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百度副总裁翻车:公司最大的内耗,是养了一批伪高管

百度副总裁翻车:公司最大的内耗,是养了一批伪高管

其他


内容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责编 | 金木研  排版 | 五月
第 8282 篇深度好文:5397 字 | 12分钟阅读

组织管理

笔记君说:


这几天,百度副总裁冲上了热搜。


事情的起因,是其发布的几条职场视频:


“我为什么要考虑员工的家庭?我又不是她的婆婆。”


“我主要需要考虑的是他能不能在他的岗位及时的给我交付结果。”


“我又没有要求他陪着我出差,我也没有违反劳动法,你可以不用承担重要的工作,但是涨薪的时候就没有你什么事了。”


“我没有威胁你,别人跟着我出差五十天,我不激励不奖励。你觉得公平吗?”


“你男朋友打电话给你要不要分手,跟我有什么关系?如果你这么在意他。辞职啊,我秒批。”


”我根本没有义务去了解你哭了还是没哭,吵架没吵,这不是我作为主管要关心的事情。”


“我不是你婆婆,也不是你妈,我只关心这个结果。我们的关系就是雇佣关系。”


整个视频看下来,冷漠且急功近利。而这也引发了大众的激烈讨论,接着有人扒出她在给下属安排工作时言语激烈,甚至以辞退和低绩效威胁。


更让人后背发凉的是,被曝出在办公室愤怒暴打“小纸人”,小人身上书写SCMP(南华早报)。此前《南华早报》曾报过百度黑料,因此借办公室“巫术”发泄情绪。


最后,以她的离职为此事画上了一个句号。


如果我们重新反思这场风波,核心原因是“德不配位”,身为高管,只有雷霆手段,没有仁慈之心。


而这些“伪高管”的存在,会使得团队越来越内耗。


他们看起来很努力,但并没有什么结果。导致团队越来越迷茫、越来越焦虑,都把能量消耗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那么,如何识别伪高管、如何搭建核心班子,则成了一把手必须反思的课题。


一、伪高管的4个特征


1.爱表演


伪高管最喜欢干的事,是什么?


开会。开会。开会。


简单沟通就能解决的一件事,一定要把其他人拉一起,开会。


能用开会解决的,就开会。开会无法解决的,多开几次会。


并且,伪高管们的所谓“开会”,通常是即兴会议或无结果会议。


比如,你正在埋头工作,领导突然来一句,“都去会议室,开个小会”。


心血来潮召集一批人去开会,去了才发现,会议内容跟一些人的工作无关。


无结果会议,长篇大论,没完没了,全是废话。1分钟能讲明白的事,绕来绕去起码要讲5分钟。


看似说了挺多,实际上没有提出任何有价值的建议或结论。


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刷了存在感,但员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浪费了,导致真正要做的事情加班做。


除此之外,他们还特别喜欢在员工下班后安排工作,要求员工随叫随到,只为演出一场“自己在努力工作的状态”。



2.崇尚权威


伪高管们,表面上拥有着光鲜的职位和权力,但是背后却是对权威的盲目崇尚,以及对员工的严重漠视。


他们将达成目的视为唯一的追求,仿佛一切都只是为了满足他们个人的功绩和野心。


在他们的眼中,员工不是有血有肉、需要关心和激励的个体,而仅仅是实现目标的工具。他们不会去在意员工的感受,不会去倾听员工的心声,更不会去考虑员工的生活与发展。


当面对工作任务时,他们只会一味地施压,用权威来逼迫员工执行,而不管这背后员工要付出怎样的艰辛和努力。他们从不关心员工是否过度劳累,是否面临着心理压力,是否在家庭和工作之间难以平衡。


他们会觉得“我为什么要考虑员工的家庭,我们只是雇佣关系”。


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能取得一些成果,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对整个团队和企业的巨大伤害。员工的积极性会被逐渐消磨,创造力会被压制,对企业的忠诚度也会大幅下降。


当员工们感受不到温暖和尊重时,又怎能全心全意为企业工作呢?



3.没思考,全靠经验


伪高管,通常都是条件反射式管理,没有思考,更别说创新。


什么叫条件反射式管理?


