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如何打造生态体系?
1987年,时年43岁的任正非在深圳宝安县创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部现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华为以开发面向电信局的程控交换机起家,逐渐成长为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当前主要涉及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和云服务等领域。
华为的企业愿景(V)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约1/3的人口。
根据华为2022年年报,华为目前约有20.7万员工,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占公司总人数的55.4%,2022研发投入达1615亿元,占全年销售收入的25.1%。
在英国品牌价值咨询公司BrandFinance发布的《2022全球品牌价值500强》中,华为成功跻身前十,位居第九。
本文详细介绍了华为5G业生态系统的培育历程,内容摘编自《持续共赢:商业生态构建方法论》。
一、华为5G生态培育
移动通信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为用户提供实时信息传输的技术,包括以通信设备、芯片为代表的硬件,以及以通信协议、操作系统为代表的软件。
自20世纪80年代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实现商用并获得巨大成功以来,经过四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5G时代。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大多采用频分多址技术和模拟信号,但存在频谱利用率低、保密性差等问题。从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开始,数字信号传输取代了模拟信号传输,系统容量和保密性比第一代有了明显提升,且数据传输服务可以实现。
在2G时代,GSM脱颖而出,成为最广泛的移动通信制式。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最早由ITU(国际电信联盟)提出,其高频宽和数据传输稳定的特征也使得视频和语音等大数据传送更为普遍,这也为后期移动应用程序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推出了全IP系统,这一变革彻底替代了电路交换技术,并增加了数据传输的容量(宋铁成等,2018)。当前,我们已步入5G时代,5G技术的主要特点是超宽带、超高速度和超低延时,能够以1Gbps以上的速度传送数据,而第四代长期演进(4GLTE)服务的传输速率仅为75Mbps。2019年6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获得5G商用牌照,5G时代正式开启。
2019年9月,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签署《5G网络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协议书》,两家计划合建一张5G接入网络。5G技术能够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催生出如无人驾驶、VR/AR、AI、远程医疗、车联网、无人工厂、智慧城市等新事物,正在且将持续改变人类社会生产生活。
1.兴起阶段:早布局、大投入,力争领跑
对5G技术标准话语权的竞争早已展开。2013年2月,欧盟宣布投入5000万欧元以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
2013年5月,韩国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宣布已成功完成5G核心技术攻关,预计2020年实现商用。同年11月,华为宣布5G技术研发与创新投资计划——在2018年前至少投资6亿美元。
在日本,电信运营商NTTDoCoMo于2014年5月正式宣布将与爱立信、诺基亚、三星等六家厂商合作开发5G网络,计划在2015年展开户外测试,于2020年实现商用。
此外,美国高通等技术公司以及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运营商也在发展5G技术。全球5G技术竞争与技术标准话语权的抢夺相当激烈。
事实上,早在2009年,华为就已开始5G相关技术的前期研究,并在随后几年向外界展示了其研发的5G原型机基站。为抢占5G前沿技术高地,华为在全球开设了多个5G研创中心,拥有数千名专注于5G研发的专家和工程师。
这一阶段,华为的愿景(V)是:在5G通信技术标准上,在世界通信领域掌握一定话语权,在技术上要实现比4G提升1000倍的网络容量,要能够连接1000亿的物联网设备,提供10Gbps的用户速率和极低时延,为万物互联打下基础。
为实现这一愿景,华为在5G技术研发上采取的解决方案(S)是硬件方面增强自主研发能力,软性方面增强标准、解决方案供应能力,通过与运营商良性合作营造生态共赢格局。
