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人公司:不上班,然后呢?

一人公司:不上班,然后呢?

公众号新闻

如果不上班,一个人还能做什么?离开职场,人会怎么重新思考自己和工作的关系?

 

带着这个疑问,《人物》找到了几位自己给自己打工的年轻人。他们做的事情不同,有的开花店,有的做品牌营销,但共同点是都只有一个人在做事,是个小型的「一人公司」。

 

「自由」是最容易想到的好处,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不用听别人说三道四,也不用再处理职场里复杂的人际关系。还有「明确」,做了什么,赚了多少钱,全部都是自己的,那是一种笃定的落袋为安的快乐。

 

但生活中的很多困惑,并不能随着「不上班」而自行消失。收入的不稳定,让焦虑变得更经常;没有同事,意味着缺乏反馈,容易感受到孤独;而没有了上班与下班的分野,也会很容易让人觉得「工作和生活彻底搅在一起」,很难达到平衡。同时,社会关系的减少,可能让一个人变得「没有名字」,更难找到自己的价值坐标系……而相较于上班的阶段,这些问题似乎变得更难,因为无法再幻想通过「辞职」就能解决,而必须一个人去面对。

 

一边经历着市场波动带来的不安全感,单打独斗的孤独,生活陷入重复的困境,一边收获着「看得见摸得着」的快乐,找回对自己的确信。在这四位年轻人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人和工作更复杂、细腻的关系。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文|聪聪
编辑|槐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他们叫我「姐」,时间长了我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没有名字的人。

张不蓝 33岁

淘宝店主


2019年底,我开了一家淘宝店,当时我还在广告公司上班。临近圣诞节,我想玩一下,批发了几个针织的圣诞树包包开了个店铺卖,拿货30块,卖五六十。

 

我蛮喜欢卖东西,之前在闲鱼卖闲置就觉得很开心。因为这是一个很明确的事,每一笔成交都很具体,而这种开心在工作里不常发生。

 

广告行业一直都追着最新的东西,这意味着你做的东西很快就过时,让人很疲惫。作为乙方,大部分时候得到的都是否定的意见,直到结束,接着进行下一个痛苦的项目。我听过最受打击的话是,「你们换个人写吧,找一个高级的文案来」。这种直接就说你这个人不行,对我伤害特别大。

 

所以卖东西对我来说比较解压。一开始店铺没有任何成交,不太有可信度,八个包包只卖出三四个,剩下的都送朋友了。后来,我开始卖小首饰,项链、手链什么的,店铺的模式就是最简单的一件代发,我没有存货压力,只负责物流和客服。

 

一开始单量非常小,上架之后我也不怎么管,偶尔有人下单,我就把单子发到拿货的店铺去。突然有一天,好多人来问一个手链,我发现,可能由于淘宝改版,那款手链通过算法的筛选变成了平台推荐款,爆了。接下来的一年,那条手链我差不多卖了 2000 多条,赚了两万块。通过这条手链,我的店也完成了最初的粉丝积累。

 

爆单之后,赶上2020年双十一,店铺有了很多很多单。双十一也是广告公司比较忙的时候,我记得半夜回到家就坐在床上,一个一个把别人在我这里下的单复制粘贴到批发网站上,真的很累,但我还是一直在做,还挺有干劲的。因为每一笔订单的利润都是落在我自己口袋,每一个动作就是十块钱,这对人的激励还是蛮大的。

 

它相比于我的工作是那么的简单,又那么明确地能赚到钱。工作是一个集体的结果,一个月很忙很累,顶多会有一些小小的奖金,但跟付出相比,我还是觉得太辛苦了。在广告公司可能同时在做5个项目,不停开会、写方案,加班、熬夜,甚至通宵,赶着北京的早高峰下班,我那时候吃得最多的就是宵夜和早餐。有次出差,我四天只睡了10个小时。还有一次出差去杭州,必须当天往返,回北京没有合适的航班,我们先坐高铁到上海,再飞回北京,到北京都半夜了,就这么折腾,我都不知道在急什么。

 

我无数次想过裸辞,就是没有勇气。我是对金钱还蛮焦虑的一个人,不上班没有收入,我怎么过呢?虽然有一些存款,但在我的理念里,存款是一个要越来越多的东西。

 

