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谈论政治,又不懂政治公众号新闻2024-05-10 14:05文 | 林一五昨天浏览了一位北大历史学教授的公众号,很受震撼,教授激烈反俄的同时,也激烈地阴阳美国那帮反战的大学生,我们在《由抗议的美国大学生想到的》那篇文章最后讲过一位法学教授半生英名一朝尽毁的故事。法学教授已然去世,但这位历史学教授仿若法学教授活着的幽灵。特别喜欢谈论政治,又不懂政治,但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都懂——这样的故事我们已经看过太多了(《那些为川普辩护的中国“高知”们》《有人说,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现在有一场“可怕的零和博弈”》《警惕“警惕恶意抹黑清华大学的舆论倾向”的倾向》《知识分子的信息茧房有多夸张》)。这也是我们屡次呼吁,应该增加大学文科老师入职条件、“要求两年以上居委会车库管理工作经验”的原因。今天我准备继续写“看不懂政治是常态”这个系列,记录最近这段时间的一些思考。想回顾前两篇的朋友可以到文末#中国这个标签合集里找。首先推荐一篇莫言先生的中篇小说《倒立》,这篇描写中年人同学会的小说主要讲了一个当年的混子学生成为领导干部后调戏旧时班花、班花的老公也是当年的才子如今的书商在一旁全力助攻领导调戏自己老婆的故事。这篇小说讲的既有人性的扭曲,也有道德的沦丧,有权力的邪恶,也有知识分子的变态。小说让人印象最深的对话来自结尾,描摹了一个理想信念缺失的人是怎样用漂亮话“拔高”自己的,讽刺意味拉满。在十几二十年前的舆论风向里,《倒立》这个故事会引导很多人做出某个固定方向的结论。我这里介绍这个故事肯定不是为了给十几二十年前招魂,我再讲一个故事,作为《倒立》的镜像。很多朋友知道我是五道口技工学院毕业的,那个学校非常有意思,里面什么人都有,同学里有“又红又专”在中国体制里升迁最快的一批人,也有对中国体制最失望反对声最大的一批人。这些年我发现一个朋友圈怪象:有些同学,可能平时习惯性地对国内的体制阴阳怪气,但是当其他一些同学的升迁消息扩散到各种群里的时候,他们却可能是第一第二个发一串喜庆恭喜表情的人。你说《倒立》里孙大盛的背诵经文滑稽可笑,那后面这个现象又该如何看待呢?现实世界是极其复杂的,既有“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也有我们在《那些为川普辩护的中国“高知”们》《由抗议的美国大学生想到的》里讲过的那些方向完全相反但本质殊无二致的亲美派自我催眠,论知识分子的谄媚,谁又比谁更高尚了?在幻觉中端架子,有一种孔乙己般的美。这两天又翻了翻《儒林外史》,我发现许多今天的怪象并非什么新鲜事物,而是人性永恒的灰暗主题。这里再次推荐一下这本伟大的世情小说。很多现实的或者政治的智慧,其实完全可以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中汲取。大家对《儒林外史》的印象大多来自范进中举和严监生的灯芯这两个故事,一般说起来都是八股取仕对人性的残害、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荒唐恶心之类的东西。其实如果有空把《儒林外史》全书找出来通读一遍,会发现它的主题远超于此,可以说《儒林外史》写尽了知识分子的丑态,写尽了人性的卑劣。从某个维度讲,大家一定要自己读书,不然一定会受知识分子的骗,就像我们在《别被骗了,鲁迅骂的最多的人到底是谁?》里讲过的,有些鲁迅最痛恨的给帝国主义和资本家乏走狗“排筵席的人”,摇身一变成了“鲁迅接班人”一样。《儒林外史》是一样的故事。举两个例子,书里有个牢骚满腹的喷子角色叫杨执中,杨老汉考不中功名,又瞧不起农民,所以在当盐店会计的同时兼职当业余高士,后来被同样觉得被时代辜负的顶级官二代娄三、娄四两位公子相中,引为知己高朋,互相唱和。杨执中向“三先生”、“四先生”推荐了自己的“名士”朋友权勿用。杨对权的评价是:“管乐的经纶、程朱的学问,当时第一等人。”而当地村民对权勿用的评价呢?“不中用的货,又不会种田,又不会做生意……那年遇着湖州新市镇上盐店的一个伙计,姓杨的杨老头子来讨账,住在庙里,呆头呆脑,口里说甚么天文地理、经纶匡济的混话。他听见就像神附着的发了疯,从此不应考了,要做个高人。自从高人一做……在家穷得要不得,只在村坊上骗人过日子,口里动不动说我和你至交相爱,分甚么彼此?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杨执中推荐了权勿用,权勿用又向娄三、娄四推荐了江湖骗子“大侠”张铁臂(张铁臂后来骗了娄三娄四的钱跑路),加上牛布衣、陈和甫、遽公孙等同样背负精彩故事的人,组成了一个当时颇为有名的“意见领袖小团体”。这个小团体经世济人的本事基本上是没有的,但是谈论经世济人的瘾很大,因为长期高谈阔论,他们的名声也是大大的。《儒林外史》的伟大就在于它是跨越时代的,今人读《儒林外史》,不会觉得只是“小说家言”,因为它跟正在上演的各路光怪陆离,几乎一模一样。我们可以在我们的体制内找到不少魔怔的范进和严监生,也可以找到不少鲶鱼般的娄三娄四公子,还可以在我们的体制外找到大量动不动就喊“被时代辜负”的杨执中、权勿用和张铁臂。对于常来我们这个号看华盛顿八卦的朋友,甚至可能已经认识了不少外国范进、外国娄三娄四和外国杨权张。太阳底下无新事,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看见太阳底下的事。看不见、看不懂,才是常态。看不见就觉得没有,看不懂却觉得自己懂得比谁都多,更是常态。其实我无意扭转常态,我只是不想自己成为常态的一员而已。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