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无《繁花》
《繁花》完结,观众对剧情的讨论尚未终结。因为这部剧,上海这座城也再度站在聚光灯下,关于这座城市的华丽、关于沪语的地道与风情、关于《繁花》是否真实还原那个年代,都成为了观众们的热门话题。
我们找三位土生土长的上海观众聊了聊,听他们讲了讲那些“繁花”时代的记忆。
只要够敢
就能赚钱
严先生
性别:男 年龄:41岁
我觉得《繁花》还原了当时上海的那种纸醉金迷,戏里的年代正是我小学过渡到初中的时候。我家里没有过那种一掷千金请客的经历,但黄河路上的宴请,确实是那么豪华的,比如有人请吃饭或者被请客,肯定要吃粤菜,餐桌上必有大王蛇,还有牛蛙。只要去黄河路吃,那就是一顿很正式的餐饮。
那个时候,普通百姓基本去不起和平饭店这样的地方,上海老百姓去的大都是梅陇镇、天天渔港、小鹭鹭。我也理解剧里宝总和爷叔,虽然最开始兜里没钱,但要做生意肯定要在和平饭店撑场面。
/图片来自网络
我父亲1994年每个月工资480元,每月几百元的收入就是当时上海普通老百姓的平均工资。不过后来外资公司进来,我父亲进了企业做经理,工资涨到每月3000元。
那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只要够敢,就能赚钱,炒股基本等于稳赚——但也不是每户人家都在炒股,因为炒股得有闲钱,家里没有那么多活动的钱就不行。不过如果说起认购证、股票的事,我觉得《繁花》不如1994年那部电影《股疯》来得贴切。我妈当时就炒股,我觉得她就挺像《股疯》里的潘虹。
/图片来自网络
阿宝这个角色,可能融合了那个年代一部分人的缩影,但如果说一个人靠炒股和外贸就能成为黄河路大王,很难讲。
戏里的女性角色,我觉得塑造得最真实的是玲子,当时确实有一些人从日本回来开店。玲子那种精乖、仗义,而且能在关键的地方拿出钱给男人解燃眉之急,都是真实的上海女性的样子。
说起来,《繁花》里的上海有六成属实吧,毕竟艺术创作肯定有些夸张。至于角色们的造型,不像93年的上海,倒像2000年,也有可能是我那时候没有接触到真正的有钱人吧,但上海普通人确实也不是那么生活的。
我觉得《繁花》整体可以给到7.5到8.5分,有一点我很想表扬:它让死气沉沉的上海又一次站到了中国的舞台上,这是我作为上海人的骄傲。
上海方言
带给我很多惊喜
超超
性别:女 年龄:40岁
我觉得《繁花》对黄河路的景色是非常还原的,我小时候没去那边吃过饭,但记忆里那边就是那么绚丽。
因为《繁花》的播出,现在黄河路重新火了,那个年代黄河路就是一条美食街,可能有人宴请客户、摆婚宴会在那边,吃的东西也是澳龙、大王蛇这种,对普通人家来说那不是吃实惠东西的地方。
/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当时的人们还是很舍得花钱,比现在的人更“敢”,比如会花几倍于自己工资的钱买电视机、买音响。像我父母也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但是他们在1983年工资只有36块钱的时候,结婚的酒席就办30多块钱一桌的,那时是在外滩的东风饭店办的。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那时候都是单位分房子,所以年轻人没有买房压力。
《繁花》里说的几十万上千万,是当时的人不敢想的,我父母告诉我,93年的时候平均月工资就是三四百块钱,万元户都已经算很有钱了。我们家也没炒股,因为没有闲钱,不过我们倒是有过帮别人排队的经历。
这部剧里面的人物特别鲜活,他们讲话的语气、神态,和我记忆里的那些上海人很接近。包括几个女主角、范志毅演的厂长,还有里面那个老房东,都很鲜活,好像我小时候身边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
那时候没见过太多宝总这样的人,倒有不少“杨浦小六子”这样的。对我自己来说,对剧里塑造那些女性角色形象,很熟悉,觉得她们很像自己的姑妈、阿姨,很真实。其实现在,我也活到剧里这些女性的年纪了,甚至比她们还年长,但就还是感觉,她们不像现在的上海女性,就像我妈妈和阿姨那一代的人。
