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上周实现了自2022年12月以来的最佳周回报率,一周内MSCI中国指数上涨了8%,科技股领涨(涨幅达13%)。中国离岸股票自1月底以来反弹了19%,表现优于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基准。A股在过去一个月的涨幅相对较小,但今年迄今仍领先于港股,回报率为4.5%。高盛分析师Kinger Lau领导的团队在周一公布的报告中指出,随着支持性政策陆续出台,在最乐观的假设下,如果中国股市在股东回报、公司治理标准以及长期投资者持股比例上能够与全球领先水平相媲美,那么其估值提升可能高达40%。即使在不那么乐观的假设下,这些指标仅提高到全球平均水平,其估值仍有20%的上升空间。高盛预测, MSCI中国和沪深300每股收益(EPS)将在2024年分别到达8%和9%,2025年上升至10%和11%。
政策支持资本市场发展高盛认为,近日反弹主要是因为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表现超出预期、2023年第四季度上是企业业绩表现稳健, 以及重要的是,有关支持资本市场的新政策陆续出台。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共9个部分,是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高盛表示,新“国九条”将指导未来几年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随后,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支持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优化基金互认安排;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高盛认为,支持内地公司赴港上市,在IPO数量和募集资金分别降至六年来和二十年来最低点的背景下,高质量的IPO至少会帮助改善IPO市场的供应端。
“抛日股,买港股”高盛在上周五发布的另一份报告中还表示,由于估值差距不断扩大,全球的投资公司可能从日股转向港股。目前,一些宏观对冲基金已经开始卖出日本股票并回补现有香港空头头寸。在一季度涨势领衔全球后,日本股市近几周呈回落态势,勉强避免进入技术性回调。此前,日经225指数于3月触及纪录高点,今年累计涨幅一度达到22%。另一边,在全球股市表现平淡的情况下,港股市场迎来显著放量上涨。恒生指数本月累计涨超7%,成为本月表现最好的全球主要股指。消息面上,证监会发布对港合作新举措带来政策利好,此外,企业盈利普遍乐观、南向资金和国际资金大量回流、FOMO(Fear of Missing Out,担心错过市场上涨)情绪等因素也共同助力了港股这一波强劲的反弹。Willie Chan等美银证券策略师在周一发布的报告中写道,由于美国利率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位,一些投资者可能从美国、日本、人工智能这类已经十分“拥挤”的交易市场转向中国香港。美银指出,当前港股比日股便宜很多,恒生指数预期市盈率为8.5倍,而日经225指数的市盈率超过21倍。
高盛:中国股票仍然便宜!高盛还指出,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股票的估值仍然偏低。MSCI中国和沪深300指数的交易市盈率分别为9.6倍和11.4倍,仍低于长期平均水平1个标准差。这将对中国股市形成支撑。中国股票相对于全球股票的显著估值折让已经开始显现出其近期的韧性上,尤其是在全球股市正在应对增长和美联储政策组合不太有利的情况下,这突出了国际投资者继续参与中国市场的多元化优势。
最近几周,无论是不受基准限制的基金还是共同基金的资金流入都有所适度改善,但投资者的持仓(无论是名义上的还是相对于基准的)总体上仍然较为保守。
这表明,如果积极势头持续,可能会引起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和参与,因为他们不想错过潜在的市场回报,这种心理可能会进一步推动市场上涨。高盛指出,上周五北向资金流入创下历史新高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这一点。高盛指出,投资者对于现金回报的兴趣极为浓厚,在最近的客户交流中,股息和股票回购相关的话题被频繁提及。我们认为,明确的政策推动(旨在提升股东回报)、股息与本地无风险利率之间日益扩大的息差、较低的股息派发比例、高现金市值比以及趋于下降的企业再投资率,将持续支持中国股市上涨。
高盛表示,中国股市复苏的持续性将取决于几个因素,包括二季度经济增长、一季度上市企业盈利、新政策的执行情况、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走势,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等等。高盛强调,中国股市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敏感度正在减弱。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不代表平台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觉得好看,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