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护法》难以超越?看完它我知道了!电影2024-01-15 02:01如果抱着“再看一部《大护法》”的念头,去看不思凡导演的新作《大雨》的话,那你肯定是要失望的。除非你是个喜欢用哲学一样的符号化语言,去隐喻自己看到的一切,并沉迷于这种只有自己才能懂的抽象游戏的高深观众。倘若不是那样的观众,那你看完《大雨》最直观的感受,就会觉得它是一个花团锦簇的草包,味同嚼蜡的热闹,虚张声势的聒噪,和自我感动的无聊。造成这种割裂与对撞的根本原因,就是不思凡太想在这个原创性的故事里,埋藏一些“懂者自然懂”的隐喻。比如附身后能让人变成行尸走肉的隐蛟,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鼓船,渴求在化身怪物的重生里得到尊严的戏班伶人,以及大谷子和馒头这对主角的名字等等。这些芜杂又难解的文本与隐喻,让电影变成了一场需要密码本才能破译其中奥秘的文字游戏。所以《大雨》不是给绝大多数人看的,而是给“懂者自然懂”的少部分人看的,属于小圈层的精神狂欢。一部好的电影,就是既能在最直白的浅表层,给人以爽利痛快的观影体验,又能让那些喜欢思考问题的观众,看到故事背后潜藏的隐喻。而《大雨》的问题在于,它太想证明自己是个有着丰硕隐喻的故事,导致故事的浅表层都变得佶屈聱牙。爸爸去哪儿了?POST WAVE FILM《大雨》说了一个“爸爸去哪儿了”的故事。若干年前,大龙湾被一场大雨侵袭,整个世界都被颠覆。戏鼓船被隐蛟吞噬,包括戏班伶人和听戏的人在内的所有人,全都变成了渴望重生的怪物,就连保护夜翎缎的夜翎人以及夜翎鸟,也全都消失不见。灾难中的幸存者,是个名叫大谷子的仆人。他在快要沉入河底时,意外抓到了一个漂浮的箱子。等靠着它爬上岸后才发现,里边放着一个嗷嗷待哺的男婴。他给这个男婴,起名叫馒头。大谷子,馒头——单看这俩名字,就能知道它们隐喻着什么。所以在故事的闪回阶段,观众看到大谷子为了养活馒头,可以说历尽了人世艰辛:卖命做苦工,领不到钱就算了,还差点因为逃犯的身份被人送去官府。为了让自己养大的馒头未来能过得更好,大谷子决定铤而走险:带着馒头偷回大龙湾、重回戏鼓船、找到价值连城的夜翎缎。不料事与愿违,刚到大龙湾不久,大谷子就被名为隐蛟的怪物给咬了。在变成没有意识的怪物之前,他要跟时间赛跑,到戏鼓船上找出夜翎缎,替馒头挣一个前程无忧的人生。故事的重点,就成了大谷子撇下馒头去找夜翎缎,而馒头就一路不停地追赶去找大谷子。就是在这个过程里,馒头见证了大龙湾灾难的真相,并在最后大雨到来时,让已经变成怪物的大谷子,重新获得了生命。这个故事,分为浅看和深看两个层面。浅层来看,它在“爸爸去哪儿了”的脉络之下,说的是“亲情之爱、救赎你我”的温暖:大谷子为了让馒头有个衣食无忧的生活,冒着生命危险去找夜翎缎;而馒头为了救回大谷子,同样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从这个层面来看,尽管它的故事是沉重的,底色却充斥着温柔和良善。懂了这个浅层,也就知道了它的深层,尤其是“大雨”这个片名的含义。在它的宣传语里,有这样一句Slogan:“大雨公平地落下,偏偏就我们淋了雨。”深层来看,《大雨》试图深究的是,大雨公平地落在世上,为什么“偏偏就我们淋了雨”?用不思凡接受采访时说的话就是:“有部分人生来有伞,可以不被淋湿;但更多普通人不得不在雨里狂奔,甚至一生都需要躲雨,时代的雨滴落下,足以淹没一个人”。这个问题背后,潜藏着时代、权力、经济和命运等一系列大问题的揪扯与牵绊。比如,为什么有些人出生的区域,高考后的录取分数,就是比某地方的要优待?为什么同样是生活,有些人拼尽全力,却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又或者像周华健在《亡命之徒》里唱的那样:为什么拼了命地工作、拼了命地追梦,到头来原地没有动过?