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学”出圈,凭啥?
编辑 |成风
这期的《岛屿少年》好好笑。
5月7日是丁真的生日,一群人想“卡点”给他庆生,用尽各种方法瞒着丁真悄悄准备各种礼物,打算零点整给丁真一个大大的惊喜。
各种调虎离山计、瞒天过海计、声东击西计都使完了,时间终于来到了11点59分,少年们摩拳擦掌,万事皆备。
一半人在房间里黑灯瞎火装作准备睡觉,一半人躲在走廊,偷感很重地拿着蛋糕手机要启动Suprise环节。
结果临门一脚,丁真同学“人有三急”,冲出了寝室,后面的陈涛叫也叫不住,拦也不好拦,眼睁睁看着“主角”就这样跑掉……
万事具备,卡点失败,观众笑尿。
不是……当代年轻人为什么对卡点如此有执念?
这种Suprise 情节其实很多综艺都玩过,但出现这种“意外”还是第一次见。
笑完也不由得深深怀疑,这个综艺是不是有点被“综艺之神”眷顾,为啥一个小日常,都能这么一波三折、意外连连。
1.
这个节目刚开播就以一种突如其来的“失控”状态而火速出圈。
13名性格各异、来自不同行业、技能点不同的少年,被召集到福建宁德嵛山岛,用120天的时间,共同参与一座海岛的建设。听上去是很热血沸腾的一件事,但上岛没两天,就意外地“火花四溅”,暴走连连——各种突发“意外”都宛如“人有三急”事件般让观众看得目瞪口呆。
开会吵架,有;
吃饭掰头,有;
团建崩溃,有;
各路成员花式暴走,助推“岛学”出圈。
如果说一开始节目组像放养了13个少年在小岛,让他们自行探索磨合,那么进度条来到第15天,随着每个人逐渐摸索出自己在这个共建项目里的生存之道,这张“蓝图”逐渐展露出它想要的样子。
2.
以马琪芮、罗圭甫、黄浩特、徐菲这些大哥哥为核心的少年负责输出专业技能,搞建筑设计、完善文创产业链、策划宣传展览……努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自身视角去助力当地的文创产业和对外宣传。
这群“班味”重的哥哥,虽然大多数时候是坐在电脑前奋力敲键盘,但每次看他们在项目汇报,搞出一大串华丽的提案PPT时,都会觉得画面好热血。
马琪芮和罗圭甫负责的地标建筑——嵛山礼堂项目,已经出了三版方案,还动用自己的校友人脉请来国内顶级大建筑师当顾问,目前看上去大有希望落地。如果真的建成,会给这个小岛增添一处景观超好的网红打卡地。
上次和这么多人一起过集体生活还是在“封神训练营”的徐菲,这次也以踏实、稳重又有涵养的处事风格迅速吸粉。他和陈涛、马琪芮一起策划的嵛山展,已经在筹备对外征集作品阶段,暂定7月15日开展。
他真的是个无论做什么,都会用尽全力去达成的热血少年。
刚开始上岛的时候,他好焦虑,满脑子都是各种idea,连闭上眼小憩眼前都是建岛方案……走在路上看到废弃的船只、石头、棍子都能立马在脑海里将之改成艺术装置,恨不得使劲浑身解数大干一场。后来知道生活费告急,需要去打工挣钱的时候,也是二话不说,第二天就和陈涛、董力去渔排上打工了整整一天。
两人出发前本来是打算去天湖景区给游客拍拍立得,满心想着要大赚特赚,但万万没料到天气和丁真一样不受控,想大赚特赚的俩人,最后被风雨吹得“大转特转”。
钱没赚到,人差点疯掉。
终于明白人生有很多失控的意想不到,凡事努力尽心就好。
五一的打工经历,让少年们的账上一举增加了7000多的收入,也令他们对彼此的“特长”和“个性”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让岛上的民众和干部看到了少年们为这个岛在做实事的干劲和诚意,愿意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仿佛一切都在向好的一面转变。
比起初来乍到时的迷惘、焦虑等情绪内耗、以及彼此性格、见识造成的隔阂摩擦,大家逐渐摸索到了自己在岛上真正想干的、能干的事。再回首去看那些争端,倒觉得这么直接的彼此整顿一番可能是一个初创团队加速融合的催化剂,年轻人嘛,不就是不受委屈不压抑,有情绪就直给,所以更能迅速摸到彼此的社交底线吗?
在经历一通社交的暴风雨后,迅速迎来雨过天晴的风平浪静,只要彼此的目标一致,总能抵达理想的彼岸吧?
如果一直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未必不是今年最好看的综艺少年群像!
“云监工们”也算见证了一个草台班子一般的团队,从陌生、隔阂、争端到熟稔、融合、通力合作,去努力达成一个共同目标的过程——为一个岛,留下一点属于少年人特有的热血印记,想想就很燃!
3.
或许,像节目的Slogan一样,去做具体的事,也是打破迷惘情绪、破除人际关系迷障、找到问题答案的最佳方式。
虽然建岛的目标看上去很宏大,仿佛遥不可及,但13个少年也没有他们看上去的那么渺小。
一点点地去做事,从墙上的一幅画、后院的一只鸡、渔排上洒下的一袋鱼饲料开始,脚踏实地去体验岛上的风土人情,想岛民之所需,急岛民之所急,渐渐摸索出适合当地实际的项目提案。一点点地改变,一点点地增益,这120天里,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和努力,让更多地人关注到嵛山岛、了解到嵛山岛,助力嵛山岛焕发出它本应有的生机,那么这个节目就已经意义非凡。
最新两期节目里,很触动的几个细节是驻地学校已经退休的老校长来指导少年们开荒种菜,给少年们讲述岛上孩子一点点外流的过去。
老校长刚上岛的年代,岛上有12所学校,1000多个求学的孩子,光驻地一所小学就有300学生,而如今的嵛山岛只剩下一所小学,十几个孩子。渔业不兴,人才外流……老校长的惆怅和春游时小女孩一边画风筝,一边隐忍着讲述爷爷出海打渔意外摔伤再没能回来的画面交织在一起,让人分外酸涩。
寂寂老人、忧伤的小孩。
面对同一片风景如画的大海,不同年龄段的人,却有着相似的神伤。
而少年们身处老与幼的中间,他们从童年走来,也终将走向老年,在拥有青春年华的岁月里,如何用才情和热血,度过这有意义的120天,去践行一段属于少年意气的建岛之旅?
“把整个岛屿建设起来的话,这样外流的人会回来建设这个岛屿,那孩子也就会在这边(上学)……给他们创造一个回来的理由。”口才极好的司俊逸描绘着少年们的“蓝图”,大家都很兴奋地点头,来到岛上后,亲身接触这里的老人和孩子,更坚定了少年们为之奋斗的信念。
希望这120天的共建,真的能成就这样一个契机。
打开一个窗口,让更多的人看到嵛山岛,看到更多像嵛山岛这样美丽又珍贵的存在,看到旅游文创开发之与这些海岛的意义所在。
“岛学”真正应该出圈的要义大概也在于此——
当眼前的生活充满迷雾,人们迷茫焦虑不确定的时候,你我青年,人人以微小之力,去发光去发热,去做具体的事。生活的答案,或许就会在一件件的小事、一步步的探索、一次次的沟通里自然浮现。
那么加油吧,13个踏浪的少年。
接下来的100多天,一定要把岛上的日子过好!
干就完了!
美女和狗狗,哪个更可爱?戳图片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