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到城里当保姆,不如嫁到农村当少奶奶”
「穿越回民国当个少奶奶,喝茶看戏打麻将。」
这是人们嗤之以鼻的网络烂梗,也是一部分女性的真实生活。
想过上有人伺候、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妇生活」,不需要搞定马斯克,也无须穿越民国嫁财阀。
只需要在21世纪的中国——嫁到农村。
含着金汤匙嫁人的农村媳妇
前段时间,在知乎一个1452万浏览的热帖中,描述了一个社会新阶级——「农村少奶奶」。
她们是一群生活在农村的已婚女性,大多是95后。
与大众印象里的农村媳妇不同,她们可不是任劳任怨的农妇,而是只管享清福的贵妇。
结婚第一天,她们就给夫家立好了规矩:一不干活,二不带孩子,三不倒贴钱。
可对于这样的要求,夫家却是敢怒不敢言,甚至还要对她们加倍照顾。
这种颠覆人们想象的情景,不是某个家庭的特例,而是全国各大乡村正在流行的新风俗。
由于男女比例失衡,农村男性在婚恋市场上的地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除高彩礼之外,承诺婚后对女方的殷勤侍奉也成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以河南、安徽、湖北、山东为中心,农村少奶奶的现象正在迅速向全国扩散。
较殷实的家庭,为了让少奶奶日子过得舒心,不惜配置三个保姆伺候她的衣食起居。
家境普通一些的,则由公公婆婆充当保姆平替,为少奶奶效犬马之劳。
一位安徽少奶奶在个人主页记录了自己的日常:
每天睡到日晒三竿,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婆婆准备了什么早餐,吃完把碗往桌上一丢。
任凭公婆二人做家务忙得团团转,她只瘫在一旁当监工。生活中最大的难题,就是羊了个羊的第二关。
平日里网络购物、游戏充值、看剧续会员,全由老公报销。
哪怕夫家经济再窘迫,也要想方设法满足她们的要求。
很多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为了供养一个少奶奶,儿子和父亲要远赴城里送外卖。
而婚前的彩礼和嫁妆,属于她们的私人财产,哪怕夫家穷到揭不开锅也不得挪用。
这还是少奶奶们较为仁慈的一面。
怀孕生子之后,少奶奶们的生活水准更是一飞冲天。
每餐饭必须有鱼有肉有汤,虾要等旁人剥好了再吃。
普通的苹果香蕉根本不配入法眼,点名要丹东草莓、金手指葡萄、400多块一斤的车厘子。
孩子生下来也只管逗不管带,请保姆或婆婆出马二选一。
因为但凡生活中有一点不如意,少奶奶们就要宣布休夫——离婚。
这不是虚张声势,而是精准拿捏了夫家的七寸。当今的农村,一人光棍,全家丢脸。
大龄男性娶不到老婆,在外人眼中代表着男方经济实力薄弱、社会资源稀薄。
娶了老婆又被离婚的男性,则要么是家庭成员不和睦,要么是患上了某种不能言说的疾病……
为了不惹人闲话,大部分身在农村的青年男性,通常会不惜倾尽家产争取早日娶妻。
而年近三十仍然未婚的男性,则只能寄希望于做候补队员,等待着婚姻生活不如意的离异女性垂青。
「别看城里女人表面光鲜,又得上班又得做家务带孩子,晚上还得挤时间给自己充电。」
「寒窗苦读十年换个高薪工作,不如直接做农村媳妇来得划算。」一位少奶奶如是说。
知乎一位女博士,看到这些农村少奶奶的生活,不禁发出感叹:自己到底比她们差在哪了?
当年勤勤恳恳把书读烂,现在日夜加班做策划,只为拥有一个财务自由的人生。
而农村少奶奶们,只是结了个婚就立即攀上人生巅峰。
可是,这看似爽文女主一般的享福人生,真的那么美好吗?
这真的是女性地位的提升吗?
