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碾压清北学霸跻身全球前30的中专生:是“小镇做题家”还是超强“扫地僧”?
#教育新思
2024年6月13日,一则新闻在国内教育界掀起轩然大波: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公布了本届决赛名单,来自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17岁女生姜萍击败一众清华北大的名校学霸,以第12名的好成绩跻身全球决赛圈,即将与来自剑桥大学、普林斯顿等顶尖高校的学生角逐最终的荣耀。
她是比赛史上第一位闯入决赛的中专生,还是前三十名决赛选手中唯一的女生。
“女生天生就不适合学数学。”
“一个中专生怎么和名校大学生PK?”
所有成见在这个17岁少女取得的成绩面前纷纷瓦解。
而简单复盘姜萍迄今为止的人生,我们会发现她的得失与悲喜,早已和数学紧紧连在一起。
她的碾压与逆袭,看似是奇迹,其实是注定。
01
姜萍在数学上的天赋展露,是在她上初中的时候。面对别人难以理解的数学大题,她常常“扫一眼”就能找到思路。正因为如此,她的数学成绩也远远领先于其他科目。
可是我们的教育有时候颇为“诡异”:
当一个孩子某方面突出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是她的长处与优势,而是短处与“偏科”。
于是“偏科”的姜萍没能考上高中,而是进了一所中专,就读服装设计专业。
或许是“因祸得福”,身在中专的姜萍似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和负担,终于可以每天沉浸式地和她热爱的数学待在一起。
在那里,很多人都不知道她对数学的兴趣。她常常是一个人在做数学题。
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她说自己躺在床上一闭眼,脑子里就会有各种方程在转啊转。
孤独吗?有点儿,但更多的是自由。
在没有太多压力的情况下,自由探索自己热爱的领域。
更何况,还有慧眼识珠的老师一直鼓励她,引导她去展开各种“超前”学习,并建议她参加阿里巴巴数学竞赛——
这一国内数学圈认可度最高的竞赛,门槛却极其“低”:三教九流,贩夫走卒,只要你真心热爱数学,都可以参加。
而听到老师的建议,姜萍的第一反应却是:我配吗?
一个普通小城的中专生,要和来自世界各地顶级名校的学霸一起竞争,她也难免会感到“身份”的不匹配。
但是在数学的世界里,从来没有“配不配”。你想要一个结果,就去证明它。
姜萍说,我喜欢数学,因为我喜欢通过解数学题来证明自己。
93分,全球第12名。她真的做到了。
02
姜萍在访谈中提到,为了备考,她没日没夜地做题,除了吃饭睡觉都扑在数学的世界里。于是又有人酸溜溜地断言:
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小镇做题家”。
但是,“小镇做题家”这个名词往往代指“埋头刷题”、渴望通过一条狭窄独木桥去改变命运的学子。
他们很努力,却难以看到更多的人生可能;他们应试能力很强,却无法顺利融入真实的世界。
而姜萍身上呈现的特质,却让她更像是一个清醒、淡然的“扫地僧”:
她虽然参加了比赛、并且很刻苦地备赛,但心态却一直很平和:“世界上强的人很多,我没有期待能取得多好的成绩”;
她主业是学的服装设计,却常常从数学中找到设计的灵感,让两个看似不相干的学科碰撞出火花;
在跻身决赛一朝成名之后,她也没有迷失自我,而是树立了远大目标:未来继续读大学、在更高的层面上研究数学。
她的目标不被社会价值所捆绑,她的热爱不因外界杂音而改变,她的学习与探索可以跨越边界……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是小镇做题家?
姜萍分得很清楚:她的主业是服装设计,而数学研究就是日常兴趣。当兴趣爱好和生存压力“脱钩”,往往能产出意象不到的成果。
她说:“如果服装设计是我的Plan A,数学就是我的Plan B。希望我的plan B也能被看见。”
希望更多孩子的Plan B都能被看见。
关注、点赞、转发,为更多父母带去力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