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这恶心的热搜,一点都不好笑电影2022-09-24 14:09又一条新闻翻车了。有位父亲把孩子当宠物养的大闸蟹给煮了。端上桌的同时,用手机录下孩子的反应。孩子一边嚎啕大哭,一边被喂下蟹肉。很快,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第二。点开评论区,骂声一片:这好笑吗?为什么说「又」呢?因为仅在一天前,也曝出过一起类似新闻——#姥姥送的兔子被宰7岁娃崩溃大哭#视频内容更加触目惊心。男孩提着被扒了皮的兔子,边哭边走,茫然无助。家长举着手机一路跟拍,解决办法是「大不了给他再买一只」。同样激起了众怒。不扒不知道,类似事件层出不穷。俨然成为短视频平台的流量密码。大致套路是:家长瞒着孩子,将他们的宠物送走、卖掉、或是宰杀。再录下孩子的反应,上传到短视频平台引战。有人跟着一起看孩子笑话,有人怒批家长的做法实在残忍。流量自然就跟着来了。其中也有不少人觉得,网友过于圣母,上纲上线,这只是家长跟孩子开的一个玩笑。鱼叔不敢苟同。家长或许只当这是玩笑,可孩子不会这么想。这一桩桩博眼球的闹剧,不仅不好笑,反而令人恶心。而且这种行为如此密集地出现,其中更有令人细思极恐的顽疾。今天鱼叔就来聊聊这一现象。在这次事件中,最让鱼叔震惊的是评论区。成百上千的网友写下童年类似的遭遇,上万网友点赞表示感同身受。普遍的现象背后,不仅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更是家长们疯狂的控制欲。餐桌上的大闸蟹,手里的小兔子,代表了孩子的心爱之物。也可以被替换成喜欢的动漫,爱玩的游戏,与众不同的兴趣。它们同样面临着被否定,被剥夺,被禁止的局面。整个过程中,家长们以制造孩子的痛苦获取快感,以贬低孩子的想法,嘲笑孩子的情感来树立权威。电影《狗十三》就曾拍过这种令人窒息的亲子关系。一开场,父亲就当着女儿的面,直接修改了她的兴趣班报名表。把她从天文组改到了英语组。全程自作主张,完全不顾女儿的意愿。走出办公室后,父亲试图用零花钱让女儿平复心情。可她压根就不想要钱。接着,父亲就说出了那句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话:「你爸容易吗?你还生气?等你大了你才知道你爸是为谁好。」这一次,父亲剥夺了女儿的兴趣。后来,家里的弟弟出生了。父亲没时间陪女儿,就托人带了一只小狗给她。她很喜欢这只小狗,给它起名「爱因斯坦」。陪它睡觉,带它散步,每天给它煮好吃的。可是有一天,爷爷带着爱因斯坦出去买菜,没栓绳,让它跑丢了。女儿没有等到道歉和安慰。反倒是父亲,趁女儿还未开口,抢先占据道德制高点:「你要体谅老人,你爷多大年纪了。狗跑得多快,你爷追不上。」这一次,父亲漠视了女儿的情感。爱因斯坦走丢后,女儿成天魂不守舍,四处寻找。和家里人的关系也闹得很僵。于是继母又给她买了一只狗:「这咋能不是爱因斯坦呢?」这种做法让女儿无法接受。她不是非要一只狗,只是想试着找回爱因斯坦。可如今继母随便买来一只狗,还非要逼着她承认那就是爱因斯坦。女儿不领这份情,还是坚持每天外出找狗。终于,父亲也忍不住爆发了。揪着女儿的头发,掐住脖子,狠狠地抽打她,逼她道歉。这一次,父亲颠覆了女儿的认知。从被修改的兴趣志愿,到走失的爱因斯坦。女儿在父亲一次次的规训下,渐渐被磨平了棱角。她接受了这只假的「爱因斯坦」。也彻底变得麻木,没有抗争,没有异议,父亲说什么就是什么。在片尾的庆功宴上,服务员端来一盘红烧狗肉。家人齐刷刷地盯着她,神情紧张,担心她突然翻脸。可她强忍悲愤,面无表情,夹起一块狗肉送进嘴里。在场所有人都开心地笑了。当年《狗十三》的海报上印着八个字:「失物招领,你的青春。」因为它共情于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揭示了成长的残酷真相。让无数人回想起童年和青春。电影《狗十三》的英文名直译是《爱因斯坦与爱因斯坦》。在真正的爱因斯坦走丢后,女儿就成了另一只爱因斯坦。她起初还能对规训保持着「吠叫」的姿态,还能主动走出家门。可是在父亲、继母、爷爷的轮番指责下,她忍气吞声,自我怀疑。直到吞下狗肉的那一刻,她接受了成人世界的规训。完成了从儿童期到青春期的过渡,也被父亲牢牢控制住了。片中多次出现的栅栏也象征着禁锢与控制至于走失的爱因斯坦,就此不了了之。这件事只会成为今后饭局上的一个谈资,被重复一遍又一遍。至于女儿心灵遭受的创伤,就真的无人在意了。电影的结局,女儿走在街上,再次遇到一只长得很像爱因斯坦的狗。她不敢去辨认,也不想再忆起那段伤痛往事,只是急匆匆地逃离。 待到四下无人,她耸动着瘦弱的肩头,就连哭都要克制着。回到现实中的事件,二者何其相似,也让无数人从中看到了自己。家长们未经沟通,随意处置孩子的宠物。还要拿起手机沾沾自喜地录像,发到网上,邀请众人围观他的「壮举」。为什么视频中的孩子都表现得那么无助,只能流泪?