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上海楼市解绑,房价要涨了吗?

上海楼市解绑,房价要涨了吗?

公众号新闻

点击上图▲立即了解


“如果不是刚需家庭,不建议以投资作为购房的动因,短期内不适合投资。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525日,一个关于 “银行停贷”的话题,让本来睡懒觉的周六早上变得热闹非凡。


“请问上海银行停止放贷了吗?刚交了首付,还没放贷!难道说上海跟进15%首付比例和降低公积金和商贷利率?早点出来吧,给我省个特斯拉Model Y出来!”


“我的也停贷一个星期啦,还没放款。”


逐渐地,小道消息越来越多,诸如“建行客户经理说,公积金要下调”“听说可以贷40年”等等。这一切,似乎都在表明在下周有望出现“重磅”消息。


果不其然。5月27日,上海突发重磅楼市新政。按照朋友圈多位楼市专家的话说就是“超预期”“很震撼”“终于来了”。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它的影响力,那便是“它将决定你未来财富增长和在一线城市生存的逻辑。”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那么新政到底说了什么?我们先用大白话翻译一遍。总共涉及三个方面:


▶▷第一,放开限购。


◎ 单身非沪籍购房区域扩大至外环内二手房。


◎ 非沪籍社保连续缴满年限从5年缩小到3年。


▶▷第二,贷款政策。


◎ 商贷款首套LPR-45基点,利率降至3.5%;商贷首套首付不低于20%。


◎ 商贷款二套房LPR-5基点,利率降至3.9%(特殊区域3.7%);商贷款二套房首付不低于35%。


◎ 公积金贷款首套80万,家庭60万;二套65万,家庭130万。多子女家庭基础额度上浮20%,最高192万。


第三,其他政策。


◎ 支持企业购买“老破小”,租给职工,不限套数。


◎ 取消离异购房合并计算住房套数规定,对夫妻离异后购房的,不再按离异前家庭计算拥有住房套数。


◎ 限购基础上,多孩家庭可多买一套。


看到这些政策,很多人不淡定了。小巴某位在杭州已扎根的同事瞬间想把房子卖掉搬到上海去,而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估计心里也犯嘀咕。以后两个月可能工作量加大了,因为“假离婚打新”的钻空子行为似乎有可能死灰复燃。


当然,新政的影响和作用远不止这些,我们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进行初步解读。





关键词一:风向。


上海是全国稳楼市的基石,无论从市场健康程度,法律法规的完善情况,以及市场买家的前瞻性和认知情况,上海都处于领先地位,不管在政策端还是市场端,参考意义都很大。


然而从年初开始,在其他城市“花式解绑”的背景下,上海的动作可谓“挤牙膏”:


1月2日,上海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1月4日,上海金山推出“买房可免费轨道交通”;1月30日,允许非户籍居民缴纳社保5年以上可在外环区域限购住房1套;5月3日,鼓励“以旧换新”。除此之外,上海再无重磅楼市政策。


直到“517”核弹级楼市政策出台,国家层面开始降首付比例、房贷利率,但也有所保留——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首付比和利率下限。重磅利好下,全国十多个重点城市纷纷跟进,而上海直到昨天才调整了贷款政策。


上海的最新解绑举措,一方面传达了经济和楼市目前的困境,另一方面也代表着大力度政策的全面出台,政策拉动楼市复苏的决心越来越明确。





关键词二:改善。


我们咨询了几位房产专家,他们在一条政策的重要性上达成共识:多孩家庭可以买第三套房。上海原来是以家庭为单位,可以买两套;原来外地人已婚,以家庭为单位,也只能买一套。这条政策的背后其实是两个字:改善。


这几年,整个房地产行业,尤其住宅开发商已经意识到房地产不再是周期变化,而是客群的需求在变。


现在的调控都是在为改善型客户做铺垫,政策更多的倾斜给改善客群,因为国家也意识到这才是推动市场的最大驱动力。而改善客群有不少都是二孩家庭。今天的政策,终于给了他们十足的照顾。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这一条非常符合人性。多孩家庭的需求并非是炒房,而是想在提升居住空间的同时,给子女们都留一套房。目前在上海敢多生的人群,本身的物质条件也相对优渥,也更有能力多买一套房。”


其实我们再来看不论是单身非沪籍的购买区域扩大至外环内二手房,还是支持企业购置“老破小”二手房,再通过一系列的利率刺激,本质是一个消化二手房、打通置换链的逻辑。






关键词三:人口。


就在新政出台的三天前,上海还公布了一组有点吓人的数据:2023年,上海全市总和生育率为0.6,常住人口的一孩率仅为66.24%。


房地产行业有个说法是“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人口是楼市需求的支撑力,其剧烈下滑自然引发担忧。