基于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华为采取多路径研究和探索的方法,组织多个研发小组分别尝试不同的技术路径,并且在研究与探索过程中,无论成败如何,管理层都保证能平等对待参与研发的每一个团队,这极大激发了所有研发小组的积极性。在5G技术研发过程中,华为非常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启动了5G知识产权专利收费以保护自身5G创新专利技术。
在合作伙伴(P)方面,华为始终坚持全球开放合作,与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研究团队展开研究合作,与合作伙伴建立了良好的生态信任(T)。华为自身的奋斗、创新精神和国际化沟通能力使得国外合作伙伴信任其研发能力,国内合作伙伴也鼎力支持其在5G领域的探索。
在5G技术研发的运营(O)方面,华为也展现了良好的运营能力,这主要是华为坚持以奋斗者为本、敢于创新和投入的精神决定的。它充分利用了自身和合作伙伴的优势,成功完成了5G技术研发并通过测试,在国际5G通信技术标准方面取得了相当的话语权。
2.多元阶段:主推Polar码
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的过程后,终于在5G时代成为领跑者。由于CDMA2000、WCDMA、TD-SCDMA等多套主流标准并存,在相关应用开发较弱且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欧美3G业务遭受巨大冲击,部分行业巨头甚至破产。
因此,在吸取3G多套标准同步发展的深刻教训后,高通、爱立信等巨头都坚定地认为全球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5G标准。
在5G技术中,无线基础如调制解调、天线等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较难实现新的突破,技术信道编码则相对容易。围绕这一领域,全球展开激烈竞争。在物理层信道编码标准领域,美国主推LDPC、中国主推极化码(Polarcode,俗称“Polar码”),欧洲主推Turbo2.0(未能入选5G编码)。
在多元阶段,华为的愿景(V)是尽量争取在5G技术标准上的话语权,以占据通信核心技术上的有利位置。为了实现这一愿景,华为的解决方案(S)是在信道编码标准上主推Polar码。
Polar码是一种信道编码技术,而信道编码是通信领域的底层技术,类似于物流场景中运送货物前先将货物重新打包固定住,防止货物在运送过程中被损坏或丢失。
2008年,土耳其的埃达尔·阿里坎教授发明了Polar码,华为将其进一步商业化落地。在研发Polar码相关技术时,华为申请了大量相关专利以形成护城河。高通则主推LDPC,也事先埋伏了很多专利,二者有所交叉。
在5G技术的多元阶段,要想在技术标准上取得话语权,除了自身过硬的技术实力,合作伙伴(P)也非常重要。研发过程中华为吸纳了业内知名学者、专家等的加入,同时巨大的国内市场、政策支持,以及高校、运营商等机构也是华为的坚实后盾。
基于此,华为才能成功在5G通信核心技术上占领一席之地。在3GPPRAN1#87次会议上,5G信道编码技术方案确定了以华为主导的Polar码作为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而高通的LDPC则作为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
在5G通信技术的多元阶段,华为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建立了良好的生态信任(T),特别是在国内,无论是学界、业界还是政府部门,都对推动华为方案进入5G技术标准做出努力。在生态运营(O)方面,华为有效整合了国内外力量,形成合力,成功在5G通信核心技术上获得了话语权。
3.聚集阶段:5G芯片自研,推出SingleRAN
以1991年徐文伟加入为起点,华为开启了艰难的芯片自研之路。对移动通信设备提供商来说,移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无疑是核心技术,保证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与领先优势,是设备提供商能够生存下去的关键条件。
在初期,华为所需芯片主要由外部采购而得。外部采购芯片,一方面是成本相对高昂,另一方面是总体响应速度及个性化定制程度与华为需求存在差距,所以华为开启芯片自研。
巩固阶段,在技术已经成熟的条件下,作为通信领域的巨头,华为的愿景(V)是确保包括芯片在内的核心技术能够自研并持续保持领先。
华为的解决方案(S)是:在硬件方面开发巴龙芯片、天罡芯片,在软性方面推出5G时代的SingleRAN。巴龙5000芯片是华为研发的全球首款5G基带芯片,采用7nm制程工艺,支持SA(独立组网)和NSA(非独立组网)两种组网方式,领先高通5G基带芯片1年之久。
而天罡芯片是华为公司发布的业界首款5G基站芯片,尺寸缩小了55%,重量减少23%,支持超宽频谱,可以支持200兆频宽,可以让全球90%的站点在不改造市电的情况下接入5G。1SingleRAN是华为发布的集成式基站建网理论框架与解决方案,能够帮助运营商在多制式情况下建网。
华为的合作伙伴(P)包括了各大运营商、供应链上下游、跨行业的合作伙伴、高校等研究机构,以及国内政府机构等。值得一提的是,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5G基站很快在国内铺开,缓解了国外对华为5G技术的限制。
