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X陈行甲X苏菂:两个理想主义者的下半生|今日直播
“在我们这个国家,最昂贵的物品是自由与理想。它们都是具体的,都是不可以被出卖的。”
落到商业世界中,自由意味着宽松的准入条件、减少管制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在自由的前提下,会诞生出无数敢于挑战极限的勇士,他们满怀理想,希望以一己之力去颠覆旧的模式,做到前人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成为那个“屠龙少年”。
这是吴晓波频道成立十周年来,我们一直坚持的价值观底层的两样东西——它们也给予了吴晓波频道“再次骑到新世界的背上”的勇气。
为此,在频道十周年之际,我们推出了4场系列直播,邀请8位嘉宾,和吴老师共聚直播间。
前两天,吴老师分别跟极限运动员宋坤和白斌、最早AI入局者漆远和徐立进行了对谈。如果说直播讨论的是“自由与理想”下的极限、坚韧、勇气、创新与未来,那么今晚的两位直播嘉宾便是当下在商业和公共事业中亲身实践的理想主义者。
陈行甲是吴老师的老朋友,他们曾在敦煌一起办过一场“星空下的演讲”。很多人认识陈行甲,是从那篇《一位县委书记的愤怒》开始的,这篇“反腐”发言稿,后来成为《人民的名义》中的台词。
陈行甲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他曾是一名湖北巴东县的基层官员,在扶贫方面卓有成效,201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而就在升迁之际,他却因繁重的工作患上抑郁症,随后毅然辞职投身慈善事业,开启了人生的下半场。
在这点上,陈行甲被理想主义所“俘获”,他将打造中国2.0版本的慈善事业视作实现社会理想的试验场,希望打破传统慈善的“救助”模式。
他说:“理想主义不可耻、不幼稚。我们可以没有诗,但要有远方,它可以是模糊的,要想我们这一生不要白活,这是生而为人的意义。”
另一位理想主义者名叫苏菂,吴老师在2019年拍纪录片《地标70年》时与他结识。
他曾带过销售团队,做到一年7000万的业绩,后创立北京车库咖啡——一个创业者和投资者的集聚地。2015年,前总理李克强在创业大街上喝了一杯“创业者咖啡”,苏菂和他的咖啡馆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示范宠儿。
去年5月,吴老师重访低迷清冷的创业大街,苏菂说他正在筹划一个新的科技孵化平台,希望通过一己之力推动北京乃至中国新的创业热潮的发生。
6个月后,苏菂和他的合伙人鲍岳桥为其所创立的孵化器取了个名字:昆仑巢。开业那天,从企业高管到政府官员,大厅里满满当当的都是人,吴老师还自愿当了一回主持人。
年初的时候,频道的编辑重返昆仑巢。苏菂还是那个苏菂:热情、能说会道,昆仑巢开业一个月后,他投注了所有精力,为各式各样的创业者和投资者连接资源。我们在他的眼里,依然看到了光。他曾说:“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做,一辈子都没机会做。”
不禁想问:对于这两位理想主义者,他们经历了一个怎样的上半生?在改变人生轨迹的那一刻,他们是如何做了决定?闯入新世界后,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他们又是如何保持对现实的妥协?
今晚20:00至22:00,吴老师将在直播间和他们聊聊“理想主义”的话题,在聚光灯内外,一起来看看他们精彩的人生历程和故事。
点击下方按钮,预约直播~我们在吴晓波频道直播间不见不散。
点击按钮▼预约直播
添加企业微信,
领取周年庆4场直播精华文稿
合作支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