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去很久了,你帮不了我”:这位抑郁女孩,扯下多少中国家庭的遮羞布?
英走进咨询室,坐下来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已经死了很久了,你帮不了我”。
带着强烈的痛苦。
我看着她,又看看她母亲。
妈妈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和不安。
“我挺好奇的,为什么你死了这么久,今天却愿意活着来到我这里呢?”
英的眼里似乎跳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那种弥散的目光,不再说话。
她是一名抑郁症患者。
一名在父母的控制型教育下,最终得了“心灵感冒”的女儿。
今天,我在征得了她的同意后,分享她从抑郁中治愈的故事。
希望给更多人以力量。
你要相信,不管是抑郁、双相或是其它,都只是暂时困住了你,你应该走出来,也可以走出来。
大概了解她的基本情况后,我请妈妈去了休息室,希望单独和英谈一谈。
英开始的表现很抗拒,这让我意识到,在她眼里,我可能只是妈妈找来的“帮凶”,劝说她如何乖乖去学校完成学业。
我告诉她,我对她能不能回到学校去上学不感兴趣,那是她自己的决定。
她不相信地看着我,好像有个成年人能接受她不去上学是件奇怪的事。
我再次强调了咨询的设置和保密例外后,她调整了一下坐姿,开始跟我谈起了她的一些经历。
在她的描述中,一个让人窒息的养育环境逐渐浮现。
英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妈妈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一切,从吃喝拉撒到穿衣发型,都有着明确的要求。
假期里,也不可以轻易和朋友外出。她的房间不允许锁门,她看的书、听的歌,都需要妈妈“过审”。
在妈妈这,英必须是一个不能有任何“差错”的孩子。
她也曾经反抗过,但是妈妈认为这些都是为她好,同时,妈妈的辛苦也让她觉得很内疚,无力反驳。
在高一的期末考试中,英的成绩出现明显的下降。
对于妈妈来说,这是一个灾难性的事件。
因此整个寒假,英都不得不一直补课、刷题。
临开学前,英生了一场大病,昏沉沉中,她感觉自己陷入了谷底,坠入无边黑暗。
开学不久,她就出现了坐在教室里心慌气短、窒息的躯体化症状。
妈妈带去医院检查,医生建议去心理科诊断,妈妈不相信英会有什么心理疾病,认为她只是累了,休息休息就好了。
直到英在学校昏过去一次,妈妈才意识到严重性,才去看了心理科。诊断结果为轻度抑郁,存在一定的应激性反应,需要配合药物及心理介入。
无奈之下,妈妈为她办理了休学,在家里休息,配合心理咨询。
在她描述的过程中,我不自觉感觉到胸闷气短,我知道那些感受,都是英经历过的痛苦。
这是一个典型“控制型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她的翅膀还没有展开,就已经被剪断。
只能待在那里,疗伤。
生活中,这样的原生家庭随处可见。
我也经常在与青少年的工作中,听到父母埋怨孩子没有主见、缺乏独立能力。而孩子总会一边承受父母的指责,一边愈发为自己的无能而自责。
荒诞且现实。
控制型父母的集中表现就在于:控制。
控制孩子的生活、学习、社交、兴趣爱好,甚至思想意识。
而且,和教育结伴而行。
也就是我们常见的,那些严厉的、唠叨不停的父母。
孩子在父母面前没有一件事是可以自己做主的,就像“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一样,每天穿什么、吃什么、做什么,都是被安排好的。
孩子只能服从服从再服从。
控制型父母分为这几类:
·强势干预型:“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这类父母擅长用评价和打压的方式教育子女。
“你看,不听我的,早就跟你说过了会是这样。”
“你哪次不是这样,不听我们的建议!”
浸淫在这类语言暴力中的孩子,会渐渐失去主动探索的欲望,以避免父母的指责。
·照顾型:“外界是不安全的,离开我你是无法生存的”
这类父母的控制是以关心照顾为主要方式的。
他们包办了孩子的一切,阻止孩子有任何可能探险的行为和动机。
常见的有,不让孩子触碰可能有危险的事情,比如进厨房、做家务、交友、尝试新的事物。
甚至会提前预设很多的危险,并且提前一一排除孩子涉足的可能。
这种养育环境下的孩子内心会形成一个“外界是充满危险”的体验,从而很难真正离开父母提供的温室环境。
·融合型:“我们需要你”
这类父母投射给孩子的是:“你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需要你。”
这种需要,表现为表面的和深层的。
表面的需要是,不停告诉孩子你是我们的,我们为你付出了一切,让孩子会内疚于离开父母身边,进而丧失向外发展的动力。
深层的需要是,当父母经常吵架,一方向孩子抱怨另一方,或需要孩子传话的,孩子也无法离开其身边。
这种养育环境中的孩子,会觉得父母离开自己是过不好的,会吵架,或者分开。
比如“等你高考完了我们就离婚”。
那么,孩子内心就会很害怕自己高考成功,担心自己离开了,父母就离婚了。
问题来了,为什么控制型父母会如此常见?
首先,我们是一个集体的文化背景,家庭养育普遍是大家族模式。
常见的是爷爷奶奶、父母及孩子共同生活,在大家庭的背景中,总有一个成为大家长的人物出现,那么整个家庭的养育氛围,是围绕这这个权威型人物的个人意志来的。
影视作品中,常见到一个强势的大家长形象,全家都会小心翼翼地围着他的意志迎合和讨好。
这就形成一个控制的养育环境,即只要违背了大家长或者整个家庭共同认定的准则,就是错误的,有可能被惩罚。
其次,是未能分化的人格。
分化是什么?
