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不愧是背德爱情天花板文化2024-03-29 06:0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影视作品受到的道德审判越来越多。从经典电影到热播剧集,都没能幸免于难。豆瓣高分韩剧《春夜》播出已近五年,每个春天,有多少人把它翻出来重温,就有多少人审判它“三观不正”。 导演安畔锡在创作《春夜》之初,只是希望它能够与观众对谈。在他看来,每个人都会怀抱着某种罪恶感孤单地生活,而电视剧是最安全有效的对谈对象。“对电视剧来说,重要的不是通过它将答案呈现于人们眼前,而是要让人迅速地进入疑问当中去。” 作为一部都市浪漫爱情剧,《春夜》懂爱情,更懂人心。 01.爱情,妙不可言的是未知 《春夜》的爱情如电光火石般开始:买药没有付钱的女主角,一遍就背下了身为药师的男主角的手机号码;而男主角迟迟不愿意在短信中回复自己的银行账号,只是为了能再见女主角一面。他们很快就见了第二面,很快就确认了彼此的心意,见不得光的心意。 女主角已经有了男友。他们就这样被悬置在道德的分岔路口,往前是罪恶感的折磨,往后也没有退路。因为爱情既然来了,就会和咳嗽一样无法隐藏,也无法忍受。除非一方决绝地破釜沉舟,否则,他们的爱情将没有结果,只有充满未知的过程。 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发乎情和止乎礼之间徘徊试探,时而冒进,时而退守。喜悦总是包藏着酸涩,悲伤又包藏着悸动。剧中有一个桥段,女主角李静仁(韩志旼 饰)联系不上男主角刘志浩(丁海寅 饰),情急之下直接跑去他家按门铃。 刘志浩没有让李静仁进门,而是自己走出来,然后把门带上。他在努力维护得体的社交距离,同时给自己拉起一道警戒线。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他会克制地告诉李静仁“你不该来找我的”。可是有些东西捂住了嘴巴,又从叹息里跑出来。 如果把爱情比作一场双人舞,刘志浩这个舞伴实在太过温柔。他当然希望自己被坚定地选择,但更不希望李静仁为难,因为她背负着更大的道德包袱。“一开始就知道她有交往对象,要收心的话,那时就该收了……光是我的存在,就已经让她很辛苦了。” 他对李静仁说:“等到很久很久以后,如果那时的心意还一如现在,就来我身边吧。”这像极了作家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中说的话:“温柔的举止意味着你要我做什么都行,只要能使你安然入睡,但也别忘了,我对你也有那么点儿微不足道的欲望,不过我还不打算立刻占有什么东西。” 温柔到不去占有,不仅是对他者的尊重,也是承认自己在他者面前无能为力。这种爱情形态更接近哲学家列维纳斯定义的“抚爱”,一直处于“寻求爱的意外、纤细、微妙和神秘”的未知中。未知是爱情中最妙不可言的部分。 《春夜》的可贵之处正在于此,它设法呈现了一种极致而稀有的爱情形态,没有居高临下的道德审判,而是帮助观众理解混乱、复杂和幽微。导演安畔锡也在设法消除观众的心理阻隔,让他们毫无芥蒂地与男女主角站在一边。 李静仁和刘志浩没有可以光明正大见面的身份。所以每当他们在狭小逼仄的空间合体,镜头中总会有其他物体遮掩,让人更想看清他们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还有刘志浩家所在公寓的楼梯间,在整部剧中极具存在感。因为每个上下楼梯的人,都会被镜头追踪特写。 观众在无意间代入了那个总在暗处偷窥的视角,参与了这段见不得光的爱情的每一次在场。某种程度上,观众也突破了对自身的道德约束。于是在听到鼓点像心跳一样的插曲时,无可避免地成为李静仁和刘志浩的共犯,与他们的爱情同频共振。02.脱轨的另一个名字叫转机 当观众不再追究爱情的合法性,《春夜》也就顺势打开了一条理解人物内心世界的通路。实际上,李静仁和刘志浩都是靠着惯性生活,从而被惯性束缚的人。对他们来说,脱轨的爱情对人生起到的作用,恰恰不是毁灭而是创造,创造跳出条条框框的转机。 李静仁的蜕变是《春夜》的剧眼,因为她是更难跳出束缚的人。她需要用爱情对抗很多东西,尤其是家庭施加给她的影响。李静仁的家庭既现代又传统,既从经济腾飞中受益,又充满了等级和顺从。大家长式的父亲利用女儿们的婚姻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而那个操持所有家务劳动和情感劳动的母亲常常是失语的。 值得一提的是,李静仁和男友一开始就是通过父亲介绍认识的。男友就像父亲的翻版,他在手机上给李静仁的备注是“我的女人”,不假思索地把她当作自己的所有物。男友和父亲都会顺其自然地提到结婚,像是要把她从“父亲的权力”移交到“丈夫的权力”统治之下。 在和男友的关系中,李静仁仍然在被父权制家庭支配。她的自我没有被看到,更不用说承认和尊重。男友希望她是装点门面的饰物,需要的时候在男性饭局出场,坐实他“事业爱情双丰收”的人生赢家身份。 