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前两天,在逛豆瓣小组“好学生心态受害者”时,看了一篇名为《我好像总是在压抑自己的每个细小需求》的帖子。其实我们并没有那么的不快乐,只是习惯了压抑自己的快乐。走在街上,忽然觉得路边书店很有意思,想停下脚步逛逛,又觉得算了,虽然没有其他紧急的事要做;想让室友熄灯,又觉得亮一点我也能睡,只是慢一点,算了;上课想上厕所,其实说一声老师就会让去,但忍着总是更好的,也不是什么大事;“被我压抑掉的那些细小的欲望和快乐不计其数,我的健康、舒适、快乐,牺牲起来总是最容易、成本最低的。于是,我总是乐于优先牺牲它们,尽管根本已经没有人要求我怎样。我发现,包括我在内,身边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比如周末追了一天剧,到了晚上感到很后悔,责怪自己浪费时间;过生日奖励了自己一个平常舍不得买的包包,却不断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奢侈了;出门旅游,本来沉浸在美景中,突然想到没带父母出来玩过,内心产生强烈的负罪感;好不容易不用加班,却不敢在加班的同事面前表现得太开心……在这些时刻里,我们因自己的快乐感到后悔、恐惧,以至于很难纯粹地享受快乐本身,甚至会主动压抑自己的快乐。”
你还记得人生有多少个瞬间,那些呼之欲出的快乐被自己掩埋在心底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快乐”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它通常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相关。婴儿时期,我们的需求被养育者满足时,就能体验到最原始的快乐——满足感;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更多的积极事件,体验到更丰富的积极情绪,比如愉悦感、成就感、价值感等等。但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干扰因素,让我们对“快乐”产生不合理的认知,从而导致我们“不敢快乐”。当某件事是“有用、有好处、能带来长期收益”时,才允许自己快乐。比如开头提到的追剧,同样的时间,如果用来读书、做家务,就不会感到后悔。这是因为我们过于看重“快乐来源”的功能性,认为自己做的事是无用的,所以不能为此快乐。把快乐当作一种奖励,认为必须达到某种标准,自己才有资格享受快乐。如果没达到这种标准,快乐就会带来羞耻感,于是会下意识地否定自己的快乐。
这些负面看法,让TA们对快乐产生恐惧,进而压抑快乐。
📚有书官方邀请你一起读书啦
生活即修行,修行即修心
万事万物都应该受自己心的掌控
享受当下,保留快乐的证据
有书带你学习王阳明一生的智慧
通达自由的人生境界
不限年龄、不限阶段
👇点下方图片均可学习
首先,“不敢快乐”的人,可能拥有大量被工具化的体验。TA们的父母可能过于看重成绩等外在评判条件,只要求孩子考得好,其他方面都不太关心。比如我姑姑的女儿青青,从小就很喜欢跳街舞,可姑姑却不愿意给她报舞蹈班,而是执意给她选了她不感兴趣的钢琴班。因为姑姑觉得钢琴证书可以加分,对青青以后读书、留学都有帮助。从小到大,青青一放假,父母就会给她安排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更别说文理分科、报志愿、找工作这样的“人生大事”,都是父母帮青青做好了所有选择。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父母的价值观,把成绩和成就当做衡量自己价值的唯一标准。长大后,即使父母不在身边,父母的期望也已经内化成了TA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觉得自己应该保持“自律、上进、优秀”。当内卷成为常态,我们被告知努力拼搏才是正常的,所以拼命吃苦、赚钱。于是,当一个人做“无用”的事时,感受到的不只是来自内心的否定,还有整个社会对偷懒、享乐的否定。在家里模仿喜剧演员做搞怪动作,被训斥“疯疯癫癫的,像什么样子!”考了97分,开心地拿回家炫耀,被反问“说说你这3分是怎么丢的?”这容易使人形成一种观念——还有其他事情,比自己的快乐更重要。TA们固执地认为“一旦快乐,就会发生不好的事情”,因此不敢快乐。最后,“不敢快乐”的人,可能是觉得自己“不配快乐”。这些人在快乐时的第一反应,常常是觉得自己“背叛”了父母/伴侣/孩子/朋友。比如开头提到的那些例子,当身边的人处于不快乐的状态时,自己往往也不敢在TA们面前表现出快乐。自己必须要共情、体恤TA们,才是正确的反应和做法。这类人,可能在擅长“苦情教育”的家庭中长大,这样的家庭会通过激发孩子的内疚感,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为了鼓励孩子好好学习,会刻意描述和放大自己的牺牲;经常说“我们赚钱这么辛苦,你好意思不努力吗?”“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才对得起父母”这类型的话。比如孩子去看演唱会,发到家庭群里分享,被狠狠扫兴“真懂享受,我们辛苦了大半辈子,都没去过这些地方……”这种因苦情教育产生的内疚感,会紧紧伴随一个人,每当TA们感到快乐时,内心都有一个声音:
