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一张个人愿望清单——
2024年,你要达到存款xxx万;2025年,你要拥有一套更大更好的房子……
类似这样标明时间和价格的清单,可能是很多人奋斗的目标,我们都以为一个一个拿下清单上的东西,就会获得幸福、远离痛苦,我们把自己活成了身负重任的唐三藏,以为扛过九九八十一难就能取得真经。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获中信出版集团授权,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关于我们如何重塑生命和生活的力量。一直以来,我们奉为人生目标的东西,或许正是痛苦之源,而「跟着感觉走」,只是大自然为了让你生存而设计的骗局,如果真的这么做,我们的生活很可能因此被毁掉。
为了识破大自然的骗局,真正得到平静和喜乐,我们需要学习一套新的人生技能。
如果你去过中国台湾,一定不会错过台北故宫博物院。可以说,这里收藏了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中国艺术品和文物,包括从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20世纪早期的7000多件永久馆藏品。
几年前,我请了一名导游带着我去了解这些著名的艺术品,由他向我介绍它们的艺术和哲学内涵。万万没想到的是,仅仅因为问了一个问题,导游跟我讲了一些可能改变我人生的哲理。
在一尊巨大的清代玉雕佛像前,导游随口说道,这尊佛像恰到好处地呈现了东方艺术观与西方艺术观的不同。他用一个问句隐晦地回答了我的问题:「你想象中的一件尚未开始创作的艺术作品,是什么样的?」「没错。那是因为你们西方人认为艺术是从无到有的创造。而我们东方人认为,艺术早已存在,艺术家的责任仅仅是去发现它。艺术之所以存在,不是因为艺术家的创作,而是因为他舍去了那些不是艺术的部分。」在我看来,尚未开始创作的艺术品是一张空白画布,而这位导游却告诉我,它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最终它被艺术家雕琢成眼前这尊佛像。我认为艺术品诞生于创作者的想象和雕刻。而他则认为,作为艺术品的雕像早已存在,「雕琢华饰之务,悉皆弃除,直置任真,复于朴素之道者也」。艺术反映生活。在西方,避免失去以及积累更多的金钱、成就、人脉、经历、声望、拥趸和财产是通往成功和幸福的不二之道——至少我们是这么认为的。然而,大多数东方哲学则告诫人们,这种占有欲会导致物质主义和虚荣,让人迷失本性,离幸福越来越远。为此,我们需要凿开生命的玉石,找到真我。在西方,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通常认为应该用很多赞誉与奖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然而,按照东方的思维,这种想法并不可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应该用做「加法」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应该做「减法」,去除那些虚华的装饰,呈现真正的自我。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老子思想彻底俘获了我。我意识到,步入人生下半场后,这种西方式的隐喻可能不再适合我了,实际上它可能会成为我获得幸福、安宁生活的障碍。50多岁时,金钱、功名、人脉、意见和承诺占据了我的生活。我问自己:「幸福生活的正确模式真的是不断累积这些身外之物,直到死去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生前得到、占有、体验得越多,人就越幸福,这一幸福策略被称为「遗愿清单」。如果用谷歌搜索「遗愿清单」,大约有8000万个搜索结果。众所周知,所谓遗愿清单是指列出一个人在生前想看、想做、想得到的全部东西的清单。它背后的理念与用画笔填满画布完成一件艺术作品完全相同,这种理念认为只要一一完成清单所列的事项,人们就会过上充实、幸福的生活。
