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废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放纵他“及时行乐”(深度好文)

废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放纵他“及时行乐”(深度好文)

公众号新闻

点击上方蓝字👆萨提亚实用心理学”关注我,加星标★

每天学点亲子|婚姻|个人成长,每天成长·进步·幸福

预约心理咨询(收费):请后台回复“心理咨询”

近期课程咨询(收费):请后台回复“课程”



如今社会,取悦人的东西太多。孩子不会鉴别、不会抵抗,只会被享乐主义牵着鼻子走。父母要付出一些时间,教诲和管理孩子,引导他及时走出低级享受的怪圈。
——萨姐



作者:瑾山月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前几天,去朋友家做客,聊起她刚上初一的孩子。

朋友叫苦不迭,一连说了几句:这孩子是废了。

原来,放假不久,她儿子就迷上了网游,还经常约同学看电影、玩剧本杀。

起初,朋友不以为意,可谁曾想,这小孩竟越玩越疯。

朋友不明白,放纵地玩一次,孩子怎么就刹不住车了?

其实,弄明白这个问题并不难。

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也经常沉迷娱乐无法自拔?

明明很困了,还是放不下手机;明明想看书,还是忍不住去聚会喝酒。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十亿。

而这庞大的数据背后,也隐藏着数以千万计的孩子。 

别再打着快乐教育的旗号,对孩子放任不管。

对孩子对自己,我们都需要“狠”一点。

01

及时行乐

正成为孩子们的日常

记者@小木,曾去偏远村庄考察,接触了大量留守儿童。

他本以为,孩子们缺衣少食,无父母陪伴,日子会过得很艰难。

但一番接触下来,他发现,孩子们最大的问题,不是贫困,而是缺乏管教。

比如,初中生小光,每月都会收到父母打来的两千元零花钱。

但这些钱,他并没有用来买学习资料,而是给游戏充值,送女朋友礼物,买一些时兴的小玩意。

小木问他:“你知不知道,充一次游戏币的钱,可能是父母通宵加班才能赚来的?”

没想到,小光却说:“人活着,不就是怎么开心怎么来吗?”

原来,在孩子心里,父母不重要,学习无所谓,最要紧的是自己舒服。

后来,小木又走访了几个家庭。

他发现,不管是大城市中产家庭,还是小城镇工薪家庭,不少孩子都表现出了“娱乐上瘾”的倾向。

你有没有碰上过这种场景。

等地铁时,孩子和爸妈抢手机,为的是多刷一会自己爱看的小视频;见同学买了新电脑、新衣服、新玩具,回家也哭着闹着要同款;一到寒暑假,作业不急着做,却急着参加昂贵的夏令营游学团。

原来,间歇性的努力,持续性的摆烂,已成为孩子们的日常。

不少教育专家,深究过这种现象的根源,总结起来,无非三点。

一是,孩子社交的“小圈子”不再纯粹。

在攀比与怂恿中,为了合群,为了有朋友,孩子们也不免随波逐流,甚至出现内卷式消费。

二是,外部环境的“大生态”诱惑太多。

算法无孔不入,大数据投其所好,孩子们毫不费力,就能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三是,父母营造的“微环境”太过宽松。

父母自己都沉迷娱乐,整个家庭氛围散漫堕落,孩子置身其间,又怎么能独善其身?

TED演讲《你对上瘾的所有认知都是错的》中有个观点:

“因为生活中的创伤和隔离,你可能会依赖其他给你安慰的东西。”

正是因为内外环境中,有太多阻碍胁迫,又缺乏关怀与教导,才导致了孩子从娱乐中寻找安慰。

然而,这世间,所有的快乐与消遣,都暗自标好了价码。

刷剧、看小视频、打游戏,换不来知识、见地和生存能力。

一味追求快乐,只是暂时地疗愈,从长远看,无疑是自毁前程。

02

废掉一个孩子
就让他用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有位高中生,曾向心理咨询师李松蔚求助。

高三后不久,学习成绩本不错的他,懈怠了很多。

上课打不起精神,不知不觉走神,下课萎靡不振,做不了几道题就犯困。

他以为自己病了,可在李松蔚一番疏导下,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一年前,为了上网课,父母给他买了一台全新的平板电脑。

