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之问:什么样的人适合做科研?
近期,第26届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颁奖典礼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举办。
中国科学家颜宁荣获2024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以表彰她在生命与环境科学领域所做的开创性研究与杰出成果。
颜宁教授曾在参加博士生推免面试时问出了被网友称为“颜宁之问”的问题也再度进入大众视线。
那么,什么是“颜宁之问”?根据颜宁微博发文,以下为原问题:
假设时间来到 10 年后,你已经成为一名 PI(Principal Investigator, 即独立带领一个实验室的博导),你拥有所需要的所有资源(优秀的科研团队、充足的经费、完善的实验设备、大把的时间),那你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换一种说法,这一辈子有什么科学问题或者技术难题,你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觉得今生无憾了?
继李约瑟之问、韦伯之问、钱学森之问后,“颜宁之问”问的到底是什么?
颜宁提出的问题是非常开放的,它考察的是学生对科学研究甚至未来科学世界的想象力。
这无疑折射出当前科研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短板——要培养科研人员想象力,仅仅靠上课、读书、做实验是不够的。
最关键的是培养两个品质:一是对广阔世界的好奇心,二是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关注。对于一个准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这两个品质至关重要。好奇心激发了对未知的探索和发现的渴望,而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则引导着科学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文卡特希·那拉亚那穆提、桑迪亚国家实验室高级科学家杰夫里·颐年·曹在新书《科技革命的本源:如何培育卓越研究和创新》指出:研究归根结底是一项人类事业,要在这个事业上取得高水平的成功,就需要进行高水平的人才培育。
在招募、聘用和指导过程中,在共同培育研究人员和研究方向的过程中,在为更成功的研究成果奖励的过程中,要充满同理心和关爱。
确保对研究人员的招募、聘用和指导——给予研究人员长期支持和研究自由,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每个高效的研究机构都必须极其重视招募、聘用和指导。然而, 顶尖的研究人员是稀有而珍贵的,招募和聘用的标准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可以这样说,还没有人能找到确切的公式。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所说的标准“杰出能力的明确证据”,引发了“是什么能力?”的反问。不过,杰出能力的有些维度似乎是明确的。
01 技术深度
第一个维度是要有技术深度,在一个或多个技术领域的知识深度。
这个维度比较容易评估,因为它与学术表现相对应——对相关领域的现有范式的理解。请注意,对于具体哪个技术领域不应太有倾向性。但实际上,不能保持无倾向性是研究机构在招聘时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研究机构“需要”一个了解 X 领域的人,因为 X似乎对于探索一个特定研究方向至关重要。但研究结果无法预料,随着研究的深入,可能很快发现 Y 或 Z 其实更重要。
因此,能够深刻理解 X 的重要性并不是因为 X 本身很重要,而是因为能够深刻理解 X 的能力,是当研究发生曲折变化时有能力去深刻理解 Y 和 Z的先导指标。不要低估伟大的研究人员在兴趣和需要的引导下从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的能力。
02 技术广度与好奇心
第二个维度是要有技术广度和探索超越自己专业领域的天生好奇心。
当然,在招聘年轻员工时这点更难评估,他们往往有机会在单一学科内证明自己能力,但还未跨越多个学科。通常,我们需要评估他们的一些无形特质——当提到一个他们以前可能没有想到过的新类比时,他们眼中是否表现出惊喜和闪光;是否愿意去实时探索新想法;当做一些完全不同的事情的展望被提出来时,他们是否感到兴奋(即使同时会有一些恐惧)。贝尔实验室的著名“空实验室”问题(如果预算没有任何限制,你会在空实验室里展开什么样的研究?),其部分目的就是为了评估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03 激情
第三个维度是要有激情这在生活中的每一项创造性活动中都是重要的,研究同样如此。
探索未知的激情;做出影响力的激情;驱使自己去学习、去成就的激情;想让自己被那些在有更多自由和更少框架限制时热爱学习、热爱成就并更加努力工作的人包围的激情。这个维度通常被低估,但却极其重要。对成就的渴望是真正取得成就的关键。
04 多样性
第四个维度是要有多样性。
这个维度与研究机构作为一个整体的成功有关,而不仅仅是研究人员个人的成功。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多样性是指最广义的多样性:性格的多样性、技术专长领域的多样性、包括性别和文化起源在内的经验背景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是通过交叉学科合作发现新的和意外的问题和答案的关键,也是创造性地解决未来人类和社会重大挑战的关键。杰出的研究领导者必须避免为了统一性而招聘清一色的“老男孩”,而应该组建一个具有人员多样性和技术视角多样性的组织,以激发不同的思维和创造力——这通常包括女性研究人员和其他少数群体、聪明绝顶的怪人和特立独行者。
然而,这样的组织很容易分崩离析,因此杰出的研究领导者必须以同理心和关爱来管理这种多样性——不是所有怪僻的人都具有好的社交情商和团队合作技能。我们必须认识到不同个人和智力的异质性,并重视他们的价值。
在这四个维度中,技术深度和广度似乎看起来比较容易评估,而激情和多样性似乎很难评估。但事实上所有四个维度的评估都不是那么简单的。
从“李约瑟难题”“钱学森之问”再到“颜宁之问”,为什么近代科技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为什么中国没有孕育出杰出的创新与人才?如何实现科学和技术的协同发展和颠覆性进化,如何构建和领导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机构,如何精心培育卓越的研究、创新与人才?这仍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
只有真正深刻理解研究和创新的内在本质,我们才能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才能培育出卓越的科技成果。要实现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尤其是从 0 到 1 的原始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更多精彩:
内容综合自网络。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和原载媒体所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