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丰收,酿和美,品秋色平分
阳光正好,秋风不寒,岁月和美,恰如其分。
秋分是秋天的分水岭。过了秋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暑退秋澄气转凉”,长夏已去,秋明空旷,暮暮将日渐长于朝朝。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春夏两季的辛勤耕耘,终于在秋分时结成累累硕果。秋分,是五粮丰收的节日,也是人生的丰满时刻,万物和岁月都向我们证明,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分付出都将酿成和美的幸福生活。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秋分与春分两天,太阳在地平线上徘徊,把昼夜切割得齐齐整整,将热量不偏不倚分配给南北半球,实现了人间明暗冷暖的最大均衡。
“秋(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对春分和秋分的定义高度相似。这两个相隔了180天的时间坐标,像极了一对同气连枝的孪生姊妹,气候物候习俗皆可互证。
春秋分犹如一对同气连枝的孪生姐妹
“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在节气这套中国人专属的时间语境中,春分和秋分的“分”都代表了“平分”,季节正半,阴阳相同,昼夜等分,生命的秩序就在日月均平中形成。
如果把一年的太阳黄道画成一个圆,春分和秋分位于0度日中和180度宵中的重要位置。“春分阳气方永,秋分阴气向长”,所以“祭以二分,为得阴阳之义。”在阴阳转折变化的时间原点上,春分秋分都要祭祀,春分祭日,秋分祭月。
春秋分还分别是上下半年校对度量衡的日子。“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古人发现春秋分这两天昼夜等长,并由此衍生出天地公正的大道,所以要进行标准物校准的工作。
农忙是春秋分当之无愧的主旋律
“田园恰恰值春忙,驱马悠悠昆水阳。”在农耕文明国家,农忙是春秋分当之无愧的主旋律。一犁春耕,五粮秋成,当“银棉金稻千重秀”的丰收与“清风吹空月舒波”的浪漫相融,日常劳作便成为大地之上诗意栖居的风景。
不管是哪个季节,农忙后就要有社,社是祭祀土地神的祭坛,是关乎农事的盛大仪式。“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咏唱的是春社;“明朝逢社日,邻曲乐年丰”吟诵的是秋社。“春社”祈谷,期盼风调雨顺,能有好的收成;“秋社”报神,向天地祖先报告丰收喜讯,通过“社”在意识层面,人与神祗形成“春祈秋报”的沟通闭环。
秋天的苋菜从“春碧蒿”变成了“秋碧蒿”
春分和秋分在餐桌上也能相互应和。春分吃春菜,秋分也要吃秋菜,与春天荠菜、香椿那些刚萌发的鲜嫩小苗不同,秋天品的是厚重的时间味道。同一种苋菜,从“春碧蒿”摇身一变成了“秋碧蒿”,口感中却多了坚韧的气质,滋味也更加浓郁。尚留一丝嫩意的红薯叶梗已进入最后赏味期,淋上小磨香油、蒜汁、老陈醋凉拌,就是当之无愧的时令小菜。
江南江北,秋色生香
春分与秋分,不同的是起承转合之后的主旋律,春分阳气占据上风,并日渐强盛。而秋分“阳日损而随阴”,逐渐阴尊阳卑。所以春分是暖意融融,阳气氤氲,春水长流浩荡不息,联结着繁茂昂扬的盛夏;秋分则是金风袭袭,清凉意重,秋水蹉跎日趋凝滞,将面对萧瑟清廖的严冬。
张爱玲以秋分为界,把九十日的金秋划分成上下两个半场。“新秋之凉风,如凉手指,如盲人归来,上下抚弄着至亲的脸;老秋之寒风,如画笔,如神灵就位,万物变色,山河皆瘦。”
位于从新秋到老秋的转折点上,秋分节气还担负着为山河添彩,为天地着色的重任。这个时节的风雨好像研熟的颜料,随笔一挥就是一片盛大而热烈的色彩斑斓。历经日月的万物自带宣纸的属性,江南江北渲染出干湿浓淡、橙黄橘绿的层次。
秋雨后,北京变成了北平
秋分一场雨,北京变成了老舍笔下的北平,高远辽阔,明净通透。“最美丽的时候就是现在,天气不冷不热,昼夜长短平匀。既没有狂风又不见暴雨,天还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
“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当玄武湖边的乌桕树开始变红,秋分的阳光透过水杉林洒落下来,南京就在第一片梧桐叶中幻化成了金陵,入了时光的画卷有独一无二的缠绵。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杭州在秋分的甜美桂花香中有了遥远古老的临安气韵,烟雨画桥走不完的路,落英缤纷闻不尽的香,从骨子里散发着的江南浪漫。
