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狼爸”、体育世家?深扒这些奥运冠军的家世背景,我认清了一个残酷真相......
陈芋汐的故事里,天赋的精准识别、资源的唾手可得,是你我求而不得的鸡娃资本。
外公真不愧是老一辈人民教师,潘展乐作为一位顶级运动员,目标清晰坚定、不内耗自己、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气质,看来与老人的陪伴与教育密不可分。
同样20岁,“光靠干饭就”拿下两枚奥运金牌的盛李豪,家乡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东莱村,13岁以前,父亲李湘平、母亲盛亚娟在当地的工厂上班,盛李豪在本村的小学上学,一家三口过着温馨有爱的小康生活。
谢瑜六年级时,叔叔主动带他接触射击,后来升入初中,见其文化课确实不见起色,又带他去见体校的朋友,确认其适合走体育这条路后,才说服兄长,将孩子转学至毕节市体育运动学校继续学业。
就这样,一个出生大山的孩子,在家族领路人充满爱的顺势而为引导之下,走上了世界最高领奖台,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更辽远的未来。
听说学校招收乒乓球特长生,还可以减免部分学费,樊妈妈就带5岁的儿子去海珠区少年宫学乒乓球。这样的教育规划,歪打正着,激发了樊振东的天赋与热爱,他仅仅学了一个星期,就打败了少年宫里学了好几个月的老学员。
2002年,樊振东顺利通过了同福路第一小学的特招考核,成为一名小学生,从此一边读书一边练球。在学习上,他聪明,坐得住,从不因训练落下作业,经常考试得第一名。在训练上,他专注力强,勤于思考,也特别能吃苦,练球5年内只缺勤了5天,除了生病绝不中断训练。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樊振东总要有所取舍,从7岁得到体校青睐开始,父母一直为他是继续求学还是转走职业运动员路线犹豫不决。
这时候,樊振东提出给自己两年时间,来验证其是否适合走乒乓球专业运动员的道路,后来他凭借广州市乒乓球团体和双打第一的成绩被选拔进入八一队,樊爸樊妈才放心将其上交给国家。
设置一定时间期限,“让子弹飞一会儿”,是我们能从樊家人身上学到的关于选择的智慧。
作者: 鸢尾花花儿,精英说作者。认真带娃,认真写字,拥有两件军大衣的80后宝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