据我所知,很多人都遵循这一策略行事,毫无疑问,你也一样。我十几岁时认识了一位男士,他是一位出道很早的软件企业家,出身贫寒,刚入行时事业平平。直到快30岁时,他抓住了改变人类生活的信息技术创新机遇,在一项至今仍被普遍应用的计算机程序开发上,他的团队取得了重大突破。于是,他一夜暴富,钱多得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从此,他摇身一变,成了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一位超越同行的精英人物。但是,维持这种特殊身份需要他去开发更多的创新产品。他四处出击,但收效甚微,再也没有取得更多的重大突破。于是,他开始列遗愿清单,购买房子、汽车、各种小玩意、艺术品,以及每一件自己喜欢的昂贵小摆件。他所购买的东西甚至超出了自己的享用能力:家里的餐厅成了仓库,里面堆满了尚未开箱的盒子;画作堆在地板上,连挂都没挂起来;汽车都被闲置。实际上,有一次他曾满是赞许地向我转述企业家马尔科姆·福布斯的话:「死时拥有玩具最多的人,才是人生赢家。」当时我暗忖,「事实是死时拥有最多玩具的人,依然是死人。」他对时间和人脉的利用,也反映在他的各种「买买买」上。他经常旅行,确保没有漏掉遗愿清单上的德国古堡、柬埔寨庙宇、北极冰川等景点。他拍了很多的照片,向世人炫耀自己的所见所闻。同样,在生活中,他拥有数百位并不熟悉的朋友,他热衷于与他们合影。他竟然在收集人。他没完没了地吹嘘自己多年前开发的大热产品,昔日的辉煌定义了他那被物化的自我,他期待再来一些新的冒险,继续强化这一自我。与此同时,他收集的物品、获得的体验和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显然,这些身外之物已经成为他梦寐以求的成功的替代品,而他所渴望的成功也并未来到。生于公元前624年的释迦牟尼,是位于尼泊尔和印度边境地区的释迦牟尼家族的净饭王之子。释迦牟尼的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净饭王发誓要保护好儿子,让他免受生活之苦,国王将他关在宫殿里,这里应有尽有,可以满足他对世俗生活的全部需求和欲望。
直到29岁,释迦牟尼才走出王宫。当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请一名车夫带他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王宫外的小镇上,他遇到了一位老人——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目睹活生生的衰老。车夫跟他解释,人都会变老。回宫后,释迦牟尼被这一真相所扰,他要求第二次出宫。在第二次出宫时,释迦牟尼遇到了一位病人、一具腐烂的尸体和一个虔诚的苦行僧。他再次为世间的疾病和死亡感到难过,但又对苦行僧的行为不解。如果这个人追求的不是自己所纵情享受的世俗之乐,那么他追求的又是什么?车夫的回答改变了释迦牟尼的一生:疾病和死亡困扰着世人,为了摆脱对这些世间的无常与苦果的恐惧,苦行僧放弃了享受世俗之乐。眼前所见打动了释迦牟尼,第二天他离开了王宫,学习如何像苦行僧那样去面对和承受世间的无常与苦果。在接下来的六年里,他食不果腹,摒弃享乐,但是他并没有顿悟。一天,在他饥饿难耐之际,一个年轻姑娘给了他一碗米饭。他吃了,在这一刻,他突然顿悟:放弃世俗之乐并不是摆脱世间无常与苦果的关键。他吃饭、喝水、洗浴,然后坐在菩提树下,发誓找不到真理就不起身。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释迦牟尼明白了一个道理:摆脱世间痛苦的方法并不是摒弃世俗之乐,而是从对这些事物的执念中解放出来。极端禁欲的苦行主义和放纵恣意的感性主义都是羁绊,都令人不得安生,唯有「中道」才是获得解放与通往自由之道。就在顿悟的那一刻,释迦牟尼成了佛陀。佛陀制定了一个实用的指南——「四圣谛」,来摆脱这些困扰世人的羁绊。1. 苦谛:众生皆苦,世人常被无常所患累、所逼恼。
2. 集谛:渴望、欲望和羁绊是世间无常与苦果的因。
3. 灭谛:只有摒弃渴望、欲望和羁绊,人才能摆脱世间的无常与苦果。
4. 道谛:摒弃渴望、欲望和羁绊的方法是遵循佛教的八正道。