2021年4月,我跳槽到一家新公司,它给我了一份很高的薪水。但我觉得做得很不顺,不是我之前想做的内容,也觉得毕业十年来工作一直都非常紧凑,几乎没有休息过。到了那年9月,淘宝店每个月大概能赚小一万块,我终于下定决心裸辞了。我想,店铺收入能支撑我休息一段时间,再找新的工作。

 

但离职后我就没有再主动找过工作了,有猎头给我打电话,让我更新一下简历,我试图去做,很快就放弃了,懒得更新。一个原因是我还在接一些广告行业的项目,没有太大动力再找一份工作,另一个原因是,拖着拖着,我的淘宝店在2022年的夏天以一个意想不到的速度增长起来。五六七三个月,月流水能够达到 17、18 万,盈利已经超过我之前的工资了,我就想,何必再回去上班。

 

我开始全职开店,不再一件代发,而是拿货自己发。所有事情都是自己做:进货、选货、理货、拍照上架、客服沟通,发货,处理售后……都是很繁琐的事情,也很辛苦。我现在左右手都是有腱鞘炎的,真的是发货发的。要买很多纸壳,折成纸盒来装货。一直折,就折成了腱鞘炎。

 

2022年8月,搬家到苏州前,张不蓝在北京胡同的平房里打包发货。


但每当想要抱怨这个辛苦时,我就会让自己醒一醒。之前多辛苦都忘了吗?起码现在自负盈亏,落袋为安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感觉。而且做的事情真的很简单,相比于之前要不停地去脑暴,去深挖,写方案,各种美化、修辞,一遍遍地修改,这个事情实在是太简单。重复一个动作就能赚到钱,怎么有这么好的事儿?

 

但全职以后,还是会经历一个身份的转变。之前觉得上班是一个体面的出路,卖东西好像是一个不太体面的事,最开始做店主会有点自卑。尤其跟朋友、同事见面的时候,会觉得她们都做着很厉害的工作,跟很大的品牌打交道;即使不上班,也是去搞艺术,做着很光鲜的创造性的工作。而我每天蹲在北京胡同的破房子里折纸盒。对淘宝卖家这个身份,我心里不是很认同。

 

但渐渐地,这个心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也许这也跟这几年的时代风向变化有关。当我慢慢地和越来越多的朋友说了自己全职开店的事情,得到的反馈都比较正面积极,还有一些羡慕的声音。我发现,大家其实都不想上班,但又没有其他比较好的收入来源,也因此会羡慕我可以自己把握时间,不用打卡,不必听老板的话。

 

有一个前同事,一直在写东西,很勤奋,现在有一个6w粉丝的小红书账号,但不知道怎么商业化,他也比较困扰。说真的,当我知道这样的人也会受经济困扰、无法真正任性的时候,我好像松了一口气,因为发现大家都要面对一些很落地的东西,而当我经济上没那么紧迫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可能某个时刻也会有勇气任性一把,我现在做的这些事,可能是在为那个时刻打拼。

 

还有一点,我做淘宝并不是被迫的。很多人是没工作,没什么收入,所以想要不要做淘宝试试赚点钱,我是在把自己工作做好的同时,把淘宝也做起来了。而且在辞职之后,我也通过接项目赚到了钱。这些经历让我有一些信心。

 

而且我做店铺,也是认认真真付出了很多努力。开店这件事,真的不轻松,我现在几乎全年无休,去年底我出国一趟,只是短短五天,要下很大决心,因为只要离开几天,店铺发货速度受影响,很多数据就往下掉。上班有打卡制度,绩效考核,淘宝店也有各种评分机制和算法去规范你的行为。但仔细想想,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自己的,虽然不起眼,但我确实收获了一种轻松。

 

这两年多,店铺也经历了波动。2022年做起来的时候,我感觉整个人都来劲了,想要大干一场。结果2023年就经历下滑,今年更是,最近一个月的流水降到了四万块。

 

我做了很多努力。比如从图片升级到视频,我就找个阳光明媚的时候,到公园拍视频。我最近清理相册,手机里有五万多张照片,基本都是为工作拍的,完全没有生活的东西。但这些努力的成效有限。

 

