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土地上耕种粮食,也耕种故事和歌谣
2024年春天,由三联人文城市联合策展人崔灿灿共同发起的城市共创项目“小城之春”正式开启第二季。在这一季中,我们邀请到15位(组)共创人——班宇、陈彧凡、陈彧君、程新皓、段建伟、耿军、顾桃、胡尹萍、罗宇杰、苗文翻译局、佘海晴、孙晓枫、伍伟、袁野、张尕怂、朱岚清。“小城之春”纪录短片已陆续在三联新媒体平台发布。
段建伟、罗宇杰和张尕怂分享了他们与小城的故事。从中原的农民面孔,到太行山间的书屋,再到甘肃塬上川间的村庄和驴,沿着黄河向上溯源,三位共创人分别以画笔、建筑和歌声,描绘着黄土地上的过往和乡愁、当下与变迁,也用自己的行动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关注和改变。
中华文明发端于黄河流域。天上之水,奔流不回,黄河从西边的山脉一路向东,汇入大海。“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土”是黄河的底色,它不仅见证了黄河流经的戈壁和荒漠,更关联起因磅礴的河水而生成的农业文明和绵延千年的乡土世界。
从《黄土地》到《站台》,发生在这片黄土地的故事为中国几代导演提供了创作的养料。但在新世纪后,在大城市为主体的叙事下,承载着历史和回忆的黄土地和乡土生活似乎被冷落。回望黄土地,不仅能看到中华民族精神的来处,能看到黄土文化的熏陶下,中庸和谐的儒家精神如何赋予了人们知足常乐的性格,更能看到在时间的奔腾中,被身处城市的人们忽略遗忘的山河心事。
艺术家段建伟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河南许昌和郑州度过。也许是这段生活经历,让段建伟的画作中始终弥漫着强烈的中原气息。在长逾四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画乡村题材。这些画作倾注了段建伟的个人感情,更呈现出他对题材认知和对世界规律感知的变化。
四年前,当建筑师罗宇杰第一次来到山西陵川县浙水村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破败的情形。浙水村在明清时是车马驿站,遗留的古建筑记载了曾经的辉煌。随着城市化的席卷,年轻人纷纷去往城市。当时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还未贯通,村子里唯一的学校,当时只剩下3名学生。
他在在浙水村里建了一座书屋。这座只有100多平方米的书屋,吸引了源源不断的游客到村子里来,还拿下了2021年的设计教育奖(Design Educates Awards)。书屋正对着学校,罗宇杰觉得,建一座书屋也就是建造了一间容纳人文的公共空间。他希望,通过建造的方式、用超越设计的力量,能够在乡村中真正改变什么。
张尕怂出生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的山头村,17岁以前,他一直住在塬上。“塬”是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在塬上,坡多风大,人和人之间讲话嗓门必须很大,民歌都是吼出来的。在张尕怂看来,塬上的黄土是最好的。他所有的歌曲、概念都和黄土有关,他就在黄土地上耕种自己的音乐。
他的演出受众大部分都是西北老乡,有时候演出结束了,老乡大哥会直接跑来抱住他。虽然彼此是陌生人,但是听了张尕怂的歌,感知了张尕怂歌里的故乡,就像一起长大的。所以张尕怂说,他的歌声在哪里,家乡就在哪里。
口述|段建伟、罗宇杰、张尕怂
整理|西武、陈雅芳
编辑|王菲宇
段建伟:
中原农民的脸上
有变动时代里的不变
很多朋友都觉得,我的画里有很强的中原特征。这可能与我长时间在河南生活有关系。加上我的个人气质也有点像农民,不自觉地就会在创作中带入很多中原气息。
我在河南生活了四十年,这些年也经常去陕西、山西、甘肃这些北方地区。个人审美上,我还是更喜欢北方的气质,这无形中也影响了我的绘画创作。
现在的许昌有一些街区保留着旧时的风貌
视频静帧
小时候,我没有去过别的城市,也就不知道拿许昌和别的地方比较。现在看,许昌当时也不比其他县城大多少。当时,许昌城市里的古老文化沉淀还没被完全挖掘出来。许多古迹,像是春秋楼、藏经洞,我小时候甚至都没有去过,也没有概念。
10岁时,我跟随父母去了郑州。那时,我在少年宫学画画,一直跟着曹新林老师学习。曹老师让我真正地开始介入绘画。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我考上了大学,去了开封师范学院艺术系学习。那几年,美术创作的风气是,你要么画工人,要么就画农民,或者别的职业。当时我有在思考:我能画什么?
