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亲子关系最大的内耗:总是说硬话、做软事

亲子关系最大的内耗:总是说硬话、做软事

公众号新闻

作者 | 凌想

来源 | 凌想亲子心理

ID | lingxiang127




前不久,橙子刚段考完,非要凌晨3点起来看球赛。


我说周中不能这么熬夜,3点起5点睡,早晨你根本起不来,就算勉强起来了,也没精神上课。


橙子非要看,说刚考完试,要放松一下:“我肯定起得来,你不用管了。”


看他这么坚持,我也就不说啥了,只是说:“那你明天早晨万一起不来,我可不叫你啊。”


“没问题!”‍


看我答应了,橙子喜滋滋地一口气定了十几个闹铃。


第二天早晨,从六点多开始,就听见他的房间闹铃大作,断断续续一直响到快七点,人家还是没动静。


橙子爸爸说:“你别叫他,让他好好睡吧。”


我:“这还用你说。不过,你还是和老师请个假吧,他今天肯定迟到了。”


橙子爸爸就给老师发了条短信,主打一个实话实说:凌晨起来看球赛,今天早上起不来了。


我俩收拾好就出门了,很贴心地没去打扰睡得死沉的橙子。


橙子这一睡就睡到了快12点,实打实的自然醒,急急忙忙吃了点东西,赶着去上下午的课。


晚上橙子回到家,我笑嘻嘻地问:“今天过得咋样啊?老师找你谈话了吗?”


“谈了,要我以后晚上把手机交给你。”


哈哈哈,真是额外的收获。


看橙子的神情,有点出糗的尴尬,又有点觉得这事好玩,估计还有些恨恨的,但又没啥理由发作出来,半真半假地来了一句:


“有你们这样的父母,你说我能不优秀吗?”


这么夸我,必须要顺杆爬啊。


我故作真诚地说:“可不是嘛,你看我们多贴心啊,为了让你睡够,我早上走的时候都轻轻的,怕打扰到你。


你爸都不用你叮嘱,主动帮你给老师请假,我们这么为你着想,我儿子能不优秀吗?”


说完我就忍不住笑。


橙子也嘿嘿了两声,又哼哼两声,估计心情有点复杂。


不过,玩笑归玩笑,我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这下你可了解自己了,你睡不够的情况下,定十几个闹铃都叫不醒你。下回可别太相信闹铃了,自己心里有点数。


橙子嘀咕了一句:“我寻思着闹铃叫不醒我,你肯定会叫醒我。”


哈哈,经过这次他就知道了,妈妈是说话算数的——说不叫,就不叫。


家有青春期孩子,这两年我是实实在在领教了,什么是自主意识的蓬勃发展。


尤其是橙子读高中以来,更有自己的主见了,多说一点就嫌烦,“哎呀,你别管了”。


有两次我真的赌气不管他,结果发现除了把关系弄僵,于事无补。


几次小摩擦之后,我逐渐总结出来:


应对青春期的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说软话,做硬事。


当然了,最糟糕的方法是与之相反:说硬话,做软事。






什么是说软话,做硬事?


就是硬下心来,不逾越界限,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并承担选择的后果。


这么做的时候,态度上要软,不说教,不指责,不吼骂,平时该怎样就怎样,甚至比平时更温和、更放松。


实在忍不住,可以点一句,也是点到为止,不啰嗦不唠叨。


因为选择的自然后果已经让孩子得到经验教训了,这么大的孩子又不傻,懂得权衡利弊,趋利避害,毋需家长多言。


什么是说硬话,做软事?


就是在态度上很强硬,甚至带有攻击性:


各种指责、抱怨、嘲讽、训斥、放狠话。


“你再这样,我就不管了。”


“你看看你,这么大了,连这点事都搞不定,你还能干吗?”