所以李静仁很早就感觉不对劲了,她怀疑这段关系不是她想要的,也怀疑组建家庭的意义,但打破现有的稳固生活并不容易。刘志浩的出现,恰好就是转机。哲学家有时会把爱情和真理划等号:“每当我在思想上面临关键的一步,在迈与不迈之间犹豫不决的时候,爱神都会振翅触动我。”这句话在李静仁这里是不虚的。 刘志浩的人物设定,几乎是世俗意义上成功人士的反面。他的职业是药师,而不是更受社会青睐的医生;他还是个单身父亲,是个“被抛弃的人”;如果非要按照传统的二元性别气质分类,他身上的“女性气质”更突出。李静仁下定决心与男友分手,正是因为他对刘志浩的轻视。 剧中有一个鲜明的对比,李静仁的男友以输给刘志浩为耻,因此无视李静仁的拒绝也要跟她求婚。与此同时,被求婚的李静仁想到的,却是刘志浩挂满衣服的阳台。李静仁并不排斥婚姻和家庭,只是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温柔的人沉入生活的细枝末节。 当男友准备逐个击破李静仁的家庭成员逼她就范时,李静仁也彻底摆脱了家庭的束缚,找回了自我。有意思的是,以男友和父亲为代表的男性同盟,都认为李静仁不可理喻。而以姐妹和母亲为代表的女性同盟,最终都给予了理解和支持。 这其中当然有物本价值观和人本价值观的冲突,也体现了韩国社会学家张庆燮提出的“压缩的现代性”。张庆燮认为,以韩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在史无前例的超短时间内完成了现代化进程,导致了紧张、无序、焦虑的社会心理,也促成了去家庭化和个体化的趋势。 故事结尾处李静仁父亲缺席的家庭聚会,可以算作对未来家庭形态和代际关系的想象和重构。 03.贴地的浪漫,也是错觉魔法 至此,爱情题材韩剧的迭代成果已然明了。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在加强,人们不再轻易地相信爱情。以往那些不考虑因果逻辑的滥情故事,再也骗不了观众了。《春夜》所做的,是在爱情之外,仔细描摹爱情绽放的土壤,更难能可贵地呈现了现实世界的灰度。 在导演安畔锡看来,只有当配角是灰色的,才能让观众看清楚主角的内在。所以李静仁的男友并没有被塑造成绝对的坏人,他也是父权制家庭的受害者,但比李静仁自洽得多,也适应得多。他曾为了和李静仁结婚反抗父亲的意愿,又能在分手后调整身段,去追求对事业有助力的婚姻。 因为这个角色的存在,可以理解李静仁前期在感情上为何举棋不定。最后两人看清了彼此的观念差异而分道扬镳,也算某种程度上的善始善终。 《春夜》也不追求完全正确的故事,几处看似不经意的闲笔,就能体现创作者的良苦用心。李静仁的姐姐遭受丈夫家暴,积累了足够让他锒铛入狱的证据,却在关键时刻放了他一马,只求顺利离婚。李静仁的妈妈受不了丈夫的冷漠势利,拉着行李箱出走,几天后又拉着行李箱回去。明明恨女婿入骨,私下且打且骂,但只要有丈夫在场,连说话都谨小慎微。 这些故事不爽利、不先进、不正确,但像人心一样曲折反复。它们让电视剧无限接近于真实,剧中的爱情也显得更加可信了。 除此之外,《春夜》的另一大法宝是营造细微的真实感,让爱情本身直接贴近地面。导演安畔锡在采访中表示过,他会选择保留许多对故事情节发展没有直接作用的场面,它们对于理解男女主角的爱情至关重要。 在观看《春夜》的过程中,常常能感受到一种类似于现实世界的时间流动。刘志浩是怎么跑着去见李静仁的,李静仁为什么在黑夜里一遍遍地点亮手机屏幕,刘志浩和李静仁一起散步时到底走了多远……缓慢的时间流动,撩拨起隽永的心动。可是,贴地的浪漫终究也不过是一种错觉魔法。偶尔你还是会怀疑,温柔过头的刘志浩,是真实存在的吗?喜欢的人刚好就住在朋友的楼上,会不会太巧了?如果韩国普及了移动支付,李静仁与刘志浩还会相爱吗? 可是,怀疑过后,你还是会无法自拔地回到电视剧的世界。《动物化的后现代》一书,从侧面解释了这种矛盾而抽离的观看体验。一方面,人们可以“随自己的喜好强化对片段的情感投射”,那些影响代入的疑虑也就随之消散。 另一方面,现实世界的刘志浩也许真实存在,但实在遥不可及。而电视剧世界可以投射情感的刘志浩,反而在触手可及的眼前。 爱情本就是平凡日常的神迹,只要心动感是真实的,也许就足够了。参考资料:1.安畔锡采访:“重要的是让人迅速进入到疑问当中去”“用最好的真实完成最棒的幻想”“没有显眼的风格才是真正的杰作”“因金喜爱改变了导演路线”丨翻译@我是毳毳2.《春夜》发布会丨MBC3.《压缩现代性下的韩国》丨张庆燮4.《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丨上野千鹤子5.《動物化的後現代》丨東浩紀6.看理想音频节目《论爱欲:爱的哲学启示录》丨汪民安撰文:布里策划:看理想新媒体部配图:《春夜》商业合作:[email protected]投稿或其他事宜:[email protected]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