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夫妻“禁欲”生活上热搜:36岁存款300万,提前退休的人生有多爽?
FIGURE 06/03
36岁就提前步入退休生活,这样的人生有多爽?
在存够300万之后,山东济南的王女士决定在36岁这一年裸辞,提前过上退休生活。
她在网络上分享的“躺平”日常,收获了大量关注。
评论区里羡慕声一片。
“36岁女子存够300万退休“的话题一夜挂上热搜,热度持续不下。
然而,比起闲适的生活,人们更好奇的是:
一个普通人如何能在年纪轻轻的36岁,实现财务自由?
退休之前,王女士一直在一家通讯企业从事商务岗位。
她和丈夫都是普通的上班族,两个人每月加起来的收入能有三、四万元。
与普通都市白领不同的是,这对小夫妻的物欲极低。
平时除了基础的衣食住行,基本没有其他爱好、旅游和社交。
因此,王女士自己每个月都能存下一万多积蓄。
2023年,在结婚的第10个年头,王女士和丈夫盘算完手上的储蓄,发现已然超过300万,便计划将钱一部分存入银行,一部分购买理财,每个月能拥有八九千的利息收益。
家里的车子和房子都是全款购入,无贷款压力,孩子也才8岁,日常花销不大。
慎重考虑后,王女士决定裸辞退休:“如果没有发生特别重大的事情,大概率不会再工作了。”
感慨王女士的潇洒之余,网友们注意到了她晒出的日常消费账单:
车子保养、吃饭、保洁、衣物等开支。
寥寥几笔花销,一目了然的账单上,没有任何其他多余支出。
王女士曾不止一次在视频中说过,自己喜欢“将钱花在刀刃上”,崇尚低物欲的极简生活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她会尽量选择性价比高、环保、可重复使用的物品,避免浪费。
三餐坚持自己做饭,基本都是肉、蛋、奶等可以保证营养需求的食物,几乎不点外卖。
也不怎么刷淘宝和直播,偶尔会拼单购买些简单的厨房用品,比如洗碗手套、垃圾袋等,“七八元的支出就足够用很久了”。
生活轨迹单一,除了出门健身,没有多少社交,日子简单的甚至有些寡淡。
但对王女士来说,这样寡淡的日子却让她弥足珍惜:
“比起消费所带来的虚无感,我更看重精神上的富足。”
一番言行,引起了网友们的感慨和模仿:
“所以克制住剁手欲望,理性消费真的是可以改变人生的。”
“我也好想极简,奈何爱好太多了……”
然而,随着热度的持续,一些讨论开始朝着诡异的方向发展。
有些人开始将“低物欲”与“不买东西”划上等号,为了效仿极简生活,打着断舍离的口号开始“扔东西”。
“理性消费的第一步就是将购物车里的东西全部删除。”
“家里的东西太多了,堆砌在一起让人觉得难受,这周末就把它们都扔了,腾空间。”
“一周内扔空三分之二个家。”
一波“极简”大军蜂拥而上。
而事实上,低物欲的极简生活状态并非仅是简单的“不购物”和“扔东西”,而是一种心态上的转变。
就像对于已经提前退休的王女士来说,低物欲不是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而是除了必需品之外,压根没有其他消费欲望。
她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状态,就算偶尔有朋友给她种草各种好看的衣服包包,她也只是一笑置之:
“买了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又多了一个填满我生活的杂物罢了。”
因此,倘若只是粗暴地将“低物欲理念”理解为克制消费欲望,不但无法进入理性消费的状态,反而可能走入报复性消费的怪圈,落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最近几年,低物欲的生活方式在青年群体中广泛流行,逐渐演变成“极简主义”,成为大家争相模仿的一种潮流。
它鼓励人们舍弃不合适和不必须的物品,让生活简单化,避免浪费行为,以此来抵御膨胀的物欲和消费主义。
然而,随着网络平台的传播和盛行,这种生活方式却悄悄变了味儿。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极端极简,以此来标榜自己的清醒和个性。
小红书上不停有博主挑战“每日一扔”。
罗列“需要立即扔掉的物品清单”。
从“超过一年不穿的衣服”到“任何看见了会心情不好的东西”。
甚至连生活必需品都统统扔掉,主打一个“为生活腾出空间”。
豆瓣上成立的“极简生活”小组,点进去的留言是:
“今天把卷纸极简掉了。”
“打卡三周穿同一套衣服上班。”
“挑战一个月只花500块。”
极简变成了苦修,仿佛只要没达成目标清单,就是“纵欲”,就该自我反思。
然而,跟风行为的背后,大家真的进入“低物欲状态”了吗?
我看未必。
在丢弃现有物品之后,为了打造极简氛围,很多人往往要以另外的价钱购入极简单品,掉入新的消费怪圈。
网友@扑腾女 就曾吐槽过自己的极简经历:
“为了追求极简风衣柜,把原本的实木晾衣架统统送人了。买了一堆植绒衣架,却导致了大量衣服变形,最后只能购买新衣架。”
“看着满屏的扔扔扔,把平时积攒的化妆品瓶瓶罐罐全部扔了。却在即将出差的时候,因为携带不方便,不得不购入新的分装瓶来装护肤品。”
“现在非常懊恼为了消费降级而买的便宜首饰和衣物,首饰几天就掉漆,衣服穿几次就起球变形,最后只能扔掉,算了一下总账比原本还贵了……”
“低物欲生活”成了流于表面的打卡,“理性消费”的初衷开始跑偏。
跟风之下被过度压抑的消费欲望,在其他看不见的角落悄悄滋长,从未消失。
极端极简的尽头,不仅会造成物质上的短缺,还有可能带来精神上的崩溃。
在“极简主义”盛行之初,“Less is more”一度是被当代青年奉为圭皋的金句。
但到了今天,许多人开始认真思考:扔掉诸多物品后,自己真的更快乐了吗?
事实上,一味压抑物欲的生活模式并非适合每一个人。
强行把自己套进他人的极简壳里,是一种折磨,也是一种对自己的为难。
有博主坦言,盲目的跟风极简生活,一度让自己产生了很多负面情绪。
只要家里的杂物稍微多一些,就会陷入焦虑的自我怀疑中:
“我的房子里东西这么多,是不是我做人太拖沓了?”
还有网友吐槽,自从给自己贴上了“极简主义”的标签,快乐没增加多少,思想负担倒是有增无减——
“因为需要时时刻刻反思自己是否又买多了、又买了不必要的东西。”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极简主义,从来都不是流于物质层面的少买、不买,而是买好、买精。
是一种心态上的转变,是在不为难自己的情况下,达成一种平和的、低欲望的生活状态。
网友@小夏 是一名低物欲生活崇尚者,也是一位旅游爱好者。
在她看来,既然有限的工资无法支撑她对每一件事投入同等资金,那就通过降低日常生活支出的方式,将储蓄额度划分到旅行成本里。
在旅游时,小夏从不购买纪念品,精打细算着入住性价比最高的酒店。
但她会走遍大街小巷去品尝当地美食,会为了节省时间而选择打车。
低物欲理念给了小东节俭克制的生活,也给了她享受高品质旅行的自由。
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曾在讲座上分享过自己对于“极简”的看法:
“真正需要清理的,是我们的精神……精神不混乱的人,是不需要断舍离的。”
所以,归根到底,需要整理的从来都是我们的精神状态,而非物品。
不用简单粗暴的消费来填补空虚的内心,也不用极致克制的隐忍来凸显自身的价值。
而是用最舒适、最自洽的方式去掌控好自己的生活。
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自己适合什么。
这远比追求流于表面的“极简主义”要重要的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