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河南农村的春节,中国人灌醉了一个老外

河南农村的春节,中国人灌醉了一个老外

生活

学习人类学,包括学习酒桌规矩


魏玉波来自法国,是一名正在北京大学学习人类学的博士生。在今年2月,他与另一位法国朋友去室友小申的老家河南省十里庄村过了一次年。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体验中国春节,但在乡村过年,无论是农家的照壁、小院后的工厂,还是传统的年俗、热情的村民,都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八天过去,他感受到了春节“再造集体”的力量,也对中国人保留至今的传统仪式和宗族观念多了几分不一样的理解。


他原本好奇,传统的消逝,是否会让身处其中的人有些伤感。八天来亲身的见闻,让他开始反思自己提出的问题。


魏玉波的观察,或许也能让“只在此山中”的我们,获得重新审视乡村与传统变化的新视角。


 到访十里庄


春运期间,我们买不到高铁票,只得绕道先去济南,再到潍城,最后开车穿过山东,到达十里庄。


到达的时间是大年二十九的下午,村子被雾霾笼罩,村口的喇叭在循环播放一段录音,告知村民哪里允许燃放烟花爆竹。


而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的,是每家院子门口都竖立着的砖石屏风。


这些印着不同图案的屏风迅速抓住了我的眼球:上方是传统的红色飞檐,下面的墙壁左右两侧贴着对联,中间则画着内容各异的图案。屏风和院落都是在90年代到00年代之间新建的,图案大多以发展、现代化为主题,不同的屏风展示着不同年代的中国:有毛主席、迎客松,也有公路和德国产的汽车。


魏玉波口中的“屏风”,其实是村里挨家挨户都有的影壁


屏风遮掩着院落,却为我呈现了村庄的文化快照,将我引入了这里的日常生活。


沿着村里的道路前行,很容易就能搞懂这座村子的构造:两条主要的大路呈十字形交叉,在中心的广场上汇合,这里就是村里人休闲娱乐的地方。一些人在这里发呆,一些人在这里打牌;东西路口各有一家超市,住在东边的人只去东边的超市,而住在西边的人则选择另一家,他们几乎从来不会去另外一边购物。


广场上另一样东西是村里的寺庙。这庙不属于某个宗教,里面既供奉道教的神、佛教的神,也供奉当地的土地神。但与我想的不同,村里的种种仪式,无论是葬礼还是婚礼,基本都与宗教无关,而是依照儒家的“礼”来行事。


老申非常了解这些礼仪。他是小申的父亲,也是我在这里认识的第一个人。老申快60岁了,身材壮实,有一双大手,嗓音低沉,经常笑,非常热情。


姓申,代表他也是当地最大的家族中的一员:十里庄登记的人口约有1400人,其中1000人都姓申。清朝时,第一代申家人从山西迁徙到这里定居,现在他们已经有了一本厚厚的家谱。


流传已久的《申氏族谱》,其中一部分用文言文写就


宗族在这里非常重要,说是保存当地传统的最重要的组织也不为过。老申本人也加入了村里的“红白理事会”,除了红事白事以外,家族或村落的各种活动,都要经由红白理事会拟定章程。


当然,也并不是没有人相信宗教。老申为我介绍了五爷。每天会有二十几位本村和邻村的佛教信徒聚集在他家,和他一起礼佛。有村民提醒我们,最好不要去他们家,会打扰他们念经。和供奉三种宗教的寺庙一样,他的家里有三个房间,一个做佛堂,一个摆放道教相关的东西,最后一个属于儒家,挂着孔子像和对联。


五爷身上丰富的矛盾性还不止于此。他会帮村里人看风水——如果你想盖房子,或者建坟墓,都可以找他帮你确定位置。他似乎还有一些超自然的力量。为了让我相信,老申给我讲了几个故事,接着又说:“我们不是迷信,但有时候会有一些很奇怪的事情。”他和我强调,他们都相信科学;然而一分钟后他又说:“你下辈子的成功与否,都取决于你上辈子坟墓的位置。”


说回五爷,他的能力远不止于此。在饭桌上,五爷会问我你知不知道量子纠缠,这是个很前卫的问题;他去过新加坡、马来西亚旅游;在他家房后,还有一个在我看来非常资本主义的建筑——工厂。厂子规模不大,招了四十几个村民做工,他们不停做着同一样东西,那是一根根雨伞伞骨,每人每天可以做二三百根。最后,工厂用一个机器把几根伞骨连在一起,就可以发往外地,在某个地方成为雨伞的一部分。