段建伟在文峰塔下遇到了五十年未曾联系的小学同学
视频静帧
段建伟在许昌关圣殿前
视频静帧
1982年,毕业后的我被分配到三门峡河南第二印染厂图案室工作。在工厂工作时,我还画过工人。直到1991年,我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画展后,我才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而在这之前,我其实什么都画。
办展时,我就在想,自己绘画的题材,其实也代表了自己创作的着眼点:你的目光锁定在哪一块,要从什么素材、题材入手,想去表达什么东西。办完展后,我终于选择了画农民。
段建伟,《地窖》,2017
布面油画,160×130cm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供图
小时候,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我寒暑假也经常过去玩,和玩伴们一起去林子里抓小鸟,去河里抓虾,我没觉得自己和农民有代沟。
我的画里出现了很多农民。许昌虽然是一个城市,但记忆里,马路上汽车很少,马车反而很多。很多农民赶着马车拉货,煤、石灰、红薯干等。还有那种架子车。为了能拉更多东西,农民会用草做成绳子,把所有拉的东西都围起来。我总能看到,负重前行的他们,身子往前探,很使劲地一步步缓慢走着。
农民也很有意思。放空车的时候,一排车会前边搭着后边,他们就会斜着坐在前面,用一条腿划着地面,一大串车跑起来特别快,感觉特别爽。
2016年1月17日,河南许昌,文峰路上出行的马车
视觉中国
现代绘画中,农民题材在油画传入中国后就出现了。很多前辈在创作中都有表现农民,但着眼点和后来的人也不一样,后者中的许多人在这个题材创作中,实际上已经离开了这个母题,反而更靠近当代西方文化的范畴了。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困惑。但因为我画农民画久了,这个题材对我来说已经包罗万象了。我可以在里面填充很多东西,例如我对艺术、生活的认知。我在绘画中也没有去表现一个很具体的农民形象。相比于此,我更想借助画农民来表现背后的更隐秘的事情。这些年我一直都会去农村采风,发现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对农民的改变十分巨大。除了生活上的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看待周边世界的眼光也会有所不同。
段建伟,《北泉寺二》,2018
布面油画,160×130cm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供图
比如农民表面的着装、农村周边的环境,和1960、1970年代,或者更早的时候的状态都不一样。这种变化在过去一直在发生,只不过由于速度缓慢,人们很少一下子就能察觉出来。
而身为一个艺术家,需要去把握、思考这些变化,去找到一个最好的切入点去表现它。这才是大家真正需要关注的东西。
大家对农民的定义是一个阶层、一种身份,但当你去面对一个农民时,他就成为了一个单独的个体。相比服装、老式农村房屋这些元素,我更感兴趣的是农民的身体语言,比如他们的手势。你需要去捕捉他的姿态、神情,来完成你的创作表达。
段建伟,《采摘》,2022
布面油画,135×110cm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供图
一切都在变化。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即便是时代里细微的改变都影响巨大。这些归隐在时光里的变化用语言和文字也许无法准确捕捉,而绘画恰恰可以填补这一空缺。
罗宇杰:
为山西村小最后的三个孩子
在岩壁上建一间书屋
