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注册仙人跳,所有创业者都要小心了
按:原计划周五的直播,因为有事改到周天晚上七点。主题还是轻松聊天读懂米塞斯《人的行动》,这周会进入第四章,难度稍有下降,但内容非常重要。欢迎预约。
这本书主要的哲学分析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知识财产法的目的是在我所称的“抽象物”上创设权利。这些抽象物是具有诸如科学知识、文字信息或技术等一般社会定义形式的无形物。 关于以诸如知识形式存在的抽象物的一个重要事实是,它们是不能由于使用而被耗尽的。事实上,情况恰恰相反,知识通过使用而获得增长。例如,对一个证明予以验证的数学家越多,越有可能找到其他更精妙的证明。阅读和解释一部作品的人越多,有关该作品的知识就越多。 知识遵循的是所谓的不断丰富的规律,而不是逐渐耗尽的规律。知识财产是一个潜在的危险的规范形式,因为它人为地制造知识稀缺现象,从而削弱知识不断丰富这一规律。
彼得·德霍斯(Peter Drahos),南澳大利亚州最高法院的律师和大律师,伦敦大学商法研究中心知识产权部门高级研究员。他拥有法律、政治和哲学学位,曾在阿德莱德大学政治系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法学院任教,曾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随着知识产权被广泛视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构成,那些被斥为知识产权成果的窃取者也被指控破坏工业创新、艺术创造力以及信息本身的可获得性。这些主张是否正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是否迎来了一个更好的崭新时代?克里斯托弗·梅和苏珊·K.塞尔回溯了围绕知识创造财产的社会冲突和政治图谋的历史。从希腊诗歌中的古代商业,到当今关于网络盗版以及最贫穷国家艾滋病相关药物供应的争议,梅和塞尔将知识产权法视为一个持续历程,特定的权利和义务概念循着这一历程得以制度化;每一次问题的解决都会引发新的争端、政策转变以及更新的争端。以这一历程为背景,他们进一步检思后TRIPs时代。他们对技术进步、法律革新以及关于知识生产特征之哲学证成的考述表明,知识产权法的未来将如同过去一样充满争议。
克里斯托弗·梅: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知识产权数十年,《知识产权的全球政治经济学》是其建树之作。 苏珊·K. 塞尔,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博士,曾任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与国际事务教授,现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管理与全球政治学院教授。其知识产权代表性著作为《私权、公法:知识产权的全球化》。 译者:马腾,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挑战知识产权》以IT领域这一方兴未艾的自由软件动动和开放源代码动作作为切入口,对当今世界的整个知识产权制度提出质疑。这不是一部纯粹从技术角度或从产业发展角度研究自由软件运动和开放源代码运动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的专著,而是通过剖析自由软件运动和开放源代码运动的发展历程,揭示其对IT领域内外知识产权制度构成的挑战,从而对当今愈演愈烈的知识产权制度作出否定的意味。
周翼,男,1964年12月生,籍贯浙江省宁波市。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2003-2004学年为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系高级访问学者。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非罪化这一论题看似逆潮流而动,但绝非哗众取宠,其根本取向在于通过对知识产权根本特性的深入探究,经由刑法上的犯罪化理论检讨已然形成的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规则,进而实现对知识产权救济规则体系的全面梳理乃至重新构造。
曹博,法学博士,重庆大学法学院讲师,重庆市协同创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知识产权法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持续关注基础理论及移动互联网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问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