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警惕的风险有哪些? 张忆东有三个要警惕的。第一,要警惕看空、做空港股的惯性思维,这一思维依然会时不时抬头,并且引发短期震荡,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021年至今,无论是主观多头,还是对冲基金的资金,持续多次抄底,但每次效果都不好,所以,在过去几年形成了“反弹之后就做空”的盈利机制。短期快速大幅反弹之后,熊市思维、做空港股的惯性思维可能会重新抬头。港股市场的卖空比例,截至5月13日,从年初的百分之二三十降到了16%左右,虽然离2018年以前的卖空比例均值(10%),还有较大空间,但是,距离2021年至今的港股卖空比例均值(15%)很近了,预示着后续震荡将加大。此外,腾讯、美团这些互联网龙头公司的未平仓空单占比,在近两周持续增加。不少资金还在延续过去三四年的“反弹后做空”的熊市思维,没有因为近期港股大涨而烟消云散;未来只有基本面的逻辑导致做空赚不到钱,才有可能改变。短期震荡风险将不可避免,洗洗更健康。但是,中期来看,在做空比例降到10%左右之前,不用担心系统性风险。第二,二季度后期到三季度初,要小心外资对港股进行获利回吐的风险。二季度,美国高通胀有黏性,通胀数据不容易快速下来,6、7月不会降息。到了六、七月,要高度地警惕美国逆回购市场潜在的流动性风险。美国的逆回购账户余额下得非常快,到六、七月份将会回到2019年的低位,特别小心商业地产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冲击。二季度末三季度初,海外资金的行为模式可能出现变化,从当前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而进行的高低切换,转向避险模式,回流美债、黄金、数字货币。第三个,要关注的是季节性因素,因为六七月份外资进入到传统度假季,也就是“Sell in May and Go Away”。那个时候,外资有可能对近期购买的港股资产,阶段性进行获利落袋,进而可能导致做空港股的惯性思维抬头。总结来说,中期,港股修复性行情、多头市场的格局将会在未来半年甚至一年内有望延续。至少从做空比例来衡量,距离情绪亢奋的风险区域(10%)还有空间。但是,港股行情短期大涨之后,会有一些震荡风险,如果港股后续情绪继续升温,在二季度后期到三季度初将会有明显的震荡。再补充一下内资的情绪。要警惕情绪面的牛市情结,容易成为反向指标。国内很多的买方和卖方习惯用看A股的思路去看港股,经常追涨杀跌,每次港股连续大涨之后,就会一哄而上。坦率地说,我并不认为今年港股行情是典型的牛市,典型的牛市要具备中长期的逻辑、指数创历史新高的能力。我一直强调2024年的港股是多头市场,类似于1993-1996年的日本股市,只是大调整之后的修复阶段。但是,近期我们看到了一些不好的情绪苗头,有些买方、卖方及自媒体大V开始喊出港股牛市,而我们依然需要警惕这种情绪。我们依然认为这是(港股的)春天,但有春天,不一定有夏天,这只是形容词。春天是休养生息,充满机会,但是不需要亢奋,不需要过度的火热。春天里过热的天气之后,往往是“倒春寒”。过度的火热,在港股就有可能遭遇到熊市思维和做空港股的一系列完备交易机制的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