四年前,我第一次来到浙水村。浙水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东北端,地处晋豫两省交界,被太行深处的群山环抱。浙水村在明清时是车马驿站,但后来由于交通不便,这里的发展曾一度落后,随着城市化的席卷,年轻人都去往城市,老的建筑没有人住,就荒废了下去。
当时我站在如今书屋的位置,正对面是村里唯一的学校。当时只有3名学生还在学校里上学。我一直在思考,这个村子需要什么?我如果是村里的孩子,我需要什么?我觉得人文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在浙水村,罗宇杰始终在观察、记录,思考着能为这个村庄带来一些什么
视频静帧
我的老家在湖南的中西部,娄底市新化县。小学四年级之前,我都住在乡村里。我现在的很多关于空间的记忆和建筑的理念,都来源于小时候生活的房子和经历的集体生活。那时候我们住的是穿斗的木房子,离我家很近的地方有一个茶厂,也是一个七开间的穿斗木架房子。广场也挨得很近,大家一起采茶,收谷子,然后就在广场上晾晒。晚上还会放露天电影,很典型的南方乡村场景。后来我做了乡村戏台、书屋……都是和小时候的记忆很有关系的。
罗宇杰来到书屋前
视频静帧
我很小的时候,跟着爸爸去到城市里。当时因为普通话也说得不好,所以很羞于说话,基本处于一种自我的否定。我相信很多乡村里出来的小孩都会有这样的状态。
长大后,我觉得这段经历是一笔财富。我有幸经历了乡村生活最丰富的时代,也有机会见识到中国不同层次的丰富。通过绘画,我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可以说我的人生因此改变。建一座书屋,也就是建造了一间容纳人文的公共空间。在其中玩耍阅读的孩子可能无法立刻理解书屋对于乡村的意义,但人文的启蒙最终会影响到孩子们。
书屋的内部,岩壁与木头结构共同构建出一个室内空间
视频静帧
我们选择了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也就是建筑学上所谓消极的空间,但通过自然的建造,它可以变得积极起来。参考了当地的建筑传统,我们把建筑结构固定在原本的岩石壁上,另一面用木头做成了书架。靠内侧可以放书,靠外侧可供孩子席坐阅读。室内没有凳子,也没有书桌,而是利用岩石本身的梯度,稍加打磨,再放上一个个藤编的垫子之后,就成了孩子们的阅览区。
书屋建设的工期也非常短。只花了7天左右时间画设计初稿,两三个月的时间落成。我一直用“野生的建造”来形容这座书屋,它确实来自乡村老宅子的建造智慧。在中国传统营造里面,结构中的每一个部件都是有功能性的,建筑就像一个大家具。整个书屋其实是一个榫卯和穿斗抬梁的变体,这不是在用材料做结构上的炫技,而是在讨论一些东方观念。
来到书屋外部,孩子们可以在风声和阳光中阅读
视频静帧
2020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修到了村门口。这条公路沿着太行山的风光,把北京、河北、山西、河南串联起来。浙水村这样很有特点的古村落,就像串在这条公路上的明珠一样。因为有了这条公路,浙水村又重新热闹起来,很多人慢慢也回到这里。有很多人从媒体上知晓了这个自然书屋,还会专门来打卡。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通向浙水村,将外界的关注重新带回这座古村落
视频静帧
一直以来,我和我的工作室都关注乡村,关注乡村公共空间、儿童教育发展,希望通过超越设计的力量去介入和促进落后地区乡村的发展。在很多时候,乡村的建设缺乏保护和规划,因为没有规矩可循,老房子被不由分说地铲平,青砖墙被抹白,传统民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土不洋的小楼。我希望通过建造的方式,把当地政府、村民以及我们这样的外来者联系起来,不光是乡愁,而是真的介入其中改变些什么。
四年后的今天,我再次回到这里,觉得特别开心。对面的苏大爷躺在书屋里睡觉。奶奶还记得我,而且他们家的儿子也回來了,生了个大胖小子。我觉得这种生活状态特别好。