“学习是你的事,你爱怎样怎样,我不管了。”

话说得挺硬、挺决绝。事做得却很软,还是忍不住会管、会包办。

比如,有的孩子不想上学,隔三差五就找各种理由不去上学。

家长就很着急,撂了狠话:你不是不想上学吗?行啊,那就去打工吧。

孩子本来还在挣扎中,听到父母说可以不上学,就顺势答应了,真的不去上学了。


家长就慌了——


本来是想激一激孩子,让他知道不上学的后果,没想到孩子真不去了,这可怎么办?高中还没读完,不可能不上学啊。


家长又开始缓和态度,各种想办法,劝孩子去上学。


所以,如果父母硬不下心来,也无法承担说硬话的后果,就不要说那么硬的话。


十几岁的孩子容易执拗、冲动行事,不能充分考虑后果,真的把硬话当真了,很可能他真能豁得出去。


到那个时候,父母再想挽回补救,就难上加难了。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既独立又依赖。


一方面,独立意识增强,什么事都想自己做主,抗拒父母的管教。


另一方面,有时候还会像小时候一样依赖父母,习惯于父母的照顾。


这个特点表现在权利和义务方面,特别明显。


在自己享有的权利上,倡导独立:


我要吃垃圾食品。我要玩手机。我要玩到半夜才回家。我就要!我偏要!你别管我!


但在自己的义务方面,或者要承担后果了,却又习惯性地依赖父母。


“你叫我起床吧。”

“你帮我打扫房间吧。”

“你帮我和老师去说吧。”


独立和依赖的渴望经常混在一起,很多父母就被孩子搞蒙了,搞不清楚什么时候该硬,什么时候该软。


经常该软的时候硬,该硬的时候软。


该让孩子自己做选择时,各种干涉、拒绝、管教:你要这么做,不许那么做!


该让孩子承担后果了,又不忍心,忍不住包办、代替,帮孩子收拾烂摊子:算了算了,有什么办法呢!


做着软事,嘴还继续硬,各种唠叨、说教,指望着孩子能听进去,就此改正。


但实际上,白费口舌,下次照旧。


经常这么说硬话做软事,亲子关系很难不紧张。


孩子很委屈——


觉得家长横加干涉,蛮不讲理,动不动就指责、威胁自己。


家里的氛围让人窒息,一旦有机会就想逃离。


家长也很委屈——


我就是嘴上说说,哪能真不管了?真不管他,他肯定弄得一团糟,最后还不是我收拾烂摊子?


我这么操心劳力,他不知道感恩也就算了,天天跟我倔着劲儿,多说两句就一脸不耐烦,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相处了。


一片好心为啥弄成这样?


就是因为家长把软硬搞反了。






为什么父母会搞不清什么时候该软,什么时候该硬?


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界限不清。


父母没有从心底里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无法和孩子分离,


习惯把孩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自己的事当成孩子的事。


最常见的是,父母自己有很多焦虑和担心,会下意识地把压力传导给孩子,各种督促管教,希望孩子符合自己的期待,这样自己就不那么焦虑了。


焦虑太多,担心太多,界限不清,就会导致很多冲突和纠缠。


这样养出来的孩子,很可能——


1. 孩子压根不把你的威胁当真。


孩子会看你做什么,而不是说什么。


虽然你话说得狠,但事做得软,时间长了,孩子就知道父母只是说说而已,并不会真那么做。


结果就是,孩子不会把父母的话当真,说多了还会嫌烦。


“你是为我做?那是你愿意的。”‍


2. 孩子把话听进去了,变得又倔又脆又委屈。


因为父母的狠话意味着切断连接,意味着威胁和嫌弃,


这会让孩子很受伤,感觉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有条件的。


孩子会用倔强、叛逆来防御。


3. 孩子变得既叛逆又依赖。


父母对分离和依赖是纠结的,导致孩子也变得混乱。


他既想挣脱父母,自己做主,又没有能力为自己负责,只能靠叛逆表达自己,非常拧巴,


对父母、对自己都有很多的愤怒和无奈。






说硬话,是情绪的发泄,会在情感上把孩子推开,导致对立。


做软事,是侵入了孩子的边界,包办代替,帮孩子承担后果。


该拉近的你推开,该推开的你拉近,必然导致一地鸡毛,冲突不断。‍‍‍


说软话,是在情感上保持和孩子的连接,只对事不对人。


做硬事,是明晰界限——虽然我爱你,但我不是你。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为自己的事负责。


