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的舒适区:多发朋友圈,私密3天再公开
文|读者:将离
12月31日23点59分,跨年的氛围达到了顶峰,踩着2023的尾巴尖尖,我把用心敲打一个多小时的年度总结发了私密朋友圈,没想到很快就收到好友的私信:“又偷偷发朋友圈了?”那一刻我真的汗流浃背,心跳都漏了几拍,面基crush时都没这么紧张过。年度总结里我连存款都精确到小数点的后两位,更别提那些不欲为人知的隐私也交付其中。除了自己,哪怕是上帝我都介意被看到。
我哆哆嗦嗦打开朋友圈,再三确认自己确实发的“仅自己可见”后,我小心翼翼地反问:“又?偷偷?”好友表示刚看朋友圈有红点,显示了我的头像,但点进去啥也看不到。得知看不到内容,我不由大松一口气,终于有心情发个新年快乐表情包了。
虚惊一场后以为事情就翻篇了,谁想到无孔不入的大数据再次投下重磅炸弹。临睡前我习惯性地刷刷某书,最新一条推送竟是主题为“不要再发私密朋友圈了,今晚微信有bug”的帖子。下面的评论区炸开了锅,无数把私密朋友圈当日记发的网友纷纷大呼社死,最可怕的是不止一个人表示看到过别人发的私密内容。这下子我真的忍不住起了鸡皮疙瘩,火速赶去删除了刚发不久的2023年度总结。
一想到过去几年那些以为无人知晓的私密朋友圈,很有可能早被人围观、甚至背地里被截图发群八卦过,我便觉寝食难安余生无可恋。但一噎之故绝谷不食绝非我所愿,弃圈而逃无异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那就用魔法打败魔法吧,早有机智的网友摸着石头过了河:专门开个小号,不加任何联系人,只用来发私密朋友圈,主打一个纯纯的电子日记本。还别说,感觉特有安全感,再也不用担心社死了。
其实,这些年下来我最能确信的事就是一定要多发朋友圈。可以无人问津,但不能不标记我的生活。尽管是只字片言的碎碎念,也远胜于断更的日子里留下的大片大片空白,潮水褪去一个贝壳都没有的沙滩是不完整的。
夜深人静之时翻看自己的朋友圈当真是妙不可言,曾经浓墨重彩一些事一些人一些情,犹如散落风中的珍珠,被一一串起来成了独一无二的绝版项链。18岁的稚嫩、20+的咋咋呼呼、30岁后的日渐沉稳,在眼前徐徐摊开,某年某月某日的喜怒哀乐恍如昨日重现历历在目。那些年奇奇怪怪的厚重滤镜、臭美程度10000%的九宫格自拍、幼稚的无病呻吟、装腔作调的长篇大论、分享小众且土嗨的老歌……如今隔着时光的烟云看来都是可爱的、有趣的,鲜活得如同藤架下挂着白霜的葡萄。
都说怀旧的人总是像个拾荒者,拾荒没有什么不好,惟愿有岁月可回首。当我老了,头发花白,在午后的暖阳里坐着摇椅,戴着老花镜慢慢翻看陈年的朋友圈,犹如春天翻越大地,轻轻地抚摸它的每一朵花朵和嫩芽。每念及此,我就忍不住想要码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此刻30+的素颜丑照抵达80岁的眼里,也是无法复刻的绝版人生照片呢。就像一滴酒回不到最初的葡萄,我回不到年少,但朋友圈依稀可见葡萄最初的模样。
尽管“仅自己可见+过几天后改为公开”四舍五入约等于发了个寂寞,但也好处多多。再也不用字斟句酌地配上精致却无用的文案,省去了分组的麻烦,也无需猜测纠结“为什么给ta点赞而不给我点”,更加不用担心自己的臭美、偶尔汹涌的表达欲打扰到别人。过几天改为公开则是留了一扇窗给真正关心自己的人,点进来就能看到最新的动态。然而,那些先私密后公开的朋友圈几乎是门可罗雀,底下常常是空白一片,没有点赞也没有评论。事实告诉我:你并没有那么多观众,放心发吧。
后来发现,放心得太早了。有天醒来发现朋友圈一夜之间新增了999个赞,吊诡之处就在于我微信里联系人只有亲人、朋友、同学,拢共也就300多人,就算全部好友都在日理万机中抽空给我点赞,也不可能达到999之多,更何况近两天没有更新状态,所以我的第一感觉是微信中毒了!结果点开一看发现还真是“有毒”,近期外出游玩旅途新加的某某好友,三更半夜视察我的朋友圈,并给逐一点赞了过去6年来所有的动态,从最新一条到2013年第一次发圈。第一次直观地意识到:其实不需要那么多观众,尤其是没有分寸感的观众。综艺节目《展开说说》有一期提到:一个刚认识的人可以通过翻阅朋友圈看到你很久以前的过去,但半年前说的话已经无法代表现在的观点。我已不是原来的我,而你还在考古我的过去,他者的洞察过多反而适得其反。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看到烟,这个程度就刚刚好。我的朋友圈自此由全部可见改成了半年可见。后来,30天可见、3天可见、朋友圈置顶,微信的每次功能升级更新都是本i人的一场狂欢。
尤其是解锁“置顶”功能后,每年精挑一条足够有代表性的朋友圈置顶 ,挑挑拣拣的过程中发现,有时春风得意马蹄疾,日子充实又精彩,足以置顶的数不胜数;有时却终日昏昏醉梦间,to do list成虚设一事无成,无一能扛年度置顶大任。
于是,“今天有没有拿得出手的置顶pyq”便成了每日三省吾身的必备之问,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别再玩手机/游戏了,去做点值得发圈的事吧。置顶的另一个妙用更是深得我心,熟练运用这一技能,朋友圈简直成了随时可diy的最佳名片。
当新加的好友Crush是艺术系时,经过精心置顶的朋友圈显示我一个喜欢逛展、阅读、擅古筝工诗画、偶尔发表精彩影评的文艺女青年,充分发挥了“你能看到的都是我想要你看到的”战略思想的精髓。如果有一天,听凤凰传奇、在公园打太极、热衷拍蓝天白云花花草草、爱吃大蒜和香菜、攒塑料袋子等隐藏的真实属性登上了封顶,那大概率是微信上没有我在乎的人了。
如今我发朋友圈的高配套餐已经进化到:3天可见+仅自己可见+3天后改公开+置顶。也曾扪心自问,就不能大大方方地记录生活?害怕自己是不是心理有毛病,却拿分寸感来说事。感谢互联网的发达,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无数个“世另我”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上演着同样的故事。无论i或e,大多数人都曾发过私密朋友圈,只是多与少的区别罢了。
有个高赞评论是:能抛弃社交平台潜心生活的都是真正的高手,但生活没有这么多扫地僧。表面上看大家好像越来越少发圈了,实际上暗地里没少发疯。分享欲不会消失,它只会转移,朋友圈里那个沉默寡言的中年人不见了,其他社交app上发疯的精神小伙/小妹又多了一枚。人在互联网,谁还能没几个app人格呢?
我欣赏并珍惜微信里每一个朋友圈全部可见的人,也悦纳确诊为“朋友圈爱发私密症”的自己。无所谓,i人有自己的朋友圈。也许总有一天我会重新把朋友圈打开,无忌任何眼光,大大方方地表达自己,但目前我能想到最舒适的状态还是发私密朋友圈。
排版:布雷克 / 审核:同同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