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眨眼、皱眉还咳嗽?可能是得了这个常见病!快看看你家孩子有没有!
媛媛说:不是我家,是表姐家的儿子,因为眼睛不舒服去看病,结果医生说可能是抽动症,把表姐吓得不行,都急哭了!
很多妈妈表示,乍一听抽动症的名字,确实很吓人。要是班里有同学确诊了,还有家长担心影响其他孩子。
针对大家的问题,我们咨询了浙大儿院神经内科主任高峰主任医师。
他表示,抽动症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很多孩子的症状是可以缓解的,关键看家长如何对待。
当孩子被怀疑有抽动症时,家长不要觉得很严重,甚至因为害怕不敢带孩子就医。
抽动症,也叫抽动障碍,在孩子中很常见,而且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先告诉大家一组数据:
有统计发现,抽动障碍发病率约为 1%~7%,有报道达 4%~23%,可以说;男孩比女孩多,比例约为 3~5 : 1。
高峰主任表示,在高峰期,仅浙大儿院的神经内科门诊,每天就能接诊超过 100 位有抽动症的孩子,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他们还专门开设了抽动障碍门诊。
△浙大儿院的抽动障碍门诊,经常一号难求
对抽动症,家长要重视,但没必要恐惧,家有 5~10 岁的男孩子,留意眨眼、摇头、耸肩、喉咙发声这些情况,如果频繁出现,要想到抽动症的可能,及时带孩子到儿童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
抽动症最典型的表现就体现在名字中了,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小范围“抽动”。
比如说眨眼睛、不自主的扭嘴巴、或者脖子的扭动,也有出现多个肌肉抽动完成一系列复杂的动作,比如踢腿、跳跃、下蹲之类的复杂动作。
另外,喉部肌肉的抽动,可能会引起声响,叫发声性抽动,孩子可能发出咕咕的怪叫声、清嗓子、尖叫等等。
抽动症可能会合并注意缺陷多动症、强迫症等其他行为障碍,但有抽动障碍的孩子,认知水平往往是正常的,并不存在智力缺陷等问题,学习能力也是正常的。
但抽动发作会影响孩子的社交生活,尤其在 5~10 岁这个社交能力形成关键时期。因为疾病交不到朋友、得不到同龄人的关注、认可,对孩子今后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
在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中,就有鸡娃过度,导致儿子得了抽动症的情节。
电视剧的演绎,再加上社会新闻报道,往往让大家把抽动症和父母教养不当联系起来,甚至有“每个抽动症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严厉的妈妈”这种扎心说法。
这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会妈妈们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
其实,抽动障碍的诱发因素很复杂,父母焦虑、学业压力仅仅是一方面。感染、社交压力、不当娱乐活动等等都可能和抽动症的发生有关系。
大部分的抽动障碍是暂时性的,会在几周、几个月的时间内自己缓解,尤其是小范围单纯的抽动,比如仅出现眨眼、撇嘴等。
就算持续一年以上,也有约 2/3 会在青春期、成年后缓解,少数抽动障碍会持续到成年。
频繁的抽动症状会影响孩子社交,有些孩子会因此无法正常听课、学习,大范围的抽动动作还会引起孩子肌肉疼痛,甚至受伤。
家长和医生相互配合,合适的治疗手段可以减少发作频率,改善孩子生活质量。
在抽动发作的时候,孩子往往是能意识到自己要发作的,但没有办法控制。有孩子描述抽动之前的感觉是“好像有蚂蚁在脸上爬”。
家长提醒“不要挤眉弄眼”“不要发出声音”,反而是一种强化,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让症状更严重。
在家庭生活中,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减弱“抽动症”的存在感。不因为疾病责骂、焦虑,也不因此过分溺爱、迁就。
有家长分享过,自己不把抽动当回事之后,孩子的症状反而好转了。
虽然压力不是抽动症的唯一诱因,已经被诊断抽动症的孩子,往往需要家长给及时减负。
除了减少课外班、补习这类学业负担,家庭的氛围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家里的大人对抽动症要统一认知,避免给强化疾病的影响,在其他事情上相互理解,及时沟通,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能够帮孩子减轻部分压力。
有条件的话,要和学校的老师进行沟通,让孩子在学校里少受抽动症带来的困扰。
紧张、焦虑的情绪可能会引起抽动发作,在生活中,家长应让孩子少看紧张刺激的电影、电视画面,少玩比较刺激的电子游戏。
饮食方面,要少喝含咖啡因、牛磺酸等兴奋性成分的运动饮料,巧克力等含可可脂的食物也要少吃。
有些情况下,抽动症是需要药物治疗的,用药的孩子应当在医生指导下严格用药,不要随意停药。出现了不良反应时,也要在医生指导下停药、换药或者剂量。
看完这些,是不是没那么害怕抽动症了?其实不仅仅是抽动症,其他健康方面的问题,我们都应该“重视,但不恐惧”,配合医生治疗,积极采取措施,能把疾病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