「农村少奶奶」,乍看上去似乎是女性地位的提升,实则是生育工具的「增值」。
她们受到的高规格待遇,并非将女性看作一个独立的人格去尊重,而是将女性看作一样供不应求的奢侈品来保养。
能传宗接代,就是少奶奶们享受夫家侍奉的唯一资本。
一旦失去了生育价值,女性将立即堕入地狱,被当作「不会下蛋的母鸡」受尽凌辱。
农村少奶奶们的生活越是阳光灿烂,另一群农村女性的生活就越是狂风骤雨。
一位名叫洋洋的漂亮女孩,就因为不能生育而被公婆虐待致死。
洋洋五官秀气,身材纤长,但由于天生存在智力缺陷,父亲十分担忧她的婚事。
而在男女比例失衡的农村,即便有智力缺陷的女性,也照样有单身男性抢着娶。
但他们可不是出于爱情或同情,而是指望着对方传宗接代。
一位家境贫寒的大龄男青年小张,将洋洋娶回了家。
起初,小张一家对洋洋也是有求必应,悉心照顾。
直到洋洋被诊断为不孕症,小张的父母感到颜面尽失,从此开始以断水断食的方式虐待洋洋。
2018年洋洋的父亲去世,她彻底失去了最后的依靠。
夫家则变本加厉,不仅不给饭吃,还经常用钝器对洋洋进行殴打,而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小张却选择了漠视。
直到2019年一个夜晚,洋洋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一米七六的身高,临死时体重只剩下30公斤。
无论是农村少奶奶,还是正在承受苦难的女性,本质上都是父权社会的牺牲品。
尽管一些女性会因为自己生育功能健全而母凭子贵,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殊不知,这是其实是在拿自己未来的人生做抵押。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奶奶生活,其实是夫家精心编制的金丝笼。
出于担忧女性掌握更多资源,而将她们放置于一个悬空的高位之上,从而彻底丧失自力的可能。
她们自以为的性别红利,背后是一场血淋淋的女性灾难史——女婴屠杀。
农村青年娶妻难的原因,源于男女比例的失衡。
而这种现象形成,则是重男轻女观念支配下,封建旧俗对女婴的残害。
「岳鄂间田野小人,例只养二男一女,过此辄杀之,尤讳养女,以故民间少女、多鳏夫。」
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寄给友人的一封信,记录了他在民间见到杀害女婴的残忍一幕。
这封信件的内容,被Michelle King(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历史系副教授)用于其著作《生死之间:19世纪中国的杀女婴》一书的切入。
因受重男轻女思想所影响,中国民间曾长久流行着女婴的残害行为。
江西抚州城外的一个水池边,还立有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四个字:「禁溺女婴」。
尽管建国之后,残害女婴的行为有所缓解。但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这一封建习俗仍然悄悄盛行多年。
由于产妇分娩环境不利于监管,农村产妇在家中分娩时,通常会在附近放一盆水。
如果生出来的是男婴,就通知四邻前来吃席庆贺。
如果是女婴则直接溺死水中,上报为难产死亡。
直至2009年,我国女婴的非正常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
儿基会特约儿童问题专家刘伟介绍说,中国女婴死亡率高于男婴。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市1岁以内男婴死亡率8.61%,女婴达10.69%;
城镇男婴死亡率13.98%,女婴则为20.1%;
反差最大的是乡村,男婴死亡率28.28%,女婴则高达41.16%。
△英国作家毛姆拜访中国江浙一带时,记录下的「弃婴塔」
无数夭折的女婴,搭建了当代这座「女性红利」高台,迷人耀眼却又摇摇欲坠。
人们经常会透过一些特殊社会现象,而得出结论:「女性的地位已经足够高了。」
殊不知,这不过是父权社会为了巩固自身地位,而进行的一次次转瞬即逝的返利。
而农村少奶奶们的生活,展现的则是一副割裂的乡村婚姻图景:
一群女人靠结婚过上了清闲好日子,另一群女人却被打入清贫「苦瓜队」,甚至饱受损害欺辱。
两种看似千差万别的生活,却有着相同的根源——
性别不平等。
它浸渍在重男轻女的观念下,吸食底层女性的血肉为生,生长成一个尖牙利齿的巨大怪物。
供奉着少奶奶的公公婆婆,备感压迫的新一代年轻男性,都是新的牺牲品而已。
少奶奶们看似光鲜的生活背后,是过早消失的女婴,是无法占有土地资源的女性,是拼死离开乡村的打工妹。
想要所有人从怪物手中解放,唯有赋予女性真正平等的权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