这种波动下,我也会有不安全感,也会想淘宝店要是做不下去,可能要考虑其他的方法,比如换平台,或者换个品类。真的不行,最坏的打算也就是找个班上。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了。不上班超过一年,就会想,老子这辈子都不要上班了。

 

全职开店的这两年多,我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022年8月,生意尤其好的时候,我从北京搬到苏州,用和北京一样的5500元房租,在苏州很繁华的地段租了一套三室两厅,有充足的空间可以作为仓库。我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节奏:晚上拍照、做链接,第二天接近中午起床,吃饭,下午2点开始打包发货,5点快递员上门取件,之后,我会走上十几分钟,去诚品转转,吃点东西,翻翻书,回来再到快递点取快递。由于总是收发快递,快递员成为我最常接触的人,我们会聊几句家常,而这几乎是我所有的社交。他们叫我「姐」,彼此之间说到我,就是「那个住3001的」。

 

时间长了,我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没有名字的人。没想到不上班失去的除了职位,还有姓名。这种感觉很奇怪,当名字不再被唤起,人也会变得模糊,就像《千与千寻》里的故事。

 

去年底,一个搁置很久的想法又冒了出来,我想学做首饰,我一直都对饰品和手工有兴趣,但又缺少真正的了解,我上了一节金工体验课,然后立刻交了学费。老师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了之后,他就叫我「小张」。开始的两天我很少说话,但渐渐地,大家聊起来,问我为什么想学这个,为什么来苏州,之前做什么的……这是一种特别久违的感觉:有人想要了解你!慢慢地,我也会主动说起自己,原来「自己」是需要讲述的,在这个过程中,「我是谁」也会变得越来越清晰。

 

后来我才知道,在这个培训课上,名字有着它的晋升路径,入门学徒是「小张」,进入初级的是「张师傅」,再资深一些,就可以做「张工」。我重新拥有了姓名。从小张开始,现在已经是张师傅了。

 

现在,我一边学习做首饰,一边经营着淘宝店铺,最近生意很差,但我也不想再内卷或内耗,顺其自然就好。以往的经验告诉我,把想做的事情做好,或许某一天有意无意地,它就会成为新的Plan B。


张不蓝在学习金工,在戒指上锯出线条

 


没有生活这件事,开店也没能真的解决

橙子 32岁

在北京胡同里开着一家花店

 

2022年初,我决定要开一家花店。在这之前,我在创业公司呆过,也在出版社做过营销编辑,后来在得到一直做内容运营。

 

刚毕业上班的时候,我对工作非常有野心。进了得到也是,经历了一个什么都干的阶段,天天跟人屁股后面问还有啥能让我干的。当时也特别受领导的赏识,做了很多事,一直在往上升,28、29岁就升到了事业部的负责人。

 

但突然陷入了迷茫。有一段时间我频繁出差,一个月20天都不在北京,但我非常讨厌出差,尤其冬天,到南方到底穿啥?中国地大物博的,气候太复杂了。好像自己是个洋气的高级白领,天天坐飞机,但实际上就是个普通的上班族,非常狼狈地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只是需要物理的迁移。

 

当时不知道怎么突然就想明白了,我的价值不是我的价值,是公司的价值。我在出版社的时候,100块钱就能做一场读者活动,就做两张海报板,一张放书店门口,一张放活动现场,这事就干了。但在得到,我有机会接触到上百万的图书项目,没有哪家出版社有这么多钱。所以这本书一个月卖10万册非常正常,谁干都行,只是我比较幸运,我接到了这个活而已。这就是公司给我的,根本不是我凭自己的本事能干个什么事情。

 

那时我快到30岁,就突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嘛。因为总是冲在公司最前线的一块业务上,没人知道这事怎么干,领导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就会非常非常累,压力非常大。真的,那三四年,每天都跟打仗似的。太忙了。经常第一天晚上是一场直播,第二天晚上是一个发布会,第三晚上是别的。我记得有个实习生刚来,这么干了四天把她干蒙了,她说咋这么累啊?我说对不起,你要不休息上一段时间?

