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Moon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云湾朗读音频
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里刻画了一个不幸且常见的家庭。男主人池大为不通人情世故,整日忙于工作,在家也没有话语权。妻子脾气暴躁,总是喋喋不休,要么指责丈夫软弱无能,要么训斥孩子不够听话。缺失的父亲、焦躁的母亲,一定会养出一个不敢发声的孩子,创造出一个不幸的家庭。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孙云晓有次遇到一个话痨司机。司机一听孙云晓是搞儿童教育的,表情很诧异:“老爷们搞什么儿童教育啊?”孙云晓得知他有一个9岁的女儿,就反问他“你不管孩子的教育吗?”司机却不以为然:“教育孩子是他妈的事,我就管挣钱就行了。”在教育孩子这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父亲变得默默无闻,慢慢隐身。心理学家胡慎之说过:人生90%的短板,是来自父爱缺席。综艺节目《金牌调解》里,有一期来了一个濒临崩溃的家庭。爸爸平时工作繁忙,只有周末才回家,很少参与到教育儿子的事务上。儿子的生活起居、教育任务全落在妈妈了一人头上,日子一久,进入青春期的儿子开始不服管教。这个时候,妈妈求助爸爸,希望他能拿出父亲的威严来管管儿子。可爸爸不愿意当坏人,担心被儿子记恨,始终保持沉默,冷眼旁观。后来儿子最后变得不可理喻,只要妈妈一说他,他就揪头发、哭闹、发疯。不管是家庭还是教育,从来不是靠一个人就能做好,需要夫妻两个人共同努力才能美满。父亲是决定孩子性格、奠定孩子人生轨迹的那个人,父教不可缺失也不能替代。小时候,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张爱玲发现客人没地方坐,就很费力地搬来一张椅子。母亲却抱怨起来:“你就是个害人精!只会拖累别人,真不该管你。”甚至母亲晚年病重,希望女儿能来看望自己时,张爱玲也只是隔空汇了一点钱过去。当母亲恶语相向、凶狠暴戾时,孩子就充斥了自我厌弃、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当母亲言辞温暖、和煦安静时,孩子则满载着阳光开心、自信乐观等积极因素。洪兰教授说:在一个家庭里,母亲的音量越大,那么这个家庭就越不幸。路上历经疾病、饥饿,但是林徽因始终微笑以对,几乎看不到她生气、抱怨的时候。条件再艰苦,她都能温和以对,唱歌、读诗,尽力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她的情绪感染着梁再冰,也温暖了那个战乱中破败流离的家。梁再冰的童年、青年时代都伴随着战乱,但是母亲的温柔给了她巨大的安慰。一位稳定平和,轻声细语的母亲,是一个家庭最珍贵的财富。就这样,李衣锦在父母的紧逼下,性格越来越懦弱:被别人欺负不敢反击,遇到不好的事情,只会自己默默忍受。放学回家也不再和家人互动,成了一台只会学习的机器。短期来看,在父母的控制下,李衣锦变成了他们想要的模样——安安静静的乖乖女。可事实上,父母控制欲强,孩子的心路历程一般是这样的:初始顺从,中途妥协,最后反抗。当父母把孩子逼到退无可退的地步,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排斥父母所做的一切事情。她交了妈妈不喜欢的男朋友,去了离妈妈很远的外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想逃离她的母亲。“最残忍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怕你。如果一个孩子在家被父母欺负,那他一定会被全世界欺负。父母要允许孩子适当的顶嘴和叛逆,不要成为孩子的第一个霸凌者。不要永远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去指责批评甚至辱骂孩子,摆出一副我就是权威的姿态。”如果父母不愿意去理解孩子的情感,不愿意去理会孩子的诉求。只会让孩子成长为缺陷型人格,自卑,冷漠,乃至自闭。对孩子的情感回应会像一缕光照亮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感到被爱、被理解、被看见。家是一份责任,一副重担,也是真正让你觉得温暖、自由、放松的地方。”父亲肯陪伴,母亲有柔情,孩子有思想,才能亲密无间,平稳穿越生活的风浪。点亮在看,把最多的真心,最好的情绪,留给最亲的人。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