些困难和挑战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挑战。

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深化对“五个必须”规律的认识

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思想性力量

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这就是“五个必须”。

一是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从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到世纪之交提出科学发展,再到新时代强调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发展始终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明确提出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这对我们统一对高质量发展、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认识非常重要

二是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要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四五”发展的主线,扩大内需是长期发展战略。过去几年的实践表明,只有供求双侧发力,才能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经济发展中供给和需求矛盾的表现,有时是供给侧矛盾突出,有时是需求侧制约突出。在当前经济下行加大背景下,需求不足无疑是突出矛盾。2023年以来,内需虽然还是不足,但已经对支持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必须更大力度扩大内需,同时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总结实践经验,提炼规律性认识,能够更好地指导今后发展。

三是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我国之所以能够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世界奇迹,靠的主要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发挥了巨大的激发动力、活力和潜力的作用,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今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仍然要依靠改革开放。

四是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对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矛盾并存的国内问题,必须防风险、保安全。同时,发展和安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发展是基础,安全是保障。不发展就是最大的不安全,仅有发展不防风险,“灰犀牛”“黑天鹅”这些风险也会干扰发展的推进,乃至打断发展的进程。所以,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五是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中心任务。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作为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这是从非常高的层次来看待经济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在全局中的定位。

这“五个必须”的规律性认识,既管长远,又管当前,是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最重要的指导思想。

深化对发展总体要求的认识

把握做好经济工作的前进方向

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重点要把握好五个组合。

一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组合提出了目的性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目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这“两新一高”的目的性要求,提纲挈领指导2024年经济工作。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这个组合是方针性的要求。有了目的性的要求,靠什么去实现?那就要明确路径、明确动力、明确策略,改革开放、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是2024年经济工作的路径所在、动力所在、策略所在。

三是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这个组合是方法论的要求。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的“三个统筹”,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与此相比,2024年经济工作的“三个统筹”,突出了发展,因为疫情防控已经成功转段,发展亟待持续恢复;突出了扩大内需,面对需求不足的实际矛盾,必须立足国内着力缓解,而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内需最大潜力所在,考虑到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扩大内需也应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突出了安全发展,而且是高水平安全保障下的高质量发展。

四是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这个组合是针对性的要求。当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仍然较多,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活力亟待释放,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存在风险隐患,市场信心不足、社会预期偏弱。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增活力、防风险、强预期。

五是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这个组合是具体目标的要求。这是关于发展目标的定性表述,2024年全国两会上将讨论经济社会发展的定量目标。

深化对发展要点和任务的认识

保持宏观政策协调发力和取向一致

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总的政策要点是: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尤其要开展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2024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中,也蕴含着政策要求。

具体可以归纳为十个方面的政策。

第一,在财政政策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包括用好财政政策空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的范围,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并加强监管等。目前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一年接近30万亿元,这是一个很大的数量。财政转移支付一年超过10万亿元,规模也不小。中央财政负债率较低,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的空间较大,必须用好。

第二,在货币政策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包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目前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一年超过30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量一年超过20万亿元,正在使用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17种,货币政策可以发挥有力有效的作用

第三,在产业政策方面,要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政策在我国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往往并提。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前几年对产业政策还是有不同看法的,现在他们也拿起产业政策的工具。我们更要做好中国的产业政策,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第四,在科技政策方面,最重要的导向是以科技创新来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第五,在消费政策方面,要明确消费重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还要提高消费能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更要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改善居民消费条件。

第六,在投资政策方面,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降碳,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还要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这三大工程。

第七,在区域政策方面,要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第八,在环保政策方面,要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第九,在就业和社会政策方面,要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第十,在改革开放政策方面,要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刊于《瞭望》2024年第1期

特别报道栏目另3篇报道

点击图片可进入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文 | 原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点击图片会员阅读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大国竞争的关键所在,没有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正是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支撑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蕴含新机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把握住新机遇,提高保障安全的科技水平,巩固夯实安全发展基础
◇发挥科技创新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必须要建立起政府“自上而下”和企业“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深化改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文丨祁玉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


👇点击图片会员阅读


◇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突出制度建设,有效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更多依靠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困难

◇巩固国有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地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丰富企业创新生态圈,突出国有资本在突破“卡脖子”技术中的创新引领作用

◇我国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很多,把政策落到实处,既是解决当前问题,也是“三个没有改变”的最好实践,更是增强企业家信心的关键所在

统筹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




文丨张燕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四部主任、研究员


👇点击图片会员阅读


◇加强城乡区域政策与财政、就业、产业、科技、环保等其他宏观政策协调配合,促进面向城乡区域更加精准有效地扩大消费、增强投资和提升进出口规模质量,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扩大有效需求

延伸阅读

☞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经济工作

☞ 《瞭望》上新


监 制 | 潘 燕
编 辑 | 唐朵朵

关注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金融如何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丨首席评论​以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庆四川贵州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瞭望丨这里发展太快了,“有时讲解词来不及改、跟不上建”兴业研究系列丛书之《产业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正式出版发售苏东坡诗文里的酒与酒鬼瞭望访谈|许勤: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坚持发展与帮扶并举,助力中小企业成就大事业——2024年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系列述评之六学习丨福建:开拓奋进 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更大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迎接高质量发展书识——— 读孙过庭《书谱》【权威访谈】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2025年我国将初步形成支撑区块链发展的标准体系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一带一路”发展学——全球共同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CBRE:笃于质敏于势-2023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商业地产趋势与机遇专题报告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等IMF:中国已宣布适当的目标,以推动高质量经济增长转型实体经济:拥抱数字化,是走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步拼多多三季报分析:高质量发展战略带动高增长,Temu表现超预期瞭望访谈 | 海南省委书记冯飞:全力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 加快推动海南高质量发展习近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 依法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国乳业持续注入创新活力 让科学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2024年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系列述评之二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为新型工业化夯实数字基础——2024年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系列述评之四瞭望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永泰探索”重新拿起笔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预见金龙|国金证券姜文国:资本市场是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磐石新书悦览 |《产业园区 : 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更科技、更数字、更普惠、更绿色,九方财富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朝鲜战争志愿军为什么没有全军覆没特别策划|聚焦进博:以高质量外资促高质量发展何立峰:以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助力信心提振、资本市场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红色日记 批评高潮 2.16-28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