 

互联网公司有一个特别明确的通道,就是要升职。当时有猎头给我打电话,说你现在就是缺一个大厂的经历,你应该去大厂,拿到P7,然后怎么怎么样。不止一个猎头这么说。我就觉得我跟一个工业品一样,社会评价体系给你的流水线定义,你这个人现在干挺好,title也不错,送到大厂,走到 P7 。就像一个商品,盖一个戳。但 P8 什么时候被淘汰,就没有任何人会为此负责,你就被扔掉了。

 

当时已经有大厂35岁裁员的消息,我也会去想,我35岁之后呢?我是了解自己的,我不太适合做领导,因为我很难去争夺一些资源,也没有办法上传下达一个我不认同的事,我做不到为一个事情赋予意义,让下面的小朋友去做。所以我去大厂,可能一直就是p7,最后被淘汰。

 

我考虑离职的时候,年轻人过来跟我吃饭,说我是他们一路上升的榜样,还指望着复制我的路径,结果我要走了。我后来终于想明白这件事。小津安二郎在《豆腐匠的哲学》里面说,打仗回来在东京的时候,因为生活没有什么事儿,每天都会思考很多关于电影怎么拍、故事怎么写的事情,但是在战场上的时候,每天就是生与死的徘徊,什么都没想过。在互联网公司也是这样,每天都为了生存在拼搏,这事必须得完成,不完成完犊子了,搞得好像真的徘徊在生死边缘。这不是我喜欢的生活状态。

 

离职后,我经历了三个月的焦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有个前同事给我发来消息,说北京一个花店在招人。我就觉得我非常有服务意识,又喜欢养花,上班休息的时候,我会在家捯饬一天花,正合适,我就去做了服务员。一个月六千。第一天干完,我说我这一天干了点啥呀?但是好简单啊这个活!

 

唯一的心理障碍,就是当时有个帮我做职业咨询的老师来问我最近在做什么,她对我很好,我说我在做服务员,就有点不好意思。人天天帮你规划,突然你自己规划成服务员了。但没想到,我跟她说了之后,她很支持我,这也让我很感动。

 

在花店做了半年,突然觉得是不是自己也能开一家店,说不定能干得更好。这个店开得非常快。我当时想要一个胡同房子,平房单开门,看了两天就找到了,筹备了两周就开门。

 

刚开店的时候特别蠢,前三个月我是不知道记账的,直到三个月之后,发现哎呦,钱变少了,这才知道应该乖乖把每一笔支出都记下来。

 

我没想再雇一个人,因为没有钱。一直都是自己选品,找基地,找供应商,找好的货源,思考怎么去搭配瓶子,以及瓶子上的文案……然后开始种,还要拍照发到线上,线上如果有订单,就要包快递,发快递,同时处理咨询和售后,经常忙不过来。

 

橙子在店里捯饬花

 

刚开店的时候,我有特别多倔强的地方,比如说最开始客人问这个植物有什么寓意,我就会说寓意都是人编的,都是假的。但后来我意识到,客人需要这个寓意,不管他送人还是怎么样。一开始我还不愿意卖发财树,觉得俗,结果后来发现卖得最好的就是发财树。我也是后来才知道,我的花很适合送朋友,我就开始进丝带,打包,我现在是东城区最会系丝带的男人了。


开店是累,但是好在不用汇报了,不用一直去解释我要不要做这件事情,能不能做好这件事情。在得到的时候,你面对的是上百万的日活,稍微出一点错,就是大问题。有很多不可控的东西。但现在不会有忙了很久,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的感觉,干什么都看得见。

 

当然在钱上会有落差,我到开店才知道,比如过去一个月工资两万,那两万就是纯利润,而现在要纯利润两万,一个月可能得卖十万,这是不可想象的。

 

挣钱真的不容易,我现在一个月能挣一千块都好开心,没赔就很开心。虽然门口捡纸盒的大爷可能都比我挣得多。有时候就觉得咋这么难呢,但又无力改变什么。你就会变成那种心态:今天卖成什么样就卖成什么样吧。好在我也没有太大的物质需求,网上买一件半袖22.8就穿了。

 

有时候在店里听客人聊到裁员的事,说无法接受每个月不能收到工资这件事情。我才发现这些对我来说好陌生,已经不是我顾虑的点了。开店两年多,一路磕磕绊绊,一分钱都没挣到,一个月给自己开6000块的工资就觉得好吃力。我个人账户上现在已经没有钱了,但我一点都不慌,一个是因为我对物质没什么大的需求,第二点是我隐隐地一直在告诉自己,我一定能干成。

