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气大、说不听?这些弦外之音你需要知道
来源| VIVI的麦克风
湖边的小娃
9月份,我们带孩子去湖边坐小火车,紧挨着我们的后排坐着一个大概三岁左右的小姑娘。
临近发车,小姑娘就有点不高兴,推着外婆让她下车。
后来,孩子妈妈也上了车。我当时以为孩子就是希望妈妈来陪,妈妈来了就会好。
结果,从车子一开动,小姑娘就开始哭,吵着要下车。
随着车子越走越远,孩子哭声越来越大,到后来跳着脚推妈妈和外婆,甚至让她们跳下去。
妈妈和外婆情绪还是很稳定的,既没有打孩子,也没有训孩子,同样,也没有要求司机停车。
最后,因为全程的高分贝,坐在前排的我真的有些不适,就回头问小姑娘的妈妈,如果车子停下来,你们愿意下车吗?
这才结束了孩子的哭号。
烧饼还是肉夹馍?
我有一个朋友,总是跟我抱怨孩子情绪控制能力差,常会大哭和失控。
前一段时间,我带娃跟朋友一起吃饭。
点餐环节,朋友问孩子想吃什么,孩子说,要吃烧饼。
朋友说:“烧饼里边什么都没有,你吃肉夹馍吧。”
孩子坚持:“我就想吃烧饼。”
朋友接着说:“烧饼没营养呀,要肉夹馍吧。”
孩子已经有了些情绪,大声说:“可是我就想吃烧饼!”
朋友说:“那这样,我点肉夹馍,你不想吃,就把肉给我。”
最后,朋友如愿点了肉夹馍,结果孩子一口肉也没吃。
不好好弹琴的孩子
从8月初开始,我出差了差不多一个月。
我不在家的时候,都是先生陪孩子弹琴。
一段时间后,他总是时不时地跟我说,孩子对弹琴有些逆反了,总是会闹脾气,即使中间让她休息和玩耍,她有时候也根本不配合。
我在家的时候,孩子练琴都很顺利,而且前一阵她还跟我说,所有的课外班中,她最喜欢钢琴了。
听到先生的话,我当时想,孩子果然都是善变的,说不喜欢就不喜欢了。
但后来发生的事儿,改变了我的想法。
9月初,孩子来我出差的城市探班,我接她到酒店,给她准备了水果和一些零食。
当时已经是午饭时间,我们已经准备吃饭了,孩子看到水果和零食就吵着问我:
“妈妈,我可以吃点西梅吗?”
“妈妈我可以吃点葡萄吗?”
我一边给她洗,一边说:“当然可以啊。”
孩子抱着我说:“还是妈妈好沟通!”
如果只是妈妈好沟通,事情也没那么复杂。
在后来我们出去玩的路上,孩子磕到了脚,姥姥关心地问怎么了,孩子还没张口,先生就回答“没事没事”。本来只是捂着脚的孩子,瞬间眼泪就掉了下来。
这一下,我就知道了孩子弹琴会逆反的原因。
孩子到底在表达什么?
仔细看上面三种场景,我们会发现,他们都不是典型的“家长拒绝孩子”或者说“强迫孩子闭嘴”的情景。
看起来,家长们都情绪稳定,甚至在为孩子着想。但如果我们仔细看,就会发现,无论父母是和颜悦色,还是循循善诱,他们自始至终关注的都是自己的点,孩子的表达并没有真的被看到。
湖边的小火车上,小姑娘下车后,坐在她后排的乘客说:“这孩子有病!”
回来的路上,聊起来当时的情况,先生也说,家长既没打孩子,也没训孩子,不像有的人,可能都要上手了。
很多人的看法可能跟他们差不多,孩子皮成这样,家长都没动她一个手指头,家长是好家长,都怪孩子熊。
可是,我看到的跟他们有些不一样。
的确,家长情绪稳定,不打不骂,从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很温柔了。
但全程孩子歇斯底里地表达想下车,却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正面的回应。
妈妈一会说“你看,湖里有帆船”,一会说“大家都说要安静”,但没有跟孩子说过一句,“你不想坐小火车吗?”
我们常说,温柔而坚定,但如果温柔只是表面的态度,而没有对孩子的理解和看见,无限的温柔就变成了一把钝刀子,它一点点地侵蚀孩子的边界,甚至剥夺了孩子反抗的权利。
毕竟,父母连一个手指头都没动过你,你说他们不尊重自己,谁信呢?
后面提到的两个情景都类似,家长没有强迫孩子做任何事儿,甚至好心好意地为孩子着想,怕吃得没营养,怕你累了让你休息,如此尽心尽力,又能有什么大错呢?