由于受到美国的打压,华为在这一阶段的生态信任(T)存在很大问题,除了国外排斥华为5G技术,上游的芯片供应商还对华为断供,导致华为没有芯片可用。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华为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国内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
但即使面临如此的外部环境,华为在此阶段依旧通过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国内政策的支持,顺畅地运营(O)了其所建立的5G生态。
4.巩固阶段:5G改变社会
在巩固阶段,华为的愿景(V)是:让消费者享受数据高速传输服务,推动虚拟现实、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和智能社会等发展,以5G赋能万千场景、万行万业。
华为提出的解决方案(S)是:在5G技术应用上,采取多元化、国际化战略。5G技术不仅可应用于智能手机终端,还是发展虚拟现实、无人驾驶和工业互联网的必要基础,华为采用多元化战略在这两个方面推进研发推广。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将5G相关业务和技术推向海外。
华为非常重视5G应用相关、跨行业的合作伙伴(P),联合推动建立多个跨行业组织以开展跨行业合作,如5G应用产业方阵、5G汽车联盟、5G工业互联及自动化联盟等。
现阶段,华为在其商业生态系统中占据领头企业的生态位,正在尝试与合作伙伴建立信任(T),逐步提高其商业生态运营(O)能力。
5.更新阶段:向多领域进发,赋能千行百业
5G通信的更新阶段是不断地嵌入行业,赋能更多的应用场景。根据行业调研,在具体行业应用中,由于场景要求差异极大,对5G的性能要求差异也很大。通过在行业领域的耕耘,5G通信技术也需要不断地迭代和更新。
其中,5.5G是5G向6G进发的中间产品,是在不改变5G关键技术情况下的迭代升级版本,能为用户提供万兆体验,同时其千亿连接的使能能够进一步推进万物互联,为智能化搭建基本底座。
华为预测,大约在2025年5.5G可投入商用。至于6G通信技术,其覆盖范围更广,频谱更全,应用范围将面向全社会各类场景。据报道,6G的研究节奏与5G基本符合,其周期可能会持续10年以上,预计在2030年后才投入商用。
华为位于渥太华的实验室已和相关大学就6G研发展开了讨论,其愿景(V)是继续在移动互联领域保持竞争力。目前,华为已着手
多年来华为在5G领域的竞争优势,一方面是其雄厚研究实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为其向其他临近领域进军奠定基础。华为在培育5G生态的同时,也进入了手机领域,为运营商生产贴牌手机。
从贴牌手机到推出华为品牌智能手机,核心就在于手机芯片与操作系统。基于华为2012实验室的已有研究基础,华为有信心在智能手机领域构建自身竞争力,其从5G生态领域向智能手机领域的跃迁也由此开启。
二、华为生态培育的经验与启示
华为的发展历程实际上是其在硬件与软件领域不断突破创新、生态开放程度不断提升的过程。
华为通过硬件层面芯片研发的不断深入推进,软件方面标准、操作系统的迭代创新,不断积蓄优势,实现了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向智能手机、计算产业再至赋能万行万业的渐次跃迁,在此过程中,它所构筑的生态领域也在不断扩张。
在芯片研发方面,5G生态培育阶段华为主要开发了巴龙芯片、天罡芯片。基于芯片开发的基础,华为开始向智能手机市场拓展,成功开发麒麟芯片。
鉴于智能手机领域与计算产业的邻近性,以及在处理芯片和通信芯片方面的能力基础,它此后又通过技术进步和融合,开发了鲲鹏芯片、昇腾芯片,进军计算产业。
总体上,芯片的连续成功研发奠定了华为从移动通信领域扩张至智能手机和计算产业的发展基础。
在软性系统方面,华为与硬件开发同步推进,在5G阶段,主推Polar码,并推出SingleRAN。在跃迁到智能手机阶段后,为了解决断供风险,华为自主开发鸿蒙操作系统,并构建HMS(华为移动服务HUAWEIMobileServices)。
在计算产业领域,华为推出欧拉操作系统,搭建起硬、软、生态于一体的计算产业生态。如今,以数字基础设施底座为支撑,华为推出了以“盘古大模型+行业大模型”为代表的软性平台体系,赋能万行万业数智化转型。
从华为生态培育的历程可以发现,华为并非在一个行业处于蓝海阶段的时候进入,而是均在竞争极为激烈甚至行业格局已基本形成时才进入。这也意味着,华为的生态培育极为困难。而华为在这三个产业的成就反过来也证明,其生态培育方法对于其他企业必然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从5G通信到计算产业发展,华为的愿景(V)从最初的构建移动互联世界,到打造智能终端,再到发展计算产业,以至如今赋能万行万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愿景的改变一方面反映了华为业务重心在B端与C端间的调整,另一方面也是华为不断筑牢数字底座,以形成其赋能万行万业能力的过程。
为了实现愿景,华为的解决方案(S)是以研发蓄力,紧抓核心技术,以“一硬一软一生态”为基本框架,攻克技术难关,以邻近性为前提,实现从移动互联领域到计算产业领域的不断跃迁。
在此过程中,华为的生态开放性逐渐提升,合作伙伴(P)的重要性也逐渐提升:5G时代与运营商形成良好合作关系,智能手机时代以手机为核心增强扩展性,计算产业时代以硬件开放、软件开源、“有所为、有所不为”发展合作伙伴。
同时,生态的开放也意味着华为生态信任建设的成效,目前其已从善意信任发展至能力信任。而在运营方面,计算产业加大模型的平台化运营为其主要方式。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