简单来说,一味拿经验说事,没有紧密结合当下。


比如,你是某家公司的老板,最近招了一位高管,谈起什么事,都是我以前是怎么怎么干的,结果有多么好。动不动拿自己的行业资历、职业经验说事。


有经验当然好,而且没有项目经验,也很难直接成为高管。


但不考虑最新的实际情况,只拿经验说事,那就是经验主义了。


市场环境变化了多少?行业环境变化了多少?消费趋势变化了多少?人员能力有多大区别?资源禀赋差别是什么?


经验主义者,没有经过深入思考,就着急谈过往、做判断、提建议。


他们会有一些口头禅。比如,想这么多干嘛,就一个字——干!


乍看起来,这句话挺对。


但我们仔细品味,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能动手的事何必动脑呢?


细细一想,一身冷汗。


你需要的高管,是帮你干事的,甚至是补你短板的。


只懂得执行的伪高管,就像一名参谋,主动把自己降格为战士。战士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但这不是他应该干的事。


越高级的管理者,越需要学习,越需要更新。


伪高管们,懒得去思考细节,懒得去洞察现状,懒得去学习管理知识,懒得去更新管理实践。


在大多数情况下,伪高管依靠曾经做基层、中层管理时,积累的一些胡萝卜加大棒的经验,再结合道听途说的信息、断章取义的猜测和与世无争的服从。


这种思维上的惰性,不仅会让团队越来越累,花费大量时间做无用功,还会导致组织的失明,看不见真实的反馈。



4.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伪高管通常心胸狭窄,精致利己。


他们眼中根本没有组织文化,没有全局。打着为了公司的旗号,背地里做的事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的风险。


遇到问题时,黑锅全甩给下属;收获成果时,功劳全揽到自己身上。


一旦某位下属表现出极高的能力,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压,害怕被取代。


长此以往,能力强的人自然无法容忍公司的平均和愚蠢,只能选择离职。


在英国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一书中,提出:一位不称职的管理者,有3条出路。


第一条,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


第二条,找一个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


第三条,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来当助手。


对于伪高管来说,第一条路绝不会走,那会丧失自己的待遇、地位和权力。


第二条路也不能走,能干的人很可能会成为自己的对手。别人干好了他的工作,那时候,公司还需要他吗?


第三条路,就成了看起来最合适的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没人能对自己的权力构成威胁。


有了上级的模板,他的两位助手上行下效,继续任用比自己水平更低的人。


如此类推下去,组织就逐渐变成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的体系。


这就是组织的帕金森定律,也叫组织麻痹症。这样的组织,其成长能力可想而知。


但作为管理者,权、责、利是对等的等边三角形。


只关注“权”和“利”,忽视了“责”,那绝对不是一位合格的管理者。


比如,你从某位高管的嘴中,从来没有听过别人的好话,谁谁干得好,谁谁进步快。听到的全都是问题,某某昨天犯了啥错,某某今天啥事没干好。


反而他谈起自己的成绩和功劳,一二三四五,列出一大堆。


不要犹豫,请立刻让他离开。一个对同事利益、团队利益一点不在意的人,还能指望他去维护公司利益吗?


二、四合一,才是真高管


那么,就没有我们需要的“真高管”吗?


首席组织官对“真高管”的定义和衡量标准,可以参考:那些在所辖领域内,对内可以领导一号位及高管团队,对外可以代表公司竞争力的人。


也就是说,一个人即使有着某大公司CXO的职务名称,但达不到这两条,也可能不是真高管。同时,在小公司里,年纪轻轻在重要岗位的人,也可能是真高管。


这样的定义有什么好处?


让高管有了时间、空间的动态性:过去是真高管,现在可能不是了(如果不能代表公司竞争力);在这个公司是真高管,换到另一个公司可能就不是了。


真高管的核心特点,是职责/角色四合一。什么意思?


用一个公式来说,真高管=操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士+管理者+领导者。


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亲自动手做简单重复性的事(操作类职责)


在需要的时候,也要做规划、设计等专业的事(专业技术类职责)


不仅要自己干活,还要带人干活(管理类职责)


不仅是协调管理,还得探索方向(领导类职责)



从角色角度,打个比喻来说:


一个真高管,经常要做工兵、狙击手(操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


很多时候又得变成班长(一线管理者:得带人一起干活)


也要当连长和指导员(协调目标及行动,发展骨干人才,指导他人带团队,做思想工作)


还要当团长(制定目标和战术,提升组织能力,参与战略共谋)


又操作,又专业技术,又管理,还领导,这样的要求是不是很高?