 

我后来就理解了创业者为什么都很疯,任何人都能点燃他的小火苗,因为不这样,永远会自我怀疑。我也不是要挣大钱,也不奔着北京买房,财富自由,所以好像就不慌了。

 

但我也发现,有些工作时候没有解决的问题,开店的时候依然没有解决。比如我一直没有生活,下了班回家不知道干嘛。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两点一线,一切都围绕着花店。每周一店休,但我总是很难休息,昨天周一,我下定决心好好休息,就去了郎园station逛了逛,结果去了很失望,最后又回到店里收拾。我现在有非常严重的潮人恐惧症,遇到特别洋气的人都觉得格格不入,我就是个种地的。有一次去外面的商场坐电梯,我甚至觉得天呐,人类科技好发达啊,竟然按一个钮你就上去了。因为我天天在这植物堆里待着,看个电梯都觉得陌生了。

 

罗振宇老师也帮我想了办法,有天跟我吃饭,他推荐我学个乐器。他说他自己就是学钢琴受益,但钢琴太大,就建议我学个吉他。我就四处找,竟然还借到个尤克里里。

 

开店有一点跟世界脱节的感觉,太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了,我又重新感觉到疲惫,因为你还是要面对,生活重新又陷入了一种平静和重复,刺激和成就感逐渐减少。好像不管是工作还是开店,需要解决的困境始终都在。

 

有很多人来店里说他不想上班了,不想给别人打工了,太累了,想干自己的事,想创业,想开店,来跟我取经啥的。我就会说,你现在的困惑很可能开店解决不了。

 

开店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疫情的时候我直接住店里,转个身就会被仙人掌扎,还有很多琐碎的工作,文案怎么设计,怎么给花打虫药,不挣钱怎么办,都要提前考虑清楚。他们一听,原来需要想这么多,就会打退堂鼓。他们基本都是因为形势不好不想上班,对开店的想象就是,开了就有人来,卖就行。这样的话,开店解决不了任何工作上的困难,只会带来新的问题。

 

但对我来说,生活确实变得更具体可感了。开店这件事很幸福的地方在于,很多老客人会一直来,有的可能把所有花都买了一遍,没什么可买的了,就再买一些送朋友。也有客人会带一堆吃的来。有个姐姐中午过来,帮我打包了一份小笼包,或者去超市买饮料,就随手给我带一瓶。这种交流对我来说特别感动,你不用非要以交易与否的标准来看待这段关系。

 

我的感受和经验比互联网工作积累要实在得多。我有时候觉得,这个店开一天就有一天的道理。

 

花店内景



给自己打工,还是忍不住想追求做个有用的人

米雅 35岁

品牌营销

 

我给自己打工有差不多五年的时间,2019年到现在都没再上过班。

 

最早我在公关公司,一开始觉得这个工作非常时髦,光鲜亮丽,每天做着上百万千万的大case。实际上,乙方对甲方的影响非常薄弱,我没有驾照,却做汽车的营销,写试驾的稿子。内容发出来之后,点击率是假的,评论区也是维护过的,经常觉得自己跟骗子一样。

 

后来我去了互联网公司,算是甲方,呆了好几年。你能看到做一个事给公司带来了多少营收,或者给平台拉了多少新增的用户,反馈非常直接。但几年后,当我换了一家公司,做到一个板块的市场部负责人,就发现有很多工作之外的事情需要应付。

 

比如有天晚上,老板把我叫到办公室,跟我聊到晚上10点,讲的都是公司的权力结构,谁和谁是一伙的。我就感觉怎么这么复杂,这是我完全不想在工作当中学习和介入的,一周后我就离职了。

 

可能我是一个对工作非常挑剔的人。最后一家公司是在外企,我也不适应,总有一种只有我一个人在努力的感觉。后来我自己做一些案子,发现反馈很明确,我花多少钱,能帮别人挣多少钱。我就裸辞了,我发现不上班也能养活自己,就没想再找工作。

 

但裸辞之后,就发现这不只是能不能养活自己的事。毕竟上了这么多年班,第一年我是非常焦虑的。拿工资这个事像吸毒一样,会有戒断反应。那段时间,我经常到了晚上就非常焦虑,明明有很多客户在找我,活没少干,但没有朝九晚五、固定规律地工作,总有种荒废的感觉。尤其周围的朋友都在上班,你发现人家在忙,在开会,只有你在家看电视剧。