我会给到你建议,提醒你可能会有的后果,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这是我能做的事。


至于你听不听,是你的选择。后果如何,也得自己承担。


而且,不管你怎样,我的心都和你在一起。


因为无论什么也改变不了一件事:你是我的孩子。


写到这里,我想起心理学家科胡特说的一句话:不带诱惑的深情,不带敌意的坚决。


还有那句耳熟能详的“温和而坚定”。


它们和“说软话,做硬事”,其实说的都是一回事——


温柔地守护情感,坚定地守护边界。


既连接又独立,既温暖又清爽,这样的亲子关系,才是青春期孩子最渴望的。‍‍‍‍‍‍‍‍‍‍‍‍‍‍‍‍‍‍‍‍‍


共勉。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凌想亲子心理(ID: lingxiang127),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凌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著有《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青年文摘》特邀心理成长导师,帮助千万父母自我成长,提升亲子关系。


 ▷武志红心理咨询工作室◁ 

专业:严选300+咨询师 

 保密:严守原则 保护隐私 

口碑:10年老品牌 累计服务上万用户


 为父母提供专业支持 

 让孩子带着快乐与爱成长 

 心理咨询探索养育新视角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父母是“爱的生产者”,还是“爱的消费者”?6状况让你知道,亲子关系要好就要这么说饮食高球味,人间烟火情(11)高球“黑话”多【暑期特惠·亲子游】纽约芝麻街亲子一日游,特价$68/人起!陆地+水上亲子乐园,还有大型游戏表演!从以巴战争的态度看人的认知障碍【暑期特惠·亲子游】特价$68/人起!芝麻街亲子一日游,陆地+水上亲子乐园,还有大型游戏表演!我们最大的优势,也可能变成出海最大的劣势关系错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灾难个人感慨之109 不吹牛会死加拿大最大的银行CFO因为不正当关系被裁,为公司合规培训提供素材《人民就是江山》&《我追烟火而来》八个习惯造就良好亲子关系深度好文|加拿大最大的银行CFO因为不正当关系被裁,为公司合规培训提供素材过度亲密的母子关系,养不出自立的孩子,尤其是男孩为什么总是内耗,可能是归因方式错了 !为什么总是内耗,可能是归因方式错了 |【经纬低调分享】真香了!Apple苹果店竟然有儿童免费工作坊:学编程、做表情包为什么总是内耗,可能是归因方式错了百度副总裁翻车:公司最大的内耗,是养了一批伪高管“新型婆媳关系”正在流行:婆婆不受累,媳妇不委屈,家庭不内耗14岁女儿给我上了一课:最好的青春期亲子关系,原来是这样《我的阿勒泰》大结局,引无数人热议:好的父子关系原来是这样一个人最大的内耗,是执着于确定性39岁,我来告诉你:婚前认清这一点,婚后会少掉99%的内耗和痛苦三星噩耗:1周开始上6天班!越来越卷了?童话世界,丹麦小镇Solvang“老虎”敛财上亿,被判无期!他做市委书记时“打卡式”调研:专车开道,“握手、说话、拍照”后就走一个家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个“总是正确”的人宁德时代加速「to C」战略,将开上万平形象店、做抖音直播|36氪独家精神内耗|听我说,你总是想太多租金减半,但要帮带娃、做家务...澳洲招租广告惹众怒!网友:这是招奴隶?【酷玩亲子】4.27周六出发!两天一夜亲子游,周末溜娃攻略了解一下!人最大的内耗:太着急北京师范大学刘春荣:从心理学角度破解亲子关系与上网矛盾难题当一个人熬到没有电话、没有聚会、没有社交……开播9.2!口碑炸了,国产治愈神剧,治好一整年的内耗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