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胜利:我们教育最核心、最基础的东西,是“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那天我的儿子对我说:“我感觉没有自由,没有自我……运动都是无趣的,老师教的都是固定内容,在固定时间,特别像在坐监狱。”我当时听了,第一个蹦出来的词是“双规”——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其实还要加上规定的内容。
全文共 3382 字
阅读约需要 8 分钟
谢谢各位同仁、家长和学生,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找到自我,成长为更好的自我》,有两重意思。首先,我也是一位家长,作为一个父亲我也还在寻找自我、成长为更好的父母,就跟今天在座的各位家长一样。第二个,是想跟我们今天在场的年轻人、我们的学生分享一些感悟。
刚才肖老师说到,今天「2024未来教育论坛」的主题是「开门:内卷时代的破局之道」。在来会场的路上,我还在跟肖老师聊,当下这个环境确实是非常卷的一个时代。
黄胜利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执行院长
“教育蓝皮书”副主编,统筹“2020:中国教育改革方略”、LIFE教育创新峰会、区域教育创新共同体等多个重大课题及项目,长期关注教育公平、教育创新、非营利组织发展等领域。
01. 学校如监狱:
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规定内容
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我跟我儿子的故事。我儿子今年14岁半,初二,比我还高,已经1米81了。他在北京上学,通俗讲,就是北京一所所谓的重点中学,当然,体制内的正式说法不叫重点,叫示范学校。
今年五一,好不容易有个休假,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就在一条河边散步。一开始,儿子跟我聊一些好玩的事情,聊着聊着他突然就沉默了,然后来了一句:
“爸爸,现在我特别讨厌上学,像监狱一样。”
我当时很惊诧,我说你为什么这样讲?他说我跟你描述一下——
每天早上大概6:30起床,7点出头到学校;
然后先上早自习,再上5节课;
课间10分钟其实也很难做到,老师时常拖堂;
中间广播体操也是固定动作,想打个球根本不可能;
下午,又是几节课;
到家已经6点,晚上还要做很多作业。
他说:“我感觉没有自由,没有自我,体育课我喜欢的足球也踢不了,运动都是无趣的,老师教的都是固定内容,在固定时间,特别像在坐监狱。”
我当时听了,第一个蹦出来的词是“双规”——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其实还要加上规定的内容。
当然我们家还好些,我们没有鸡孩子,没有给孩子上任何的辅导班、培训班。如果还要加上这些,就相当于996,大家都知道,大量的孩子周末也是这样过的。
所以,我想大家其实都很明白,我们国家的中小学生现在是怎样的学习生活状态。像我儿子的故事,不是孤例,他代表着国内千千万万、大量的学生,就是当下教育生态的个案呈现。
▲ 本文作者黄胜利在 2024 未来教育论坛上作主题演讲
大家可以看这些数据:
24.6%的青年少抑郁检出率,中科院心理所;
超20%的学生有轻生念头,北大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30.4%北大新生厌学,40.4%学生认为活着没意义,北京大学精神科主治医生徐凯文
……
近几年,类似这样的调查研究特别多,我只是随手挑了几个在国内比较权威的。我们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前两年也在关注青少年自杀问题,但这个话题很敏感,研究很难进行。现在中小学生抑郁、轻生的比例非常高,网上零星还有些信息可以看。
02. 面对AI与VUCA时代,
我们的教育何为?
在这种内卷环境下,我们还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或者说,很大的一个变量,就是AI。这两年国外不断迸发的AI技术,正在解构当代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尤其对我们教育体系构成巨大的冲击。时间关系我不展开讲。
另外,从疫情到现在,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也被称为乌卡(VUCA)时代,它是易变的、复杂的、不可控的、模糊的时代。
现在面临的问题,不管是全球化问题、战争、恐怖主义、大的疫情、社会公义等等问题。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全球语境、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来探讨内卷、探讨教育、探讨培养人——那么,我们的教育何为?
今天,我们很有缘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们的教育面向的是未来,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当下也已经很模糊,但我们的教育还在延续这个滥觞于19世纪、将近200多年前的教育体制,教的呢又是20世纪的知识,要怎么应对未来?所以,作为一个教育人,我们的终极追问是——在当下的时代,我们的教育何为?
▲ 本文作者黄胜利在 2024 未来教育论坛上作主题演讲
我们先回过头来看,我们教育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第一性原理是一个领域、一个学科最基础的东西,是整个领域、学科架构的基础。我在这里定义,我说,整个教育的第一性原理就是“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我相信,这就是我们教育最核心、最基础的东西。
不管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我们在当下内卷又乌卡的语境下谈教育,更是要回到教育的第一性原理。不管外部环境、科技如何变化。
谈到这里,我想,我们要首先“发现自己”。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所讲的“因材施教”,这个“材”就是发现自己。而在国外相对比较系统的教育理论里,我挑了两个分享给大家。
一个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就是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个人的智能特长是不一样的,大概可以分为8类,每个个体都会有偏差。所以,在这些智能里,你要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
这里面重点跟大家提一下我们目前的考试,尤其是高考,考的是什么?语言和逻辑。为什么说起高考,大家一方面在说公平,另一方面又说非常糟糕,因为他以非常窄的标准去评判一个人,高考考的内容只能评判语言、逻辑这两种智能,而其他很多智能——音乐、美术、体育、自然、人际、自省,都是没法评判的。
在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素质、素养越来越多元的情况下,通过单一的考试还能评判出合适的人才吗?