不过,上海的人口长期保持“机械增长”,每年都有“新上海人”涌入,未来尤其是中小城市的年轻人,他们将构成在沪购房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各地的经济和就业日趋紧张,优质人才的引入变得尤为重要,上海楼市新政只不过是一个“引流手段”,而它盘活的不仅仅是上海的楼市,更是国家核心产业和整个社会各产业的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在长三角地区,“人才流动”将成为常态,这也意味着上海周边地区将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尤其对于小富的南京,“买上海”一直是个巨大的诱惑。别说个人了,江苏企业一旦做大就有搬到上海的冲动。


因此,上海周边的城市,未来或将出台刺激力度更大的人才引进和楼市政策。


最后可能还要回到我们都一直关心的问题:


如果上海楼市复苏,真的会带动一线城市,甚至是二三线城市的复苏吗?当人口增长放缓后,房价上涨的逻辑还存在吗?今天是不是买房或投资的好机会?


这几个核心问题,将由我们的几位房地产行业的专家和经济学者来解答。



有了上海的示范作用,接下来广州、深圳和北京必将跟进执行房市新政。深圳、广州会力度更大,比如广州可能会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既优化限购政策,又落实房市新政;深圳首套房的首付比例,可能至少降至20%;北京也将大致参照上海的做法。一线城市的跟进,无疑将对全国楼市的回暖起到积极作用。


目前上海的落户政策依然相对严格,一旦放松,就会有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希望获得上海的户口或购房资格。因此,只要上海愿意,其人口总量就可以增长,成为支撑房价的重要力量。


我认为,上海楼市在这次新政后,基本上已经触底,整个一线城市的情况也类似。像深圳、广州和北京跟随出台楼市政策后,政策力度都基本足够,接下来可能只是微调,比如降低LPR或降准等。所以一线城市的楼市,现在是购买的好时机。


上海目前的富裕阶层,购房的欲望已经上升,最近连续出现了多个豪宅项目的日光或准日光盘,每套房价基本在4000万以上,这表明上海顶尖富裕阶层已经开始抄底。因此无论是刚需还是改善型需求,在上海购房的时机已经到来,趋势变得非常明显。


二线城市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各地差异性较大,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至于三四线城市和大多数中小城市,目前的政策力度仍然不足,未来可能还需要等待更多政策出台。全国性楼市的回暖,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可能要到明年下半年或后年才有可能实现。


我比较关注的一条政策是“优化非本市户籍单身人士购房范围,扩大至外环内二手住房。”这一招是一石二鸟,一方面给予非户籍单身有更多选择,不再只能买外环外,另一方面又能起到承接“以旧换新”的改善需求,外环内的旧房有人可以接手,打通置换链条。


另一条是外围区域限购明显放松,包括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金山的限购门槛放松到,社保或个税只需购房之日前连续缴纳满2年及以上,并将购房范围扩大至所在区全域。


一方面不再只针对外围五大新城,更广大的外围区域都有降低门槛,另一方面目前外围新房去化速度相对较慢,然而外围总价低,有利于刚需入市,这一政策可以有针对性地加速去化。


还有一些政策也不容忽视。比如7090政策后续会出台松动:完善房地联动机制,差异化调整优化中小套型住房面积标准和比例要求,支持区域统筹、总体平衡,更好促进区域人口、土地、住房协调发展。这样开发商会更愿意拿地。


对于在上海有自住需求的人群来说,当下的确是入场的时机点,当然并不代表着上海房价会大涨,但未来供需结构的变化,会导致二手市场“捡漏”的机会大大减少,外围区域房价下行的可能性也不断变小。


总之记住大原则:政策越松的区域,房价后续上涨动力越弱。


楼市大涨的逻辑我认为首先是经济预期。在过去的20年乃至30年里,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这种大跨步向前的经济增速,是保证房价飙升的关键。这几年,增速放缓,各个行业都受到一定冲击,房地产业也被波及到,因此大涨的底层原因可能动摇了。


其次,原来地产上行的时候,各方都是通过不断贷款,用负债来驱动资产价值提升。现在地产下行阶段,政府一方面做租赁,给租金下锚,使得房价回归资本市场,并把租售比的决定性作用提高了,另一方面用降利率的粗暴手段,以时间换空间,把负债问题解决。


这些调控的背后无非就是老百姓不愿意贷款买房了,地产的投资价值和附加价值也一直在往下掉,那么房价大涨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


