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2
本文字数:4021,阅读时长大约7分钟
导读:市场参与者再次呼吁推出平准基金,认为入市时机已至。
进入2024年,市场深度调整仍在继续。近期,多个政策相继推出,但资本市场的反应效果并不明显。2月2日盘中,沪指跌破2700点。截至收盘,沪指跌1.46%,深成指跌2.24%,创业板指跌2.43%,北证50指数跌4.80%。
开年首月,上证指数累计下跌6.27%,深证成指跌幅13.77%,创业板下跌16.81%,均创下2015年熔断以来单月最大跌幅。而深成指1月下跌13.77%,超过2023年全年13.54%的跌幅。市场参与者再次呼吁推出平准基金,认为入市时机已至。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及市场人士认为,当前已经具备设立平准基金的条件,应加快设立,为市场注入增量流动性,使A股市场回归更为理性的基本面逻辑。但对于平准基金的形式、规模、资金来源及运用方式等,则有不同看法。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当前亟需长期稳定的增量资金入市,提振信心,尽快扭转市场偏弱的预期。当下已经具备设立平准基金的条件。“为有效控制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必须迅速采取有力的积极举措。”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研院院长连平建议,尽快研究设立股票市场平准基金,在理顺中投公司和证金公司职能的基础上推出。李迅雷建议,可以通过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专项用于稳定资本市场,规模初期可在1万亿元,总规模可以设计为3万亿元,其中财政部的1万亿元份额作为劣后基金。特别国债的发行可以由央行认购,以避免带来流动性的收紧。其余2万亿元资金可以向银行、券商、保险、社保基金、企业年金、职业基金等中长期投资机构募集。平准基金到底是什么?当前的市场及环境是否应该尽快推出平准基金?平准基金的效用是什么,能对市场产生哪些影响?如果推出平准基金,需要哪些部门与机构参与?资金来源及运用渠道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及市场人士。平准基金设立时机已至?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注重投融资动态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传闻称,监管层面正在考虑多项支持工具,稳定资本市场运行,其中就包括设立规模在2万亿元左右的股市平准基金,用主要来自中国境外机构的资金,由沪港、深港通投向A股。所谓“平准基金”,又称干预基金或稳定基金,一般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以法定方式设立的基金,用来稳定市场。通常情况下,平准基金以基金的形态存在。例如,韩国2022年重启的“股市稳定基金”,日本1995年推出的“股市安定基金”、中国台湾2000年设立的“金融安定基金”等。但更多时候,包含了一揽子救市手段的“类平准基金”更为普遍。例如,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央行直接入市购买ETF;2015年A股大跌,中央证金和中央汇金携增量资金入场;1998年,中国香港为阻击索罗斯等国际炒家,以外汇基金入市。此类救市手段,虽然没有具体的基金形式,但都起到了“平准基金”稳定股市的作用。“比如,当股市出现非理性暴跌时,采用平准基金有针对性地进行买入,可以起到为股市托底并促使其止跌向上的作用,从而保护绝大多数投资者的利益。”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称。国海证券认为,平准基金救市的宏观情形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经济基本面大幅下行,这类情形的触发可能由于风险事件冲击,也可能是由于自身经济增长动能的持续走弱;此外是股市泡沫的破裂;另外则是政治局势动荡。在日前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超预期宣布降准50个基点,并进行结构性降息,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以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受此利好消息影响,A股次日放量大涨,但在缺乏增量资金支持、雪球产品敲入等市场压力下,A股反弹数日后再度探底。2024年1月,上证指数累计下跌6.27%,深证成指跌幅13.77%,创业板下跌16.81%,均创下2015年熔断以来单月最大跌幅。机构认为,A股持续低迷、流动性遇阻,需要增量资金入市,为市场注入强心针,平准基金入市时机已至。李迅雷表示,平准基金的设立非常必要,当下已经具备设立的条件。“当前亟需长期稳定的增量资金入市,提振信心,尽快扭转市场偏弱的预期。这也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一致。”他称。广西大学副校长、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第一财经表示,政府设立的平准基金能够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在股市大跌时,平准基金的设立可以稳定市场情绪,减少市场恐慌;能够防止市场的过度下跌,维护市场秩序;能够提供流动性支持,防止市场的崩盘;能够引导市场投资,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有效控制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必须迅速采取有力的积极举措。”