这个村子像五爷这个人一样多面。出发前,小申一直劝我做好心理准备:“那边很穷,也没有什么好玩的。”初来乍到时,这里看似单调、贫穷,正如室友所说,我们无法享受在北京已经习惯的暖气、淋浴、室内卫生间;但越待下去,我越能感觉到这里复杂的、无穷的魅力。


 家族的波纹


老申非常欢迎我们的到来。不止他,全村人都很欢迎我们这两个法国人。我猜测这是因为,我们会说中文,又对这里的文化感兴趣,经常问他们一些从来不会有人问的问题:家谱是什么样的?风水是什么?葬礼上要做什么?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如指掌,然而平时几乎很少能和外人聊起这些。


通过老申,我几乎能和所有人说上话——大部分人都算是一家的。我想起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说的“差序格局”:老申就像一块石头,将石头扔到水里,会激起一圈圈的涟漪,水波越荡越远,最终蔓延到全村。


第一件让我体会到“差序格局”的仪式就发生在除夕。


这天下午,每家的男人都会去父母和长辈的坟前烧纸上香。我听见老申对他们说:“爸,妈,回家过年了。”


这之后,老申带着三根点燃的香迅速回家。整个过程中,我们几乎都不说话,只有烟花的声音从四周传来。


在我的想象里,这样庄严的场面,不止发生在申家,也正发生于整个华北平原。除夕的午后,河南平原就是我的中国中心。


冬季午后的平原


回家后,他们将香插在供桌上的香炉里。平时,屋外院子里的供桌,供的是玉皇大帝,而在除夕,去世的长辈会跟着这三根香回来。


长辈回家后,就可以开始放鞭炮、吃饺子了。第一锅饺子要分给供桌上的神仙与长辈,第二锅则要分给周围的邻居——他们也都是申家人。但这些邻居并不会跟着我们一起吃年夜饭,他们不属于这个核心家庭。旧年最后的夜晚,老申夫妻是和他们的孩子和兄弟一起过的(当然,还有我们)。


然而第二天,情况大不相同。


让我们从早上开始讲起。日出之前,小申就要走出家门,加入到由近到远地挨家拜年的队伍中去。我认为这又是一件“非常费孝通”的事情,因为拜年的顺序和房子的位置无关,只和他们在家谱上的位置有关:


首先,你要去和自己在家谱上离得最近的人家里磕头拜年。你会发现那家门口已经站着一个年长的人,他或她会阻止你磕头,还要塞给你烟或者糖。


他们家里也会挂着一张和小申家里相似的布,布上写着家里那些已逝的长辈,从清代开始,一直到近年去世的上一辈。因此,你在磕头时,不仅是在给面前的人拜年,也是给所有已逝的长辈拜年,毕竟在昨晚,他们已经回家了。


所有人都在做一样的事。由近至远,由近至远,他们最终慢慢在那条十字形的道路上汇合起来。以至于到后来,我看到一支由四十多个男人组成的拜年大军,他们要一起去邻村拜年。女人也要拜年,但村里的女人大多是外村嫁进来的,她们的家族不在这里,要走访的家庭并不多。那支男性拜年大军最多走了30多家,而女人大多只去了四五家。


大年初一,这样的仪式让整个村庄都热闹起来,也让我很快尝到了热闹给我带来的“苦头”。中午,拜年结束后,不同于昨天小规模的年夜饭,今天我们要和20多个申家人一起吃饭喝酒。


老申家里摆了两桌,一桌坐着喝酒的男人,另一桌坐着不喝酒的女人和孩子。我早知道在中国做田野调查免不了要喝白酒,但最后我还是有点吃不消:


首先,按照辈分,小辈要给长辈倒酒,给每个人倒三次酒,前两次由长辈喝,第三次陪长辈一起喝。在这一轮,我作为倒酒的人,喝得不多,觉得自己还没有喝醉;作为客人,我也非常希望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尊敬。