来,咱们把这些教义转换成如下问题:我们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通过世俗奖赏来满足自己,即使最终它们无法满足我们。如果我们沉迷此道,不能自拔,当得到这些奖赏时,我们依然会不满足,而当我们不再去争取这些奖赏时,就会越发痛苦。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摆脱世俗社会的羁绊,重新定义自己的欲望。这就是自我启蒙。佛陀不认为世俗奖赏有原罪。事实上,它们可以被用于伟大的事业——金钱对于社会运转和家庭维系至关重要,权力可以帮助他人,快乐可以使生活舒适,荣誉是引导人们提升道德感的动力之源。但是,一旦这些世俗羁绊成为生活的重心,成为目的而不是手段,问题就会随之而来,它们并不能给人们带来内心深处的满足。人类大脑最深处的「蜥蜴脑」,更准确地说,是位于大脑的边缘系统,常常让人不受意志控制,冲动行事,可以用一个非常简单的等式来定义由「蜥蜴脑」所控制的满足感:
当1岁的孩子正伸出手去拿薯条时,你递给他一根,再观察一下他的表情。他的表情与你上一次因努力工作得到大幅加薪或者升职时所流露出的表情差不多。你真的很想要得到它,你为之努力,并因此得到了,奖赏令你深深满足。然而,这种深深满足的状态,最多只能持续几天。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我们多多少少都知道如何满足自己的欲望,但却不晓得如何让这种满足感持续下去。也就是说,当享受任何东西的时候,大脑不会让我们长时间保持满足感。这就是问题之所在。为了理解个中原委,我们需要引入「内稳态」这一概念,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为了生存,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必须保持自身的内在稳定。内稳态使我们活着并保持健康,它也可以解释酒精的作用机制。第一次喝烈酒时,酒精会对毫无准备的身体系统产生巨大的冲击,可能会给你带来强烈的快感,同时,你的大脑也感觉到了它对身体内在平衡的冲击,大脑会启动中和机制来缓解喝酒所带来的快感。从此,你再也不可能体验到第一次喝酒的那种感觉。基本上,成瘾就是内稳态失调,它使大脑变得非常擅长应对持续不断的攻击,以恢复自身平衡。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人的情绪。当一个人的情绪受到刺激时——无论是好的刺激,还是坏的刺激——大脑都想要恢复平静,因此,人很难长时间保持情绪高涨或低落。积极的情绪尤其难以持久,因为对生存来说,它没有进化意义。这就是为什么一说起成功,你永远不满足于当下。如果把自我价值建立在成功之上,你会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来避免成功之后的糟糕感觉。这完全是内稳态在起作用。在内稳态的控制下,每一次成功所带来的兴奋感很快就会被大脑冲淡,并且就像宿醉一样,最后仅剩痛苦。为了得到新的满足感,大脑告诉你,应该立刻去追求新的成功,寻找新的刺激,最终,大脑就适应了这种反成功感觉机制。过一段时间,为了消除失败的感觉,你又去追求新的刺激,用持续不断的冲击来刺激大脑。这就是我们社会科学家所说的「享乐跑步机」。你跑啊跑,但并没有朝着自己的目标跑,也没有取得真正的进步——你只是避免在停止或减速时被其他人甩到后面。所以,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上述事实,让我们回到上面那个等式,并更新它:胡萝卜摆在你面前,当得到它时,你产生了短暂满足感,但事实是,你正激情万丈地在「享乐跑步机」上原地踏步。当你的能力开始下降时,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尽管你跑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但胡萝卜却离你越来越远。因此,不满足让本来就衰微下行的人生之路更不好走了。几年前我看过一幅漫画,画的是临终前一位男子对悲痛欲绝的亲人说:「我还想买更多没用的东西。」成功人士常常通过努力工作来积累财富,他们的财富惊人,远远超过自己可能花费的数额,他们也没想到自己会留下如此可观的遗产。有一天,我问一位富人朋友,这么做是为什么?他说,很多富人只知道用物质来衡量自身价值,所以,为了赚钱和享受世俗之乐,他们年复一年地在「享乐跑步机」上奔波劳碌。他们希望在某个时刻,会取得真正的成功,拥有真正的幸福,然后安然赴死。