我觉得剧集里塑造得“假”的地方,就是陶陶这种,能把家里全部钱掏出来借给朋友的。我感觉我自己作为一个上海人,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但几率真的很小很小。说真话,以上海人的精明而言,除非就是真的觉得这个人一定赚得到钱,不然不会这样做。
还有,在那个年代出来创业,拿出十几万吃一个酒水,我不是非常理解。魏总跟汪小姐要创业,然后开88桌这种事情,也有点过分夸张了吧。
不过,《繁花》算是这些年来很优秀的电视剧了,每一帧截图都很美,情节也很好,而且因为是上海方言的,所以我们也都很惊喜,我还带着自己孩子看——现在我的孩子都不讲上海话了,所以还是觉得剧里的方言讲太快。
没有一个配角
是可有可无的
小鱼
性别:女 年龄:40岁
《繁花》对那个年代可以说相当还原了,把很多细节都做得很足。很多人说没有还原时代特点,但我觉得是因为它表现的是改革开放初期那些最敢闯、最敢拼的年轻人,并不代表全部上海人。当年的上海,不只有《股疯》那种很接地气的油盐酱醋茶的弄堂老百姓,也有像黄河路上的那群时代弄潮儿。
/图片来自网络
我也问了父母和其他长辈,他们都觉得还原得很好,唤醒了很多当时的记忆,对我们本地人来讲“冲击”很大。包括一些衣食住行也唤起了很多对老字号小吃的记忆,前两个月回国我去了云南路吃排骨年糕,这都是上海人从小吃的东西。
当时的上海确实有穷有富,底层老百姓类似住在《72家房客》一样的小房子里,那真的很穷。也有像阿宝那种超级大户,还有相当一部分类似美琳这样的个体户。一般老百姓的话,每月平均工资基本上都是几百块吧。其实炒股的人也没那么多,上海发行股票认购证不是谁都买得起的,包括《繁花》和《股疯》都有点夸张了。据我们家的长辈们讲,确实很多人买,也有很多人动了心想买但是怕上当。当然,也有不少人是确实没有钱买。
认购证后,老百姓逐渐知道了这是什么东西,上海的证券所外面就是和《繁花》一样,每天很多人,还有人像“老法师”一样讲解股票,一群人围着。我父母也确实有一些朋友,当年就是靠认购证赚了钱买了房。
/图片来自网络
消费的话,老百姓的生活不是剧里那样,以我们家做例子吧,我父母并不是做生意的,都是老老实实在机关事业单位上班,所以尽管黄河路、乍浦路都是当时很“扎台型”的美食街,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一年都去不了几次。不过其他亲戚因为工作关系,就必须要每天在黄河路、乍浦路吃吃喝喝。当然也有条件好的去更上档次的花园饭店等类似的酒店吃饭,可是在90年代初也是屈指可数。
我觉得剧里人物塑造得很真实,王家卫把各个层次的女性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没有一个配角是可有可无的。上海人看这部作品,会从这些人里面发现有自己周围认识的人,很接地气。而且用上海话去表达,更展现各个人物的特点,其实台词里那些上海的“切口”“黑话”是普通话很难翻译的。
玲子代表当时一群想出头去日本赚钱的年轻人,身上有那种上海人的精明、嗲,也懂得分寸。还有人觉得汪小姐很吵,其实她就代表上海弄堂小囡,那种被爸妈捧在手心上的女孩儿。
/图片来自网络
说起语言,我可以讲爷叔吧,他一开口就是讲那种很老派的上海话,而且带着浓浓的乡音——就是很沉稳,运筹帷幄的感觉。其实上海话没什么标准不标准,以前上海话是本地话,但是在解放前,那么多人涌进大上海,真正的上海话是包含不同派系的。
作为上海人我是很感谢王家卫的,他这么多年一直在为上海默默付出,这次《繁花》填补了他离开上海后的空白,我很感谢这些能有勇气拍上海话影视剧的导演,尤其像我在海外,更加感受到了那种对故乡的情谊。
《繁花》,让经历过的人感慨,让未经历的人憧憬,这是作品带来的额外价值,或许也是作者和观众之间的情感联结。
以上内容仅代表受访者个人观点
Talk Talk
你看了《繁花》吗?
对这部剧里的“上海”又有什么感受呢?
撰文 离心力
编辑 Sissi Hua
排版 Jiayi Cui
校对 Ivy
先生推荐
新年“油物”大赏
当代人的精神解毒剂:微信互删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