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有活人了。
《仙剑奇侠传三》《苍兰诀》中表现亮眼的郭晓婷,最近接受了GQ的采访。
她从自身经历出发,锐评一系列贵圈现象:
滥用配音,夸张磨皮;
过度营销,流量至上;
选角靠内定,综艺都是在搞人际关系……
语出惊人,令吃瓜群众无不感慨:这是可以说的吗?
其中有一段激起了鱼叔的好奇。
她直言演过许多自己都不理解的烂片。
那些剧现在还未播出,她甚至希望「最好永远别播出来」。
显然,郭晓婷知道自己参演的是烂片。
但自认身无流量,没有过多选择。
只能在烂与更烂之间徘徊。
这样的言论随之引发了一波争议。
有人质疑明星「知道是烂片还接」,给郭晓婷扣上了「绿茶」「背刺」的帽子。
也有人困惑,明星真的知道自己拍的是烂片吗?
而纵观烂片云集的内娱。
鱼叔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聊聊的话题。
张翰炫耀式地将样片拿与各方展示,似乎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一部烂片。从剧本逻辑,到对手演员的表演态度,以及导演拍摄手法和剧组的专业程度。就是将影视剧当成广告来拍,让演员摆个动作、给个表情、跳两下,然后换个地方再来。情绪没有连贯性,根本不能真切投入演技,成品如何也可想而知。不温不火时期演过多部低分狗血偶像剧,豆瓣评分低至3分边缘。对于此类「黑历史」,毛晓彤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坦言。
明知烂,却还要演。
背后原因,不能一概而论。
正如郭晓婷所说,作为一个没名气的小演员,很多时候她只能在烂与更烂之间做选择。拍出过《暗花》《非常突然》的游达志,曾是银河映像招牌的缔造者之一。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几乎是零薪酬拍片,生活费都成问题。包括由李某峰主演的古偶《镜·双城》,豆瓣评分3.9。或许是因为尝过苦的滋味,如今的游达志没有任何名导演的包袱。与王晶多次合作的「肥猫」郑则仕,也曾以玩笑形式诉真情。那么,许多有实力的一线艺人是否知道自己拍的是烂片呢?戏本身的质量水平固然重要,但他也需要考虑人情世故。刘德华同样出于人情,接演了雷人科幻大片《未来警察》。甚至让电视剧领域鲜尝败绩的他,获颁「最令人失望男演员」头衔。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这部「烂片」都似乎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观众对一位曾经的好演员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被当成了尬黑。林更新主演的《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打着悬疑和缉毒题材的旗号,实则还是注水狗血偶像剧。
观众给出一星差评,却被他怼成不懂欣赏、没认真看剧。
演员的自我探索成为万能借口之后,就会将演烂片当成理所当然。同时,低劣烂片充斥市场也势必造成更封闭的恶性循环。
就像郭晓婷在看到观众夸她演技好时,十分无奈地感叹:这有什么用,演技又不能成为自己的优势。但再无《战长沙》这样,细腻展现乱世之下,家与国,个人与时代关系的优质作品。如今,演技竟已不再是一个演员的「优势」,何其讽刺。同样充斥着辣眼性骚扰桥段的《温暖的弦》收视登顶……
这种错误认知,也催生出《东八区的先生们》这样引起公愤的黑红剧。实质上,「明星知道自己拍烂片」的讨论背后反映的是整个行业的畸形。不难发现,演员与行业都深受虚幻的「流量」二字所累。除此之外,优质剧集的稀缺也能呈现出创作环境的艰难。
浮躁的资本与大环境,与耐心细心的好作品创作需求互斥。就算是「烂片之王」王晶,也承认:最赚钱的电影,其实都是拍得好的。正是这些评价最高的电影,令王晶刷新了香港票房纪录。只有企图跳出烂片既定套路的创作者和其作品,才能得到真正的名利双收。前期《沉香如屑》因为S+的制作评级和顶流配置,开播热度第一。《梦华录》前期迎来的观众报复性打分,同样是因为观众苦烂片久已。同时,喜提豆瓣8分的《二十不惑2》热度和口碑均吊打同为女性剧IP续作的《欢乐颂3》。仍有人在怀揣着行业希望向前,并切实呈现给观众优质的作品。
正如陈道明所说,演员在探索自我的道路上演了烂片是正常的。本该成为自我探索路上鞭策与警示的烂片,却被本末倒置成了理所当然,实在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