可不知从何时起,他开始偷偷用平板看电影、打游戏。不仅跟风买了很多皮肤,还约网友“奔现”,逃课出去玩。

男孩一边放纵自己,一边又满心愧疚,直到身心俱疲,心态崩溃。

脑科学研究者周岭老师,曾在《认知觉醒》中,分析过人类大脑的组成。

我们的大脑,由内到外有三重:年代久远的本能脑、相对古老的情绪脑和非常年轻的理智脑。

简单来说,大脑就像是由不同模块组装出来的电脑,主板是老的,显卡是旧的,中央处理器却是新的,所以它们在一起工作时必然会出现很多兼容问题。

如果放纵自己,贪恋娱乐,那就增强了本能脑和情绪脑的活跃度,使得理智脑无法发挥。

在孩子身上的表现,就是昏昏沉沉,无法专注,没有了思考力和判断力。

而这些生理表象,会慢慢衍化为一个典型的心理问题——缺乏上进心和自驱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喜欢玩手机的孩子,很难听劝,沉迷游戏的孩子,对努力提不起兴致。

最终,身心的双重伤害,让孩子失去良好的习惯与充沛的精气神,再也无法好好学习。

如今的社会,取悦人的东西太多。不会鉴别,不会抵抗,结果只能被享乐主义牵着鼻子走。

网上有人问:教育,最大的误区是什么?

家庭关系专家邹璐老师的回答,可谓一针见血。

她说:“引导孩子及时行乐,是最大的恶,只追求快乐,是教育最大的陷阱。”

成长,本就是一个反人性的过程。

而我们要做的,是帮孩子抵挡诱惑,克制享乐的本性,发挥理智脑的作用。

03

给孩子戒掉享乐的瘾
这几招很管用

爱因斯坦说: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生产着人才,也生产着懒汉、酒鬼、牌迷、赌徒,由此区分出高低优劣的人生境界。”

这句话,对孩子来说,同样适用。

一个孩子,如何利用时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未来。

做父母的,帮孩子做好这几点,或许能让他们戒掉享乐的瘾。

①引导孩子延迟满足,享受高级快乐

董宇辉曾在直播时说:

“打游戏、刷短视频当然很爽,但爽完后是极度的空虚;早起跑步、啃专业书当然很累,但累完后是满满的幸福。”

一个人的蜕变,往往要经历克服懒惰,对抗本性,雕琢自我的这一过程。

整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剥夺孩子追求快乐的权利,但要有个引导。

那就是,引导孩子接触更高级的快乐,看清低级娱乐的真相。

比如,孩子想玩手机时,可以带他们读一本好书,跑几公里长跑,让孩子体会思考、坚持过后的深层快乐。

要让孩子明白,能随时取悦你的,往往缺乏内涵和深度,只有经过一番探索、一番等待、延迟满足后,才能收获真正的快乐。

②以身作则,着重自控力培养

媒体人@李笑来,讲过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一次他去朋友家做客,看见朋友的两个孩子,一个窝在沙发玩手机,一个沉迷网络小说。

朋友尴尬地说着,“孩子不懂事,大家别见怪。”

但李笑来却打趣说,你自己是不是就爱抱着手机玩?晚上也多在外胡吃海喝瞎应酬?

朋友再次尴尬地说:“你看人真准。”

聚会结束时,李笑来送了朋友一把吉他,嘱咐他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多弹弹。

几个月后,当他再联系这位朋友时,朋友说,自从开始在家练吉他,孩子们也开始追求爱好,不再天天抱着手机了。

很多时候,我们只知道用外力驾驭,孰不知道,以身作则,培育孩子内控力,才是最根本的办法。

关于自控力,有两点建议:

一是:愿景+计划

点燃孩子的梦想,再分阶段有步骤地拆分目标,制定一个个切实可行的短期计划。

日常中,我们可以让孩子看看我们是怎么按计划工作的,引导他们去过有规划的生活。

二是:刻意练习

让孩子反复练习对自己的管理。比如,一想玩手机,要先把功课完成;一想打游戏,就先出去运动一下。

而这个过程,家长不可置身其外,要和孩子一起刻意练习,加深好习惯的养成。

③高质量陪伴,增强生活趣味

很多时候,孩子沉迷娱乐,是因为孤独、无聊、没人交流。

要是能得到高质量陪伴,体会到生活的趣味,孩子们不可能被低级娱乐迷住。

比如阅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给他读故事,长大后,孩子会主动找书而不是找手机;