 

收入也不稳定。这个月可能特别忙,接了两个项目,下个月可能甲方推广暂停,就没有收入。我用了很长时间才习惯。

 

还有一些其他不一样的地方,比如上班的时候,大家会讨论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但对于我现在来说,工作和生活彻底混在了一起。好处是这事做到哪儿你自己说了算,坏处是,不管什么时候,这个事推到你这儿,你就得做。完全没有所谓的平衡。我只能尽量给自己安排一些比较舒服的事,比如徒步,我明确告诉工作伙伴,我这一周都在徒步,请不要联系我,用这种方式硬生生把自己跟工作分开一段时间。

 

有些工作中的问题,也并没有随着辞职自己干而消失。

 

最近看《我的阿勒泰》,马伊琍有句台词,说我生你下来不是让你当个有用的人,你看这个牧场的草、树,不就这么长着么,它有没有用都在这晒着太阳,长着呢。我眼泪立刻就下来了,把自己都吓一跳。

 

因为我仍然想追求自己是个有用的人。即使不上班,我也还是没有完全卸下这种自证的逻辑,我要贡献一些价值,给甲方,给用户。


大概这样靠接项目过了两三年,又陷入到重复和疲惫。因为很多客户是外企,我也明显感受到经济环境的变化。所以在营销之外,我想做一些新的事情,比如做个实体的产品。正好一位朋友家里有个酒庄,找到我,商量怎么能把这些酒包装推广。

 

我开始做一些以前完全没做过的事儿,想名字,设计LOGO,挑选瓶子,线上开店,定价,找人直播……困难真的太多了。直到现在,做了十款酒,还是没有找到让我爽的环节,因为卖得不好,好像就没有证明自己的价值。


米雅在酒庄拍视频


也是因为做酒,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我发现这几年虽然也在探索,但还是跟社会有点脱节,所有能用的资源都是过去工作上积累的,却没有什么新认识的人。我当时甚至想,要不要找个酒类公司再去上个班,把这个行业的人都认识一下,因为觉得上班的过程中确实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资源和人。这种思维简直就像肌肉记忆。

 

但仔细想想,不是只有上班才能提供这些。我后来就强迫自己去认识一些人。比如即刻有个组叫酒鬼俱乐部,我就时不时进到组里,看最近有谁发言分享,如果IP在北京,我就会给对方发私信,问他要不要面个基,能不能认识一下,也去一些红酒的品鉴会和酒局,强迫自己去拓展人脉。

 

一个人做事很容易有孤独的时刻,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制定计划,自己承担责任。有时候想,上班的话会不会轻松一点,不需要承担责任,因为目标不是你定的,是老板定的。你只需要按照老板指的方向,和整个团队想出来的策略去做,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当然,想想上班时候的痛苦,又冷静下来了。

 

这五年我慢慢在生活里建立了一种新的秩序,没有过去那么强的要进步的紧迫感了。可能因为目标是自己定的,一个人单打独斗的过程中,更容易看到自己的边界,不像上班,提要求的都是别人。现在跳出来往回看,就觉得很多事情没做好,是必然的,不是我的问题,是这个产品就行不通。但当时就觉得是自己不够好。

 

上班其实是一个很花钱的事。你觉得在挣钱,其实也在花钱。我最后一份工作的年薪接近一百万,但我那时候月月光。我经常会买一些奢侈品犒劳自己。因为很累,通勤很累,就必须打车。而且在办公室,大家多少还是有点攀比的心态。所以裸辞后,我卡里就剩一两万,虽然也没买房没买车。

 

不上班之后,反而攒了一些钱,因为我明显比之前快乐了。现在我做事的动力很足,就觉得不要拦我,我现在就是要工作。这反而带来一种稳定感,我知道我花出去的钱是可以挣回来的。我完全相信自己的工作能力。而过去在一个组织里,评价体系是很单一的,你挣多少钱,你的绩效是不是比去年高,职位有没有增长。你的反馈基本都来自于这里,我们太需要别人给我们打分了,就很难有坚实的内核相信自己做的事。

 