秋日的杭州散发着江南的浪漫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西安的秋分在漫天飞舞的银杏叶中梦回长安。长风越岭而来,无数金黄的小扇子顺风贴着地面卷动,铺成一地锦绣,千百年前那个画中江湖,也该是如此。
秋日空灵,山河间色彩丰饶,为了定格秋分错落有致的时光,人们向天地间借来了秋香色。那是兼容黄色和绿色的一个色系的总称,是草木从茂盛走向衰败之间的一段沉静之旅,随时间变化而有色相、阴阳上的不同。秋分之前是新秋的秋香绿,之后是老秋的秋分黄,等秋的时节一过,就要把这丰饶的颜色物归天地原主了。
春华秋实,五粮丰稔
最美秋分要到乡野田间寻找,秋风中荡漾着谷物与泥土的芳香气息,把成熟和秋气传送到远方,呼唤着游子归乡。
天地玄黄,土地本色黄为正,稻、黍、稷这些原生的禾本植物每年都以初春萌发嫩黄始,又以晚秋缤纷明亮的黄作为终结。五粮液专用粮基地里,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水稻翻动金色的波浪,糯稻低下了沉甸甸的头,胖乎乎的玉米已整装待发。“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谷昌。”这些地道扎实的和美五粮,是酿造和美之酒、添色和美人生的起点。
秋天的五粮液专用粮基地
《说文解字》里“和”字亦为“咊”,不管怎么左右对调,总是口与禾苗发生的关系,大概是有了生长着的禾苗,未来可以吃进嘴里的食物就有了保障。只有在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之后,人才能气定神闲,和谐有序面对即将到来的寒霜冬雪,才能满怀期待,尽情享受时光的醇香甘美。
秋分是秋收冬藏的起点,也是春耕夏种的终点。此时除了收获,还要播种下新一轮的生生不息。《礼记·月令》说“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稻谷丰收之后,冬粮播种之前,从庙堂到江湖,都要组织尝新粮的活动来欢庆丰收并期盼来年的更好收成,这也是当代丰收节的历史渊源。
“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早已尝新”“玉粒尝新稻,金风作好秋”。穿越千年,繁华过眼云烟,红尘风物变换,但同一片土地之上感恩自然、欢庆幸福、祈盼美好的心愿却是一脉相承。
节气将时间概念与生命循环关联呼应
中国源远流长的精神气节,源头正是时间长河中的节气。生产生活有时,人生社会有节,人身人性有气,天时与人事相生,天道与人情并行。节气的人文意义,在于将虚无的时间概念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循环关联呼应,万物循时的安定气象、平凡人生的如常节奏,就在这样一统的歌声中达成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和美境界。
礼敬万物,酿就和美
秋分是成熟,是浓缩,是回味,是感恩,是团圆,是勇往无前也是隽永情深,在这样复杂的情绪面前,语言为之止步,或许借助于酒,能让这一切得以诗意地呈现。
无论祭祀还是团聚,无论庙堂还是乡野,秋分都少不了酒的加持,秋分是各种酿酒材料成熟的季节,“吾道仍须酒,秋分酿更宜”“八月黍成,可为酎酒” ,最新鲜优质的原料次第成熟,等待酿出属于美好生活的心意。
秋分是酿酒材料成熟的季节
酒,最初源于自然发酵。酵,酉字旁加一个孝道孝敬的孝字,这说明酒本身就是拿来敬天,敬地,敬神的。秋分祭社祭月时,神祗和祖先都分享了丰收的味道,接下来要选最好的粮食,把五谷精粹、岁月精华提取出来,在之后一年的重要日子里再次敬奉。秋分酿酒的民俗,不单纯是顺应天时物候规律的生活仪式,还有取之天地、回馈天地,连通现在、过去与未来的隆重在其中。
大量秋酿还要依赖田间谷物,勤劳聪慧的祖先们早已通过漫长的实践,将各种粮食于酒的作用进行了精妙总结。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这五种不同“性格”的谷物用了几千年的时间,齐聚宜宾,进入五粮液明初古窖池经历70天以上的漫长发酵,将各自最美好的口感“和”而为一“液”,在未来的日子里,把五谷丰登、和美顺遂的祝福传递给千家万户。
大量秋酿依赖田间谷物
如果说陈化反应催生了酒体的香气,那么经年岁月则滋养了文化与情感,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是人与自然间的彼此回馈,是繁华与殷实、从容与蓬勃、团圆与和美的相应相随。在这个收获与付出的季节,每一位为生活辛勤付出的人,都值得用一杯五粮佳酿,敬天地,敬祖先,敬自己。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设计排版丨熊清
作者丨麦子
图片来源丨 五粮液 视觉中国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