简单的说,就是区别自己与他人的能力。
两个人从相恋,到发展出小家庭,是带着各自早年的养育环境结合的。
父母在各自的原生家庭中,如果没有获得很好的分化,那么他们的方式就会代际下来,与彼此的方式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养育环境。
也就是说,他们只会用自己熟悉的一套养育方式来培养自己的小孩。
举个例子,父母一方如果小时候被溺水过,他们就会很害怕靠近有水源的环境。
有分化能力的父母会意识到,怕水是因为自己早年的体验,而孩子并没有这样的体验。自己害怕游泳,并不代表孩子就需要丧失学习游泳的机会。
但没有分化能力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会因为孩子靠近水源而感到焦虑,从而做出干预。
“成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养儿方知报娘恩”,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描述中,都有代际循环的味道。
前面说的强制干预型、照顾型、融合型三种养育环境,都有可能造成个体的人格无法分化独立。
我们知道一个人成熟的人格是需要经过分化的, 也就是在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形成期。
这个阶段的青少年,需要知道自己与父母是不同的个体,需要建立一个边界,并且有足够的能力从家庭中分化出去,走向社会。
但是在现实中,父母对子女的各种干预,让孩子认同了与父母的融合关系,很难分开。
要么能力不足,要么充满内疚,结果都是无法分化。
于是,到了需要他们走上社会时,他们不知道要如何独立自主、照顾自己。
经历了控制型养育环境的我们,如何去修复创伤呢?
从客观上来说,我们曾经经历的一切是无法完全修复的。
但成长是一个终生的话题,而不仅限于某一个阶段生物学意义上的概念。
当我们处于幼年时,我们只能被动接受来自养育者提供的环境和信息。
然而成年后,我们获得的教育、形成自我的认知,这部分是可以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分化的。
这个分化,是一个自我修复和整合的过程。
一个人的分化是需要经历一个从觉察、觉知,最后实践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的就是觉察,观察自己的行为与方式,与父母相同或不相同的地方,然后形成一个自我的认知:在自己已经有的经验和认知中,哪些是合理的, 哪些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往往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部分,就是未能分化的部分,需要我们去觉察。
我们可以通过理论的学习、心理咨询、教育知识的掌握,去提升自己的分化水平,并且去在生活中去实践。
比如,自我成长。
自我成长,需要激活自己内在的动力,形成分化的意识,对照自己去分析,需要补充生活技能,还是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有哪些我们未完成的心愿和想法。
在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里,存在着激活我们内在动力的资源。
比如,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如果你在生活中也饱受这样的挫败感,深陷在无力中,可以来到我们的咨询中。
就像文章开头的来访者,英和英的妈妈。
在我帮助妈妈认识和理解这些知识后,她开始反思自己在以往的教育中,与英的互动方式。
也理解了自己早年的成长经历,被她复制到养育英的过程中。自己没有完成的心愿、焦虑的成长环境,让她将所有的希望投射在女儿身上。
同时,她也很希望通过将女儿培养“成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些都是没有分化的行为和想法。
在咨询师的建议下,英的妈妈也开始了自己的成长性咨询,而英在了解妈妈的想法和感受后,也对妈妈的行为表示了理解。
目前,英的抑郁表现基本好转。她不再排斥去学校这件事,心慌、窒息等躯体化表现也有了明显好转。
母女之间的沟通,从原来仅仅谈学习内容,到关注更多生活的话题。
而英的妈妈,也开始关注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当我再次看到她时,整个人呈现出的状态是轻松的、生动的。
这就是心理咨询的科学之处。
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去看到自己需要分化的部分,尝试理解早年的经历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从而,将自己从单一的情绪困境中脱离出来,完成与过去这些经历的分化。
当分化成功,你最终走出咨询室的时候,就会发现:
黑夜虽降临了我们内心,但也会留下星星。
如果你曾经历黑暗,希望在我的陪伴下,可以收获繁星漫天。
- The End -
作者介绍
许静
许静是国家二级咨询师,从业8年,服务时长6000小时+,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
许静擅长以精神动力学为核心,整合人本主义、认知行为疗法,技术与经验结合,帮助来访者探索自我,完善人格。
为了帮助更多人走出困局,许老师特地开通5个半价咨询名额,原价650/次的咨询,现价仅325元/次。
原价650元/次
扫码立省325元
为什么许静想成为咨询师:
心理学是一门温暖的学科。当自己作为来访者去体验心理咨询的过程时,真切的感受到被另一个人所共情和理解,犹如在无边的黑暗中透出一束光,让你感觉到希望和力量。那种感觉深深的鼓舞了我,希望自己也可以用知识和温度,照亮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许静的咨询设置:
前1-4次完成初始访谈,在这个过程中以收集咨询、讨论来访原因为主要内容,会有适当的分析和解释,但不会很多,在完成初始访谈之后,与来访者商定是否进入下一轮的咨询。关于需要做多久,每个人的状况不同,无法做出统一的标准,一般短程的咨询在30次左右,中程的咨询30-50次左右,长程咨询50次以上。这些需要在咨询中,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咨询的进度、来访的需求等商定。很多时候,来访带着问题来,在咨询过程中会发现出更深层次的需要,比如个人成长,人格完善,创伤修复等等,咨询的次数就会因为这些变化而变化。
许静写给来访者的话:
当你决定走进心理咨询时,你是充满勇气和力量的,这意味着你允许自己开始一段新的关系和体验。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未必如你所想的是轻松和愉悦的,直面自己内心的冲突,期待获得成长,往往是痛苦的,这需要和咨询师共同的去探讨,可能会有冲突,可能会让你感觉到各种情绪,这些都是心理咨询过程中正常的现象,往往这些冲突和情绪的背后,正是成长的转机。我愿意陪伴你一起,共同经历这个过程。
↓给自己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也可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许静的详细资料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