收敛一点,小心乐极生悲。
自己“不配快乐”,至少不能比自己亲近的人“更快乐”。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并不想过分强调“快乐”这种情绪的重要性。它有积极的一面,比如能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欲和决策力,让人们更有勇气去冒险;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比如太过追求空洞的快乐,会增强一个人患上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记得贾玲的《热辣滚烫》上映时,很多观众说瘦下来的她不快乐了。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欲望越来越多,本身就会主动地用快乐交换更想要的东西。但我们今天谈的“不敢快乐”,和以上这些情况是不同的。它的本质,是压抑了个体原本存在的某些需要,对人的损耗和造成的后果都很严重。比如,有些人为了逃避快乐,会在潜意识中要求自己一直保持痛苦的状态。我有个大学同学,没有早课的时候也会强迫自己早起去图书馆学习,即使因为太困根本学不进去,也风雨无阻。原因就是她觉得自己不能睡懒觉,必须把空闲时间都填满,做有意义的事。一个在压抑快乐和需求的环境中长大的人,会产生过度的匮乏感,从而引发焦虑。为了将这种焦虑降低,TA会要求自己以一种占有式的方式生存,即“只保存,不享受”。很多长辈即使生活条件变好,也依然改变不了之前的生活习惯。原因就在于,保持这种痛苦的状态,才能让TA们感到安全。还有些人,在任何关系中,都会承担“照顾者”的角色。赚的钱都给父母,承担父母全部的负面情绪,满足父母提出的不合理要求……TA们会非常善解人意,能够观察周围人的情绪,关怀弱者,愿意鼓励他人等等。善解人意不是缺点,但问题是,这种照顾常常无法停止。比如TA们会因无法拒绝他人,在职场中承担更多工作,在感情中也不顾自己吃亏,去讨好对方。或者,产生严重的“自我忽视”,比如不舍得给自己花钱,不愿意麻烦别人,习惯压抑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可以说,TA们非常擅长爱别人,却不知道如何好好爱自己。因为TA们的人生,是为了满足他人、社会的期待而活的。脱离这种功能性的存在,TA们很容易找不到真实的自我。一个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很多人在学习、工作之外的时间里,不知道如何填满内心的空白。当自我是虚假的,一个人也就很难想象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也就更容易产生无意义感。于是,TA们只能不断苛责自己,一刻不停地工作、学习,产生“休息羞耻症”。直到某天突然被迫停下来,就再也找不到前进的动力,陷入精神崩溃。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配快乐”,首先可以试着接受羞耻感和快乐是可以共存的。立刻消除羞耻感是不现实的,先不要去否定这些负面情绪,然后慢慢建立“配得感”。一点点去做那些曾经想做但不敢做的事,并有意识地觉察和放大那些让你快乐的因素。比如当你追了一下午剧,觉得浪费时间时,可以去思考:过程中,两种感觉依然会在你的内心交战,但你已经开始尊重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慢慢的,你会不自觉地去追寻更快乐的部分,在不断练习中减少羞耻感,学会抓住每一个快乐的当下。如果你因为父母不敢快乐,那么一定要和父母进行课题分离。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生活方式,父母在养育过程中,难免会在孩子身上投射自身的生存焦虑。尊重TA们的生存方式,但不要用自己的人生供养TA们。如果TA们现在不再过度干涉你的生活,你可以试着和过去和解,照顾好自己的内在小孩。如果觉得很难,也可以寻求朋友或者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增加社会支持,获取更多心理能量。人生本就苦乐参杂,如果无法避免痛苦,那不如享受当下,多为自己保存些快乐的瞬间。
它经常被用来安慰一个人别太在意负面情绪,因为一切情绪总会消散。
作者:壹心理。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严选认证心理咨询师,专注解决抑郁、焦虑、失眠、婚姻家庭、个人成长、职业发展等问题,为您提供专业、隐私、保密的心理咨询服务,为大众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测试、心理课程、心理倾诉等有效解决方案。有书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