过去觉得工作特别特别重要,不上班胡乱过了几年以后,你发现,胡乱过也没特别差。之前那套叙事你骗谁呢?你没法再糊弄到我了 。

 

我前段时间到上海出差,和朋友一起设计了一款酒,办了个线下的活动。大家一起动手,谁主持,谁摄像,谁发言,所有人朝着一个目标努力,那个时刻让我觉得特别有魅力。以前在公司,一年给一千万让我去花。现在自己做产品,没有那么多钱,就得依靠一些以往吃喝玩乐的朋友帮忙,重新看到了人和人关系的可能性,这个事还挺有意义。

 

世界好像变得开阔了,我就像个猎人,知道会随机掉落一些东西,如果我足够快乐或者我足够有活力,我就能接住。

 

米雅在WEWORK工作




孤独感和沮丧袭来,我想要不再找个班上

小毛 28岁

视频制作

 

我是比较追求意义感和成就感的人,工作四五年之后,我渐渐发现工作已经无法满足我的这个部分。

 

刚毕业时,我在一家内容公司做品牌策划。头两年很新鲜,每个项目都需要创新,跟着有经验的领导能学到很多东西,很忙也很好玩,自己被推着学了很多技能,包括视频的制作。那会公司处于上升期,每个员工的机会也多,做完一个视频项目后,我成为一个视频部门的负责人,开始带自己的小团队时,我发现在这个公司能学到的东西越来也少了。

 

最明显的是,做完一个创新的视频项目,市场反馈还不错,我希望领导能给我一些指导,但她什么也没说,既没有意见也没有建议。我当时很难过,觉得是不是她对我的工作并不满意,为什么不给我一些方向?过了很久之后我再想这件事时才明白,她可能也不知道这个事应该怎么做。

 

加上市场环境变化,渐渐地,好多项目没有那么刺激了。手上的工作也开始变得重复,于是我开始思考,我还在成长吗?这个工作真的还有意义吗?

 

后来,我从上海来到了北京,想要在视频的内容和制作上学一些更专业的东西。去了几家内容制作机构,有纪录片公司,有媒体,但都没有获得我想要的专业上的成长。确实眼界上拓宽了一些,做了一些从前没做过的事儿,但每个成熟的内容机构都有它的一套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当我的观念和机构的产生分歧时,内容工作就会变成无止境的妥协。我想,如果无法从内容制作中获得意义感,工作对我来说只为了赚钱,用我的技能去匹配公司的要求,那不就是供应商逻辑嘛,其实不上班也可以完成,自己接项目就行了。

 

因为以前工作中积累了很多朋友、客户,离开最后一家公司后,差不多半年时间,我几乎没怎么休息,一直在接项目。策划、拍摄、剪辑自己做,如果项目体量大,再临时找摄像、后期组成小团队一起做。

 

小毛在松花湖上工作


头半年项目很多,没什么时间闲下来思考。2022年下半年,能明显感受到市场环境的变化,找来的项目和预算都在逐渐减少。那段时间我开始焦虑收入的问题,开始记账,控制每个月的花销,可买可不买的就不买,和朋友外出吃饭喝酒的次数也尽可能减少。

 

我也开始感受到一种孤独。有天晚上刷朋友圈,看到前司发布了一个大项目,还在公司的前同事们集体转发,好像欢天喜地过大年。那个时刻突然就觉得特别孤独、沮丧。我跑回上海找了前同事们,才突然想起来以前在公司,我也并没有很享受一起转发这种事,只是当工作在完成。

 

那种沮丧更多是因为独自一人工作,没有稳定的团队,风险只有自己承担,做得好或不好都只有自己知道,很久没有获得足够的反馈和成就感了。这种情绪积压一段时间后,整个人的状态都比较消极。再加上当时项目没那么多,我就又开始想,要不再重新回去上个班?于是又密集地投了一些简历。

 

有一家公司都谈好薪资待遇了,到了真的要去上班时,我发现自己还是特别抵触:那些曾经让我离开公司的问题依旧存在。而为了营生再去找个班上,好像是最简单的方式,但并不能解决我对意义感的需求。

 

我突然开始反思,我可能需要的不是找个班上,而是创造一些方式去解决当下的困境。

 