罗宇杰站在高处俯瞰浙水村民居
视频静帧
今天我们叙事的主体可能是北上广深,但是在主流的叙事之外,小城里依然有人的生活。就像古村落里曾经建造考究的老房子,无人看见就会慢慢衰败,但是我们可以把它们变得更好。
张尕怂:
驴就是西北
就是故乡
我在塬上生活了十七年,塬是黄土高原上的高地,极度缺水,我们塬上的人只能靠天吃饭,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因为缺水的缘故,我十七岁那年,整个地区都进行了搬迁,从塬上搬到了黄河边上、城市边上,到现在也十几年了,西北口语里管这种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带叫“川”。
不同的土地会自然生长出不同的民歌,我经常外出采风,时间久了就发现,每个村子的民歌都不一样,因为民歌用方言,每个村子的方言就有差异。川上的土地都平平的,过去我们在塬上,地方偏僻,而且坡多风大,人和人之间讲话嗓门必须很大,民歌都是吼出来的。所以我唱歌嗓门也很大。
我们塬上最珍贵的是什么?最珍贵的是土,塬上的黄土是最好的,我就是在土里唱的歌。我所有的歌曲、概念,甚至连logo都和黄土有关,logo上做了铁锹挖土,我经常说我内心有万亩良田,其实就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的黄土。我就在这样的土地上耕种我的音乐。
张尕怂在黄土地上耕种着自己的音乐
视频静帧
今年过年,腊月二十八那天,我买了头驴回家。这事是我突发奇想,驴买回来之后,村子里很多人议论,还争着和驴合照。我把驴发上网,大家也讨论,挺好玩的。驴也变成明星了。
我妈问我,家里多少年不务地了,家里没草没饲料的,买个驴干啥?我对驴有感情。过去,我们西北人家里可能都养驴。我小时候,大人去地里干活,屋里只剩下我们几个孩子,有时心里也害怕。但听到家里驴叫之后,慢慢地我就感觉安全了。某种程度上,驴对我来说,就是家乡。
张尕怂在今年过节的时候买了头驴回家
视频静帧
前段时间地里开始春耕,我就坐在田埂上唱歌。唱着唱着,我突然觉得我不重要了,我唱的内容也不重要了,甚至有一瞬间,我觉得我不存在了,反倒是周遭的一切显得那么的明亮而清晰:远处,有个人拉着驴就这么路过,然后有个大娘也开着三轮车过去了,我的背后,有人拉着驴在犁地,天上一只喜鹊飞过。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原来如此紧密相连,这种感受我之前好像从未有过,这是我最近在土里唱歌感受到的,这种真切的感受永远也忘不了。我出去采风的时候,也会遇到类似的瞬间,久而久之,人就会喜欢上和这样的灵感打交道。
我们靖远的春天到得很早,地上的雪都还没化,人们身上都还穿着厚厚的棉袄,但是春心已经荡漾了。别看西北黄土地上,每个人都皮肤黑黑,穿着朴素,西北人是最骚情的。我常常说“骚情”,就是动真情,内心荡漾起来,然后才会有民歌。歌声就是这么来的。
张尕怂在山坡上拨着三弦唱歌
视频静帧
要想唱出美妙的民歌,内心要先荡漾起来。很多人说我即兴能力很强,其实是因为我平时就写了大量的东西,有些歌刚写出来的时候我不觉得多好,但后来我走到了一个地方,感觉某首歌适合在这里唱,那时候我会全情投入,从心里感觉“唱进去”了。
十几年前,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每年在西北采风。现在,我的采风目的没有那么明确,更随性。采风的时候,什么声音我都拿着录音笔录,以前的鸡鸣狗吠,八十岁的老汉他们唱小时候的童谣,这些都是过去村庄的声音。有的声音被我保留在录音笔里,有的则被我保存在影像里,还有一部分,就直接进入我的心里。
张尕怂带着小孩们一起唱童谣
视频静帧
采风搜集来的东西,我都整理到《黄河尕谣》当中。现在我有个计划,想带着家乡的这些小孩一起唱童谣。我还想和村里的村里的叔叔阿姨、老汉大娘一起唱歌。我的第三张专辑还打算和家乡的风吹草动合作,在这个专辑里,能听见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西北的风声很大,我和风合作,把风都录进我的音乐中,那也是故乡的一部分。