可这些看似毫无指摘的行为,对孩子来说,就是无视和忽略。他们大喊大叫,甚至跳脚,不过是为自己能够被看见做的一些努力。
如果他们的努力能奏效,那就是他们以后为自己申诉的方式;如果失败,那以后就放弃发出自己的声音。
被理解的孩子不需要跳脚和大叫
1.理解不等于允许,自由也需要边界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把一些概念简单地去划等号。
比如,理解等于允许,看见等于接纳。
似乎当我们说理解孩子时,就意味着允许他所有的行为;说看见孩子时,就表示必须接纳他所有想法。
但这不是事实,也不是孩子的需求。
理解意味着我们允许不同感受的存在,但我们依然需要为行为设定边界和要求。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坚持的理念,也都有自己坚持的行为标准,这些标准是孩子行动的边界,也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
有一段时间,我在对待孩子方面有些犹犹豫豫。
内心总想着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于是在很多事情上,我总是很难提出自己的标准去强制要求孩子。
但后来我发现,这样宽松的环境并不一定对孩子是有利的。她也还是会问我的要求,请我给出自己的意见。
对于孩子来说,完全没有边界的自由是不安全的。
这就像是在一个悬崖边,没有护栏带给人的只是极大的不确定性,而标识清晰的边界才让人活动起来更有把握。
如果一个标准我们自己都解释不清,只是因为曾经自己被这样要求,就继续如此要求孩子,那对孩子来说,这必然是家长基于权威的强制,即使他能够遵守,那也是暂时的。
2.自由也是边界内的绝对自由
当我们设定了边界,那在边界的范围内,就需要给孩子自己做主的权利。
每个人都在追求对生活的掌控感,孩子也一样。
我女儿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阵出现了频繁想去厕所的情况。跟专业的老师沟通了解到,当孩子感受到压力,或者失控,就会出现退行的表现,比如在如厕方面有些异常。
这些异常并不是孩子生理有问题,而是当孩子遇到压力或者无法控制的感觉,他们就会找到一件自己可以控制的事儿,寻找自己能够控制的体验。而如厕,对孩子来说,就是那件他能控制的事儿。
应对的方法,不是针对表面的问题去下手,拉长孩子如厕的时间,或者改变孩子如厕的方式,而是要让孩子逐渐地感受到生活中的很多事,自己是可以控制的。
当他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对自己是友好的,可控的,没那么大压力的,他才会自己慢慢走出来,那些看起来有些“强迫性”的行为才会消失。
日常跟孩子相处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事儿,并不是非常明显的绝对干预,而是类似于微干预。
就像想要给孩子点肉夹馍的朋友,无论是从态度还是目标看,妈妈都是好的。再怎么说,肉夹馍也是比烧饼更有营养。
类似的场景,在生活中还会有很多。
你这顿只想吃蔬菜,但我建议你吃点肉;你只想吃一碗清汤面,但我建议你卧一个鸡蛋。
这些看起来是关怀,但伪装在关怀下面的,是干预和控制。
在父母看来,自己多么关心孩子,总是希望他吃得营养一些;但在孩子看来,却是自己什么都决定不了,甚至连自己吃面加不加鸡蛋都无法做主。
所以,我们有时候需要放手,在不打破原则,也不会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情况下,给孩子为自己做主的权利。
当孩子知道,自己有做决定的权利,也就无需再消耗大量的力气来申诉自己的要求。
(此处不是讨论孩子绝对挑食的问题,而且挑食也不是通过强制要求孩子吃能够解决的。)
3.被理解的孩子才不会失控
去年7月份,我带孩子去参加营地活动,孩子被老师评价为“情绪稳定”。
回忆最近几年,我跟孩子在一起时,她出现强烈情绪的时候确实很少,基本没出现过情绪崩溃的情况。
为什么会是这样?开篇我和孩子的对话,应该给出了答案。
和孩子在一起时,能够做的事儿,我从来不拖泥带水加条件;
不能做的事儿,我也会解释清楚缘由以及我对这件事的想法;
孩子不想做的事儿,问明原因,我们也会调整方案。
记得有一次,周六晚上回家有些晚,回来的路上孩子说,今天回家我不想弹琴了。
我回应到,你今天是觉得累了吧,那我们可以明天早晨再弹。
孩子立刻抱着我说,妈妈,真的是世界最懂我的人!
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情绪其实就少了一大半,长期被理解的孩子,自然也不需要哭闹跳脚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作为80后一代,回想自己的成长过程,很多和父母冲突的瞬间,其实最想要的不一定是自己口中的那个结果,更多的是希望被父母看到和理解。
如今的孩子也一样。
他们跳脚打人哭闹,背后不一定是无理取闹,而是说不出口的无奈、无力和不被理解。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看到孩子暴躁背后试图传递的信息,而不是急于纠正孩子表面看似无理的行为。
我一直相信,有力量的人是平和的。这句话,也适用于孩子。
明明想要离孩子更进一步
却说出冰冷无情伤人的话
强势、情绪化、不善于沟通的父母
容易碰上叛逆的孩子
而耐心、温和、善于沟通的爸妈
往往培养的孩子是温和、温暖的
《旅美25年博士妈妈的高效教养法》
28节精品音频课
给你28个具体而微的孩子养育方案
28招亲子沟通技巧
画云老师的课具备系统性,能让父母更好地自我觉察。
沟通前的自省、沟通时使用的方法和技巧、沟通后的行为模式,整个过程,画云老师用她育儿中的亲身经历作为案例,进行透彻地讲解,深入浅出,给了很多父母启发和思考。
最科学有效的亲子沟通技巧
全面培养孩子的8大核心竞争力
原价99元
限时特惠:79元
高效亲子沟通
从容面对孩子成长的各种问题
实现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
孩子更优秀,妈妈更省心!
点击下方小程序▼,立即订阅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VIVI的麦克风(ID:xxdzcmm)。VIVI,职场妈妈一枚,时而迷茫,时而焦虑,但从未放孩子对话中探索和寻找自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