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这位院士的去世,让我看清大国博弈的本质!
斐君按:
今天重发一篇旧文,再谈精神国力。为何重发?我们单位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今天去世了,他同时也是一位院士,为新中国地质勘探和找矿作了重大贡献,还曾派出外援,为第三世界国家地质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这位院士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毛主席的感情,他虽然年龄很大了,但也喜欢用微信,他的朋友圈都是赞颂和认同毛主席的文章。他也喜欢书法,最喜欢写的就是主席的诗词。
在我看来,他对科研的专注、在地质领域的重大贡献、对毛主席和新中国的深厚感情,一个词概括,就是一种精神力量。推而广之,新中国为什么能换了人间、改天换地,这种精神国力是最关键之一。相比较之下,一些殇派、公知和自由派在这位院士面前简直就是蝼蚁。以下为正文。
精神,是第一国力!值此大争之世,我们必须要有强悍的精神国力,要有“精神原子弹”!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大争乱世,博弈和斗争无时不在,身处这样一个时代,硬实力固然重要,但精神力量更起决定性作用。
敌人从来不在外部,而在一些人精神上的孱弱,简言之,即一些人深入骨髓的不自信,有悲观主义者,有怀疑主义者,有接轨主义者,等等等等。
在这个历史关口,在新旧世界的转折点上,我们迫切需要呼唤民族英雄主义精神,呼唤英雄辈出的民族脊梁,我们要在这场巅峰对决中打败敌人,我们将锐不可当的夺取最后的胜利,也是最辉煌的胜利!
值此大争之世,一个国家迫切需要一批懂政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略性人才,这个战略人才群体的出现,关键在于整个社会氛围是否崇尚英雄、是否充满正气、是否有一种强悍自主的民族精神。
一位解放军将军曾说过,我们要有五六十年代那种让敌人感到害怕的精神,伟人称为之“精神原子弹”。
这种精神是具体的,是鲜明的,是强烈的,是震撼的,集中体现在那个年代有名和无名的英雄们身上。
前两天看了一个纪录片,提到四川绵阳的“两弹城”,我孤陋寡闻,第一次知道这个地方。这个纪录片我是含着泪看完的,那时候我们搞两弹的劲头,那股子血性和不屈,让人热泪盈眶,更让人热血沸腾!
纪录片里,老一辈科学家铿锵的念着毛主席那段豪迈霸气的话:“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管他什么国,管他什么弹,原子弹氢弹,我们都要超过。”
因为第一次听说两弹城这个地方,于是到网上看了一些资料。不看不要紧,一看就被感动得不行,好多故事我是含着泪看完的。
邓稼先直肠癌晚期给同事留言,坚强的他,第一次说“打完化疗,挺不舒服的”;核物理学家郭永怀在坠机前,与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搜救人员分开遗体时,才发现他们保护的是装有试验数据的公文包;总理得知郭的噩耗时,一贯镇定沉着的他,当着外宾的面,失声痛哭,久久不能平息……
类似感人的故事太多太多,斐君这两天也一直在被感动着,我有一股强烈的冲动,要把这些感动我的故事,说给大家听。这些故事可能大家都听过,但此时重温这些故事,体悟其精神,很有必要。
(一)
张爱萍将军:好多次体检,邓稼先都错过了,也许是故意错过的。
1958年8月的一天,钱三强把34岁的邓稼先叫到办公室,进行了一次秘密谈话。那天晚上,回到家的邓稼先,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他突然一下子坐了起来,与妻子许鹿希进行了这样一段对话:
“我要调动工作了”。
“去哪?”
“不能说”
“去干什么?”
