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一个人自我的力量越弱,或者所处的环境越动荡,
则安全感越弱,越需要通过释放攻击性来保护自己。
生活中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常常会因为小事激动,甚至大发雷霆,很容易与身边的人形成「敌对」的状态。通常,这样会被认为是情绪管理能力不行,言行冲动鲁莽,也因此,不少人都想要改掉这个习惯。可我发现,很多人即使不断地反思克制,但依然难以控制住。一个人总是激动易怒,是因为他常常感受到了「敌意」。想要真正活得从容,关键并不在于压制情绪,而在于学会识别和化解敌意。上周,发生了一件让我非常生气,但又瞬间消气的事情。最近天气非常炎热,而我家的空调坏了,就约了师傅晚上8点来修。我特地把空调附近的杂物都收拾好,方便师傅待会好工作。到了8点半左右,师傅还没来,我打电话给物业问到底是什么情况。他说师傅的车在路上坏了,预计要半小时后才到,也说当天晚上一定会过来。大半个小时过去了,师傅还没来,我心想他们车坏了,耽误点时间也正常。我继续等,可好几次的时间推延,加上屋内炎热,心情也越来越烦躁了。眼看10点55分左右还没到,我终于是快忍不住了,心想:打开门,是一个穿着工作服的小哥和一个大叔,两人提着工具箱,并且全身被汗水浸透,衣服上有不少泥渍。看到这一幕,我似乎能想象他们刚刚遭遇了不少狼狈的情况。接着小哥就帮我检查空调,并耐心解释空调到底哪出了问题,大叔帮我把积尘已久的过滤网清洗了一番。很快就维修好了,小哥说:“没什么情况我们就先撤了,待会还要去下一家修理。”为什么短短半小时左右,我的情绪就从盛怒恢复到平静了呢?所谓「敌意」,不仅仅代表敌视,而是泛指一种「你在和我对着干」的状态。我前面之所以那么生气,就是因为觉得对方成心和我作对——师傅的三番拖延,我认为他只是随便说个时间来糊弄我,故意不把我当一回事。当人感受到敌意的威胁时,大脑会判断即将进入“战斗”状态,于是就开始变得激进、易怒,准备好随时面对冲突。在庄子的《山木》中,也有一则寓言讲述了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在乘船,刚好有另一艘船迎面撞来,那人很愤怒,责骂对方乱开船,可他后来发现,另一艘船是空的,立马就不生气了。因为「敌人」不存在,那就不用爆发冲突,也不必生气了。同样,当我看到师傅狼狈的样子、认真修理空调的样子时,脑海中所想象的「敌意」就被现实澄清了,愤怒也随之烟消云散。在现实中,很多人之所以会因为小事而激动、愤怒,正是因为他们在这些小事里,解读出了敌意——有孩子会因父母的好意关心而情绪激动,觉得父母在故意控制自己;有人交待伴侣事情但对方没做到,立马暴怒,是认为对方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有人会因为网友的一句不同意见而展开骂战,是把对方的话理解为对自己的否认......当一个人认定对方有敌意时(无论真实的或是想象的),都会本能地激动愤怒,这种情绪情绪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无法靠理性压制住的。看到这,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的人会很容易感受到敌意呢?通常,当看到有人容易与别人敌对,我们会以为他喜欢恃强凌弱。但从心理学看来刚好相反,这反而说明这个人的内在是弱小的,常常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小型犬弱小常常感到不安全,所以需要通过暴脾气震慑外界,以免自己被欺负。另外,家猫生活环境安逸,安全感都更强,所以平易近人;而流浪猫由于所处的环境更危险,因此必须表现得张牙舞爪,方可保证自己安全。我的一位来访者小赵,她在生活中就常常容易与人起冲突。别人的好心提醒、或是一句就事论事的批评,她都会感觉对方是在全盘否认她,然后会用凶狠的话语骂回去。因此,小赵也被别人评价为野蛮好斗,事后,她常常会后悔自责,可自己又总是压不住怒火。而当我了解小赵的成长经历后,反而非常理解她的做法。她的爸妈都是习惯暴力沟通的人,尽管是在聊日常的事情,也总是用贬低、辱骂的方式来说话,比如:由于自己的力量很弱小,缺乏安全感,所以面对别人的冒犯,她会特别警戒,并且会联想到别人对自己有着巨大的敌意,想要全盘否认自己。于是,她就会进入敌对的模式,就像一只受伤的流浪猫,在面对别人的靠近时,会由于极度的恐惧而张牙舞爪。所以,无论小赵再如何责备自己,也无法真正化解自己的愤怒。其实,这时候真正的重点并不是压制情绪,而在于去化解敌意。化解敌意的核心,在于想办法为自己增加尽可能多的支持。当一个人越有安全感,自然就越能放松,不必时刻都战战兢兢。其实不必过于自责,而是去看到背后的原因,理解自己为何会如此。像在修空调一事中,我把原本负责的空调师傅想象成了坏人,这确实不太好。因为过去几次让物业安排师傅给我维修,结果都被放了鸽子。这次我之所以动怒,也是因为心理防御机制在保护我,让我做好生气准备,以免让别人再忽视我。前面提到,一个人力量越强,安全越高,越不易与人敌对。而提升力量感是一个漫长过程,我们可以先从寻求社会支持入手。比如当遇到别人的“恶意冒犯”时,先别急着去反击,而是和身边人聊一聊。有时候你会发现,在倾诉过后,尤其得到亲友的理解和支持后,那份愤怒会减退不少。因为这时你不再是独自面对问题,而是获得了与人的联结,力量感和安全感会增强,就能够从更加客观的角度去看到对方的冒犯,便不再下意识地进入敌对的模式。有时候,别人的「敌意」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可以通过自我检验的方式,来澄清敌意。《武林外传》中有一集,武功高强的公孙乌龙由于害怕别人寻仇,所以总是先下手为强杀掉他认为有敌意的人。吕秀才给了他建议,让他每次想杀人时自问:对方真的是要来伤害我吗?他对我的冒犯,真的有上升到否认我整个人那种程度吗?其实,等一下确认了对方的真实用意,再判断是否还击也不迟。这样去梳理一下,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头脑清晰,以免错怪好人,把问题扩大。每当我们成功澄清一次敌意,就可以在内心对自己进行安抚。比如我在修完空调后确认师傅并无恶意,就可以在心里告诉自己:放轻松,我是安全的,对方也不是我的敌人,不必那么精神紧绷去处理事情。这样的话语可以一点点增加安全感,从而减少让自己陷入敌对的状态。前面说的是假象的敌意,可如果自己真的被不好地对待,那该怎么办呢?其实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对外的敌意,释放攻击性才是最好的方式。当我们真的遇到恶意伤害时,有力地去反击对方是必要的。这份攻击性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保护我们,也可能伤到无辜的人。「在看」+「转发」愿你我都能识别和化解敌意,给予内心支持与安全感♥作者:和小畏;后现代取向心理咨询师,专栏心理作者。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 今天 18:30 准时开播 ⭐
你是否白天精神不集中,晚上易失眠?
尽管没做什么,但感觉身心被掏空;
常常莫名地感到情绪低落,或者烦躁。
想要振作起来,可却不知道从何下手?
⏰今晚18:30
主创和小畏直播分享:
「如何读懂身体信号,安抚疲惫的身心?」
❗直播无回放❗
「武志红」视频号 约定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