现在上海但凡有点良心的意见领袖,都会统一口径说,如果不是刚需家庭,不建议以投资作为购房的动因,短期内不适合投资。如果非要炒房,只能快进快出,去买特色一点的房子,比如学区、新建地铁,全靠赌了。未来房地产投资逻辑会无限趋近于现在的股票、理财和信托。


至于上海的“老破小”,不能说肯定不好,或者肯定好。而是政策放开的时候,肯定是一圈一圈慢慢向中心解绑的。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越是核心的地段越是能帮你兜底。


上海楼市对周边,特别是江苏、浙江影响特别大。因为之前上海限购,大家才跑到嘉兴、苏州、昆山华桥买房。现在既然限购放开能来上海买房子,他们基本会放弃上海周边。所以上海周边的房价可能还会再跌一点。


非户籍人士的购房区域扩大到内环影响会比较大。因为之前都动不了,现在能往市中心挪一挪了,对小面积的房子影响会大一点。企业购房主要受政府公租房的影响比较大,如果不放开的话,很多企业购房用于出租,会受到限制,其实是政府为了有更多的公租房做准备的。


楼市大涨的逻辑,基本不存在了,房地产就是维稳、软着陆。从2021年到现在,上海基本上平均下来也跌了25%左右。


从投资价值来说,这几年投资房产的基本上已经没有利润空间了。很多人现在买房子——70%左右的人买房子,不是为了赚钱,而且还要顾虑买完之后再跌,所以现在就是刚需在动。如果是投资的,观望的氛围非常浓厚。


未来的房地产投资的逻辑还是一样:现在大家都在打新,因为新房政府限价,政策一直在。虽然限售,但利润空间在,所以大家还是会倾向买新房,二手房比较少。




本篇作者 徐涛 | 林波 | 责任编辑 | 何梦飞
主编 | 何梦飞 | 图源 | VCG

《走进标杆工厂|内容白皮书》
汇集11家标杆工厂精彩内容,带你一起云逛工厂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突发!多方强势预测!加拿大央行将加速降息!200个基点都有可能!房价要暴涨16%!上海楼市大消息!这个上限取消了→最悲催中国人之二这地楼市重磅新政:按套内面积计价宣传销售!“取消公摊”已在路上,房价会涨吗?“连续涨了十多天!”它的价格突然起飞,有的一斤涨了6元,很多人爱吃钱包捂紧过日子!今天起,BC省这些费用又要涨了!五言:回顾岁月Metrotown新动向! $5500万注资的全新大手笔规划,房价又要涨!上海楼市已经彻底反转!很多人根本没有认识到这次上海房地产新政的厉害之处!偶然加国即将降息!房价要大涨?买房还有5万拿?重磅会议之后,北京、上海楼市都动起来了终于,奥克兰房价涨了5%!权威预测:今年新西兰还要涨!这些新政都要来!巨富们已经出手...钱包捂紧过日子! 4月1号起,BC省这些费用又要涨了!波士顿房市解析丨市场走向有高有低,该如何抉择?房价要腰斩?还有几年能跌到头?北上广深限购松绑,楼市触底?冯仑:银行都受不了的时候,才算到底了​震惊!涉及所有港人,这个东西30年没涨过价但现在要涨了!上海楼市“热”起来了 ?有房企称“访客多了20%~30%”,购房者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上海楼市,又有重磅消息!连发4个大招,房价会上涨吗?专家:不必过早担心新政可能引发的房价暴涨问题维州家庭电费恐怕又要涨了!地役税一年狂涨$1000万脱胎梦蓝不亦乐乎——调笑令·春梦天目北京深圳动手了!楼市加速“去库存”,房价还能翻倍?固定月费$24?南加众多居民电费又要涨了?“售楼处电话被打爆”!上海楼市新政后,有业主熬夜卖房,“比之前同户型最低价高了360万元”鸡蛋价格又要涨了!400万只鸡被扑杀 首次在这种动物身上发现禽流感!《舍得》巴郎上海楼市重磅大招来了鸡蛋价格又要涨了!400万只鸡被扑杀 首次在这种动物身上发现禽流感!!取消社保限制!深圳为汽车限购松绑,其它一线城市会跟进吗?重磅喜讯!澳财政部:澳洲人实际收入要涨了!一年有望多拿1888澳元!新加坡组屋房价要变天!成交量大涨40%,百万组屋频出,最高近160万上海楼市重磅!首套房首付20%,利率下限LPR减45基点重磅官宣!新西兰房价要猛涨!?大地震来袭:这一政策松绑!外国人可购房?影响超多华人!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