但这一天永远不会来到。从进化心理学来看,人类生来就热衷于越多越好,人类终其一生都痴迷于对地位、财富等事物的社会攀比。我们谈论成功带来的满足感时,还需要考虑另一个因素:成功是相对的。毕竟,只有在特定圈子里去设定社会等级才有意义,无论这种圈子是地理的、职业的,还是虚拟的。我认识一些身家数亿的有钱人,他们觉得自己很失败,因为他们的朋友比他们更富有。一些著名的好莱坞明星也会因为别人比自己更出名而抑郁。我们都很清楚,社会攀比既荒谬又有害,想要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欲望总在无情地拽拉着我们。不幸的是,通常我们都无法停止这种攀比游戏。由此,我们得到了另一个等式:换句话说,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不仅仅要求你在「享乐跑步机」上原地奔跑,还要求你比其他人跑得稍微快一点儿。但是,还有比这个更糟的。在跑步机上,你不只是在通过一场徒劳无功的运动去追寻成功,而且失败也尾随其后。更可怕的是,一旦停止奔跑,你就会像那些可怕的、滑稽的社交媒体表情包一样,摔得仰面朝天。这事儿很有可能发生,因为随着自身能力不可避免地下降,即使你跑得比以前更快,但你依然会逐渐落后。
与追求更多、更强相比,人们更加抵制更少。我们更习惯于竭力避免损失,而不是追求收益。即使工业化、全球化和现代企业带来了普遍的繁荣和民主,作为被神经生物本能支配的人类,依旧被本能推着走。然而,为了感觉良好,为了向他人证明自己的成功,我们依然强烈地渴望拥有更多的世俗之物,它们可以让我们摆脱恐惧、羞耻等糟糕的感觉。在现代生活中,竭尽全力去拥有五辆车、五个卫生间,甚至五件衬衫,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但人们总是想要得到它们。神经学家指出了个中原委:所有成瘾行为如买新东西、赚钱、拥有更多权力或名声,抑或拥有新的性伴侣,都会让人分泌多巴胺——一种让人愉悦的神经递质。大脑进化遵循着以下规则:奖励那些让人们生存下去并更有可能繁殖基因的行为。在现代社会,仍然按照这种规则行事可能早已不合时宜,但在生活中,这一规则依然很普遍。综上所述,下面三个等式解释了我们的冲动,以及我们得陇望蜀的原因。不满足是一种病,它推着我们去追名逐利,开创人生新高度。虚空的满足感是人们在职业下行期痛苦不堪的原因之一。为了获得满足感,我们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身外之物,到头来却发现自己落后了。不知不觉我们从「享乐跑步机」上摔下来了。当然,我们心里明白原因之所在。但是,即使明白,问题似乎依然无解。在放弃所有希望之前,我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心满意足是可能实现的———只是它不会出现在前文提及的等式中。我们要抛弃这些糟糕的旧等式,使用新等式。
「满足感」等于「你所拥有的」除以「你想要的」。注意到这个新等式和之前旧等式的不同了吗?所有的进化和生物学等式,都让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被除数,即「你所拥有的」上。如果你对生活有诸多不满,那么,这些年来你很可能一直都在致力于追求拥有更多的东西。但是,这么做忽略了等式的除数———「你想要的」,即「欲望」。如果一个人忙于去占有更多的东西,不好好管理自己的欲望,欲望会扩散和蔓延。随着在成功的阶梯上越爬越高,他容易变得越来越不满足,因为他想要的总是会超过他所拥有的。一旦陷入这种境况,人就变得很难满足了。这种事我见过上百次了。有些人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成功,却越来越不满足,他还想更富有、更有名。在50岁时,奔驰带给他的满足感不如30岁时买雪佛兰带给他的满足感。为什么?因为现在他想要法拉利。他总是一再回到跑步机上,跑啊跑啊,跑个不停,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停不下来。当今世界的聪明人发明了很多聪明的方法,让人的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膨胀。想想吧,当你在跑步机上跑个不停时,为了满足自己越来越大的胃口,你越买越多,有人却为此赚了个盆满钵满。