比如社交,可以邀请孩子的朋友来家做客,办各种聚会,释放精力的同时,也能消解烦闷;

再比如,和孩子一起探索自然界的美妙,观察四季变幻的神奇,去捕捉真实生活的触感。

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孩子又怎么会愿意守着小小的屏幕,或者在买买买中消遣。

04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储殷说:

“快乐教育好像只能快乐那么几年,你爽了你的童年,就要在你的中年,你的老年付出代价。”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打过的游戏,吃过的零食,买过的无用东西,追求过的低级享受……早晚都会从你身上,拿走本属于你的成绩、健康和运气。

人生只有一次,教育无法重来。

家长不逼一把孩子,永远不知道他有多优秀。

孩子不进行自我管理,永远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

愿我们都能放缓及时享乐的步伐,令人生充满后劲与余韵。

点个“在看”,与家长和小朋友们共勉。


-END-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我们的视频号会有导师分享心理学内容视频!

欢迎大家收看和关注,也请点在看和转发支持


点击标题,查看近期课程安:
1、2024年3月21-24日广州蔡敏莉导师九型人格训练:谁在制约你?
2、2024年3月29-31日吉利根博士带领你《让爱回家》:三代人疗愈——父母&伴侣&孩子
3、2024年5月8-12日吉利根老师催眠线上授证课第一模块(附广州精英催眠营证书课程时间)
4、2024年5月15-19日广州林文采萨提亚模式专业证书课程 Level one
5、2024年5月23-26日广州蔡敏莉《萨提亚个人成长工作坊》
6、2024年6月25-30日奥南朵老师亲授:《绿宝石--疗愈内在孩童》工作坊
7、2024年9月20-22日林文采心理营养亲子关系工作坊:育儿不费爹妈的秘诀!

关注萨姐,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你的每一个在看,我都欢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二胎家庭残酷真相:“老大比不上老二精,但一定比老二……”(深度好文)!出走3:湖边倾谈,知识分子转向,摆摊遭遇小偷,醒来看到许美慧,画画疗伤一个孩子最大的底气,是童年被允许做这1件事一个普通家庭最大的悲哀,就是踮起脚把孩子养成“假富人”(深度好文)我们应该戒掉这几种“底层思维”!(深度好文)一位母亲的宽恕,感动了整座城(深度好文)别把善良,给错了人(深度好文)俞敏洪:一个孩子最难越过的坎,不是成绩退步,不是父母离婚,而是……人生建议:千万不要忽视柔软的力量(深度好文)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父母向孩子借运(深度好文)!管好自己的心(深度好文)永远不要带着放大镜生活(深度好文)智者互抬,愚者互踩(深度好文)出走2:小林来访,搞掂防空洞,编辑部校对,当代艺术展,防空洞论艺越简单的人,越厉害(深度好文)孩子沉迷“低级快乐”爱刷短视频,大脑严重受损:假期谨防孩子“低级快乐”成瘾一个孩子最大的幸福,是童年被允许做这4件事放过自己(年度好文)【美国联邦医保系列】医疗补助(Medicaid/Medical assistance)遗失通知:及时行动,重获医疗保障斯坦福心理学家:请远离那些正能量爆棚的人(深度好文)!我是女生,也被喷过辣椒水(勿上城头)亲眼目睹一场母女大战,才知道:一个孩子最难过的坎,不是成绩退步,不是父母离婚,而是……远离情绪黑洞最好的方式(深度好文)把握自己(深度好文)废掉一个孩子最简单的方式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深度好文)比窦娥还冤的“佃富农”不同年龄段的取舍(深度好文)毁掉孩子最快的方式,不是打骂,也不是溺爱,而是让他陷入3种“情绪”里不要和低维的人说话(深度好文)真实的美国,居然是这样的!(深度好文)海归的定义深度好文|年薪2300万的量化大佬反击了!真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月薪3W,我却抑郁了”:创伤,如何废掉一个人?给自己的情绪排毒(深度好文)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