“不能说”
“那我给你写信”
“不能通信。这个家以后就靠你了,我的生命就献给这个将来要做的工作了。如果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辈子就活得很值,就是为他死也值得”。
这是一段朴实的不能再朴实、但绝对憾人心灵的夫妻对话。
后来的故事广为人知,在极其恶劣和艰苦的条件下邓稼先带领着青年团队,经过3年多的刻苦钻研得出了原子弹设计的蓝图,也因为长期受核辐射,而得了直肠癌。
邓稼先一消失就是28年。在二十多年的漫长等待之后,许鹿希终于盼到了丈夫归来,只是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1985年,61岁的邓稼先因直肠癌晚期住进医院,许鹿希才有机会与丈夫朝夕相处,第二年,邓稼先永远地离开了。临终时刻的最后一句话,邓稼先说的是“不要让别人把我们落下得太远”。
“很多次体检,他都错过了,也许是故意错过的吧。”张爱萍将军曾沉痛地说。
邓稼先旧居里还有两个小细节,是两张留言的纸条。一张纸条上写着,“明天我还要做一个小手术”,“小”字,明显是加上去的,邓稼先写下这张纸条时,正在忍受晚期直肠癌的折磨,体内不停出血,距离他去世只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之所以加上一个“小”字,是因为不想让大家担心。
还有一张字条记录了他的病情,“今天我打了化疗,打完挺不舒服的”。可能这是世人见到的,这位科学大家第一次向别人表达自己的病痛。就在这张述说自己病痛的字条里,邓稼先依然牵挂着我国核事业的未来,他关注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一项一项写下来叮嘱着后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连字迹都已经潦草得快看不清时,他的心里仍然只有祖国。
两弹城的正大门后来被命名为“精英门”,门柱上刻着“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这是1984年第二代核武器试验取得成功后,邓稼先满怀豪情写下的诗句。
(二)
天妒英才,总理痛哭
1968年12月,郭永怀和往常一样,率领着攻关队伍在青海高原上夜以继日地工作着。经过大量计算和反复推敲,一组准确的数据终于被测算出来。由于这组数据十分重要,所以郭永怀急着赶回北京,登上了夜航的飞机。1968年12月5日凌晨,飞机抵达北京机场时发生了意外,不幸坠毁。
通过残破的手表,工作人员辨认出了郭永怀的遗体,找到遗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失声痛哭,他们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郭永怀与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抱在一起,人们费了很大的力气将他们分开后,赫然发现那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就夹在两人中间,数据资料完好无损。
据工作人员回忆,消息传来,周恩来正在会见外宾,这时,一位秘书慌忙走了进来,对总理耳语。周总理听后,当场痛哭失声,久久无法平息……59岁的郭永怀牺牲了,人才匮乏的新中国失去了一位核武器研制的支柱性人物。
时隔20年后,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为纪念郭永怀,专门作了一尊雕塑,于是其妻子李佩将郭永怀的遗体从八宝山迁到了这塑雕像之下,在很巧合的情况下,拍下了这张珍贵照片。年过古稀身体瘦弱的李佩站在丈夫雕塑旁,这样的画面让人不免动容。
历史的天空将永远镌刻郭永怀们的名字!在“一穷二白”的艰苦环境中,“两弹一星”的功臣们,硬是以信仰为动力、以生命为代价,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让全世界见识了中国人的聪明与智慧、坚韧与不屈、自信与豪迈。
贫穷,没有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封锁,也没有限制他们殚精竭虑为国防未来布局的战略眼光;核讹诈、核威胁,更加坚定了他们把智慧、热血、青春,甚至生命献给祖国的决心。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扎根荒原大漠、驻守密林深山,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铸就了“两弹一星”精神,挺起了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
(三)
“叫花子再穷,也要有一根自己的打狗棒!”
“59年6月,请大家记住这个时间,苏联人走了,我们自己干!”这是电影《横空出世》里一句非常提气的台词。
后来,很多人怀疑不是中国人自己搞出了原子弹,依靠的是少数外国人。杨振宁在那篇著名的回忆文章《邓稼先》里有所提及,“有一些谣言说,1948年去了中国的寒春(美国物理学家、中国绿卡第一人)曾参与中国原子弹工程。”
1971年8月,杨在北京看到邓时,曾问他,寒春是不是参加了中国原子弹工作,像美国谣言所说的那样。邓说他觉得没有,但是确切的情况他会再去证实一下,然后告诉杨。
1971年8月16日,在杨离开上海返美前夕,上海市领导在上海大厦请杨吃饭。席中有人送了一封信给杨,是邓写的,说他已证实了,中国原子武器工程中,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
“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再次读到这段时,我也是热泪盈眶,不能自已。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亿万人民聚在一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信邪、不怕鬼,相信人定胜天,而且如此的不畏生死、如此的慷慨激昂,这就是一种时代的核心精神。
电影《横空出世》里,万人打夯时响彻云霄的号子,没有计算机、一屋子知识分子劈里啪啦打算盘的场面……总是让人激动不已、心潮澎湃。而这也是毛泽东最喜欢、最看重的东西,这就是人民的伟力、精神的力量,他称之为精神原子弹。
中国自力更生的“精神原子弹”能够被顽强地继承下来,反映了一个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前30年的历史奠定了一个大国的基础结构,从而也塑造了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自从那个基础被奠定后,中国人从此不再认为自己的国家可以被任何强权所屈服!
