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6个字 阅读时长:6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 发现价值 讲述生活
各级公考结束了,现在到了公示聘用名单的阶段,发现了一个现象:
小县城里的体制内优秀男青年太少了,因为他们都在大城市里打拼,导致回老家图安逸的优秀女青年们没了对象。
前几年的还是深圳、杭州的街道办去北大清华选调,当时大家的看法是不用大惊小怪,因为这些街道办的经济体量和发达水平可能比有的市还要强,这些名校生去了可以提高服务水平,更好的促进产业发展。
截取了部分岗位拟聘用名单,一共147个岗位,除了七八个英国水硕,这里的道道之前说过,其他几乎是一水的985、211的名校生。
丽水几年前我去过,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城,白茶很好喝,风景也很美,但是不得不说,基础设施还不是很发达,有点闭塞的感觉。
这样一个常住人口不到20万人的小县城,引进的人才吊打了上面的滨海县,清一色的名校,不但有上海四大名校,还有哈工大、西交、浙大、南大,这些硕士博士疯了吗,挤到一个贫困县里,这么卷?如果是去发达地区的街道办,还可以理解,但是这么多名校生挤到贫困县里内卷,这也太不寻常了。
从这几年的就业趋势来看,越是名校生越喜欢扎堆体制内。
这几年,贸易摩擦、国进民退、再加上疫情影响,大家猛然发现,体制内才是职场的天花板。
上个月财新服务业PMI只有36.2,中小制造业PMI也低过荣枯线,可见民营企业困难到何种地步,别说中小企业,连大厂也不香了。滨海县没有公布专业和学历,遂昌县公布了,我看了一些,不乏天坑专业:
化学、植物学、环境学、语言学、地质学、土木工程……这些名校硕士中,很多人之前就是二本子靠上来的,因为热门专业考不上,被调剂到天坑专业,其实学历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敲门砖。换句话说,不比大惊小怪,感叹人才流失,这些卷学历的人才本来也可能不考虑本专业的岗位,他们估计早就规划好了,就是要到体制内卷的。
县域的政治结构我了解一些,参考中县干部的论文,外来的名校生的上升的空间十分有限,除非就是躺平混个闲差,但是在贫困县里混闲差,也太惨了吧。
因为进体制有个35岁门槛,一般人,四年大学三年硕士三年博士,算上考研考博的时间,考出来之后其实都快逼近这个门槛了,赶紧上岸为好。所以,在这个岗位上,做完规定的时间,基本都会走的,至于做的怎么样,能不能提高当地政府的服务水平,我觉得啊,个人看法,可能还不如当地二本子毕业生来得踏实。
所以,对于名校生扎堆贫困县的现象,我的一个看法就是:
第一个资源错配,就是目前高校输出的人才和现有的产业结构不匹配。
我们假设培养的人才都是高素质的、适合市场需要的,但是市场上提供不出足够的高位,换句话说,目前产业更多的是需要人口红利,而不是高素质的人才,加上一些别的原因,高素质人才只能扎堆到体制内。本来是给市场培养的人才,都去体制内了,这是第一个错配。基层或者说偏远基层,需要的其实更多的是踏实肯干的人,而不是好高骛远的高学历人才,但是高学历人才把这些坑给占了,然后过几年就走了,换一批来继续占,服务其实提升不了多少,这就容易空心化。
不知道有没有人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也希望国家能引起重视。PS:今天看到长沙自建房倒塌事故造成53人遇难,太可惜了,发个视频给大家看一下,这个问题确实要开始解决了。人情社会,饭局就是一种社交手段,你完全不会吃饭局?那怎么行?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饭局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