第二个跟大家想分享的,是上个世纪一个很知名的心理学教授、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在1959年提出的职业兴趣理论。
发展到现在,这已经是一个很成熟、应用很广泛也有很多测评工具的理论,我大概简述一下,有兴趣的大家可以在网上搜到更多资料。他认为,每个人他的人格特长大概可以分成6个方面——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
他认为每个人把自己的人格特征找准了,然后职业相关的匹配度比较高的情况下,一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兴趣,内驱力等等,都会表现得更好,而不是为了讨一个生计。对于我们教育者还是年轻人而言,甚至是每一个个体,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
▲ 6月22日,2024 未来教育论坛于致极学院举行,图为教育专家圆桌激辩
03. 20年前,招个好外教都难
前面我们说了怎么找自己,接下来我们要说,我们怎么样“成为自己”。
这里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概念。大家都知道,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大概会分成两类知识,包括从启蒙运动知名的教育学家卢梭也有这种阐释。
第一个,就是所谓的套装知识。这里的“套装”简单的说,也就是我们现在学校传统在教的、所谓的学院派的,或者说,一两百年前学院派开始逐步建构出来的分科目的这些知识,比如物理、化学。但随着科技、社会甚至学术界自己的发展,专业切得越来越细,而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复杂,人们很难再用专一、单一的学科去解决问题,已经很难去面对未来。
这个时候,我们提到的第二种知识出现了,而且也是不太被重视的,我们叫“来源于生活实践和阅历的经验型知识”。我刚才看到我们致极学院的宣传片,致极除了在学校内的学术课程外,也做了大量参访实训,这就做得非常好。
这种经验性知识,它是对于人、对于社会、对于环境,对于人性通过阅历、经验、体察所积累出来的经验,包括道德等等。在目前整个学校系统里,这类知识还是非常欠缺,但是应对未来,第二种知识会越来越关键、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一再呼吁教育要走出教室。
刚才我们谈了许多AI、乌卡,回到我们的今天主题——开门,内卷时代下怎么破门。
我们在做教育的人,有一个概念,我们在寻找未来,我们在创造未来,我们在面对未来,但同时,我们做教育的也有个坚定的信念,教育就在当下,教育就在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现场所有人。
▲ 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 1921-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法国哲学家莫兰提到的,未来的名字叫不确定,未来是没法儿预测的。
可能大家深切体会到,我们在3、4年前出现的这种新冠疫情,我们能预测吗?没法预测。既然未来没法预测,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当下,当下能做的面向未来的事,最好的就是教育。
所以我们今天谈未来,对每个孩子来说,就是找到自我,成就更好的自我。对于我们的教育同仁来说,我们更应该去注重的是,怎么样去培养提高学生来源于生活实践和阅历的经验型知识。
▲ 本文作者黄胜利在 2024 未来教育论坛上作主题演讲
它更多的是面向未来的社会化学习,就是走出教室、不局限于书本的这种学习,或者我们统称为教育3.0。这里面有三个核心——
01
学习在窗外
就像我刚才开头讲我儿子的故事一样,传统的模式是什么?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认为学习只能发生在教室,那件屋子里面。而未来的教育它不仅囿于教室,更多的是在窗外,突破时空。
02
他人即老师
中国传统里提到三人行,也是一样的道理。这里我要提到致极,不是开玩笑,也不是打广告,而是我们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一直在研究内卷,研究怎么突破教育内卷。为什么我本人特别欣赏肖知兴老师?因为突破教育内卷,真的是在于有非常多个体,有情怀的教育家、企业家去做探索、做实践。肖老师创办的致极学院,就实践了“他人即老师”,包括那么多的企业、各种社会资源,这才是真正应对未来的学习模式。
▲ 致极学子参访林清轩,与企业创办人孙来春交流
03
社会即教材
或者叫世界即教材。这个很好理解,但其实做起来非常难。
在当下,我相信,我们传统的学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很难做到,但我相信像致极这样的创新型文理学院已经开始在做了,这才可能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未来。
好的,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给大家有一些启发。
谢谢各位。
(本文根据黄胜利于 2024 未来教育论坛的主题演讲〈找到自我,成长为更好的自我〉整理)
来源 | 致极学院
上下滑动查看最新议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