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总和生育率0.6,我在卖《二胎记》……公众号新闻2024-05-29 14:05上周刚回上海,只为了一件事,倾尽全力卖我的新书《二胎记》。为了卖书,一共张罗了九场新书签售会。心情异常激动,特别是第一场在上海中心朵云书院,疫情之后,看到台下一排排没有戴口罩的喜悦的脸,不知道该说啥好。上一次开签售会,要追溯到2019年的冬天。12月14日,《全职爸爸》最后一场在武汉的签售。开完签售会,走在武大附近的小路上,深秋寂寥的秋景中,心情大悦。当即拟定一个计划,接下来的每一个月,我都要去一个新的城市。可以写见闻,也可以写故事,然后写一本《十二城记》。《十二城记》没写成,倒是怀了二胎,五年之后,多出一本《二胎记》。这本书名字没取好,好多人反映,不该叫《二胎记》。买来放在书桌上,旁边经过的人都要吓一跳。干什么干什么,难道你还要多弄一个人出来?!《二胎记》一开始叫《再生记》,意思言简意赅,我又生了一次。后来成书时,编辑说,再生像重生故事,怕读者误会。她问我有什么取名的意见?那时我或许很忙,也或许没放在心上。总之,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为了多卖书,应该取名叫《霸道少爷与娇气公主》《往事不堪回首之二度有喜》《儿子像猴子,女儿像公主》《我妈怎么又生了一个?》……有人一看书名叫《二胎记》,就没有了翻开的想法。我这才恍然大悟,《二胎记》,某种程度上像《养猪指南》,对于不养猪的人来说,了解养猪的技巧有啥用呢?每个人都希望养猪的人能够好好养猪,不要有别的心思。实际上没有人真的愿意去养猪,因为养猪这个活,没干过的人也知道,又臭又累。不过之前毫不担心,是因为我心想,生孩子的总还有一部分,是愿意看看的。真没想到,愿意生的人会开始断崖式下跌。记得二胎怀孕时,去医院担心自己是否算高龄产妇,医生轻描淡写说,你才三十多算什么,好多40多的怀孕生二胎呢。那时感觉生孩子就像买房,很有必要。月子中心要提前半年预定,月嫂要抢,什么都不容易。没想到回来一刷新闻,上海总和生育率仅仅0.6。没有人生小孩了,每个育龄妇女都生不到一个孩子。怪不得我妈老劝我:你已经很伟大了,真的不用再生了。第一场签售会,脑子有点嗡嗡的。12点从家开车出门,一路堵在高架上。太久不进城,都不记得堵车有这么严重。过了人民路隧道到浦东,我一个劲祈祷着:千万别开错啊。开错的话,就真的大迟到了。行色匆匆走进上海中心52层的朵云书院,迟到两分钟。还好来的读者都是好人,没人介意这场迟到。场面有点大,我有点慌,感慨也很多。一句话概括,真是“乡下人进城,说来嘴儿疼”。签售会上,来了位71岁的张阿姨。她说,女儿介绍她看,于是一路看,看了好几年。很多人拿着好几年前买的书,给我签。我一看,书已经翻得旧旧的。要不是人多,可能要激动地落泪。那天穿的蓝色衬衫,有读者问链接,回家一翻,店已经倒闭了。疫情也就几年,可是回首一看,不知不觉沧海桑田。开完朵元的签售会后,第二天我开车去杭州的纯真年代书吧。这次还没到书店,看到上面竟然有红色横幅,心想规格也太高了吧。我问书店老板生意如何?他摇头说,不行,很难,太难了。是啊,卖书难,书店难,大家都难。所以就更有必要办一场签售会了,让场子热起来。这一场有个读者,问了个很有意思的事。她说,你做的每一件事都踩在我的雷区上,两口子都没正经工作,小孩没有具体的教育规划,想到要出去就全家搬出去……她问,是不是真的不焦虑?如果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不焦虑。我当即回答:对于这些事情我真的不焦虑。我发现抵抗焦虑的办法,是尽量放下手机,不要让太多的信息干扰。不要总把自己的小孩跟全世界的小孩比。后来想想,我怎么会不焦虑呢?最焦虑的事,每天都会发生,那就是写不出来。至于别的,都是排在这个大焦虑之后的。这么多年,总算学会了一个道理。比起焦虑,不如放手去做。那天杭州下了很大的雨,从开始聊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其实我正过着一种非常割裂的生活,虽然书是《二胎记》,聊的是书里的种种生育琐事。老实说吧,因为跟丈夫小孩相距万里,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甚至毫无牵挂。有个读者说得好,养育过小孩后再看这本书,有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回家后,我上豆瓣去看这本书的评论,有一篇说,看完这本书,竟然动了二胎的念头。真的吗?真的因为我,地球增加了一个活生生的人?这种感觉,就像四年前,又生了一个孩子一样,真的吗?我竟然可以生两个?确实太奇妙了。谢谢你们来看我,还剩七场,我跨越半个中国来看你们。毛利,作家,2023年微博年度突破作家,代表作《全职爸爸》,都市情感小说《结婚练习生》《卵子的呐喊》等(点击作品名即可阅读)。点击购买我的新书⬇️关注👇点上方进主页-右上角“...”-关注新浪微博 |@毛利 小红书|和毛利午餐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