没有人能逃得出这个圈套。这些想法本身并不邪恶。企业并不对我们不断膨胀的欲望负责,但我们自己要对自己负责。这意味着我们要有定力,不要被营销噱头洗脑,徒劳地在跑步机上当领头羊,一次又一次地摔倒。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管理欲望,关掉跑步机。用西班牙天主教徒圣若瑟玛利亚·施礼华的话来说,「需求最少的人拥有最多,不要自己制造需求」。如果你已经为管理自己的欲望做好准备,即开始逐渐做减法,那么第一步就需要思考,减去哪些欲望?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活着是为什么?」畅销书作家兼演说家西蒙·斯涅克建议,那些为事业而奋斗终生的人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追求功名利禄。他告诉人们,要释放自己真正的潜力,要挖掘真正的幸福,要找到人生的深层目标,同时还要摆脱那些与这一目标无关的事物。你要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即隐藏在玉石里的雕像。「浮云遮望眼」,大多数人都把时间花在生活所需之上,以至于看不到画布笔触以外的事物,他们只能专注于日常生活拥有什么。开始逐步做减法的第二种方法是,不要采纳「顺从自己自然欲望」这类建议,因为它们让我们变成了不知满足为何物的「经济人」。励志大师经常建议,在生日当天列一个遗愿清单,以增强你的世俗欲望。将想要的东西做成清单会让人暂时感到满足,因为它会刺激多巴胺——这是一种令人内心愉快的欲望神经递质。但是,它也是在制造世俗羁绊,随着世俗羁绊的增多,不满也与日俱增。还记得我之前跟你说过的那位朋友吗?为了寻求满足感,他按照遗愿清单所列的事项,挨个实现自己的愿望,但他依然不满足。正如佛陀在《法句经》中告诉我们的:人对未知生活的渴望像爬山虎一样生长……无论是谁,只要被这种可悲的、棘手的渴望征服,痛苦就如同雨后的青草一样生长。就我个人而言,我选择了另一个方向——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反向遗愿清单」。每年生日,我都会列出一些属于世俗羁绊的东西,它们都可以归入金钱、权力、快乐和荣誉的范畴。我尽量做到完全诚实。我不会列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比如一艘船或科德角的房子。相反,我会直面自己的弱点,开诚布公地列出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我想象着五年后的自己,既幸福又平静,大部分时间都在享受生活,心满意足地过着有目标、有意义的生活。我想象着自己对妻子说:「你知道吗,我现在真的很幸福。」接着,我想了想,在未来的生活中,让我过上这种幸福生活的力量是什么?答案是信仰、家人、友谊,以及我的工作——这是最根本的,我所从事的工作令我心满意足,富有意义,而且还能够帮到他人。接下来,我回到了遗愿清单。我掂量了一下,清单上所列的这些世俗羁绊之物将如何与那些会让我幸福的东西争夺我的时间、注意力和资源。经过一番比较,我发现它们都是身外之物。为了得到陌生人的赞誉而牺牲人际关系,并在随后的生活中去承受由这一选择所引发的后果,这么做并不值得。我再去看自己的遗愿清单,对上面所列的每一个目标,我都会说:「这个目标本身并不赖,但它不会给我带来幸福与安宁,我选择放弃。」最后,我将那些能给我带来真正幸福的目标列入了我的清单。我承诺用自己的时间、感情和精力去追求它们。这个练习对我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能它对你也有帮助。第三种方法是开始关注生活中更微小的事物,它可以帮你改掉在已经很完整的画布上再添几笔的习惯。1759年,在讽刺小说《老实人》中,伏尔泰讲了一个冒险故事,主角是一位年轻天真的老实人和一位不知疲倦的乐观主义者邦葛罗斯教授。他们的冒险由战争、强奸、食人、奴役等一个接一个的恐怖故事组成。在一次冒险中,邦葛罗斯甚至被砍掉一边屁股。最后,两人隐退到一个小农场,在那里他们发现幸福的秘诀不是世俗荣誉,而是专注于微小的事物,比如「培育我们的花园」。大成若缺,小得盈满。佛教大师一行禅师在他的《正念的奇迹》一书中说道:「洗碗时,人们就应该只是洗碗,也就是说,洗碗时,应该对‘正在洗碗’这个事实保持全然的觉知。」