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大爆款,但我不想跟风吹
后台不少鱼友催稿,让鱼叔聊聊《抓娃娃》。
这就来!
沈腾马丽,黄金搭档,收效确实猛。
电影点映三天,票房已过5亿。
平台预计总票房超37亿。
俨然有冲击今年国产电影票房年冠的架势。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沈腾饰演的马成钢,是个富一代。
白手起家,不知吃了多少苦。
谁料如今创下大好家业,却后继无人。
与前妻生下的大儿子大俊,生活优渥却不学无术。
别说接手家族产业、看合同,看小学课本都费劲。
与现任妻子春兰(马丽 饰)生下的儿子马继业(史彭元 饰),倒是未来可期。
但眼看八个保姆的生活,又要把孩子毁了。
马成钢便决心启动继承人计划:扮穷人,穷养娃。
总之无数「未解之谜」夹杂着笑点频频上演。
但后半段,行为依旧可笑,但讽刺力逐渐消失,到最后全无落点。
为了马继业能一路考上清北大学,弥补自己年轻时没能上学的遗憾,马成钢必须保证儿子的路不能走偏。
身边有了女同学,别管是不是早恋,就让人转学。
有了田径梦,也在孩子腿上涂麻药,找假医生宣判梦想破灭。
重重荒谬行径,需要一股反叛力来平衡。
但当观众的情绪逐渐累积,马继业也终于发现真相时,一切竟然风平浪静地解决了。
马成钢夫妇却并无改变之意,连马继业的「成材」结果也在和稀泥。
只用眼泪和一句煽情的「回家吃饭」,硬将故事处理成了合家欢大结局。
人物没有成长只有突兀的转向,让完成度存疑。
矛盾未经处理就被放置,也让电影有了故事结构上的断裂。
「穷养vs富养」「为你好vs为我自己好」的教育话题探讨就此落空。
作为对比,很多人提到有类似情节的印度电影《起跑线》。
也是聚焦教育话题,一对富人夫妻为了孩子的前程扮演穷人,力度上却赢不小。
他们同样白手起家,觉得孩子只有弥补自己的遗憾,进入最好的学校才能成材。
可惜,人人都这么想,入学资格自然紧缺。
达官显贵竞争力太大,倒是特困生渠道可以一试。
于是夫妻二人便扮演起穷人,以此通过资格审查。
但他们很快发现,「扮演穷人」是多么傲慢。
真正的穷困家庭日常用度处处捉襟见,被欺压不能还手不说。
父母为了凑齐孩子的学费有时得豁出性命。
如此这般,仅有的教育资源也被富人们挤占。
再者,所谓的精英教育未必如想象般美好。
利己化的阶级教育,早早取代品质与道德培养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内容。
所有人都将教育当做生意,而非立人之本。
矛盾的处理推动着人物的转变,铿锵的质疑又增加了电影力度。
让观众既能理解一对父母的教育焦虑,也看到教育问题的探讨。
父母与孩子确实互相影响,捆绑着彼此的人生。
但区别在于,在孩子没有选择的时候,父母有。
对比之下,国产片的懦弱与鸡贼一览无余。
当然也有不少人觉得,要求一部喜剧的现实意义和严谨逻辑太过苛责。
生活已经够累,能笑就够了。
尤其是能让人笑出来的国产电影,因为屈指可数,所以更加功德无量。
咱们暂且不说,要不要跟着内娱整体水平拉低对一部电影的评价标准。
单就在笑点这方面,也有不少人有异议。
鱼叔觉得,笑点是有,但笑的时候确实有负罪感。
表面看来,是由于这部电影里的地狱笑话超量。
可笑点因人而异,问题在于:电影叙事视角确实加剧了笑点设置上的不当问题。
电影前后可以说是两个主角,因而产生了两种叙事视角。
当观众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场「楚门的世界」式的表演。
又因为两位主演的讨喜,自动被拉入他们的计划中。
但好在,笑点设置基于讽刺大人们的丑态,平视之下观众也能笑得更坦然。
但是,电影后半段,主角成了长大后的马继业。
他的世界似乎没有笑话,只有痛苦。
比如他已经因对真实世界的恍惚感到迷茫与困惑。
却仍要继续面对父母手忙脚乱地搪塞与无穷无尽的谎言。
因为误撞见瘫痪的假奶奶打篮球,相处十几年的奶奶就突然被安排去世。
灵堂里马继业哭得撕心裂肺,仍被父母阻拦不让见最后一面。
此时有不少观众会惊觉,后半部分的笑点被建立在了一个人的真实痛苦之上。
笑料里掺进残忍,嘴角扬起时便有了负担。
让人不禁开始想,马继业的成长里,伤害和磨砺到底哪个更多?
捡垃圾被同学羞辱时的伤心;
以为是自己没有买药,而导致疼爱自己的奶奶吐血时的恐惧;
又或是确认自己的人生是一场盛大欺骗时的绝望;
两种视角的对撞铺垫出观众与角色的情绪。
马继业处理这些情绪的态度,或是最后与父母的对峙,本该成为电影最有张力与深度的部分,用来完成电影主题的纵深和探讨。
但却被高高举起,轻轻放过。
电影结尾,表达权再次回到马成钢手中。
面对儿子的不解,他一样委屈,大声诉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