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军天才,37岁时已是大将,如果不牺牲将接管苏军统帅部!
与卫国战争中大多数方面军司令不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没有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的考验。
与卫国战争中大多数方面军司令不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没有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的考验。他也没有经历过1921年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士兵暴动带来的巨大煎熬。直到1924年,年满18周岁的他才正式加入苏联红军,真正成为一名军人。
他的资历比起其他叱咤风云的苏军将帅要差很多。不过正是这个原因,他接受了系统化的军事教育,在军校中接触到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军事理论。这为他后来指挥多兵种合成作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他和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这些没有进过军校,却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将帅有着很多不同。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
在二战苏军高级军官中,他被认为是新型指挥员的代表,是最早能够指挥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高级军官之一。在对新技术的理解与运用上,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与开创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图哈切夫斯基有着某种相似性:类似的教育经历;丰富的知识,对于不同兵种专业知识不断深入的认知;丰富的想象力……
不过比起图哈切夫斯基元帅,这个时候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因为军衔和职位较低,躲过了1937年的大肃反运动。那是一场令苏军损失惨痛的政治运动。
图哈切夫斯基元帅
这场运动清理了大多数苏军中高级指挥官,直接导致了军事指挥系统的断层,此后大批营连干部名不副实的充任师团以上高级军官。其后果就是卫国战争初期,苏军在各条战线上急缺优秀的、有作战经验的指挥人员。新上来的军官没有足够威望稳定军心、不能组织有效抵抗,几百万苏军部队在技术装备具有一定优势的前提下,一溃千里也就容易理解了。
这一时期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没有卷入政治风波,而是在不断成长中。他军事生涯的起点就在坦克部队,历任坦克营参谋长、营长。之后进入工农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学院学习,于1936年顺利毕业。1938年,出任波罗的海沿岸军区坦克团团长。后升任第二十八坦克师师长。
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起点,因为朱可夫元帅等人也是在坦克师师长的职位上开始了军事生涯。
战争初期,作为师长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指挥他的第二十八坦克师对阵纳粹的布施上将(后晋升元帅)第十六军团的坦克集群和赫普纳上将的第四坦克集群。
面对德军的优势兵力,第二十八坦克师伤亡惨重,坦克损失殆尽,因此被改编为第二四一步兵师。但他们的奋战也给敌人带来了较大损失,最关键的是拖延了敌人的推进。作为对手的布施上将在之后的战役总结中提出,德军未能及时拿下列宁格勒,很大程度上因为28坦克师的顽强阻击和持续纠缠。
布施
1941年战斗中的表现令他在1942年5月被授少将军衔,一个月后升任第18坦克军军长,指挥部队参加了沃罗涅日附近的防御战。在战斗中,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指挥所部有效保障了第60集团军的防御与撤离,不过在作战原则上,他和集团军领导甚至方面军领导产生分歧:他坚持集中使用兵力,对于上级要求分兵作战持反对意见……为此他险遭撤职。
不过接任方面军司令的瓦图京大将和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发现了他的才华,在最困难的时候给与了支持。两位伯乐为了他,大胆地向斯大林争取了任命,切尔尼亚霍夫斯基被越级提升为60集团军司令,这距离他被任命为军长仅仅过了一个月的时间。
瓦图京大将
在接下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在瓦图京、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的麾下,参加了库尔斯克战役、日托米尔战役、别尔基切夫战役等一系列重要的军事行动,立下了赫赫战功。
1944年2月,朱可夫在给最高统帅部的电文对他的军事才能做出了极高的评价,并提议将他的军衔提升为上将。不久在挑选西方面军(后来的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员时,华西列夫斯基大胆向斯大林推荐了这位年轻的上将,而且得到了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两位元帅无条件支持。
二战中的苏军
至此,未满38周岁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成为了苏联红军最年青的方面军司令,军衔也晋升为大将。而且他还开创了一项记录,一上任就敢直接向“钢叔”提意见,要求把担任方面军军事委员会成员的梅里斯调走。在他前面的几位司令员都不敢提出这样的要求。
也许他的勇气来自于自身的实力,后来的苏联/俄罗斯军事专家都认为他思维灵活、目光长远、善于迅速把握并准确判断复杂情况。具有极强的创造力和坚定的决心。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十分重视侦查工作,甚至亲自带队进行侦查。因而他能够了解对手的意图,并对作战计划做出合理的调整。对于这一点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曾经给过高度的评价,1943年解放基辅的战斗中,其所属部队的快速推进打开了通往基辅的大门。
他还习惯于将兵力集中攻击某一点的战法。1943年的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进攻战中,他把全集团军的大部分兵力集中在12公里宽的攻击阵地上,在剩下的仅100公里战线上只留下了2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作佯动,可谓胆大包天。
升任方面军司令后指挥的东普鲁士战役中,他表现出了独立性与坚定性,不管上级意图如何,他只确定自己最优的作战方案,找出对手的薄弱点加以攻击。结果就是,苏军顺利拿下整个东普鲁士,彻底控制了现代德国的龙兴之地。
被俘的德军
对于他的指挥艺术,曾任俄罗斯军事科学院院长的加列耶夫概括为一句话:不按常规做法,不按照军事艺术标准,而是最大限度考虑战场态势,及时调整,突发制敌。因为没有套路与标准,对手也难以抓住他的思维,所以每次面对他的敌人也是十分头疼,因为始终无法猜到他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不过,他喜欢侦查的习惯却终止了他的传奇。1945年2月,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在去前线视察的时候,座车遇到德军炮兵攻击,弹片击中他的胸部。在送往卫生队的路上,大将与世长辞。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
当秘书将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死讯报告斯大林时,钢叔为此半晌无语。按照斯大林原来的计划,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将接管苏军统帅部。而现在,一切计划都被打破了。长时间沉默后,斯大林向秘书授令:124门礼炮在莫斯科鸣放24响,为我们年轻的统帅致哀。
作为解放波罗的海加盟国的英雄,他被安葬在立陶宛首府维尔纽斯。苏联解体后,他的遗体被迁葬到了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与莫斯卡连科、奥加尔科夫等元帅为邻,共同守卫这块俄罗斯人的精神家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
中国国家历史又双叒叕上新啦!
《中国国家历史》邮局征订套装(征订代码:28-474)正在火热进行,一套四本,一次性拥有全年装!
识别下方小程序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商务合作、订购微信号:zggjls01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发代号:28-474 QQ群:460382533 电话:13372012240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