如果一边洗碗,一边想着过去或未来,那么,我们不是「在重温已经逝去的往昔」,就是「卷入了仅仅存在于概念中的未来」,我们的生命并没有安住在洗碗的当下,唯有保持正念,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活着。有一次,我和妻子在一个好朋友家的花园里聚餐。是时恰逢黄昏,朋友让我们围在一株尚未开花的植物旁边。「看那花骨朵儿。」其中一人说道。我们一言不发地看着那花骨朵儿,足足看了十分钟。突然间,花儿绽放了,原来每天晚上花儿都会这样开放,我们惊叹不已。这带给我们极度的满足。但有趣的是,与我以往遗愿清单上的大多数「垃圾」所带来的满足感不同,这种满足感持续了很久。那段记忆至今仍让我感到幸福,比我生命中许多世俗「成就」所带来的幸福感强得多。之所以觉得幸福,不是因为实现了一个宏大目标,而是因为它带来了微小而偶然的小确幸,「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个小小的奇迹,仿佛是老天爷送给我的一份免费礼物。一次夜间航班,我偷听了一位老人的牢骚,他拥有世俗的功成名就,却说「活着没意思,还不如死了算了」。能力下降,活着本身就是挫折和意难平的根源。这是一名成功人士所面临的现实困境。那次经历令我非常不安,私下里我开始琢磨我会不会也遭遇类似的命运,或者更确切地说,我是不是要做些什么来避免这种命运。我对自己的生活做出了重大调整:辞职、休养生息,开始培养自己的晶体智力,逐渐摆脱来自身外之物的羁绊。我培养友谊和家庭的关系,沉浸于精神生活。我发誓不物化自己,接纳自己的脆弱,因为唯有如此,我才能真正理解我的新工作,并致力于帮助他人。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这么做与我作为奋斗者的本性背道而驰。鉴于此,我再次强调如下事实:本性不是命运,有时候,如果我们想要得到幸福,就必须与自己的本性做斗争。我们对金钱、权力、快乐和声望的世俗欲望来自大脑边缘的古老杏仁体。因此,追求快乐和满足是人的本能。我知道,有些人很难接受世俗欲望只是一种本能这一现实。他们错误地将本能与幸福联系起来:「既然是本能的需求,那么只要跟着本能走,我一定会得到幸福。」但是,这是大自然母亲所设计的残酷骗局。她并不在乎你幸不幸福。如果你将生存和幸福混为一谈,那是你的问题,而不是她的问题。在社会中,被大自然母亲牵着鼻子走的那些人几乎一无是处,他们所宣扬的流俗意见——「跟着感觉走」,可能会毁掉他们的生活。除非你想像无脊椎原生动物那样活着,否则,尽量不要听从这种建议。如果你想越来越强大,就需要学习一套新的人生技能。为此,我们需要采用一种新的模式,我将其提炼成一个「七字法则」,它是我毕生经验的凝练,也是我信奉的生活原则:千万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从来都不劝你憎恨和排斥世俗世界,像隐士那样生活在喜马拉雅山洞里。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没有什么不好的,享用物质也不可耻,享受此世的一切繁华都没问题。物质上的富足让我们每天有饭吃,让我们的兄弟姐妹远离贫穷。它是创造力和事业有成的回报,并且它还可以令单调黯淡的日常生活变得舒适、有趣。问题不在于名词「物」,而在于动词「爱」。用物,但无须爱物。如果你只记得住本书的一个教导,那就是:爱是幸福的源泉。大约在公元400年,伟大的圣奥古斯丁将这一教导总结为幸福生活的秘密:「去爱,去做你想做的。」但是,爱是用来爱人的,不是用来爱物的;把爱放错地方,就像在快速前进的「享乐跑步机」上加速跑,只会招致挫折和徒劳。更高的爱,是敬畏。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曾敏锐地指出:「人生在世,敬畏是常态。我们唯一需要选择的是敬畏什么。」如果你爱的是物,你就会在追逐金钱、权力、快乐和声望等偶像中物化自己。你会崇拜自己,或者,退一步来说,会崇拜一个脸谱化的自己。再说一次,俗世向世人保证,这些偶像会带来幸福。但是它在撒谎,偶像不会令人幸福,因此,不要崇拜自己。一起聊聊:
读完本文,你通往幸福的清单发生改变了吗?
你怎么理解「用物,爱人,敬畏神」?
欢迎留言,谈谈你的经历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