(四)
新时期的上甘岭,我们与祖国只能背水一战!
《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说过一段非常深刻且提气的话:
从一万年的历史长河看,具有最顽强生命力的民族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如果将世界民族以国家形式竞争的起跑线定在六千年前,那么,迄今为止,惟有以汉族为轴心的中国民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面部线条柔和、写方块字、讲单音节的族类,完整地保留了自己的国家形式,顽强地坚持在原有的土地上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完整地保留并不断发展了自己的原生文明!
在六千年的漫长马拉松中,没有一个民族坚持到今天。虽然,后来中途“插队”的某些民族超过了我们。我们也曾被无情的踩踏和蹂躏,但是我们民族的强势元气也还没有被根本性地肢解伤害。我们一次次跌到,一次次复原,一次次爬起来!
著名学者何新先生曾写过一段大气磅礴、满怀感情的话,写得直指人心,最后,斐君在这里全文引用,以飨读者: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民族。中国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民深沉、睿智、宽厚、博大。而领导这个国家的执政党,是一个智慧、成熟的党。所以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文化,注定是“天不能死、地不能埋”(这是2000年前荀子的话)。
我们所身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重要而伟大的时代。我们身在其中,由于目光的焦点总是更容易集中到眼前那些世俗而具体的问题上,而往往看不清这一点。如果登高望远,如果具有一种更超越的历史感,我们就会意识到,在中国土地上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一系列伟大的变革、伟大的建设,具有突破洪荒、光照亘古的永久性意义。
三峡水电与航天工程,青藏铁路以及贯通全国的高铁网,星罗棋布地遍布中国的新兴现代化城市的崛起,西部内陆区域的开拓,其意义都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万里长城、车同轨、行同伦、书同文、大驰道与大运河,超过中国历史上的秦汉唐宋明清一切全盛时代。
尽管经历了种种挫折、封锁和打压,中国经济仍然取得了世界历史上任何其他国家从未达到的辉煌成就。中国在1949-1979年的30年间完成了重、化、核工业化,建立了一个门类初步齐全的、自给自足的工农业体系,并实现了包括导弹卫星核武器在内的自我武装。其后40年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高速腾飞。其速度大大超过美国、日本、德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崛起。
在世界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曾以这样的速度腾飞,没有任何民族比中国人干得更好!这不仅仅是一个古老民族的复兴,也是一个伟大现代国家不可遏制、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崛起!
自1840年那场打开国门的战争发生以来到今天,在这个土地上发生的全部历史运动具有着统一的完整性,这是一个不断攀升的历史浩荡前进之流。
如果说,1840年英国人不能打碎它,1850年-1900年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不能分解它,后来的东条英机、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杜鲁门不能分割也不能阻挡它,那么世界上已没有任何国家,任何力量能够再在前面阻遏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崛起!这个历史运动具有一种必然性!中国人完全有理由对未来充满信心。
从过去的100年,到未来的100年,世界历史运动的中心主题就是中华民族的崛起,以及东方文明的伟大复兴。
西方的对手们总是低估这一点,低估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智慧和毅力。总是想制作一些极幼稚愚蠢的圈套,以为中国人会轻易钻进去就范;或者挥舞大棒、极限施压,以为中国人会服软屈服……
这真的是太看轻中国了!
如果说,我这种看法就是民族主义,我非常乐于接受。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主义,等于这个民族没有追求,没有理想,没有智慧,没有力量,没有自信,就什么也不是!
温馨提示:
微信又改版了,如果您不是斐君观点的“星标”用户或常读用户,可能就收不到 斐君 推送的文章了。这意味着,您可能随时和 斐君 失联。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星标”斐君,操作很简单:
1.点击文章标题下方的蓝色字“斐君观点”,进入公众号首页;
2.点开右上角的“...”
3.点“设为星标”。
就可以啦。烦请设置一下,我们相约不走散。
——全文完,想看更多精彩原创好文,敬请关注“斐君观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