我的演出受众其实大部分都是西北老乡,有时候演出结束了,老乡大哥会直接跑过来啪地抱住我,甚至跳到我身上,说我就像他的发小。我们彼此是陌生人,但我的歌里有故乡,他听了我的歌,就觉得我们是一起长大的。一年又一年,我逐渐觉得我其实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不管我走到哪里,我都携带着故乡,我非常清楚故乡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能够随时勾勒出家乡。所以说,尕怂的歌声在哪里,家乡就在哪里。
绿皮火车带着张尕怂走向外界的大舞台
视频静帧
视频主创信息
vol.8:一间书屋,长在山西岩壁上
共创人:罗宇杰
出品:贾冬婷
监制:王菲宇
统筹:袁潇雪
摄影指导:杨一雄
摄影助理:邵晨阳、孙丰凯
视频剪辑:侯眺
视觉设计:another design
特别鸣谢:浙水村村委会、苏大爷家
vol.9:中原,流动的故乡
共创人:段建伟
出品:贾冬婷
监制:王菲宇
统筹:吴小霜
摄影:马骜、陈天羽、程蒲
剪辑:周梓桐
视觉设计:another design
特别鸣谢:郑州市人民公园、许昌实验小学、许昌塔文化博物馆、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vol.10:西北,故乡,驴
共创人:张尕怂
出品:贾冬婷
监制:王菲宇
统筹:俞冰如
摄影指导:王若愚
焦点员:陈薪太
摄影助理:杨富坤
跟机:宫瑞泽
剪辑:XZ
视频调色:张达
视觉设计:another design
张尕怂经纪团队:蹦豆、杭杭、张双伍
厂牌协力:尕谣文化、放个耳朵
出镜:杨曜鸿、杨瑾睿、王梓骥、刘博文、谈忆博、李玫蓉、李香蓉、梁诗惠、谈忆歆、王梓力
“小城之春” 第二季展览
展期:2024.6.29-2024.10.8
地点:中牟·理想社区共享中心·社区美术馆
策展人:崔灿灿
联合发起人:崔灿灿、贾冬婷
出品方:三联人文城市
主办方:三联人文城市/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
中牟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策展人&
联合发起人
崔灿灿
策展人,写作者。作为当今艺术领域最有代表性的策展人,主要展览和活动从2012年开始有上百场,涵盖艺术、建筑、设计和电影等。
贾冬婷
三联人文城市&三联中读执行总编辑。2005年加入三联生活周刊,专注建筑&城市报道,2020年起,策划三联人文城市奖及人文城市季。
联合发起人
共创人
班宇
@ 辽宁沈阳
小说作家
陈彧凡
@ 福建莆田
艺术家
陈彧君
@ 福建莆田
艺术家
程新皓
@ 云南滇越铁路沿线
艺术家
段建伟
@ 河南许昌
艺术家
耿军
@ 黑龙江鹤岗
导演
顾桃
@ 内蒙古希拉穆仁
导演
胡尹萍
@ 四川泸州
艺术家
罗宇杰
@ 山西浙水
建筑师
苗文翻译局
@ 苗语地区
兴趣小组
佘海晴
@ 广东佛山
艺术家
孙晓枫
@ 广东汕头
艺术家
伍伟
@ 河南郑州
艺术家
袁野
@ 河南中牟
艺术家
张尕怂
@ 甘肃靖远
西北根源音乐人
朱岚清
@ 福建东山岛
艺术家
“小城之春”项目团队
联合发起人:崔灿灿、贾冬婷
策展人:崔灿灿
展览统筹:宋洋、袁潇雪
展览执行:俞冰如、吴小霜、吴佩珊
视频出品:贾冬婷
视频监制:王菲宇
视频统筹:袁潇雪、俞冰如、吴小霜、
雷妮、张秋雨、蒋瑞华
活动统筹:潘鸿、宋洋
内容传播:王菲宇、俞冰如、
蒋瑞华、吴佩珊
视觉设计:anotherdesign
三联人文城市联络方式:
官方公众号:@城市家City+
官方视频号:@城市家City+
官方小红书:@三联人文城市
官方网站:http://city.lifeweek.com.cn/
官方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