连平建议,尽快研究设立股票市场平准基金,在理顺中投公司和证金公司职能的基础上推出,既可以实质性地增加关键的市场稳定资源,又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副主任刘煜辉则认为,“平准基金就是一种制度保障,建好以后,如果从心理深刻地改变了投资者心里的‘趋利避害’的行为选择,其实目的就达到了。”他山之石历史上,美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曾采取过类似股市平准基金的救市措施。早在1963年,以出口为导向的日本经济受到美国境内筹资加税政策的影响,大量日本投资信托基金解约冲击日本股市,1963年末日经225指数自年内高点下跌26%。1964年1月政府设立日本共同证券基金,由14家银行与4家券商出资,向日本股市注入1900亿日元,用于购买超跌的指数成分股。1965年1月,日本政府再次追加3200亿日元买入成分股以外的股票以稳定股市,日经225终于在1965年三季度止跌回升。1995年,日本经济再度转弱,叠加地震灾害,日经225指数上半年蒸发近4000点。1995年6月,日本政府组织银行业成立股市安定基金,投入资金约2万亿日元,随后,日经225指数抹平跌幅。最近的一次是在2010年全球金融海啸中,日本央行亲自下场购买ETF和股票,资金规模达1万亿日元,迅速增强了股市流动性,日股在2012年走出底部调整后持续上行。中国香港市场则是在1998年的金融保卫战中,香港金融管理局首次动用外汇基金,大量买入大盘蓝筹股,此后半个月里,香港政府共斥资1181亿港元买入33只蓝筹股,最终止住了股市的下跌。“平准基金”被视为“救市之手”,成功阻击了索罗斯等国际炒家。1999年11月,香港外汇基金投资有限公司推出与恒生指数挂钩的单位信托“盈富基金”,购买外汇基金当时购入的蓝筹股,将股份以基金单位形式出售,成为平准基金逐步退出股市的重要机制。资金来源与筹集方式引发热议由于尚未有平准基金设立的确切消息,市场对于平准基金设立的形式、规模及资金运用方式存在诸多猜测,讨论较多的是财政拔款、央企境外账户的外汇资金、央行为维稳机构提供的借贷资金,以及来自金融机构等的资金支持。对于平准基金设立的方式及规模,李迅雷建议,可以通过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专项用于稳定资本市场,规模初期可在1万亿元,以当前A股总市值约73.11万亿元测算,平准基金总规模可以设计为3万亿元,其中财政部的1万亿元份额作为劣后基金(如发生亏损先由该份额承担)。特别国债的发行可以由央行认购,以避免带来流动性的收紧。同时,平准基金其余2万亿元资金可以向银行、券商、保险、社保基金、企业年金、职业基金等中长期投资机构募集。2万亿元属于安全级基金,平准基金的组织方要保障这部分中长期资金的本金安全和给予收益。“1998年香港救市的时候,港府的平准基金使用外汇买入大蓝筹,既能够带动指数,又能够确保其安全性和可观的收益率。”他称。而在刘煜辉看来,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设立平准资金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他认为,目前来看,可以分短期和长期两步走。短期内,可以考虑从央企海外账户中划转一部分,结汇转入央行外汇储备,央行对央企海外账户发行一张类似互换收益凭证,风险由央行担保;长期而言,要进入长期国债的预算规划,形成系统性的平准基金长期补充机制,央行可以为此提供特殊流动性支持。“至于规模,短期三五千亿美元是可行的。长期目标逐年补充至10万亿元人民币甚至更多,根据中国资本巿场的市值规模来测算,与之相配套。”刘煜辉表示,关键是让市场投资者尽早、透明、全面地了解这个规划,“避害”的心就会逐渐消失了,回归资本正常的“趋利”状态。”中信证券研究分析称,结合市场实践,平准基金的规模多在总市值的3%至6%之间,如设立平准基金,规模预计在2万亿元至4万亿元的区间。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此前也表示,成立平准基金恰逢其时,也要考虑针对平准基金规则、渠道、方法等做好设计,不建议央行参与。回顾2015年A股市场异常波动,杠杆资金撤离导致A股断崖式下跌。随后,“国家队”汇金公司和证金公司入市买入股票;21家证券公司宣布出资购买不低于1200亿元蓝筹股;央行则给予证金公司无上限的流动性支持。李迅雷亦表示,当前与2015年股市大跌相比,宏观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长周期的角度来看,当前经济下行叠加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人口增长周期更多决定了经济发展阶段。由于与2015年的环境大不一样,不能单纯靠平准基金解决问题,还要提高整个市场的预期,比如,通过降息改善基本面,提高A股估值水平,“降息可以提高A股的估值水平,从而使整个市场预期发生根本改变。同时可以采取非对称降息的方式,贷款利率少降,存款利率多降,让居民存款中占70%的定期存款流动起来,又能让银行净息差相对稳定。”李迅雷表示。因此,李迅雷认为,平准基金短期可对股市起到提振作用,但从中长周期来看,平准基金的效力仍然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变化和政策的配合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