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来源:有书(ID: youshucc)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一凡朗读音频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比性格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心态。“你的人品是你最好的运气,你的心态是你最好的风水。”一个人只有摆正心态,人生才能越来越顺畅,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人忧,不以己乐,此乃君子之风。”取得一些成就、获得一些优势,就会产生极大的优越感。同样,被人批评的时候,又会无限自卑,不断怀疑自己。当年,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一度被公认为是典范之作,自从出版以来,便收获好评无数。然而,2005年的时候,董燕生却对杨绛的译作提出了质疑,指出杨绛的翻译存在词句不准确等问题。杨绛的一些朋友认为董燕生提出的质疑过于草率,想为杨绛“伸张正义”,杨绛却劝住了朋友。她对自己的译作有信心,当然也有面对批评和质疑的勇气。随后,杨绛在《文汇读书周报》上发表声明,感谢了董先生的指点,并且也对董先生的质疑进行了回应。原来,这些所谓的“错误”,是因为杨绛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了“点烦”的翻译方法。译者对原文删繁就简,删除原文多余烦琐的文字,让行文更加简洁流畅、贴近原著。“孔子大圣,不免武叔之毁;子路至贤,犹有伯寮之诉。”即便是像孔子和子路这样的圣人、贤者,依旧难免遭受别人的攻击和质疑。
不妄自菲薄,也别趾高气昂,用平视的眼光和心态看自己,眼前的风景才能开阔。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跟随鬼谷子学习兵法,成为了同门师兄弟。但庞涓却因嫉妒心理作祟,设计陷害孙膑,砍掉了他的双足。孙膑为报仇,投奔到了齐国,并在齐国魏国交战时,两次大败庞涓。庞涓对孙膑的态度中,嫉妒占了上风,自己也食其恶果。曾国藩在临终遗训中特意叮嘱家人:“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与其看到他人的成就便不断追逐,不如享受自己当下所得,时刻保持着心态的平和。青年时期的莫言,十分羡慕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甚至还模仿鲁迅的笔法,创作了一篇名为《猫事荟萃》的文章。这篇耗费很大心力才写出的作品,在发表之后反应平淡,并没有激起浪花。可是同一时期创作的《红高粱》,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件事让莫言意识到,其实无须羡慕他人,更不必“成为”他人。从此,他调整心态,创作出众多风格鲜明、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与其羡慕他人,并因为落差而叹息,还不如调整心态,去努力去奋斗,活出自己的人生气象。明代文学家吕坤有言:“悔前莫如慎始,悔后莫如改图,徒悔无益也。”他回答道:
“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
偶未即去,亦不累心。
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
这就是说,杂草有害,自然需要清除掉,但是如果偶尔没有清理干净,也不必放在心上。
越是去想过去那些没有做好的事,心里便越乱,心头杂念就会更多了。每个人的过去都会有遗憾与不甘,关键是以何种心态面对。明兰的回答温柔却有力量:“记住,人要往前看,别回头。”沉溺于过去,除了浪费当下的精力和感情没有任何好处。不悔恨、不怀恋、放下心头包袱,才能在人生路上轻装前行。以坦然的心态面对过往的得与失,以平静的心情回顾曾经的悲与喜。农夫说什么也没种,因为对未来不确定,所以干脆什么都不种了。如果仅仅因为害怕未知的风险,便选择裹足不前,那么我们这一生,最终只能一无所得。《古诗十九首》中写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短暂,不满百年,如果我们每天都为遥不可及的事情而烦忧,就是对当下人生的浪费。只有摆脱忧惧未来的心理,我们才能拥抱当下,获得心灵的舒展。“当我们活在当下的那一刻,才能斩断过去的忧愁和未来的恐惧;当我们斩断过去的忧愁和未来的恐惧,才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一个人最大的财富不是聪明才智,不是过人计谋,而是良好的心态。以通透的态度去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过往、面对未来。“每个人都会有一段特别艰难的时光,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人无完人,事无完美,把心态放好,没有过不去的坎。”
洞见君第三本新书
《把自己活明白》
6大维度解码人性,讲透人生智慧
洞见君签章+寄语+书签
精美装帧,可阅读可收藏
原价56元,5折优惠
洞见读者福利价,到手只要28元
👇点击下方卡片,立即抢购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