这是个很开心的过程,我喜欢听他们在酒桌上说话,有人吟诗,有人讲故事,有人吹牛。我自己也跟他们开起玩笑来,我们都很懂怎么说不那么礼貌、但没有恶意的玩笑。


十里庄的酒桌


然而接下来,他们开始“发明”一些新的规矩:喝完一杯后,如果酒杯里还有一滴酒,你就要再喝一杯;有时候,他们会骗我刚才只喝了两杯,但其实我已经喝了三杯。我知道他们并不是想让我喝醉,即使这样,我喝的也没有他们多,可酒局后面的事情我还是记不清楚了。


结束后,我倒在床上睡了两三个小时。


这样的酒席我参加了好几场。最大规模的那场在初六,来了几百个人。


这天是小申奶奶的三周年忌日。按照当地传统,人死后,三周年和十周年要再办一场葬礼。


与下葬那天不同的是,这次葬礼没有棺材。前一天晚上,像除夕那天一样,她的儿子和孙子们将她的灵魂从坟墓带回家里的灵堂,家人在此磕头祭拜;到了初六早上,其他的亲戚也来了。


一早起来,我们就去了奶奶的灵堂,她的儿子和孙子正在这里接待那些带着钱和烧纸前来的亲戚们。这些宾客首先在一旁登记自己的名字、从哪里来、给了什么东西,再磕头、上香。整个过程持续了三四个小时,非常隆重。有时,我会听见小申的哭声。


作为主家,他有自己的角色,要登记礼单、陪灵,但其他宾客就自由一些。仪式上,红白理事会的几个成员走过来跟我们开玩笑:


“这是我外甥。”其中一个人指着另一个村民说。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他们的姓一样,且“外甥”比“舅舅”年纪还要大。


“这个人是日本人。”另一个“不可能”的玩笑。


但我的朋友当了真:“你是坐飞机回来的?”众人哄堂大笑。


小申奶奶三周年仪式上的礼单


待到宾客祭拜完毕,他们就要送奶奶回去了。儿子们和孙子们,还有那些吹笙的乐手们,二十多个男人带着她的牌位和祭品回到坟前。


他们烧了一些邻村的老人做的纸马,还烧了一些更现代化的纸扎:有房子,有冰箱,有麻将桌,还有德国汽车。这些东西像五爷的伞骨一样,来自某个工厂里的机器。


待车马化为灰烬后,我们回来吃饭。宴席就摆在大路上,有80多桌,老申安排我们跟着去给每桌倒酒。


安顿80桌人吃完饭,三周年仪式就结束了。


“差序格局”理论认为,中国人对“自己人”和“外人”的划分是弹性的、情境性的。此前,小申也担心我们不能跟着参加白事,但十里庄对“外人”的界定并不严格,没有哪场仪式会排斥两个老外进入,我们在仪式上可以笑,可以提问题,可以拍照。


幽默和庄严,在法国和十里庄是共通的。


   集体,或实或虚


奶奶是在三年前春节过完后去世的。如果不是这样,纵使有红白理事会操持,三周年仪式也可能没法办得这么隆重,因为一年中的大部分时候,村里面只剩下老人、孩子、部分要照顾孩子的女人。


村里只有一所小学,初高中的青少年们都去县里和市里读书了。那些可以赚钱的青壮年,过完年,就会回到县里、市里、更远的地方,甚至国外工作。小申在北京,他的哥哥在市里,老申则在山东。


小申和哥哥这一辈已经不种地了。老申还在坚持,到了农忙时节,他会从打工的地方回家,每个季度回来10天左右,他和像他一样的人们会互相帮助,可以种得很快。


春天,他们种小麦,夏天和秋天种水稻,到了冬天,就要过年了。


二月,平坦的土地上,除了刚刚发芽的小麦,我只能看到坟墓、坟墓和坟墓。


村民们告诉我,一亩地一年只能赚3000块左右,按每家10亩地来算,一年也不过3万。因此年轻一代选择在城市劳动,从15岁或20岁左右开始,一直做到65岁。


只有春节能将所有的游子们带回十里庄,甚至那些早已不属于这里的人。老申的哥哥也回来了,尽管他已经是一个“属于东北”的70岁老人:他从18岁起在佳木斯定居,结婚,生子,但每一年的春节,他还是要回到老家。


春节有着再造集体的力量。就像我的一位老师说过的那样:“过年的时候,一切都会发生。”


