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是滋润上海大地的母亲河,矗立在黄浦江上的十余座大桥是联络浦江两岸、繁荣上海发展的“纽带”。在上海基础教育界,2007年起实施的以“学习准备期”为标志的“小幼衔接”课程行动,正是在幼儿园与小学、学校与家庭、学生与未来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儿童,是家庭和国家的未来;小学,是儿童接受正规的启蒙教育的始端。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儿童发展的转折期,面临学习方式、行为规范、社会结构、期望水平和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生理、心理、社会和学习等适应挑战。要让小学生从进小学的那一刻起,产生对学校、老师、同学的亲近之情,课程的温度和力度是“关键要素”和“风向标”。早在15年前,上海市就以儿童素养、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全面衔接为突破口,持续从课程方位探索小学向幼儿园的主动衔接,全面推进小学生入学适应教育。
2007年始,设置“学习准备期”,消除小幼断层。为缓解小幼断层问题,上海试行并推进在小学一年级入学初设置2—4周“学习准备期”,研制并颁布“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实施指导意见与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引导教师树立衔接意识,注重学习兴趣、习惯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综合活动强化主题性、体验性和趣味性,学科教学强调放慢教学进度、控制节奏、精简内容。 2011年起,实施“快乐活动日”“零起点教学”,回归儿童学习。从课程和儿童学习的连续性角度,主要解决2—4周“学习准备期”结束后长效推进“小幼衔接”的问题。为此,上海探索实施“快乐活动日”综合活动,每周集中半天时间,开展班团队活动、体育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构建市、区、校三级构成的大兵团研究共同体,探索“零起点教学”“等第制评价”,有效控制各学科教学和评价要求,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轻学业负担。2017年后,试点综合活动课程,促进素养培育。主要解决学科教学目标性强但偏重讲授和识记,综合活动生活性、体验性和系统性不够等问题。上海将综合活动课程化,研制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与实践指南,在全市设立3个整体试点区和90所试点校,推进课程实践,引领和支持学生玩中学、做中学、探中学。同时,以学习习惯、社会情绪、思维方式等适应小学生活的素养培育为导向,建立学科研究基地,深入开展各学科教与学方式变革研究,总结提炼生活化、活动化和综合化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课程,是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主要载体,也是学校提供教育的主要渠道。“小幼衔接”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其关键在于提供关注儿童素养衔接、课程内容衔接和学习方式衔接的发展适宜性的课程。为科学做好“三个衔接”,探索政策引导规范、点面梯次推进、共育生态打造、联合教研支撑等机制策略,系统设计了体现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课程实践指引。聚焦一个核心。以促进儿童健康发展为核心,通过优化小学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以儿童熟悉的内容、喜欢的形式、易接受的要求,做好入学适应。依托两个载体。上海市关注课程与儿童学习的连续性,设置专门的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语数英等学科课程同步落实“小幼衔接”,支持学生在玩玩做做探探中渐进适应。两大类课程是支撑“桥梁”的两大“桥墩”,两者互补互哺、互促共进,在螺旋式发展中共同服务于“小幼衔接”。互补既是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的相互补充,又是知识性学习与社会性成长的相互补位。互哺是综合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相互启发、相互借鉴,是在目标导向、情境创设与任务设计、教学与活动方式变革、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探索共进。儿童在两大类课程下的每一个活动中经历丰富多元的学习,实现入学适应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以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为例,上海率先在小学一、二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从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素养培育要求和入学适应需求出发,确立素养导向、关注经历的课程目标,以源自学生生活的主题统整活动,在体验式、任务式、探究式等多元有趣的活动中支持儿童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并逐步适应小学的生活与学习。比如,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二中心小学通过实施“56号灵动列车”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让刚入学的孩子在做做玩玩中逐渐适应校园环境,掌握规则要领,学会自我管理,从而在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开启小学生活之旅。彰显三个导向。上海重点从生活化、活动化和综合化三个方面,为儿童提供发展适宜性的课程。一是生活化:强化儿童学习与生活世界的关联,从生活出发创设真实情境,设计真实问题与任务,重点增强儿童对学习任务的熟悉感和把控力。二是活动化: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引导儿童充分接触、感受生活,初步经历游戏、观察、猜想、实验、制作、劳动、展示等过程,支持儿童在亲身参与的活动中建构经验。三是综合化:强化整体感知,任务和问题驱动儿童跨学科学习,应用经验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促进儿童多种经验的连续、协同发展。突出四个要点。上海在“小幼衔接”课程行动中,强调全面适应、多维衔接、经历学习、评价伴随等实施要点。一是全面适应:围绕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等适应需求,引导和帮助儿童感受、理解小学和幼儿园的环境,向往、热爱小学生活与学习,初步建立角色认同、集体意识和归属感,逐步形成自理、自我保护等基本的生活能力,形成社会交往、自我调控、规则意识、专注坚持等关键品质。二是多维衔接:“零起点”不是“零准备”“零经验”,强调衔接学段课程内容、衔接儿童认知基础、衔接儿童生活经验。三是经历学习:采用游戏、情境模拟、绘画、儿歌、故事等方式,引导和支持儿童充分感受生活、亲历实践、自主探究、自信表达,支持儿童在做做玩玩探探中学习。四是评价伴随:科学开展分项等第评价,将评价融于学习活动中,关注儿童过程表现与点滴变化,改变唯分数论的观念。将“小幼衔接”课程化,这是上海科学、全面、有效、可持续开展“小幼衔接”的重大建树。从“幼小衔接”到“小幼衔接”,从“理念倡导”到“课程主导”,上海形成并完善了双向靠拢、双线并进、双段联合等工作基础和经验,体现了上海市小学教育的主动作为和担当。上海“小幼衔接”举措契合课程改革方向。“学习准备期”“零起点教学”“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等成果经验,与2019年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所强调的“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主张高度契合,与2021年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强调的“入学适应期”“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要求高度吻合。成果服务全市各小学并产生涟漪效应。上海“小幼衔接”课程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文件和几十个指导性文本,从2008年起先后被写入上海市小学课程计划和市教育部门工作要点。连续举办“在做做玩玩中学习”“遇见好玩的学习”“重视入学适应 做好科学衔接”等面向全国的专题研讨与成果推广活动,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成果在黄浦、闵行、奉贤三个整体试点区以及90所市级试点校得到直接应用与检验,并产生涟漪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区校自发探索。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培育,有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教师认同“零起点教学”与“等第制评价”的价值;超过98%的一年级家长表示“抢学”现象和学业负担有所缓解,孩子喜欢上学,能够较快适应学校生活与学习。学生的任务意识、自理能力、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表达表现能力等得到锻炼,学习兴趣、习惯得到更好培养。上海“小幼衔接”课程行动,为小学教育的优质均衡提高了贡献率,为小学生的幸福学习、快乐成长增强了能见度,为小学教育的现代化提升了高频性。“小幼衔接”课程行动正成为引导小学走上优质高效的“效益之桥”,成为引领小学生走进健康成长的“幸福之桥”,成为引航上海小学教育走向创新未来的“现代之桥”!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吧