要求确实很高。


不过一家公司,无论在创业期、快速成长期,还是二次创业期、变革突围期,以及要实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时,要求本来就很高。


也就是说,这种“四合一”的要求,是由他们要承担的责任决定的,而不是有谁故意为难他们。


只有真高管,才能做出好公司。


三、打造真高管团队,淘汰伪高管


能够带领公司实现组织进化的高管团队,才是有竞争力的高管团队,才是“真高管团队”。


1.真高管团队,四层含义


第一个是“真”才实学。现在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很多创业公司的高管是被机遇推到高管位置上的,能力上未必和职位匹配。


第二个是“真”情实感。高管在高管团队内、在公司内投入真情实感,不是职场套路,不是逢场作戏。


第三个是追求“真”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是高管个人之间的义气之争,权力之争,这都是内卷,我们说的追求真理是在探寻解决方案的时候,要看到外部竞争、客户价值、长期利益,这些是真理。


第四个是“真”第一团队。很多公司高管团队是最不像团队的一个团队,因为高管个人能力很强,独当一面,很多时候在做事的时候未必需要其他高管的过多协作,自己带领一个团队作战。



这时候,高管很容易把自己下辖的团队下意识的当做自己的第一团队,并没有把创始人或者一号位领衔的团队当做自己的第一团队。


他在自己下辖的团队中是很舒服的,他说了算,他统筹资源调度,成就感更高。如果没有人用场景捏合这个第一团队,公司的竞争力会受到影响。


2.打造真高管团队,从七大要素发力


高管团队的进化有什么方法?首席组织官有一个打造真高管团队模型。


这个模型里面有七个要素:一号位、外部适应性、真高管、使命愿景价值观、场域、共同语言、复杂关系。


① 一号位


七个要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一号位。作为一号位,你可以在自己身上用力,因为在高管团队的有效性上,一号位的影响基本占到50%以上。你做好了,自然能够吸引同频的人。一号位的进化能力,决定了能否吸引到高量级的人才。



② 外部适应性


高管平时工作的导向是以一号位为中心,还是以客户价值和外部竞争为出发点,这是差异很大的。牵引我们决策的应该是客户价值和外部竞争,而不是内部权力之争,个人义气之争。


做决策要向外看,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以一号位为中心,以领导为中心。



另外,一团和气的高管团队,就离落后和出局不远了,那种表面的和谐是不能带来竞争力的。


真正有竞争力的高管团队,张力是常态,吵架很正常;当然,这里的吵架不是人身攻击,更多的是争论,是深度讨论。最终基于外部适应性的考虑,大家彼此让步,达成共识。


外部适应性引领着整个高管团队,甚至是牵引一号位,我们到底以什么作为整个公司和整个高管团队成败的考量,不是自嗨,而是能够在外部竞争当中取胜,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能够持续的获得一个个阶段性的胜利。


③ 共同语言


高管团队的共同语言,就是“高管团队要有思想纪律性”。什么意思呢?


有的高管团队中每个人都挺牛的,都是智商130的人,但是因为没有思想纪律性,没有共同的语言和框架,他们讨论一些复杂问题的时候,每个人用自己的套路解决问题,集体智商会降到90。很难达成一致,没有办法形成有效决策。


反过来看有一些公司高管团队没有那么鲜亮的个人,他们个人智商水平也许在100左右,但是每个人都愿意做出让步,愿意用一个共同的相对最优解的思维框架去解决问题,不但高效,还将集体智商变成了110。


④ 使命愿景价值观


让高管团队成为事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⑤ 场域


场域就是团队氛围,好的场域能让好的决策产生,能滋养高管,让高管的能力和能量得到提高,就是我们所谓的“天地之大德曰生”。


⑥ 复杂关系


有一些公司高管团队当中有“不可讨论之事”和“不可辞退之人”,这种状态很容易造成高管团队成员之间的隔阂。


四、问题出在前三排,
根子还在主席台


“问题出在前三排,根子还在主席台”,这是组织管理中的一句俗话。树死一定从树梢开始,一个企业的发展瓶颈一定在上面。



当一个团队充满了伪高管,往往是企业文化和一把手出了问题。这就要求一把手不仅会识别真高管,还要保持自我修炼:


1.自省自驱

 

要做到自省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既要体会成就之后的自豪,又要不断自省,同时要自驱、自控、自律、自强。

 

优秀的企业家一定不是被逼着做事,更多是出于一种大家对某种事情的追求。

 