村里的老人得知魏玉波“是网红”,于是一块浏览起玉波的社交账号


去年,我做了一项北京鼓楼的打卡行为研究。我住在鼓楼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量来到这里选择固定机位拍照、拍完就离开的人群。在法国很少能看到这样的现象,这让我很好奇。


我发现,这些游客通过打卡行为,在社交媒体上创造了一个“虚拟的共同体”。通过相似的拍照行为,这些年轻人感受到了自己对青年流行文化的归属感,尽管他们之间并不会互相交流,只是分别与社交平台连接。


而十里庄的人们,则真切地属于这个实体的共同体。一整年的时间,他们分散在各地;到了春节,土地和祖先又重新将他们相连。在这几天里,他们以集体的方式行事,从早到晚一直在一起。


聚在一起打牌的十里庄村民


而在那八天的时间里,我也成了这个集体的一部分,这让我有些想念城市里那些独处的时间。平时,一周七天里,我只会用三天时间社交,可在十里庄,安排全乱了。


头几天,我要处理的一大问题就是,自己作为外国人“太受欢迎了”:总有那么多酒席,有那么多人来跟我说话;大清早,就有人来申家做客,我要么接烟,要么得递烟;终于能休息时,还得在桌前想办法整理笔记,在记忆消失前写下白天学到的一切。


在烟酒、目光、中文和平原大风的“摧残”下,回北京前,我的身体就遭不住了。


在集体中,许多时候并没有太多选择,不管是选择屏风,还是选择生活方式。


开锁子,玩手机


最初到达十里庄时,看到逐渐空心化的村庄和失落的农耕生活,我很担心这里的传统在几代后消失,甚至担心十里庄本身消失。


毕竟,这不是没有先例:附近某个地方曾经有近10个小型村落,为了防洪,统一迁徙到高处,组合成一个5000人的大型村落。新的村子里,每家每户看起来都一模一样,似乎失去了灵魂。


住在这里的人是怎么想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去和老申聊了聊。


出乎我的意料,老申并不感到焦虑。他对我说了两个词,一个是“有办法”,一个是“没有办法”。


“有办法”是因为,他近60年的人生中见到了太多变化,但他和他的村庄毕竟仍在这里。再来一个新的变化——无论是从农民变成工人,还是什么——并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相反,红白理事会还在积极运作着。恰逢龙年,十二年一度地,他们今年该修订家谱了;那些离开村子赚了大钱的申家人将会带来投资,在村里建一座祠堂;市里通了高铁,过年回乡更方便了,他们的春节习俗也依然浓厚,这些都让他感到骄傲。


老申正在给两位法国客人讲解家谱


他当然不希望村子拆迁。但如果这一天到来,老申对此也“没办法”,所以不会一直想着这些未来的事。


如果要我来形容,他积极投入眼下的生活,视角踏实而接地气。相比父母,他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很多,而他的儿子们生活得比他还要好,这就够了。


不过,也有些东西开始松动。


初四,我在“开锁子”仪式上见到了一个16岁的女孩。这个仪式本来要在她12岁那年举行,但因为疫情等原因拖到了今年。


她小时候体弱爱哭,父母便按传统习惯,给她请了神婆。神婆用红线串起一枚铜钱,加上一把象征性的锁,挂在她的脖子上,成为保护她的护身符。此后,每年都要向上面加一枚铜钱。直到今天,她长大了,不再需要锁的保护了,就用开锁的仪式来庆祝她的成人。


“开锁子”仪式中,躲在桌下的女孩


按理说,每年村里需要开锁子的小孩会在同一天完成仪式,不过今年只有她。我看到女孩和自己的朋友蹲在一张桌子下面。朋友是她的“陪罪”,意思是陪她从幼时的灾祸牢狱中解放出来。


我问她,感觉怎么样,结束后会不会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新的人?