为什么有人穷得发疯,有人却富得把钞票当作了枕头?说穿了,这个问题是无解的。不思凡当然也不是要提供答案。他更想做的其实是告诉我们:当我们没办法改变环境的时候,剩下的就是我们该如何去考虑行走的问题。换到《大雨》里就是像大谷子和馒头那样,时刻不要忘记,我们有自己深爱的人。并不是在夸它POST WAVE FILM说了这么多,像不像在夸《大雨》?实际上,以上这些说法,更像是我为了证明自己看懂了《大雨》,而进行的一种尝试性解读。我并不确定这种角度的解读,就一定是对的。只能说,从最浅表的层面来说,它应该是最容易被诠释与接受的一种方式。在实际的观影过程里,《大雨》并不是那种酣畅淋漓的故事,它反而容易让人觉着冗长和聒噪:进度条到30分钟的故事,跟进度条到90分钟的故事,其实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它还是停留在馒头用并不讨喜的沙哑声,无休止地喊着“大谷子”的阶段。这应该是观影过程里最让人疲劳的地方:馒头永远在哭喊大谷子的名字,大谷子永远在用寻找夜翎缎证明自己对馒头的爱——整部电影都是两个人互相寻找,不停地喊着对方的名字。如果证明爱的方式,就是不停地用嘴巴去哭喊的话,那这爱未免也太容易被证明。《大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它在前期铺垫了那么多,比如戏鼓船的诡谲、隐蛟的恐怖、大雨将至的神秘,以及夜翎鸟的压迫感等,可是等到结局大雨倾盆、神鸟降临,故事的重头戏,却变成了大谷子和馒头的亲情救赎。导演太想构筑一个庞大的世界观,同时又想在这个世界观里去勾勒亲情的难能可贵。结果就是前者没有说清楚,后者又说得太过唠叨,反倒给人一种神神叨叨到最后,其实内在浅薄空洞的失落感。而且,它的故事背景又被设置地过于简单直白:一个沉船的戏班子领班,想通过隐蛟这种怪物来复活,而他们想复活的目的,就是想要今后不再被歧视,遗憾的是,他们最后被一种叫夜翎人的种族召唤神鸟给团灭了。至于故事为什么会这样,不思凡完全没交代。就像他也没有解释隐蛟、夜翎人和夜翎缎,究竟是什么一样,给观众一种“就按着我的思路走,不用纠结为什么”的强制感,让它更像是不思凡在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惯性认知告诉观众:它就是这样的,这是这个世界运行的本能,不需要解释。很显然,不思凡确实有很多话想说。但似乎这些话,又有着某种不能被说出的危险性。所以他干脆就借助神话和隐喻的修辞技巧,让电影里的所有角色、道具,寄生与疾病、变成大螃蟹的沉船,贪婪的船长以及愚昧的众生,都具备了对应现实的功能。可问题是,这种对应,或者说隐喻,真的是太过艰涩,以至于普通观众根本无法逾越。换句话说可能更直白,那就是——隐喻太多,似乎能看懂,但又不能完全看明白。这就是《大雨》最大的问题。无论从细节还是元素的设置,以及它的整体氛围和故事,就是一个又一个隐喻。而这些隐喻又因为导演太过沉迷于自我变得自以为是,结果就留给观众一个,浅表来看聒噪着找爹、深层来看摸不着头脑的故事。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需要隐喻。也不是所有的隐喻,都能有确切答案,并被观众所接受。作者丨毛头所见即所想。排版丨凉茶媒体统筹丨佐爷灵魂贩卖馆「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好 课丨好 物好课 | 电影制作全流程解析好课 | 电影美术课堂更 多 课 程 介 绍 | 专 业 干 货 分 享⬆️ 关 注 【 后 浪 电 影 学 堂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