2.尊重差异

 

一个团队当中一定有不同的人,但这种差异最好是能力上的差异,价值观上要趋同。价值观相同、能力各异的一群人,才能做好事情。

 

要尊重差异,尊重每个人的想法,有不同的方法和路径。

 

3.追求卓越

 

企业家不能趋于平庸,始终要看到那个最好的,追求那个更好的。哪怕自己做到最好,还要想得更好。

 

4.乐于挑战

 

企业家的兴奋点在于挑战,在于不断变化。但对于企业家来讲:归因向内,是组织和个人进步的起点。

 

归因向内是什么呢?就是一件事出来了,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一个企业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老大的问题。

 

作为老大怎么办?要自己去反省,先想自己的问题,不要先想着别人的问题。



能成功的人和不能成功的人,最大的区别是能不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到原因之后,再找方法就容易了。

 

先改变自己,先让自己发生变化,组织才能发生变化,团队才能发生变化。


参考来源:

1.《如何打造有竞争力的高管团队?》,笔记侠;

2.《最大的内耗,就是养了一批伪高管》,笔记侠。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百度副总裁璩静凌晨致歉!“没事先征求公司意见,也不代表公司立场”一个人最大的内耗,是这种无效“自律”事关华为! 商务部重磅发声; 突发! 乌克兰遭大规模空袭; 百度副总裁璩静道歉; 杭州全面取消新房限购?OpenAI 或于下周发布 AI 搜索产品;百度副总裁璩静已离职;华为否认启动「塔山计划」 | 极客早知道美股基本面 - 2024_03_12 * 晚报 * 美国核心通胀高于预期 市场仍预测6月最可能降息 欧洲股指创新高 丰田成亚洲百度副总裁璩静道歉,但是,没有认清本质,缺乏对员工的人性尊重《阴阳鱼》连载第42章:时间如刀,空间如砧板,而你我都不过是鱼肉苹果撤回 iPad 宣传视频/多家媒体曝百度副总裁璩静已离职/小米同意为开 39 公里故障车主换车百度女副总裁翻车后续:“一句话,我让男人为我花了60亿!”1959-1961 famine predisposed on diabetes...BB鸭 | 百度副总裁璩静已离职;华为辟谣网传内部信;蔚来乐道汽车总裁公开亮相;库克继任者曝光百度副总裁璩静回应网传被开除,我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无人驾驶出租,极氪本周五上市,TikTok诉美国政府,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8点1氪:杭州、西安全面取消住房限购;百度副总裁璩静已离职;妙可蓝多市值三年蒸发365亿百度霸气女总裁翻车,中国的大企业还没醒过来,他们不知道新时代已经来了百度副总裁的三重滤镜特斯拉启动新一轮裁员;淘宝回应大量用户被免单;百度副总裁:员工离职我秒批;问界回应山西M7追尾事故...百度副总裁璩静连夜道歉:深刻反省,虚心接受批评刚刚!百度副总裁璩静离职爆胎以後的流水帳一个人最大的内耗,是执着于确定性百度副总裁璩静已离职,曾在4月成立新公司;杭州西安全面取消住房限购;瑞幸咖啡被曝冰块霉变;苹果罕见公开道歉...百度副总裁翻车事件:请学会对所有人祛魅!疑似买粉做数据,发新闻吹“涨粉百万”,百度副总裁人设塌了百度副总裁璩静已离职;赵露思将担任巴黎奥运会火炬手 | 金错刀日评传百度副总裁袁佛玉或将暂时接管公关团队,毕业于清华曾任网易市场部总经理被骂上热搜!百度副总裁璩静深夜致歉百度公关副总裁“激进言论”翻车:为什么职场把员工当作人那么难?百度副总裁璩静已离职;上海咖啡门店超9500家;特步拟出售K-Swiss、帕拉丁... | 刀法品牌热讯人生最大的内耗,是跟自己较劲百度副总裁翻车事件:请学会对所有人祛魅百度副总裁璩静已离职,此前已在深圳成立新公司;西安、杭州两地取消住房限购;iPad Pro广告惹众怒,苹果罕见致歉并撤档丨邦早报T100比赛,pro们惊人的实力百度副总裁的狼性表演,翻车了发表涉职场言论惹议!百度市值蒸发超60亿, 百度副总裁璩静已离职.....刚刚!百度副总裁璩静离职!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