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款热销零食被曝含致癌物!快看看你家孩子吃过吗?
吃是孩子的头等大事,可接二连三被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着实让老母亲们焦虑不已。
01
—
含有这些成分的零食,
尽量别给孩子吃
1、亚硝酸盐
0.5g是多少?和一粒药丸差不多大,就是两个手指肚能捏起来的那点点粉末,就能放倒一个人。
2、反式脂肪酸
儿童长期摄入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很容易引起肥胖,甚至影响生长发育。此外,长期摄入反式脂肪酸,还会影响儿童对必需脂肪酸的吸收,对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功能发育不利!
怀孕或哺乳期的妇女,过多摄入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心血管健康,也会对胎儿或婴儿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识别它也很简单,比如配料表中如果有氢化植物油、代可可脂、人造奶油、起酥油、植物奶油、人造酥油等,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
零食选择标准
低钠
孩子摄入过多的钠,会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可能会对肝肾造成损伤。
一般来说,7~24月龄婴幼儿的钠摄入应不超过350~700mg/d,也就是每天不超过0.9~1.8g盐。这些需要的钠量,母乳、配方奶和辅食都可以满足需求,也就是说,不需要额外添加盐或钠了。
2~5岁儿童钠适宜摄入量不超过1200mg/d,即每天不超过3g盐。
大家可以看食品包装袋后面营养成分表中“钠”这一栏。
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的规定,只有含钠≤120mg/100g (固体)或100ml (液体)的食物才可以称为低钠食品。
随手拍了一下家里的零食,这钠含量,可真的不低啊!
(编辑实拍)
低糖
食物中额外添加的糖,因为不含任何营养素,所以被称为“空白能量”,真的没营养!
这些糖的摄入不仅会增加婴幼儿龋齿的风险,也增加婴幼儿额外的能量摄入,增加儿童期、成年期肥胖的风险,并相应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除了我们听说的白砂糖、蔗糖等,还得注意穿了“马甲”的其他糖,比如麦芽糖、半乳糖、乳糖、果葡糖浆、浓缩果汁、葡萄糖、蜂蜜等。
含糖≤5g/100g (固体)或100ml (液体)的才能称为低糖食品,我们可以通过查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辨别,一般来说配料表中糖越靠前,说明含糖量越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低脂肪
摄入过多脂肪,容易导致孩子肥胖,肥胖不光是导致很多疾病的罪魁祸首,还可能引起儿童性早熟,所以一定得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含脂肪≤3g/100g (固体)或≤1.5g/100ml (液体) 的食物才能称为低脂食品。
这里一定要再提醒几句:有些厂家“很聪明”,他们会在营养标签中,用每30g、70g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来标注,乍一看好像没过量,但你换算成每100g的含量,那差距可就大了去了!
以下图为例,实际每100g脂肪含量高达33g,糖含量为5g,那绝就不是低脂食品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少添加剂
配料表中各成分基本是按照含量高低排序的,所以成分越简单、天然成分越多越好。
那我们如何判断哪些是添加剂呢?
我也给大家罗列了一下,供参考。
说了这么多理论知识,但可能很多宝妈们实在没时间看那么细,所以,我们直接整理了一份儿童零食红黑榜,方便大家直接收藏和保存。
03
—
吃零食的注意事项
知道了零食怎么选,你以为就可以放心给孩子吃吃吃了?
当然不行!
在这之前,吃零食的注意事项我们也得搞搞清楚。
零食最好安排在2次正餐之间,比例,上午9~10点一次,下午3~4点一次;
零食的份量要小,不要影响正餐;
睡前半小时不吃零食,尤其是甜食;
1岁以下的宝宝不要吃坚果,4岁以下的宝宝不要吃整颗坚果,而且吃的时候,一定要有大人看护,小心呛噎风险;
吃零食的时候要安静,不要逗引孩子,否则也容易引发呛噎;
吃完零食,尤其是甜食后,要及时漱口或者刷牙,降低龋齿的发生几率。
最后再提醒一点,零食虽好,但给娃吃的时候也一定要适量哦,小心过犹不及,变成小胖纸,再想减肥下来就比较难啦......
另外小编还给大家准备了零食红黑榜,进入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字“红黑榜”即可领取。
领取方式如图
参考资料:
别走开,直播也精彩
最近我们收到很多家长的反馈,希望有更多关于孩子生长发育的内容分享~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