比如过去都是等着项目来找,那我就想能不能主动去找一些合作机会。我就逼着自己往外走,主动跟朋友说,如果需要视频相关的服务和内容,都可以找我。以前我总有点不好意思,还会有点拽拽的,觉得你应该来请我干活,不请就算了。过去一些预算比较低的、不感兴趣的项目我都不太想接,觉得没什么意义,性价比也很低,但现在不管多小的活,能做我都接,不像过去挑挑拣拣了。

 

至于意义感和孤独感的部分,我发现,以前的同事和朋友很多都是想做点副业的,他们有的做设计、有的做视频,但没有充分的资源接触有需求的客户,所以我也会开始帮他们介绍一些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明确,自己能从聚集并连接不同的人、发挥大家各自不同的价值这件事上获得满足,是一种「攒局」的快乐,也能赚到钱。我就开始把重心放在这件事上。

 

现在,我发现做「一人公司」,其实是给我的生活提供了一种稳定和富余,靠视频的项目赚钱,跟我过去在公司的工资是差不多的,但我不用把精力再消耗在思考上班的意义上,不在一种被压迫和剥削的状态里,分清哪些工作是赚钱、哪些工作是为了兴趣,就有更多时间去思考我真的想做什么、想要什么,至于意义、成就感就需要自己想办法去创造。哪怕这个事失败了,那我再去做下一个,我对自己的能力好像很少再有紧张和怀疑了。


小毛的办公位




亲爱的读者们,不星标《人物》公众号,不仅会收不到我们的最新推送,还会看不到我们精心挑选的封面大图星标《人物》,不错过每一个精彩故事。希望我们像以前一样,日日相伴。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熵泱——第四十六章大多数孩子都爱电子游戏,我通过了解他并和他讨论,然后制定相关规则,进行规范陶喆:出轨,被鬼畜,然后翻红极氪靠一款车冲上美股,然后呢?《我的阿勒泰》李娟:不结婚、不上班,活出了岁月静好央视曝光了,然后呢?《我的阿勒泰》爆火后,45岁李娟现状被扒:住15W的房子,不生孩子,不上班,果然年轻拜登再次加征对华关税,然后呢?我爱上班我爱上班我爱上班我爱上班我爱上班我爱上班我爱上班我爱上班我爱上班我爱上班我爱上班我爱上班我爱上班我爱上班我爱上班我爱上班45岁不婚不育不上班,李娟的“松弛感”绝了七年不上班,他在禁忌之地找到了自由“民愤极大”,然后怎么办?20年不上班工资照拿?法国“职场睡美人”反告公司:歧视我的工作能力,不能忍!美股基本面 - 2024_03_18 * 晨报 *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Wilson:美债利率逼近重要技术位 将对美股构成考验。小为了不上班,他带着老婆穷游世界,却意外赚了13个亿...70\'s Best Disco, Funk & R\'n\'B Hits Vol.1“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澳洲华人海运包裹一拖4个月,记者介入后失而复得!集运公司吐苦水,“海关邮局好多问题”每天一则英语笑话:三名男子尿尿,一人尿成4线,一人6线,一人30线!都是怎么回事?29、长篇家庭伦理小说《嫁接 下》第十章 人心难测(1)“我考上名校,然后呢?”光鲜背后是一地狼藉!纪录片跟踪哈佛、哥大、牛津三位中国学生离开浪浪山,然后走进狮驼岭~这世上,哪有容易端的饭碗?!给自己一杯茶的时间你吃的盐可能杀死你的肠道菌群,然后让你生病女性向前一步,然后呢?急!终于拿到了顶尖国际学校offer,然后呢......公寓半年卖不出,多伦多夫妇公开竞标一周脱手,然后南下开酒店一个公司主管因为 AI 干掉了整个部门,然后他也失业了妹子天天带狗上班,气得它跑5公里回老家…网友:赶紧辞职,破班狗都不上他罹患癌症,中了巨奖,然后.....山东公务员夫妻裸辞,花光40万不上班,女儿12年不上学:如今他们怎么样了?陶冬:日本告别负利率,然后呢?太恶心!男子网曝:我老婆边洗澡边大便,然后脚踩粪便进排水口…她十年不上班,换取面朝大海的“自由”AI元年的职场:“狼”来了,然后呢?带年轻人去星巴克喝了杯油,然后就。。。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