“我也不太知道这件事情会有什么影响,爸妈让我来,我就来了。”她说。在等待时,她蜷在桌下玩手机。


我没有问过像这个女孩、像小申这样的年轻人们是否喜欢那些仪式。我能确定的是,他们会跟着长辈做所有的事,无论是上香、烧纸还是磕头。


他们毕竟仍属于这个文化共同体,如果去问的话,我不确定自己能否得到真实的答案。



对魏玉波来说,乡村生活是个新奇的体验;反过来,两个老外的到来,其实也给十里庄年复一年的相似仪式注入了一丝新鲜感。


小申觉得,自己“作为当地土生土长的一个孩子”,对十里庄的一切已经司空见惯,“如果没有他们的问题,我也不会去思考春节这个过程。”


现在再回头看老家的传统时,小申其实很坦诚:过年的种种仪式,他只是根据小时候的习惯去做,“不是接受,也不是排斥。”


过年期间,法国朋友们不在家时,小申就“宅在屋里”。“如果没有他俩的话,我也就没有存在感了。”他笑称。


没什么人来找小申。他的哥哥离家近,与同乡尚有联络;父亲老申就更不必说,他忙着和其他长辈一起讨论下一年的生活安排,该去哪里工作,什么时候开始种地。而小申则在北京呆了快10年,哪怕是一起长大的发小们,也已纷纷结婚生子,忙于新的家庭生活。


魏玉波和小申,开车的是老申的哥哥


他觉得自己是个特例——毕竟,他已经不在十里庄生活了。但对于那些仍与村子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比如小申的哥哥——来说,他们会有意识地延续这些传统。如果想要在集体里生存,就需要这些传统和其他人保持联系,成为“差序格局”中的一道波纹。


“否则的话,你会觉得没有归属感,”小申说,“所以听说要建祠堂时,大家捐钱都很积极。”


小申还没怎么考虑过类似于“如果自己以后有孩子,要不要让孩子参与家谱排辈”等问题。关于传统的种种责任都被哥哥接下了,因此,他毕业后才有机会留在北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没有我哥,也许我很早就会在老家找工作了。”


在他的生活中,家谱、宗族已经是偶尔才会出现的事物了。那些从小参与的仪式,哪怕没有全部留下来,对小申来说,也并不要紧。


“如果传统消失了,那证明我们不再需要它了。”



作者  刺刺  |  内容编辑  Yashin  |  微信编辑  王茗好




 每周一三五 更新 


投稿给“看客”栏目,可致信:

[email protected]

投稿要求详见投稿规范



你可能还喜欢 



看客长期招募合作摄影师、线上作者,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查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当一个老小区的居民想自请“ 拆旧建新”,有多难?米哈游的“新日程表”,让友商逃无可逃,玩家热议:更幸福还是醉了?白雪公主和七个老矮人?!妹子找7个老人当男友,这.....75亿元!今年自动驾驶领域最大融资来了:90后剑桥博士带队,微软、英伟达为其站台,这家英国 AI 独角兽被首相视为“全村的希望”宇宙下雨小鸡性别鉴定师,一个老板都不敢让加班的神奇职业速度曝光一个老实人老外评价各国地铁:英国安静,印度干净,中国用了3个字从一个细节,看中国人的幸福自洽度拉斯维加斯女子酒驾撞人群,被围观者困住,称自己怀孕了,还被人灌酒...猿视角: 情侣和领导喝酒, 男生被灌醉, 小姐姐竟跟领导厕所亲密接触? 边上老哥正道的光!暗物质超光速运动​农村的三蹦子被美国制裁了,中国乡镇企业的高光时刻邓小平亲自拍板,中国迎来了科学教育的春天营养品,母婴行业“全村的希望”300秒秃鹫奄奄一息救助者却查不出毛病?折腾一夜,发现它们只是醉了?!网易GDC向老外科普:“虎妈”锤炼游戏人,中国游戏公司如何运作的?Cobo 神鱼:一个老矿工的挖矿往事五一回家一趟,村里攀比风越来越重了,农村的出路在哪里?能级跃迁4名老外被刺,我们都忽视了一个细节亲兄弟同娶一个老婆,狂生10个孩子一起抚养:老婆平等爱我俩一个老员工的离职忠告:浮躁的年轻人请你读完!校友活动丨清华经管EMBA河南校友会携河南省星联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六一亲子活动改稻为榴,越南农民大量摧毁稻田特鲁多推出这房贷政策 网友称醉了75亿元!今年自动驾驶领域最大融资来了:90后剑桥博士带队,微软、英伟达为其站台,这家英国AI独角兽被首相视为“全村的希望”为什么性交易不能合法?全球最大妓院村的女性这样说......河南对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火灾开展提级调查一个老牌美妆公司,想用科技再赢一百年血泪之歌,他为被污名的河南农民而唱…温度计爆表,央视追问真实旱情,抗旱处长透露细节,河南太难了毛选解读丨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