因为孩子们知道,一旦据理力争,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是无理取闹的指责,是不由分说的抽打,是那些孩子们难以反驳的话术:「翅膀硬了,敢跟父母顶嘴了啊?」「我白养你这么大了,还不如宠物是吧?」 「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早晚你会后悔的。」孩子们的失语与忍耐,让控制在日常的规训中一步步形成。这种控制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巨大的阴影。最坏的后果就是,孩子也习惯了被控制,以至于难以摆脱。家长的控制成了「肖申克监狱」的围墙:「起先你憎恨它,然后习惯它,更久后,你离不开它。」等到孩子长大,他们发现围墙里很痛苦,却已经无法翻出去适应外面的世界。最终孩子们要么变成同样拥有病态控制欲的人。要么变成毫无主见,逆来顺受的的人。而此时家长们早已不在意后果了。毕竟他们只乐于见到一荣俱荣。一旦孩子有出息了,逢人就吹嘘,「孩子能有今天,全是我的功劳」。可他们又偏偏很难做到一损俱损。一旦孩子遭遇挫折,萎靡不振,他们并不会认为该为此承担一些责任。还会反过来指责孩子过于脆弱。除了病态的控制欲之外,这件事还反映出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畸形的家庭教育。有条评论一阵见血:「小孩不能看血腥暴力,但小孩最爱的动物可以被杀。」前半句的所指很明显。近年来不断传出,有家长举报影视作品,担心教坏孩子。他们举报《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奥特曼》等,觉得有暴力倾向。这还不算完。他们举报游戏,声称那是「电子鸦片」,荼毒孩子的精神世界。举报性教育读本让孩子性早熟……家长们口口声声说为了孩子。看上去倒更像在推卸责任,为家庭教育的缺失找借口。把一切可能影响孩子的因素,全部归结到外部。家长们的内心OS是:「总不可能是我的错吧?」因此动画要停播,游戏该下架,性教育读本必须回收。可真正该轮到他们言传身教的时候,却以剥夺孩子的心爱之物为乐。这算哪门子的家庭教育?而且这种行为,才是真正会误导孩子的反向教育。对于2-7岁左右的孩子而言,正是「万物皆有灵」的阶段。孩子们会给宠物、植物、玩具命名,当成自己的伙伴来看待。养宠物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场为了告别的聚会。比如最常见的猫猫狗狗。按照它们的寿命,孩子会在迈向成人的阶段接受一次分别。《玩具总动员3》专业机构研究显示,失去宠物对孩子的精神状况有着重要的、独特的影响。可能导致精神病理症状。这还只是宠物正常死亡的情况。通过正确的引导,创伤可以转化为一场有意义的生命教育课程。来源豆瓣:映心堂心理但,如果是宠物被亲人夺走、杀死的情况,又会如何呢?美国有这么一个极端的真实案例。美剧《心灵猎人》的犯人原型之一埃德蒙·肯珀,15岁时谋杀了自己的祖父母。24岁时,杀了母亲并分尸、奸尸。加上其他受害者,埃德蒙总共杀了10人,而后自首。《心灵猎人》中的Edmund Kemper(左)在他的讲述中,童年的一次经历对他影响至深——父亲把他当宠物养的鸡给宰了。母亲则逼着他吃下鸡头。这样病态的家庭教育往往不是孤立的行为。与之相伴的是日常的辱骂、贬低、嘲讽、虐待。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埃德蒙养成了极度分裂的人格。表面上温和谦逊,内心却漠视生命。10岁就起了杀人的念头,15岁被诊断出精神分裂症。最终成为美国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之一。Edmund Kemper本人同时,宠物被夺走对孩子自我认同感的形成也有极大影响。明明是自己所爱的东西,在家长眼中就这么一文不值?等于也间接否定了孩子们的付出和情感。《玩具总动员3》再加上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下意识认为是对的。所以他们可能也会就此觉得:擅自夺走别人的心爱之物是好玩的,并且不必为此负责,也不必愧疚。家长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错了。甚至会在孩子长大后,拿这件事当作茶余饭后的消遣。可能还要反问一句:「好不好笑啊?」正如埃德蒙·肯珀,心爱的鸡被杀给他留下了心理创伤。而之后他有样学样,为了报复妹妹,虐杀了家里的宠物猫。埃德蒙并非天生的反社会人格。他的智商高达145,曾梦想做一名警察。却一步步在畸形的家庭教育中沦丧为恶魔。所以。你还认为家长残忍地夺去孩子所爱,并以此取乐只是一件小事吗?做好家长的门槛很高,可成为家长却没有门槛。有些家长并未把孩子当作一个真正的「人」来看待。当他们瞒着孩子,残忍地将宠物杀死的那一刻。其实也在心里默认了:孩子,也只是他们养的宠物罢了。《小明和王猫》全文完。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